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草原四季中,捕捉傳統與現代的交匯|地球快門
【編者按】
在中秋國慶全體中華兒女的節日,湃客·眼光“地球快門”專欄策劃推出《西遇記》系列,讓我們向西一步,遇見多元的民族文化之美。從壯闊草原到秀麗山川,在年輕攝影師的鏡頭中,抵達鮮活純粹的民族生活。
內蒙古正處于蛻變之中。在這片遼闊天地上,從草原公路到高速路、從建橋墩到通火車,蒙古族傳統的游牧生活方式與現代文明交織融合。然而,無論是春天的新生命、夏天的那達慕大會,還是秋天的打草工作、冬天的頑強勞作,牧區生活永遠是這片土壤最為珍貴的一部分。在《西遇記》系列第三期,攝影師李偉的作品記錄下了邊疆人民過去與現在的草原生息,見證了這一切的變遷。
攝影、文字 / 李偉
編輯、設計 / 吳思越
1976年,我出生于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內蒙古是我的故鄉,地處邊疆,面積遼闊,是中國最大的草原牧區。
對家鄉的感情促使我重新審視內蒙古。在北京求學工作多年,2008年,我開始了在內蒙古的旅行與拍攝。多年頻繁在北京與內蒙古之間往返,我拍攝到的這些照片真實反映了如今地處邊疆的人們的生活。而拍攝這組照片的過程,也恰恰是我了解自己家鄉的過程。
在廣闊的草原,蒙古族傳統的游牧生活方式受到了現代的影響。一些牧民不再住蒙古包,而在鄉鎮定居生活,有的住進了磚瓦房,有的住進了樓房。草原上傳統的蒙古包寥寥無幾,有一些是旅游景點為游客準備的鋼架蒙古包。有些年輕人更愿意穿得潮流些,他們的日常服裝是牛仔褲和T恤,只有有些蒙古族老人才穿蒙古袍。
內蒙古在不斷地發展變化著。從錫林浩特到西烏珠穆沁旗,原來的草原公路修成了一條高速路。連接錫林浩特市到口岸城市二連浩特、穿過草原的一條鐵路,在我最早拍攝的時候還只是草原上的一些大橋墩,現在已經通火車了。我經常去的偏遠小村莊都通了柏油路,蒙古族牧民的磚瓦房粉刷得很漂亮,電力也通了,也都有了電視信號。
多年的行走,讓我熟悉草原上的牧區生活。
春天比較寒冷,草綠得比較晚,往往是小羊、小牛出生的季節。我曾進到牧民家里,拍攝過接羔子。剛出生的小羊,急切地在草地上蹦蹦跳跳,新生命真是美好而可愛。有經驗的牧人在春天放羊時會帶個口袋,時刻照顧剛出生的小羊,使小羊保暖,防止沒注意到而被凍死。
夏季的內蒙古草原,當水草豐茂時,仍然會舉行傳統的那達慕大會,這同時也是地方政府重要的旅游活動。當地牧民都從附近趕來,熱熱鬧鬧地觀看著傳統的賽馬、摔跤、射箭比賽。他們穿上節日禮服蒙古袍,在草地上會見朋友、喝酒吃肉。政府也會把吸引外地游客、拓展旅游業的相關活動融入進來。
秋天來臨,“一場秋雨一場寒”,草很快變黃了。一眼望去,草原上變成黃黃的一片,有的牧民需要進行打草工作,他們用打草機把牧草打下來,捆成一捆捆的,有的是長方形的草垛,有的是圓形的草垛。這些牧草都是牧民為牛羊在冬季儲備的食物。
當下了第一場雪,草原上逐漸降溫,就進入了漫長的冬季。草原的冬季持續時間長,也很難熬,因為內蒙古的冬天很寒冷,有的地方溫度低到零下三十度。冬季草原被冰雪所覆蓋,牧場勞動繁重,打水、放羊、趕牲畜到棚圈等勞動都很辛苦。
在這片土地上,春、夏、秋、冬,一年一年四季輪轉。而傳統生活與現代生活,游牧文化和農耕文化,時時刻刻都在發生著碰撞與交融。我的照片記錄下這些文化的變遷。
【攝影師】
李偉,1976年出生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2001年畢業于中國傳媒大學。攝影作品曾獲得2010年10BEST10全球先鋒雜志攝影獎《新視線》中國區冠軍,2016年LensCulture Emerging Telent Awards攝影獎。紀錄片《克什克騰蒼穹下》導演。已出版攝影集《李偉/中國當代攝影圖錄》。
【地球快門】
“湃客·眼光”欄目策劃全新改版,透過光圈,成像世界。精選優秀攝影作品,發現不同地理坐標下的生活方式。
【關于投稿】
“地球快門”目前面向公眾征集優質攝影作品并給予一定稿費鼓勵,歡迎各位攝影師、讀者踴躍投稿。
作品要求:
1、主題性:作品圍繞同一地點的某個主題或事件創作
2、地方性、差異性:作品能夠展現某一地標的自然、人文個性,同時能夠呈現一定的文化沖擊、視覺差異
3、審美性、年輕性:以攝影師的視角觀察世界,發現所在地的獨特趣味
有意投稿者請聯系郵箱:wusy@thepaper.cn(郵件標題請標明:投稿+姓名)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