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高燕:基于兒童立場的科學探究型主題環境創設策略研究
高燕 深圳市光明區第五幼教集團總園長、光明區正大城幼兒園園長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在科學領域目標中指出要讓幼兒“親近自然,喜歡探究”,強調了自然環境的重要性,也突出了萌發探究興趣的目標。同時,隨著“基于兒童立場”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幼兒園更強調關注兒童個性化的興趣與需要,創設以兒童為本、尊重兒童需要的環境。
環境是幼兒園重要的教育資源,如何基于兒童立場,創設能激發兒童科學探究興趣、支持兒童科學探究行為的環境呢?我們在中班《蟲蟲》兒童主題博物館探究活動中,開展了探究型主題環境創設的實踐研究。教師著力創設積極的探究環境、提供多元的探究材料、開放自主的探究時空、提供有效支持的策略,從而創設幼兒想探究、敢探究、能探究、會探究的科學探究環境,讓幼兒在與同伴、環境的互動中不斷地獲得探究自然的能力,逐漸養成積極主動、認真專注、樂于想象和創造的良好學習品質。
一、創設積極的探究環境,豐富幼兒感知——“我想探究”
幼兒園的環境要能滿足幼兒的個體需求和興趣,幼兒科學探究興趣的激發更需要環境的支持。教師著力創設積極的探究環境,不僅豐富了幼兒感知經驗,也激發了幼兒探究興趣,萌發幼兒“我想探究”的積極心理動機。創設開放的探究環境包括有能量的心理環境、有準備的物質環境和有吸引力的自然環境。
1.有能量的心理環境
在心理環境方面,充滿正能量的班級氛圍,平等、尊重、自主的師幼互動關系,是萌發幼兒探究動機的重要因素。支持自主探究、及時肯定發現、積極鼓勵分享、創造機會討論等都是教師營造有能量的心理環境策略。在《蟲蟲》兒童主題博物館中,老師經常用這樣一系列話語引導和支持幼兒探究:“你可以自己試一試哦”“你有什么特別的發現”“你愿意把這個發現告訴大家嗎”“關于這個問題,你們是怎么想的呢”。教師真誠地接納、多方面支持和鼓勵幼兒的探索行為,真正成為幼兒科學探究過程中的引領者、支持者、觀察者和記錄者。
2.有準備的物質環境
在物質環境方面,教師需要提供一個豐富的、有準備的操作環境。將幼兒活動的過程、獲得的經驗等內容,以照片、圖片、手繪圖譜等展示的形式呈現在墻面上,讓墻面會“說話”,不僅豐富了幼兒的已經有經驗,也起到了隱性心理暗示的作用,引領幼兒自主探究。比如“蠶寶寶生長記”的活動,教師和幼兒一起創設記錄“蠶寶寶生長過程”的墻面,展示介紹幼兒關于蠶寶寶生長的調查資料、對蠶寶寶生長的猜想以及平時的觀察記錄等。
3.有吸引力的自然環境
在自然環境方面,種植園(蟲蟲小樂園)、小花園、菜地、草叢、小樹林都是兒童主題博物館探究環境重要的延伸。在《蟲蟲》兒童主題博物館探究活動中,幼兒就在戶外觀察生成了“是誰吃光了菜葉子”“會變身的蟲蟲”“這是蝴蝶嗎”等一系列有趣、有益、有深度的探究活動。自然環境對幼兒有著無窮的吸引力,也有著無限的學習可能。
可見,積極的探究環境的創設,能夠激發幼兒的興趣,激發和滿足幼兒求知欲,達到促進主動學習、豐富感知、提升經驗的良好效果。
二、提供多元的探究材料,支持幼兒操作——“我敢探究”
1.探究材料的類型
幼兒在探究過程中因個體差異往往呈現出不同的探究水平與層次,所以不同類型、不同層次、適合幼兒探究水平的材料和工具是必不可少的。支持幼兒探究的材料包括工具型材料(如放大鏡、昆蟲箱、核心工具書等)、操作型材料(如拼圖、玩具、實驗物品等)、創造型材料(如石頭、樹葉、樹枝等手工材料)、體驗型材料(如服裝、道具等)。這些材料源于幼兒的生活或者其特別感興趣的周邊事物,能使幼兒在動手、動腦的探究活動中進一步形成積極的科學態度,獲得直接的科學體驗。
2.探究材料的來源
這些豐富、多元的探究材料從哪里來呢?老師從幼兒的生活經驗、興趣指向、探究需要入手,從四個方面來收集。首先是來源于教師,比如各種有針對性的視頻、圖片收集、材料資源收集策劃與組織等;其次是來源于幼兒園的支持,比如相關核心工具書、各種材料的采購等;此外是來源于家長和幼兒。比如,《蟲蟲》主題博物館中親子共同收集各種昆蟲標本(種類繁多的蝴蝶)、玩具、拼圖、觀察工具、捕捉工具等,還有的來源于幼兒自己的收集。當幼兒進入自己感興趣的探究活動時,他們的積極性會被充分調動起來,主動地去收集相關材料,不斷豐富和拓寬材料的來源,充實活動內容,比如,幼兒會將尋找和捕捉的昆蟲,帶回班級飼養和觀察。
