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50年前的“白人飯”,誕生于“反文化”的嬉皮士
1969年4月1日,美國洛杉磯西好萊塢的日落大道上,新開業了一家名叫“源”(The Source)的餐廳。這里曾是家漢堡店,空間不大,只有25張桌子,簡單的坡頂造型和裸露的磚墻,讓它看上去像是鄉村小屋。露天的庭院區正對著街道,除了壁爐被改造成了瀑布,上面放了彩虹色的蠟燭以外,看上去并沒有出奇。但很快它引發了一股風潮,吸引了大批人前來造訪,甚至包括馬龍·白蘭度、約翰·列儂這樣的大牌明星。據稱在鼎盛時期,這里一天的收入就有1萬美元(約相當于現在的4萬美元,30萬人民幣)。
讓這家餐廳如此火爆的,是它的菜單:沒有牛排、漢堡,只有各式的蔬菜和水果沙拉、素食三明治以及鮮榨果汁(后來加入了少量黃油和芝士蛋糕等乳制品)。這份在今天看來毫不起眼的菜單,在當時可以說是橫空出世。它的背后,是一場長達數年、影響直至今日的轟轟烈烈的文化運動——“嬉皮士運動”。
“源”家族
餐廳的老板吉姆·貝克(Jim Baker),是一個極富爭議的神秘人物。二戰中他曾在海軍陸戰隊服役,并獲得過銀星勛章。戰后他拋棄了原來的家庭,來到洛杉磯謀生。他聲稱自己曾搶劫過銀行,還曾涉嫌用柔術殺死過一個女明星的丈夫,不過都沒有被定罪。他沉迷于神秘主義學說,并跟隨一位錫克教瑜伽大師學習。1971年,貝克開始在餐廳后院舉辦每周日的冥想課程,吸引了雇員和一些顧客。他宣稱自己已經不再是之前的自己,并讓其他人以“尤德教父”(Father Yod)來稱呼他。在提到過去的自己時,貝克會刻意地使用第三人稱“他”。在他的要求下,年輕的信徒們都留起長發,穿上白色的連衣裙(或長袍)。和當時的很多“公社”組織一樣,信徒們過上了一種烏托邦式的生活。在社會和家庭中感覺到無助和被拋棄的年輕人們,在“家族”中找到了生活的歸宿和精神的寄托。他們唯一需要付出的,僅僅只是在餐廳工作上幾個小時,對食材進行簡單的烹調,或者照顧下進店就餐的顧客。
20世紀60年代,經歷了兩次大戰的世界并沒有如人們預想中的和平與安寧,反而在冷戰的籠罩下繼續動蕩不安。美國在越南戰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源源不斷地將大批年輕人輸送到遙遠和血腥的前線。受到以艾倫·金斯伯格和杰克·凱魯亞克為代表的“垮掉的一代”作家們的影響,對現實感到失望和抗拒的年輕人們,以和平、平權、自由、性解放等為主要口號,走上了街頭。記者們略帶嘲諷地將他們稱為“嬉皮士”(Hippies,“Hip”帶有的“時髦”、“新潮”的含義),而他們對此則欣然接受。1967年,舊金山官方對LSD的禁令,引發了后來被冠以“愛之夏”(Summer of Love)之名的盛大“反文化”集會。成千上萬的年輕人聚集在舊金山的海特—阿希伯利街區,沉浸在巨大而混亂的狂歡中。1969年8月,長達3天的伍德斯托克音樂節(Woodstock)更是吸引了超過40萬的嬉皮士從四面八方涌入,滂沱的大雨也不能澆滅他們的熱情。
反戰的嬉皮士
嬉皮士們在街頭
1969年伍德斯托克音樂節
嬉皮士拒絕主流的中產階級的生活方式和社會規則,對充斥著物質主義和消費主義的社會表示出不信任、不遵從和抗拒的態度。他們拒絕工作,遠離家庭和社會,或四處游蕩、或遁入山林,很多人過著和“源家族”相似的烏托邦式的合作社生活。耶穌式的長發和胡須、顏色鮮艷的服裝、涼鞋,構成了典型的嬉皮士外型。這其中最為人熟知的代表,當屬蘋果公司的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對IBM等計算機巨頭技術壟斷的抗拒,推動他創立了蘋果公司,開創了個人電腦的時代。他迷戀于禪宗修行,后來遠赴印度修行數月。他認為迷幻藥對他后來的人生影響深刻,幫助他認識到了超乎平凡的意義。他也曾在烏托邦式的公社中生活。作為嬉皮士的信仰成就了喬布斯,但也使其過早地失去了生命。
年輕的喬布斯
反應在飲食上,出于對當時餐飲業背后的資本主義、物質主義和消費主義的反抗,嬉皮士們主張采用一種健康、自然的飲食方式。當時的美國餐飲市場,幾乎被以麥當勞為代表的連鎖快餐廳、超級市場、工業化生產的冷凍食品和速食罐頭所占領。和今天的預制菜一樣,“烹飪”不過是將食物從冰箱拿到微波爐加熱而已。食物雖然豐富多樣,但由于商家更多考慮成本和效率,它們已經變得淡而無味、面目全非。人們看到的都是“褐色”的經過加工的預制菜。在資本和工業化的籠罩下,食物、烹飪和飲食都失去了鮮活的意義。這還不算大量的食品添加劑對健康的潛在威脅。
