- +1
上海改革開放40年|楊磊:“豆腐里打洞”開啟隧道時代
【編者按】
2018年,中國迎來改革開放40周年。改革開放成就了今天的上海,1990年代上海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從負擔沉重的全國“后衛(wèi)”,一躍變“前鋒”,實現(xiàn)大變樣。浦東開發(fā)的高樓大廈背后,陸家嘴、張江、金橋、外高橋開發(fā)的規(guī)劃政策背后,開發(fā)開放的高速進展背后,有著怎樣的大膽嘗試、奮力進取的故事。澎湃新聞·請講欄目推出“上海改革開放40年”口述系列,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采訪了部分上海改革開放的政策制定者、執(zhí)行者們講述上海改革開放那段激情澎湃的歷史。該文將收錄于即將出版的“上海改革開放40年口述”系列叢書中。
澎湃新聞 劉箏 圖口述:楊磊(曾任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jīng)理、總經(jīng)理、董事長)
采訪:黃金平、賈彥
整理:胡迎、賈彥
時間:2018年4月11日
“豆腐里打洞”,開創(chuàng)中國盾構法隧道時代
上海是飽和含水軟土地層,修建隧道好比在“豆腐里打洞”。上個世紀60年代,整個中國的基礎工業(yè)都較為薄弱,盾構掘進對于中國來說是一項難度極高的技術。而上海復雜的軟土地質條件,更讓蘇聯(lián)專家斷言:在這樣的地質條件下建造地鐵,難度無異于在宇宙中找到支點撬動地球。
當時還是上海隧道公司的那批地下工程老前輩和老專家,卻從來沒有停止過追求,堅持要在中國的土地上建中國人自己的隧道。中國隧道之父、原上海隧道公司副總經(jīng)理劉建航院士曾說,“比起外國專家,我們更了解自己腳下這片土地的真實情況和特點”。正是這樣的信念和執(zhí)著引領著一代代隧道人開始了中國隧道追逐、趕超、超越國際水平的40年歷程,而“上?!本褪撬淼廊藢崿F(xiàn)這一夢想的“第一站”。
1960年,上海市隧道局,也就是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公司的前身,在浦東塘橋建立了試驗基地,邁出了上海地鐵施工技術和盾構研制、鋼筋混凝土管片試驗研究的歷史性一步。試驗證明,在上海的軟土地基,用單層預制裝配式鋼筋混凝土管片建造地鐵區(qū)間隧道,技術上是可行的。后來隧道公司又在衡山路上進行了600米長的地鐵隧道擴大試驗,然后就是1970年隧道股份建成的新中國首條越江隧道——上海打浦路隧道,這不僅是中國首次用盾構法施工的隧道,開創(chuàng)了中國軟土隧道技術的新局面,同時工程中發(fā)現(xiàn)的滲漏、沉陷及兌付粉沙等方面的不足和問題,也成為此后上海隧道建設的主攻方向,予以不斷完善。
1974年,在上海地鐵漕溪路試驗段建造中將該問題作為主要研究課題。前后數(shù)年積累的試驗成果,又為延安東路隧道建設提供了以高精度鋼模、彈性橡膠密封墊為主要特征的管片生產(chǎn)和防水工藝,在技術上跨上一個新臺階,同時還催生了地下連續(xù)墻建造的關鍵技術。1988年,延安東路隧道順利建成,標志著上海盾構法隧道施工技術已達到同時期國際水平,為上海地鐵1號線的建設提供了可靠的地下工程施工技術保障。自此,上海的隧道技術、試驗研究結合施工實踐,循序漸進,不斷發(fā)展和提高。
上海能夠建造地鐵,原上海隧道公司副總經(jīng)理劉建航院士貢獻卓著。他很早就提出一系列理論,比如說,上海的軟土層,需要分區(qū)、分塊、分層、對稱、平衡、限時挖土,簡稱“21條”。這種施工方法,國外從未提出過。建造地鐵1號線時,劉院士進一步總結了1號線的工程經(jīng)驗,最終歸納出“時空效應理論”。