材料的提供與幼兒探究水平有著直接且密不可分的關系,教師應該從幼兒視角出發,結合探究主題提供多元的、幼兒感興趣、滿足不同層次幼兒的探究水平、符合幼兒已有經驗的操作材料,這樣才能吸引幼兒主動探究、敢于探究、深入探究,有效積累和提升經驗。
三、開放自主的探究時空,鼓勵幼兒體驗——“我能探究”
1.延伸探究時間
科學探究活動應給予幼兒充分的時間和空間,我們把開展探究活動的自主權還給幼兒,探究時間延伸到一日生活的很多過渡環節。比如早晨入園、餐后時間、離園前等這幾個時間段相對比較自由和零散,幼兒可以自主選擇喜歡的工作。例如當飼養員、澆水員、除草員等,這樣幼兒可以最大限度地享有自主的時間去開展自主探究活動。此外,較長的時間段可以讓幼兒開展探究性比較強的學習活動,如做一些操作實驗、觀察記錄、分享討論等,充分利用各種時間段合理安排相應的實踐活動。
2.拓展探究空間
幼兒探究的空間也不應局限于室內空間,可以拓展和延伸到戶外空間,讓幼兒真正享有自主探究的空間。在《蟲蟲》兒童主題博物館中,教師開辟了蟲蟲探究館、蟲蟲小樂園、菜地等所有可以供幼兒尋找、觀察、研究蟲蟲的角落,鼓勵幼兒自己去體驗。在這種自主的氛圍中,幼兒探究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尊重。
四、采取有效的支持策略,引導幼兒探究——“我會探究”
1.分享發現
教師在晨談活動中為幼兒提供播報新發現的機會,組織幼兒分享自己的各種新發現,是支持幼兒開展科學型探究活動的有效策略。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尊重幼兒的表達,善待幼兒的發現,引導并支持幼兒善于觀察、善于發現、敢于表達、敢于分享。在《蟲蟲》兒童主題博物館探究活動中,樂樂在上幼兒園路上發現了一只綠色的蟬和一個金黃蟬殼,他把這個新發現帶回了班級,教師鼓勵他在晨談活動中播報了他的新發現,引導幼兒觀察和記錄蟬的成長變化,查找有關昆蟲成長過程的資料,組織幼兒收集各種昆蟲成長的變化,并開辟了墻面專欄展示幼兒的發現。
2.分擔責任
科學探究活動有利于培養幼兒的任務意識和責任意識。在種植、飼養、觀察、記錄等持續進行的探究活動中分擔責任,是發展幼兒合作意識與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徑。例如,《蟲蟲》兒童主題博物館里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之一就是飼養和照顧獨角仙。自從琳琳帶回了獨角仙的幼蟲,小伙伴們就商量著怎樣飼養和照顧獨角仙,從換土到喂食,以及飼養記錄等都由幼兒自主完成,還進行了飼養員的排期。由于是自己親自操作和體驗,幼兒格外用心。他們每天觀察,期待著獨角仙的變化,每個飼養員都表現得特別負責任。
3.關注興趣
關注幼兒興趣點,并給予及時有效的回應和引導,是支持幼兒開展探究活動的重要措施。幼兒在探究活動中關注的興趣點往往各有不同,小班幼兒和中班、大班幼兒感興趣的內容不同、男孩和女孩關注的興趣點也不相同。當教師從不同的角度關注幼兒的興趣、理解幼兒的探究行為時,會發現每個幼兒對身邊的事物都有著強烈的好奇心與探究欲望。
如何引導幼兒基于興趣進行深度學習呢?通常,我們會從幼兒的年齡特點、興趣、已有經驗和主題生成點等多個方面進行綜合考慮。例如,“蟲蟲”主題中,男孩子對菜園里發現的兩條“毛毛蟲”特別感興趣,形成了一個“毛毛蟲觀察小分隊”,每天餐后都圍繞著“蟲蟲杯”觀察和討論。而女孩子則對“蠶寶寶”更感興趣,她們更喜歡觀察和記錄蠶寶寶的變化,也組成了一個“蠶寶寶觀察小分隊”。不同的興趣,不同的探究,同樣通過觀察、記錄、猜想、推斷
作者:高燕(深圳市光明區第五幼教集團總園長、光明區第五學區聯盟盟主園園長、光明區正大城幼兒園園長,一級教師,深圳市基礎教育系統名師工程骨干教師、深圳市第二輪學前教育“苗圃工程”骨干教師,福田區先進教育工作者,國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十五”規劃項目課題“先進科研個人”)
來源:《時代教育》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