對自然和環境議題的關注,是嬉皮士們追求新的飲食方式的另一個重要原因。1962年,蕾切爾·卡森(Rachel Carson)的《寂靜的春天》出版,人們由此認識到化學藥劑和肥料對生態造成的巨大影響。1971年,《一座小行星的飲食方式》(Diet For a Small Planet) 一書出版,弗朗西斯·拉佩在書中主張以我們生活的地球為核心,重新審視我們的飲食習慣。她指出,通過肉食獲得能量的方式效率極低,導致這個越來越擁擠的地球無法滿足人類生存的需要,而如果人類以植物為食,情況就會大大改觀。她鼓勵人們用豆制品、乳制品、谷物和堅果來代替肉類。當時大學一年級的喬布斯讀到了這本書,并大受震撼,發誓為了自己和地球,從此不再吃肉。有時他幾個星期都只依靠胡蘿卜、蘋果或是麥片維持生活。他甚至還嘗試過更加極端的長時間絕食,以徹底清除體內的“有害物質”。除了效率方面的考慮,肉食對于生命的剝奪同樣為很多人所不齒,1972年出版的《素食美食家》(The Vegetarian Epicure)的作者安娜·托馬斯(Anna Thomas)寫道,“好的食物是對生命的贊頌,但為了贊頌生命而剝奪生命,對我來說實在太荒謬了”。
《一座小行星的飲食方式》20周年紀念版
與此同時,和喬布斯一樣,很多人都被佛教禪宗和道教等神秘的東方哲學鎖吸引。由日本人Goerge Osawa開創并由其學生們引入美國的“長壽飲食法”(Macrobiotics Diet)也因此相當流行。這種飲食法宣稱繼承了古希臘希波克拉底的飲食哲學,并融合了東方傳統的陰陽調和、五行和禪宗的思想,倡導食用全谷物、蔬菜、水果、豆類和豆制品為主的本地、當季、有機的食物,強調順應自然、天人合一,以達到身體和自然的和諧與平衡。
“長壽飲食法”食物
這些主張沒有僅僅停留在口號上。“源”餐廳就是將其引入實踐的典型。沙拉,本來只是不起眼的開胃菜,在這里卻成為了主角。在“源”餐廳的菜單上,列著十多種各種風格的沙拉,比如:
“阿拉丁神燈”沙拉
胡蘿卜、甜菜根、葡萄干、苜蓿芽,搭配香草(和大蒜)調料汁
希臘沙拉
苜蓿芽、番茄、黃瓜、橄欖油、菲達羊奶酪(Feta Cheese),搭配橄欖油特別調味汁
中國沙拉
豆芽、小蔥、小蘿卜、芹菜、青椒、花椰菜、扁桃仁、黃瓜、番茄,搭配芝麻油和醬油調味汁
覺知沙拉
胡蘿卜、甜菜根、黃瓜、羅馬生菜、芹菜、牛油果、苜蓿芽、紫甘藍、番茄、葵花籽、松子
以色列沙拉
番茄丁、芹菜、紫甘藍、瑞士奶酪、青椒、花椰菜、黃瓜、小蘿,搭配檸檬和橄欖油調味汁
水果沙拉A
酸奶、蜂蜜、扁桃仁粉
水果沙拉B
花生醬、葡萄干、蘋果
此外,“源”餐廳還有一種很受歡迎的開放式三明治,是在全麥面包上涂上墨西哥牛油果醬、蘑菇、苜蓿芽、番茄、芝士和檸檬香草調味汁。
1971年8月在加州伯克利開業的潘尼斯之家(Chez Panisse)是另一個標志性的風潮引領者。創始人愛麗絲·瓦特斯曾投身社會運動,在從法國回到加州后創辦了這家餐廳,一直到今天。潘尼斯之家強調使用本地農場生產的新鮮有機食材,堅持用簡單、傳統的烹飪方式,讓食材的本味被凸顯。由此,它開創了后來被稱為“從農場到餐桌”(Farm to Table)的運動。除了餐廳,供應自然、本地、有機食物的農場和超市也在70年代后開始出現。
“潘尼斯之家”餐廳
“潘尼斯之家”的烹飪書
新鮮的蔬菜和水果、谷物和豆類是“嬉皮士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糙米(Brown Rice)、豆腐、小麥胚芽、苜蓿芽(Alfafa Sprouts)、豆芽、亞麻籽以及植物根莖等都是其中常見的食材。將新鮮的食材進行簡單的加工,然后混合在一起,就成為了這些讓人們趨之若鶩的新菜式。一開始,出現了很多新奇、古怪的嘗試,有些成功,另一些則令人難以下咽。后來隨著越來越多的烹飪書出現,情況才有所改觀。安娜·托馬斯的《素食美食家》是其中之一。而1977年出版的《條紋槭菜譜》(Moosewood Cookbook)更成為了暢銷書。書中的吉普賽湯(由紅薯、鷹嘴豆和大量香料制作而成)、瑞士奶酪蘑菇法式咸派、扁桃仁胡蘿卜湯、普羅旺斯雜燴等,都成為了后來為人熟知的經典菜。當然,即便如此,很多菜式還是需要加入大量的芝士,才能讓人產生食欲。
1975年,由于面臨“家族”內部一些隱秘丑聞被調查的風險,“尤德教父”將“源”轉手,并帶領信徒們遠走夏威夷。和當地居民的沖突又使很多信徒選擇離開。1979年,“尤德教父”死于一場滑翔傘事故,“源家族”隨之瓦解。此時,隨著越戰結束,嬉皮士們也逐漸返回了學校和社會。叛逆的嬉皮士們在80年代被年輕能干的高收入城市精英——“雅皮士”(Yuppies)們所取代。
不過,看似失敗的“嬉皮士運動”,卻在很多方面“成功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在飲食上正是如此。意大利人在80年代末發起了一場與快餐(Fast Food)針鋒相對的“慢食運動”(Slow Food Movement),繼承了嬉皮士飲食的精神,其影響一直持續到今天。“素食”和“生食”運動,在動物福利和氣候變暖都成為重要議題的今天,也在贏得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只要看看餐廳里的各式沙拉、輕食、糙米飯、鮮榨果汁、植物奶,或是“從農場到餐桌”、“有機”、“天然”、“新鮮”、“本地食材”等等流行的概念,仍然不難發現50年前那場“反文化”運動的影子。