“時空效應理論”簡單點說,就是開挖的時候,時間和空間需要一起計算好。比如限定先挖某一塊面積,限定先往下挖幾米,按照種種參數(shù)計算,必須8個小時內挖好,及時做支撐。一旦超過這個時間,再挖就會造成較大的沉降和變形。時間和空間兩個因素,同時影響著挖土的質量。這是上海能夠在軟土層建造地鐵的法寶之一,也是國際工程史的首創(chuàng)。
建1號線時,劉院士比較謹慎,這套辦法只是粗淺的想法,在1號線建站時略有應證。但在建造2號線時,“時空效應理論”得到了充分利用和繼承提升??梢哉f,2號線的順利建造,真正為上海后來鋪就數(shù)十條線路、數(shù)百公里長的地鐵開創(chuàng)了條件。而從1號線、2號線開始,到現(xiàn)在的16號線、18號線,上海每一條軌道交通線路的規(guī)劃、設計、建設都有隧道股份人的身影。
只進不退,鑄造城市交通“動脈”
1980年,隧道股份承擔了上海地鐵1號線擴大試驗工程,完成了地鐵盾構掘進和隧道襯砌結構選型,開發(fā)應用了高精度鋼筋混凝土管片技術、地下連續(xù)墻施工技術和深基坑支護技術,這幾項技術工藝被廣泛用于上海地鐵1號線和2號線工程。
用盾構法進行隧道施工,盾構機是關鍵。剛開始我們使用的是網(wǎng)格盾構,在地下掘進的時候,土是被擠進盾構機的,隨之進來的還有水和沙等。當時盾構機挖掘的土,要靠人工挖出來,并用礦車運出去,一個人一天要挖十幾噸土,非常艱苦,同時操作人員還必須要“吃氣壓”,人、材料進出都要增減壓。隨著地層深度加深,壓力會越來越大,因此盾構機需要具備足夠的承壓力。
1980年代的時候,國內還不能生產(chǎn)比較好的盾構機。當時的盾構機雖然也叫土壓盾構機,但質量還是比較差。我剛進單位的時候,正值建造延安路隧道一期,那臺盾構機是全國產(chǎn)的網(wǎng)格盾構,但已經(jīng)不用人工運土,而是用水槍將土沖成泥漿,然后用泵打出去。由于盾構機內有鋼隔板將人和土隔開,操作人員也不用直接面對土,通過碗口大的耐壓玻璃觀察孔,操作水槍沖土,避免了“吃氣壓”的麻煩。
1988年,地鐵1號線工程正式啟動。那個時候剛改革開放,我們向法國貸款,但有一個條件就是貸款可以,但必須買他們的設備,當時國內還沒有自主研發(fā)制造盾構裝備的能力,于是地鐵公司就買了6臺全進口的法國FCB土壓盾構。新的FCB盾構確實使我們在“豆腐里面打洞”變容易了,但如果土壓力設定不準確,地面沉降就難以控制。我們經(jīng)過一系列的摸索和研究,才掌握了土壓盾構的操作技術,最終保證1號線一期順利通車。而這也從一個方面,觸動我們開始自己動手研發(fā)制造中國人自己的盾構,并在此后的10多年中,在國家“863計劃”的支持下,由隧道股份自主研發(fā)制造了中國首臺國產(chǎn)土壓地鐵盾構,從而開啟了中國人用自己的重大裝備,建自己的地下隧道的新里程。
隧道股份(時為上海隧道公司)熱烈慶祝上海地鐵1號線區(qū)間隧道貫通
我做技術員的時候,有時為了一個難題,甚至晚上做夢也在想白天工程上的事情。在1號線上體館站施工中,當時主體車站做完了,要把路兩邊的所有管線搬回來,進度很緊,還要做出入口,加之旁邊有一根22萬伏的電力隧道與車站并排,怎么辦,怎么處理,一直都在想。后來在做鉆孔樁維護的時候,突然想到把原來的鋼筋籠改成型鋼,骨架管線全部懸吊起來,一邊掏挖,一邊用鋼板等材料把管線下的缺口封住,最終解決了圍護安全問題,在圓滿完成建設任務的同時,又確保了管線的運營安全,被當時隧道股份的董事長稱為“楊氏”插板法。
在8、9號線陸家浜路站建設時,由于邊上高層都造好了,地下連續(xù)墻和兩邊的房屋基礎幾乎是并排的,還要另外打開施工設備通道,因此我們大膽創(chuàng)新,采用了“挑閣樓”的辦法,即半蓋挖式施工工藝,最終攻克工程難點,在不占用社會道路的條件下完成車站施工。這項技術現(xiàn)已大規(guī)模用在地鐵施工中。
