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數說丨越做越小的女裝尺碼
你是否遇見過這樣的場景:當你興高采烈地拿著中意的衣服走進試衣間,卻發現穿不上,你再次確認領標旁的尺碼,明明與平時常穿的無異。于是你斷定一定是自己胖了,腦中立馬浮現出昨天晚餐多吃的兩口飯、前天晚上缺席的健身課,繼而責怪自己怎么就沒忍住食欲、怎么沒有多運動,甚至追根溯源,上升至基因導致的易胖體質。
但偶爾也會碰到另一種場景:拿了比平時小一碼的衣服,一試,居然穿上了。
然而,上述場景發生的原因不一定在于你的身材變化,而有可能是由于服裝尺碼的混亂。
下圖統計了2021年和2022年淘寶服裝銷量,雖然2022年男裝銷量有所增長,但很顯然女裝仍占據服裝銷售市場的大頭,但如此龐大的女裝市場確無法滿足女性的服裝尺碼需求,為什么一些女裝越做越小了?尺碼標準究竟是誰在制定?
尺碼不統一,與國標不符
前幾年社交平臺上火熱的品牌Brandy Melville,主打“One size fits all”,原是為了服務于歐美身形瘦小的女性群體,但傳入中國后卻掀起了一陣“BM風”。
但其嚴格的尺碼設置使其絕大多數情況只適合夠瘦夠“薄”的女孩,風靡一時的BM體重對照表上,身高160厘米對應的體重是43千克,身高150厘米對應的體重甚至只有33千克。社交媒體通過賦予服裝“時尚”“流行”等標簽,使“BM風”成為一個現象級穿搭風格,席卷了女裝市場。
不知從何時起,市面上的女裝尺碼逐漸“縮水”,“100多斤需要穿XL碼”“M碼和以前XS碼一樣大”等成為了許多女性的切身體會。不少人表示,明明近幾年體重沒變,購買衣服的尺碼卻越來越大,設計明顯不合理。前段時間,明星張馨予在微博發文:“有個牌子的衣服我很喜歡,可我連他家大號都穿不上。”可見就連身材遠超普通人的女明星也開始陷入這樣的困擾。
我們從2022年淘寶女裝店鋪TOP10%中選取兩家為例進行分析,其中超六成的退貨原因是“尺碼不合適”。
國家曾頒布過服裝尺碼的標準,然而,國家標準雖然存在,服裝公司卻一般不會采用。不僅如此,還存在許多即使是同一家店,不同類型服裝尺碼標準依然不同的現象。這里我們選取2023年1-5月淘寶女裝品類熱銷單品的下裝腰圍尺碼與國際標準腰圍尺碼做對比,可以很明顯地看出尺碼并不統一。
國標尺碼將66cm設置為尺碼M,而圖中A字短褲從S碼到XL碼前后相差只有6cm,XL碼的腰圍竟然只有64cm,比國標的M碼還要小。
越做越小的女裝尺碼
如今,女裝尺碼設計不合理的現象越來越被消費者所詬病,尺碼變小并非個例,而是存在的廣泛現象,可以看到微博上諸多關于”女裝尺碼“相關話題的討論都有著較高的閱讀量。
由于很難查詢到前幾年的服裝尺碼,我們無法直觀縱向比較女裝是否變小,但是根據《中國成年人人體尺寸GB/T10000-1988》(1988年12月10日國家技術監督局發布并于1989年7月1號正式實施)中的數據,18-55歲的中青年女性中90%腰圍都在68cm以上。而在淘寶高銷量的下裝腰圍尺碼中,就連寬松運動褲的L碼腰圍都小于70cm。
尺碼偏小不光事關能不能買到衣服。穿衣碼數暴增、被店員說“沒有您能穿的號” 、或者直接被拒絕試穿等情況,難免會讓女性消費者產生“我太胖了”或其他負面情緒。
如果是為了照顧更多瘦削的女性,更妥當的方法應該是向下設置XXXS號,而不是將尺碼一再縮水,L變M、M變S。
衣服變小,是因為人瘦了?
隨著健康產業的逐漸發展,居家健身、身材管理,減脂食譜、規律生活似乎都變得更加容易掌握,疫情期間,劉畊宏的健身操更是掀起了一陣風潮,那么衣服尺碼的縮水是否是因為人們變得更瘦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根據2022年發布的《第五次國民體質監測公報》,2018年到2022年15-65歲女性的平均身高、體重、胸圍、腰圍基本均呈現逐年增加的情況。
也就是說,女性并沒有瘦。數據還表示,由于18-24歲女性偏好減肥,平均體重最輕:56.5kg。但這個平均數在當下觀念里卻達不到”瘦“的標準
還是以2022年淘寶銷量TOP10%中的兩家女裝為例,可以看出選擇M、L尺碼的人群占大多數。衣服理應是為了人的身材服務的,但為什么如今的衣服尺寸跟女性的平均身材尺寸相差這么多?在我們看來,當下的流行風向存在較大影響。長期以來,“以瘦為美”的價值觀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服裝的設計,由此還產生了“虛榮尺寸”。
羅伯特.弗蘭克在《牛奶可樂經濟學》一書中寫到,商家利用女性對外表的身份認同感,導致了女裝的尺碼變得越來越小,而男裝的尺碼卻基本沒有變化。
這本書提到:1958年,美國商務部公布了一套女裝尺碼的商業標準,但零售商發現,給衣服標一個比實際尺碼小的數字,會賣得更好,這種銷售方式被稱為“虛榮尺碼”伎倆。如今越來越小的女裝尺碼與這“虛榮尺碼”這一營銷手段雖有不同,但其背后都反映了一個事實——對“白幼瘦”式審美風格的推崇。
錯的不是身材,錯的是不正常的尺碼表,是對于美的狹隘標準。在這些“標準”下,健康的身材反而被畫上了“不夠完美”的標簽,如果過度在意數字和尺碼,就會被畸形的尺碼洗腦,一味追求“穿下S碼”,陷入惡性循環之中。
就像電影《香奈兒》中的臺詞所講:“是女性的身材決定禮服的輪廓,不是禮服的輪廓決定女性的身材。”店鋪中過小的尺碼并不代表大眾的真實服裝購買需求,只要你身體的各項指標還在健康的范圍內,那就不必過于恐慌自己的衣服尺碼改變。
作者:朱辰暄 唐珞雅 陸子秋
指導老師:黃雅蘭 肖偉 方惠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