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設計之城|NICE 2035,未來生活原型社區
2018上海設計周期間,由上海設計之都活動周、MANA和date聯合主辦了為期3天的先鋒論壇。在聚集教育行業人士前來探討藝術科技與設計的融合“設計未來”板塊,婁永琪教授介紹了他發起的一個設計驅動的社區支持型社會創新實驗——NICE 2035。項目旨在用足大學的人才、創意、科技、資本和轉化支撐,聚焦未來生活方式。由設計思維驅動,從需求和用戶出發,用“生活實驗室”方法,聚焦真實世界的挑戰。通過一系列扎根社區的,“小而互聯”的,跨學科整合和逆向創新項目,推動大學知識和資源溢出,創造新模式和新經濟,使社區從創新鏈和產業鏈的末端走向前端。本文為演講實錄,經作者修訂。
今天我們論壇的主題叫“設計未來”,每個人的未來既可以是非常宏大的敘事,也可能是非常個性化的。剛剛我進來的時候我的幾位老朋友關心我的狀況。我剛摔斷了腿,經歷了一個手術。先是石膏、再是藤架;先是輪椅,然后是拐杖。對我而言,近期的未來就是希望能夠自由行走。
“未來”可以是一個很沉重的命題,也可以從更具“煙火氣”角度去演繹。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案例,就是比較“煙火氣”的,是一個我推動自己所在學院和所在社區協同創新的案例,叫“NICE 2035”。
昨天做PPT,在整理資料的過程當中,非常湊巧地找到了幾張圖片。2009年的上海設計周,一轉眼9年了。在當時靜安“800秀”會場剛開的時候,我策劃了一個展覽,叫《DESIS社會創新和可持續設計展》。當時選了非常多的項目,都是全世界正在進行的、基于“自下而上”去演繹“設計驅動社會創新”的項目。
2009上海設計周。本文圖片均為作者供圖其中一個項目是我帶的設計工作坊,叫做“溫馨小屋”,這個項目來自他們在上?!罢业健钡囊粋€案例,項目的負責人現在在上海大學做老師。我們一直說,上海的里弄是非常有溫情的。在上海的里弄里面,如果一個女孩找的男朋友沒有到“毛腳(女婿)”的程度是不敢帶回家的,帶回家以后所有鄰居都知道了——“毛腳來了”。
我們現在住在高層,往往是老死不相往來。但我們的學生在曲陽社區卻發現了一個案例:由于社區退休居民的創造力和自組織,把高層住宅的門廳及其附屬空間,變成了一個“社區中心”,很多活動在這個空間發生。你會發現我們原來所說的里弄的溫情,在高層小區也能實現。說到底,“人”還是核心,當物質空間的設計思維失效的時候,人的能動性是可以來彌補的。
溫馨小屋自此以后,我們跟這個“溫馨小屋”一直有合作,其中比較熱鬧的一次是2012年跟一個芬蘭的時尚品牌Marimekko合作的一個叫“小改變、大不同”的項目。Marimekko為工作坊捐贈了一些布料,我帶領學生和當地的社區居民一起做了一個“協同設計”工作坊,用這些布料作為原料,通過設計去改進他們的生活環境。
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和“溫馨小屋”一起,與芬蘭的時尚品牌Marimekko合作的“小改變、大不同”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的合作不完全是由我們設計學院的師生對社區進行藝術科普或是幫扶,事實上,如果沒有當地社區的積極支持,包括組織上的幫助、技術上的幫助,很多工作是根本完成不了的。
合作過程中,我們的學生帶著攝像機,居民也帶著攝像機,講不清楚誰在拍誰。居民們給我們放他們剪輯的視頻,我們儼然是他們生活的侵入者。在這個項目中,有幾點是非常值得我們去反思的。第一點是普通人基于日常生活的智慧,實際上是社會創新的源頭,也是非常重要的設計靈感財富。空間設計可以促進和抑制交往,但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人。第二是對設計來講,通過產品、服務、交互、環境的設計,激活生活關系和參與的人的創造力,是一個廣闊的命題。第三,這種結合教學的項目推動年輕人進入社區,激發社區的活力。但怎么樣可以更加持續地讓年輕人回到社區,推動社區營造和意義的創造,這是更加持久的命題。
在這樣大的背景下,有兩對問題和假設。