城市交通越來越復雜,隨意封道、改道會給百姓出行造成不便,政府也希望我們能通過技術改進實現(xiàn)非開挖施工,盡量把對地面的影響降到最低。比如14號線靜安寺車站,是世界第一例采用非開挖矩形頂管法建造地鐵車站,我們做了三個大的頂管,成品字形推進,最大程度減小了地下建設對地面交通的影響。
截至目前,隧道股份參與掘進的軌道交通里程數(shù)超過1000公里。其中,在整個上海的600多公里地鐵當中,有一半是隧道股份建的,我們參與了上海地鐵每一條線的施工或設計,可以說,上海的每一條地鐵線,每一座地鐵車站,都飽含了隧道人的心血。令我們更加自豪的是,我們開啟了全國及海外21座城市的軌交時代。這些國家或城市的地鐵1號線,都是由隧道股份建造的,比如印度的地鐵1號線,還有德里、孟買等城市的地鐵1號線都是隧道股份的作品。
高超技術服務,守護城市地下安全
隧道建成后,隨著地下結構的不斷使用及自然環(huán)境的變化,隧道內部管片裂縫、變形、滲漏水等病害逐漸顯現(xiàn)出來,危及運營安全。由于地鐵隧道形變的變化速度非常緩慢,難以預測,變形達到一定數(shù)量后就會導致安全事故。地下基礎設施就如同人的身體一樣,建成后隨著年齡的增長會逐漸“衰老”,長期的工作壓力會導致一些“小毛小病”,如若忽略這些小病,日積月累就會對整個身體的健康產(chǎn)生危害。
隧道股份地鐵維保及應急搶險團隊
每天地鐵結束運營以后,一般在深夜12點到早上5點,上海地下就會有一支近200人的隧道地鐵維保應急救援團隊,默默擔負起這座城市上百座車站和上百公里隧道區(qū)間、聯(lián)絡通道的檢修、維護的重任。這支專業(yè)團隊不僅屬于隧道股份,更屬于上海,在幕后盡心守護著這座城市四通八達的地下交通動脈。比如我們的十九大代表、隧道股份地鐵維保及應急搶險技術負責人何小玲,十多年來和我們的地鐵維保團隊一起,每天24小時,用腳步丈量地鐵隧道,成為了給地鐵隧道看病的“急診科醫(yī)生”。在國內8座城市、887公里隧道、554座車站上,我們的團隊守護著一個個地鐵車站、一條條地鐵隧道的安全,創(chuàng)下了維護隧道里程數(shù)最長、維護車站數(shù)最多的世界紀錄。
除此之外,我們還首創(chuàng)了“微擾動”注漿技術工法,解決了軟土地基地鐵隧道沉降的世界性難題。在此基礎上,我們進一步推出了“全產(chǎn)業(yè)鏈工藝新模式”,就是隧道堵漏、破損維護、變形整治以及鋼環(huán)安裝一體化施工。我們的“實時施工傳輸記錄儀”,能夠及時掌握施工階段隧道變形情況;“多點集中云監(jiān)控儀”則是全面利用大數(shù)據(jù)確保施工質量;同時還研制了“人工智能自動巡檢儀”,提高了檢測隧道各類病害的功效。
不僅在軌道交通領域,隧道股份目前還承擔著上海95%以上大橋、高架、隧道、快速路等市管交通基礎設施的運營管理以及眾多城市燃氣管線、水務管線的應急搶險重任;也不僅在上海,隧道股份的養(yǎng)護修復和運營管理技術正輸出到杭州、淮安、南昌等全國更多的城市還有海外。
安全,始終是地下工程建設的重中之重。這么多年工作下來,我印象最深刻的經(jīng)歷就是應急搶險。比如2003年,地鐵4號線董家渡隧道發(fā)生突發(fā)情況,我們搶險了七天七夜,最終控制了險情,后續(xù)反復討論并確定了修復方案,確保了4號線成環(huán),并在此次施工中,攻克了許多世界級工程難題,創(chuàng)造了地下40米原址恢復重建地鐵隧道的世界工程史奇跡。
之后還有運營中的2號線陸家嘴到河南路段搶險,當時地鐵旁通道排水鋼管產(chǎn)生裂縫,使得土體流失,微壓改變,最終導致隧道變形,情況危急。我們急中生智,引入管道,邊上用快速水泥封堵,先將水流由無序變?yōu)橛行颍龠M行化學注漿,控制了險情。
