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增速放緩估值兩連降,字節“跳”不動了?
雷達財經出品 文|李亦輝 編|深海
作為中國最受關注的互聯網公司之一,字節跳動在本月初已將一份公司的財務報告與員工分享,其內容包括2021年、2022年以及2023年第一季度的財務業績,這也是市場上當前對該公司業績分析最詳細的報告之一。
報告顯示,字節跳動2022年營達到852億美元,同比增幅超過38%;2023年第一季度,字節跳動營收接近245億美元,同比增長近34%。根據此前市場披露的數據可知,2022年以來字節跳動的增速顯著低于2021年接近80%的增長速度。
與此同時,根據字節跳動的股票回購價格估算,該公司估值約為2230億美元,相比前兩年的4000億美元和3000億美元估值,已經兩連降了。
字節跳動旗下擁有抖音、TikTok、今日頭條等明星產品,其中抖音在電商和本地生活等領域持續擴張,目前也是字節的最大營收來源。字節跳動的海外業務以TikTok為核心,還包括了游戲、企業服務等業務,在國內增長面臨挑戰的情況下,海外業務正成為重要增長點。
但是由于外部環境的原因,字節跳動來自國內外市場的壓力正與日俱增。國內市場上,除了老對手快手在短視頻和直播領域緊追不舍之外,抖音想要和老玩家美團在本地生活領域展開全面競爭也非易事。
TikTok 在全球擴張時,國際政策的不穩定因素不可避免,這使其商業化進程充滿了不確定性。10月4日,TikTok正式關停在印度尼西亞的TikTok Shop功能,這被視為TikTok電商業務的重大挫折。
增速放緩、估值進一步下降
字節跳動雖然為非上市公司,但過去幾年該公司一直有向員工分享公司目標、業績等的習慣。
2022年10月份,字節披露的數據顯示,2021年營業收入增長近80%達到617億美元(約合4391.6億人民幣),凈虧損增加了87%以上,達到849億美元(約合6041億元)。
超過4000億的營收規模,讓字節跳動在當時成為僅次于騰訊的國內第四大互聯網公司,營收排在第一二位的分別為京東和阿里。
而字節超過6000億的虧損,據悉主要受到756億美元可轉換債券的公允價值變化影響,剔除這類體現字節跳動估值提升而產生的賬面虧損,實際經營虧損總額為71.5億美元。有接近字節的人士表示,該財報數據具有一定的真實性。
盡管如此,超過70億美元的經營虧損,也遠高于2020年的21.4億美元。因此字節跳動此后一直在采取措施扭轉虧損,并且在營收迅速增長的同時,大幅削減了營銷、管理和研發費用。
具體來看,2022年字節跳動銷售和營銷支出為148億美元,低于2021年的192億美元;研發支出為87億美元,低于2021年的146億美元;一般及行政支出為45億美元,低于2021年的83億美元。
這些扭虧措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2022年字節跳動營業利潤超過200億美元,同時實現營業收入852億美元,較上一年同期增長38%,但增長率較上一年同期的80%下滑明顯。
另據美國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報道,2022年字節跳動中國業務增速放緩,中國區收入同比增長25%達到690億美元。相比之下,2019年增長150%、2020年增長105%、2021年增長68%,增速逐年下滑。
在中國業務增長放緩的情況下,2022年字節跳動海外業務收入達到160億美元,海外產品TikTok的重要性愈發凸顯。
但是字節越來越倚重的TikTok在其主要市場美國面臨著嚴峻的監管壓力。今年5月,蒙大拿州州長Greg Gianforte簽署了一項法案,禁止TikTok在該州境內運營。10月12日,該州將就全面禁止TikTok一事舉行聽證會。
據鳳凰網科技,字節跳動還披露了2023年一季度的數據,報告期內公司營收接近245億美元,同比增長近34%;營業利潤接近60億美元。
分析人士指出,隨著國內互聯網市場進入紅海,抖音的用戶增長空間也出現瓶頸,字節跳動想要維持在國內的增長面臨挑戰。
但字節跳動未來的不確定性不僅僅在于增長,其估值也出現下降。據悉,在披露財報的同時,字節跳動提出以每股160美元回購前員工和現員工持有的股票,據此推測該公司的估值為2235億美元,較一年前的3000億美元下滑了近26%。
這已經是字節跳動估值連續兩年下滑了。南華早報曾指出,2021年字節跳動在私募市場交易中的估值約為 4000 億美元。
作為一級市場巨頭,字節跳動截至目前還沒有明確的上市時間表。
本地生活面臨美團阻擊
字節跳動2022年國內的690億美元(按照2022年底匯率計算約合人民幣4761億元)營收,主要包含了廣告、直播、電商和由硬件、飛書、教育、房產等構成的新業務。
其中抖音是主要收入來源。目前,抖音已成長為中國重要的電商平臺之一。“The Information”于今年1月的報道,抖音去年電商交易總額(GMV)達到2080億美元(約合1.41萬億元人民幣),較2021年增長76%。