第一個問題是,社區究竟是創新的終端,還是前端?大部分的領導、專家和市民,都把社區當作創新的終端。社區工作就是家長里短,比如年輕人如果在家里不去上班,說不準居委會大媽就來敲你門,問要不要幫介紹工作。上海去年發布了最新的城市規劃,即便是這個最先進的規劃,在意識中,也還是把社區當做為城市創新產業的末端來看待。一個城市的創新,大家往往認為會發生在CBD、產業園區或是大學校園。盡管我們已經反思了半個世界的《雅典憲章》,實際上“功能分區”的思維定勢到現在都沒有打破。
社區工作是什么?一般都認為是家長里短、鄰里糾紛、老齡問題、就業問題、穩定問題等。現在上海的社區(活動)基本上都是老年人為主,年輕人想到社區就覺得沒勁。相應的假設是,究竟社區能不能成為創新的引擎?這個故事歷史上發生過,大家可能知道,硅谷。曾經有一段時間,最偉大的企業并沒有產生在CBD,或者城市中心區,最創新的企業都誕生在住宅的車庫,這就是美國的車庫文化。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社區占據了城市的大比例面積,假設社區不再是創新的終端,而成為城市創新的前端,成為產業創新的發生器,那么上海要成為科創中心會更加容易。
變成今天的硅谷之前的圣克拉拉山谷
另外一對問題和假設跟我講的第一個案例有關系。普通社區居民,到底是需要滿足的對象呢,還是他應該成為創新的驅動者?我們從小讀書,講到什么是共產主義,有一個標準就是當勞動成為人主要的需求的時候,這時候共產主義就到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每個人實際上都是一個創造者,而不是說我們覺得(只應該)65歲之前要工作,65歲以后退休。退休了做什么,開始打太極拳、養生?換個角度想,其實“共產主義理想”還是可以照耀到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如果我們每個力所能及的人都是創新的締造者,而不是一個創新資源的想當然的消耗者,那么這個世界會完全不一樣,上海這個城市的創造力也會不一樣。
講完社區,接下來講講設計和創新。我們的產業鏈和創業鏈,往往是這么一個邏輯:基于一定的基礎研究,有人搞了發明,通過工程師把發明變成產品,但往往這個產品太丑了,需要設計師美化一下,設計之后進入大規模生產,再找人賣出去,一般我們主流的創新邏輯都是這樣。所以在我們國家,科學家的地位最高,工程師其次。
現在“設計”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正在滲透和貢獻到整個創新鏈、產業鏈和價值鏈,設計是在“全鏈路”起作用的。如果這種“線性”的創新模式還可以被繼續打破:不是按照鏈式的方式,而是在一開始,所有不同角色的相關者就在一起預想未來。這時候,由于所有人都在講不同的語言(專業),這時候什么語言(專業)最可能變成通用語言呢?——設計!因為設計是研究如何創造性地滿足,甚至創造需求的學科。搞科學、營銷、哲學、人類學的,搞發明、搞管理的,都可以從“人”的角度去設想未來,而這個“語言”就是“設計”。有個意大利人叫羅伯托·維甘提(Roberto Verganti),他寫了本書叫《第三種創新》。他說有三種創新,分別是技術推動、設計驅動和市場拉動的創新,而突破性的創新往往產生在技術推動和設計驅動的交界的地方。
《第三種創新 : 設計驅動式創新如何締造新的競爭法則》,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
社區事實上可以成為“技術推動型創新”和“設計驅動型創新”相遇的一個天然的發生器。社區充滿了問題,也充滿了資源,比如在一個社區里面,很有可能“隨隨便便”就可以找到來自100個學科背景的人。社區最貼近生活,人們在解決生活問題時發揮的創造力是寶貴的創意源泉。社區充滿了各種生活場景,這些生活場景是技術轉化的陣地。因為“非正式”和“煙火氣”,基于社區的創新具有很高的寬容度,這都讓社區有可能成為創新的重要“生活實驗室”。
這幾年來,我就在推動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把學院周邊的社區,做成一個探索未來的“生活實驗室”。我們學院有這么多創新的人才,這么多創新的實驗室,除了做好教學和科研等常規工作之外,為什么不可以讓資源溢出來,讓老師、學生、我們的朋友圈等力量一起在社區和研發實驗室之間架一個橋梁?