地下深度越深,事故后果越嚴重。我們始終將安全放在首位,通過組建專業(yè)應急搶險團隊,加強應急裝備的配置,保證應急處置的速度,第一時間控制情況,真正把應急處置放到了極為重要的位置。
數(shù)字智能化,實現(xiàn)地下工程管理新突破
在過去的40年里,從設計到施工,隧道股份建設了上千公里的軌道交通隧道,所積累的經(jīng)驗、收集的大數(shù)據(jù)和案例,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我們通過數(shù)字化的技術手段,將這筆財富轉化為一整套專家管理系統(tǒng)。我們和申通集團合作開發(fā)的上海軌道交通盾構智能管控中心,不僅服務于隧道股份自有的盾構,還服務于在上海的央企、民企和其他省外企業(yè)所有在上海推進建設的盾構。我們通過對海量數(shù)據(jù)的集成、分析和專家?guī)煺?,為工程每個階段的順利、安全推進提供自動風險報警、智能化分析、決策管理和專業(yè)技術指導。服務過程中采用什么樣的技術標準、安全如何保障,都需要進行強有力的控制。而這種控制只有隧道股份才有能力完成,因為其他企業(yè)不可能擁有那樣完整的數(shù)據(jù)和專家團隊。目前,這套系統(tǒng)的運用覆蓋了上海軌道交通盾構掘進過程。我們認為,所有的數(shù)據(jù)和管理的經(jīng)驗,不僅僅屬于隧道股份,也屬于這座城市、這個國家。
隧道股份與申通地鐵集團合作開發(fā)的上海軌道交通盾構智能管控中心
我們對于地下工程建設的管理,從一開始的粗放式,到逐步實現(xiàn)智能化,是一個不斷摸索、創(chuàng)新的過程。1965年的時候,一個盾構一條線,造了近十年。到上海世博前夕,變成了一年十根線這樣的狀態(tài)。這樣超大的規(guī)模所帶來的管理挑戰(zhàn)和之前相比,已經(jīng)完全不一樣了。原來都是單兵作戰(zhàn),盾構機在推,項目經(jīng)理、技術人員責任非常大,要在現(xiàn)場解決問題。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上海地下要達到大約100臺盾構的量,光靠人工控制是不行的。另外我們目前施工的區(qū)域都很敏感,像14號線要穿越靜安寺、大世界、外灘等中心城區(qū),難度非常大。致命性風險點、領導關注風險點,排摸下來要100多個。面對這樣的環(huán)境,我們借用信息化手段進行智能管控,如果出現(xiàn)問題,管控系統(tǒng)會發(fā)出推送,管理人員通過手機就可以看到相關風險提示和問題的解決建議,這是上海地鐵、上海隧道建設與管理模式的一次重大改變與進步。
不同于地面工程,地下工程到達一定深度后,很多地方的監(jiān)控涉及不到,所以我們的安全監(jiān)控不再依靠人工?,F(xiàn)在工人的工程帽中都植有芯片,與管控系統(tǒng)相連,一旦工人進入了危險區(qū)域,馬上會有自動提醒;如果工人沒有反應,提醒會自動層層上報。
目前,數(shù)據(jù)收集只是數(shù)字化的第一步,將來我們還要在智能化上再做提升。智能化必須要有專家團隊,專門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及時進行指導、糾正,提出解決方案。而我們和申通組成了100多位頂級專家團隊,將為實現(xiàn)智能管控不斷努力。有了上千公里的建設數(shù)據(jù)和案例支撐,我們解決在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不必再像過去那樣只能依賴個人經(jīng)驗或是一趟趟跑現(xiàn)場。智能管控方式的轉變也反映了我們這個行業(yè)的進步。
走向世界,讓“中國建造”閃耀全球