今年9月27日舉辦的抖音電商第三屆作者峰會上,抖音電商總裁魏雯雯表示,過去一年抖音電商GMV同比增長80%,均顯示出了電商業務的高增長。
不過,隨著國內電商大盤增長放緩,抖音電商在阿里、京東等巨頭環繞之下想要繼續做大GMV變得更加困難。
除了猛攻電商,抖音還瞄準本地生活領域大展拳腳。相比在電商方面有著天花板,本地生活市場要大很多。
今年4月25日,在抖音舉辦的第一屆生活服務生態伙伴大會上,抖音生活服務總裁朱時雨表示,生活服務是一個十幾萬億的廣袤市場,還遠遠沒有到存量競爭的地步。
而入局本地生活,抖音選擇從本地餐飲業務入手,主打團購配送,避開和美團等外賣平臺的直接競爭。
不過,抖音外賣業務發展或許并不盡如人意。9月4日,針對“抖音放棄外賣”的傳聞,抖音生活服務相關負責人表示,信息不實,抖音團購配送業務正常開展中。
即便如此,任何想要進入本地生活領域的玩家,美團都是繞不過去的對手。根據媒體報道,美團為了遏制抖音拿出了兩個策略,加大補貼和跟進直播。
今年5月份,有從事餐飲十多年的商家突然接到美團通知,美團稱會通過返傭的形式下調團購套餐的傭金,并且積極吸引商家做“獨家”,“商家如果不與抖音合作,目前5%的傭金比例將下調至1%。”
而且美團打擊頗為精準,目前的傭金調整僅限于抖音深入染指的團購品類,且如果商家沒有入駐抖音,則不會有返傭優惠。
除了返傭這樣的防守動作,美團還主動出擊,將大招打向抖音的“腹地”直播。今年7月,美團App首頁信息流欄目出現了“美團直播”固定入口。
而直播似乎起到了明顯作用,據界面新聞獲悉,去年高峰時期,抖音到店業務的總成交額一度達到美團到店業務總成交額的45%,但今年美團力推到店和外賣業務的直播之后,這一數字已經明顯回落,抖音本地生活業務今年上半年的GMV也未達到年初預期的目標。
抖音想要在本地生活業務上打敗美團,不是件容易的事。在零售電商行業專家、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看來,目前抖音在本地生活還不能完全對美團構成全面的競爭態勢,特別是外賣領域。美團在強化站內直播和內容的同時,可以加強與外部內容平臺的合作或者強化大眾點評的內容建設。
跨境電商遇重大挫折
字節跳動在短視頻領域的另一張王牌TikTok,也急速行駛在商業化的道路上,其主要路徑是廣告和電商。
其中廣告是TikTok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但去年TikTok廣告業務的增長勢頭有所減弱。該公司此前預計2022年廣告收入至少可達到120億美元;但到了當年9月,TikTok 首席執行官周受資將全年收入目標下調20%,調降至100億美元左右。
電商變現方面,自2020年開始,TikTok一直在推進電商業務。起步階段,TikTok在美國市場采取了一種迂回的半閉環方式,用戶下單需跳轉外部鏈接完成;直到今年9月12日才在當地正式上線TikTok Shop,向站內閉環轉型。
而在東南亞市場,2021年初,TikTok Shop在印度尼西亞上線;一年后TikTok Shop又陸續進入了馬來西亞、泰國、越南、菲律賓和新加坡。
“The Information”獲得的內部數據顯示,2022年TikTok Shop在東南亞的達到44億美元,到2023年年度GMV的目標要達到230億美元。
TikTok Shop最早進入的印尼市場,是東南亞最大的電商市場之一,也是TikTok 電商發展最好的單一市場。據公開數據,2022年TikTok的東南亞電商市場中,印尼站貢獻了25億美元的GMV,占比近60%。
但如今隨著印度尼西亞貿易部9月底的一紙禁令,10月4日TikTok關閉了印尼的TikTok Shop業務,將直播間的小黃車和shop tab下線。
聲明中印尼貿易部表示,“這一立即生效的舉措旨在保護線下商家和市場,社交媒體平臺上的掠奪性定價正在威脅中小企業。”
一些當地的中小企業認為,TikTok Shop等平臺賣家借助供應鏈、平臺補貼等優勢制定了遠低于線下實體店鋪商品的價格,導致線下店鋪陷入困境。
此前,該國政府官員也呼吁社交平臺與電商業務進行分離,類似Shopee或Tokopedia等具有交易功能的電商平臺也不能成為社交媒體。
目前來看,該禁令無疑讓TikTok 在當地多年的努力遭遇打擊,但由此引起的連鎖效應,則讓TikTok Shop的發展前景蒙上一層陰影。
根據公開報道,越南、馬來西亞等國也正在評估類似政策。10月5日,越南公布了對TikTok長達近五個月的調查,當局認定其違反了電子商務、信息安全和兒童保護方面的法律。
據馬來西亞媒體報道,馬來西亞通訊及數碼部長法米近日表示,該部首先將探討印尼政府禁止在TikTok等社交媒體進行“直播帶貨”買賣交易的新規,再因地制宜地擬定應對方案。
這些監管方面的變量,無疑打亂了TikTok Shop的發展節奏,一定程度上也說明TikTok轉型購物平臺的目標可能沒那么容易實現。況且跨境電商領域還有阿里巴巴、SHEIN和Temu等新老競爭對手前后夾擊,TikTok接下來將如何應對仍值得關注。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