現在的素食碗,很多和嬉皮士飲食可以說毫無二致
其實,也正是這些強調健康、烹飪和調味簡單、素食為主的飲食,構成了我們今天對“白人飯”的認知。帶著對嬉皮士飲食的認知,我們在看待“白人飯”時,除了戲謔與嘲諷之外,就多了一點新的視角。雖然當代打工人的“白人飯”,看起來不過是“糊弄學”的產物,但在這個“又躺又卷”的時代,在這個外賣平臺和預制菜大行其道的時代,在這個被快樂水和碳水炸彈“狂轟濫炸”的時代,打工人通過自己動手下廚制作“白人飯”,努力尋找著自己對生活的一點把控感,為健康、營養和自然而避開消費主義的陷阱,不是多少也帶點“反文化”的精神么?從平臺、流量、算法、優惠券的邏輯中逃出,另尋一條出路,恐怕也未嘗不是一種態度的表達。
參考資料:
https://www.npr.org/sections/thesalt/2018/01/23/579186110/the-far-out-history-of-how-hippie-food-spread-across-america
https://laist.com/news/la-history/source-family-restaurant-vegetarian-dinner-gratitude-kitchen-dec-5
https://www.ranker.com/list/source-family-cult-facts/drew-grant
https://www.atlasobscura.com/articles/the-source-family-father-yod-cult-roots-of-health-food
https://la.eater.com/2013/5/13/6435783/the-source-las-first-spiritual-vegetarian-restaurant
https://cultstories.com/cults/the-psychedelic-journey-of-the-source-family
https://pleasekillme.com/father-yod/
https://bigthink.com/the-past/the-source-family-health-food/
https://theculturetrip.com/north-america/usa/california/articles/the-history-of-the-hippie-cultural-movement
https://www.britannica.com/topic/hippie
https://www.pbs.org/wgbh/americanexperience/features/when-summer-love-took-over-san-francisco/
https://www.sfgate.com/news/article/Summer-of-Love-40-Years-Later-1967-The-stuff-2593252.php
https://www.britannica.com/topic/1960s-counterculture
https://www.bonappetit.com/story/diet-for-a-small-planet-anniversary
https://www.thespruceeats.com/what-is-the-macrobiotic-diet-5188415
https://www.thehenryford.org/explore/recipes-and-cookbooks/cookbook/diet-for-a-small-planet/
https://www.highsnobiety.com/p/hippie-ingredients/
https://www.bonappetit.com/story/retro-health-food
https://www.bonappetit.com/gallery/1971-changed-food-forever
https://historynewsnetwork.org/article/160407
沃爾特·艾薩克森《史蒂夫·喬布斯傳》,中信出版社,2011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