隧道股份是中國最早研發(fā)、制造盾構裝備的企業(yè)。在國家“863計劃”支持下,我們先后研制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chǎn)權的中國首臺國產(chǎn)盾構——直徑6.34米的“先行號”土壓平衡盾構,以及11.22米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進越號”,合作研制了15.73米、15.43米國內最大直徑盾構和中國首臺。在此基礎上,我們還成功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識產(chǎn)權的國內首臺頂管、國內最大斷面矩形頂管、國內首臺類矩形盾構、國內首臺地面出入式無工作井盾構,填補了中國地下裝備領域核心技術的空白。目前,我們已累計研發(fā)制造盾構200余臺。2010年,我們還首度將國產(chǎn)盾構出口新加坡,實現(xiàn)了中國盾構裝備出口“零的突破”,帶動了中國地下施工“重大裝備”業(yè)務的前行發(fā)展,并在此后的幾年中,向新加坡、印度等出口盾構20余臺。
隧道股份自主研發(fā)的中國首臺國產(chǎn)盾構——“先行號”
隧道股份建設了國內首條越江隧道——上海打浦路隧道、國內首條雙層公路隧道——上海上中路隧道、世界首條15米級盾構法隧道——上海長江隧道、世界首例復雜環(huán)境下大直徑土壓平衡盾構法隧道——上海外灘通道,實現(xiàn)了中國盾構法隧道建設技術從無到有、從有到全、從全到精、從精到國際先進的四次飛躍。我們11米以上的盾構里程數(shù)已經(jīng)達到了700公里,在全國也是比較領先的。
上世紀90年代,隧道股份敏銳捕捉改革開放的第一縷春風,成為中國建筑板塊第一家上市公司。1996年,隧道股份是上海第一家走向海外的建筑企業(yè),并且是唯一一家不依靠國家援建項目,憑借自身實力“走出去”的企業(yè)。1998年,隧道股份取得了對外工程承包商資格,曾經(jīng)第一個上市“吃螃蟹”的隧道股份,第一站就選擇了全亞洲市場競爭最激烈,也是全球公認最嚴苛、公正、透明,法制完善的市場——新加坡成立分公司,并于1998年3月成功中標新加坡基建第一單——地鐵東北線。憑借著敢闖、敢試、敢干的精神氣,邁出了走出國門的第一步。
20年前,我們從歐美、日韓等國際一流承包商的專業(yè)分包起步;如今我們已經(jīng)成為全球EPC市場知名的總承包商,當年的那些總承包商現(xiàn)在變成了我們的分包,按照隧道股份的標準、按照中國的標準,來和我們共同參與國際市場搏擊,為全球市場提供更好的中國制造、中國智造、中國服務。剛剛走出去的時候,國際市場對中資背景企業(yè)的認知僅僅停留在勞務輸出型、無技術含量的層面,但現(xiàn)在,我們作為“中國建造”的一張名片,先后三次榮獲了新加坡承包商最高榮譽——“承包商挑戰(zhàn)盾”獎,成為迄今為止唯一一家連續(xù)三次獲得該榮譽的企業(yè)。安全、高效、智慧的項目管理和細小入微的管理措施,成就了我們在新50余次國家級榮譽。而為了表彰隧道股份為新加坡基礎設施建設發(fā)展做出的杰出貢獻,新加坡政府還首度將隧道股份——一家企業(yè)的標識印制在全國發(fā)行的地鐵交通卡中。
隧道股份榮獲新加坡承包商最高榮譽——國家挑戰(zhàn)盾獎
去年,我們把海外中心從上海搬到了新加坡,實現(xiàn)了真正的國際化。我們認為,中國企業(yè)的國際化并不是說接了一些海外的訂單、拿了一些海外的項目,關鍵還在于全球視野、管控模式、人員組成等全方位的國際化,這才是“走出去”的正確方向。一開始我們企業(yè)去新加坡的員工都來自上海,現(xiàn)在新加坡市場我們有800多名海外自有員工,80%以上是外籍,包括新加坡、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不光是人員,采購方面也是一樣,我們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資源的全球配置,并且這種配置還起到了反哺和互促的作用。通過20年的艱苦打拼,我們在海外建造的市政基礎設施服務于當?shù)匕傩丈?,促進了當?shù)爻鞘邪l(fā)展,打響了中國建造的品牌;而另一方面,在海外我們習得的安全管理的理念、體系等,從安全管理委員會的成立,到安全總監(jiān)制度的建設;從“安全嘉年華”等寓教于樂的安全教育模式,到最嚴格執(zhí)行的現(xiàn)場管理;從聘請最專業(yè)的顧問團隊,到落實至每一名一線工人的崗位培訓,不僅成為隧道股份海外最有力的品牌名片,更反哺了隧道股份在國內的安全管理體系建設,成為我們乃至國內許多合作伙伴、同行今天安全管理的標準和指引,形成了良性的互促。
20年前,我們以新加坡為起點走出了跨越國門的第一步;20年后,我們提出“再出發(fā)”,在“一帶一路”上的更多國家去實現(xiàn)我們全球化的進程。我們已經(jīng)在緬甸、馬來西亞、俄羅斯、印度等地做了不少的工程。今天隧道股份的業(yè)務領域不僅僅是地下空間,還包含了道路橋梁、建筑與房地產(chǎn)、能源、水利水務、重大裝備、新材料、數(shù)字化業(yè)務、建設金融等等。例如,我們正在印度建設他們的國家項目:恒河治理的第一期——印度齋普爾河道整治工程。
黨的十九大之后,全國的城市都開始關注兩個問題,一是交通建設的效率,怎樣在完善城市交通功能的同時,減少對居民既有生活的影響;二是交通運營的效率與安全。像造高架,存在著諸如周邊的房屋需要拆遷,高架下的空間也無法再利用;地面交通越多,噪音、粉塵等污染越嚴重;高架改造也比較麻煩,通行還會受到天氣影響等問題,但如果能夠轉為地下交通,這些問題就迎刃而解了。舉個例子,上海北橫通道一開始的方案是一半地上一半地下,盡管地下方案的造價是地上方案的造價的差不多4倍。但上海發(fā)展到今天,關注的早已不僅是成本或者建成一個超級工程,而是更多的從城市的未來,從城市實際的需求,從環(huán)境、今后的通行、市民的體驗等綜合的因素去考慮。也是基于此,北橫通道最終全部改為地下方案。再比如南昌滕王閣,很具歷史價值,但這個景區(qū)原來的評級始終上不去,原先我們受邀為滕王閣門口修建一座高架,但我們綜合考慮了這座城市的需求,為當?shù)刂匦略O計了一套方案,把原先的高架,改為下穿隧道,把原先建高架的空地做成文化廣場,結果項目建成后,不僅解決了區(qū)塊交通的問題,更保護了滕王閣的景觀,盤活了周邊的旅游及商業(yè)房產(chǎn),景區(qū)級別提升至5A級。這是一個趨勢,地下空間的發(fā)展今后一定會迎來更大的機遇。城市要美麗,交通運營要更安全、高效、智慧、綠色,一定是走地下的。
(本文刊發(fā)時有刪節(jié))
【口述人簡介】
楊磊,1961年5月生。曾任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jīng)理、總經(jīng)理、董事長,現(xiàn)任隧道股份[上海城建(集團)公司]副總裁。楊磊參與了中環(huán)上中路隧道、軍工路隧道、上海長江隧橋、中國首條采用國產(chǎn)大直徑盾構施工的隧道——打浦路隧道復線、國內首條超大φ14.22米土壓平衡盾構隧道——外灘通道、國內在建最大直徑隧道——武漢三陽路隧道等眾多全國、世界級超大直徑隧道建設,以及上海地鐵1號線、2號線、3號線、4號線、5號線……18號線等申城建成或建設中的所有地鐵隧道的建設。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