大學與社區的融合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有一點讓我非常自豪,就是學院的開放性和包容性。學院的大門一直敞開著,像一個市集一樣,各種各樣的人在這里整出各式各樣創新的事情。2015年開始,我策劃并推動了一個項目:NICE 2035——未來生活原型社區,得到了學院所在的四平街道的大力支持。學院開始更加主動地打破和社區的隔閡,去融入和服務社區,同時社區也為學院創新的擴散和落地提供了天然土壤。
我們首先推出的“四平空間創生”項目,是借助學院的設計力,用設計創意去提升城市公共空間的品質。你會發現通過設計的應用,楊浦區這個傳統眼光里的“下只角”,原來也能有其他“上只角”區域望塵莫及的高級“調調”。
“四平空間創生”項目
我們做的的第二步工作是把學院的實驗室紛紛開到社區里。比如,我們把原來的麻辣燙店改成玻璃實驗室和當代首飾中心,我們把學院門口的垃圾房改造成了同濟和麻省理工的實驗室等。對學院來講,空間都不屬于我們,這些物業也不屬于我們,但卻是學院在使用。所以它們既是學院資源溢出到社區的呈現,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些平臺對學院來說又是外展平臺。而這些實驗室的研究對象,大多是與社區相關的。比如在我們學院和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聯合建立的“城市科學設計實驗室”,就是研究怎么通過數據的分析,來幫助我們做設計的分析和決策、設計干預的評估、以及實現多利益相關者的協同設計等。
同濟—MIT聯合實驗室改造前后對比圖
我們做的第三步,是把社區作為生活實驗室,把大學作為開放眾創中心,鏈接全球人才和中國機會。而我們劃的一根跑道,就是2035年。這個世界會什么樣?大家是怎么樣生活的?我們所有實驗室都在思考這個問題,到社區里面做的實驗室都在做應用和轉化研究。今年年初,我們把這個概念推了推,和四平街道合作,在學院附近“拿”了一條街,把一系列面向未來生活的“原型實驗室”放到了這條街上,稱為“未來生活原形街”。這條街包括未來怎么玩,怎么吃,怎么穿,未來機器人會怎么樣,等等。不管是產品、服務還是系統,必須做出原型來,這樣才可以改善資本和產業合作的界面。但凡是對“未來”感興趣的人,都可以聚集在一起,一起來暢享未來、創造未來。很多技術也在這個過程里得到應用和轉化。
我個人覺得,引領生活方式轉型是上海的一個很大的機會,背后有巨大的經濟效益。歷史上,上海最為輝煌的時候,被稱為“冒險家的樂園”。不管什么人,革命者、外國人、商人、文人、藝術家等等,實現理想最好的方式,就是來上海。當下,如何讓上海成為所有人的機會,是上海成為全球科創中心的一個關鍵。而基于社區的創新,是落地這些機會的重要陣地。
NICE 2035的創新模式,第一是聚焦未來生活方式,“倒逼”創新轉化;第二就是實體運作和持續迭代的原型實驗;第三就是在此過程中,集聚逐步成長的,基于選擇的協作社群。第三點特別重要,一個地方有多少創新的人?他們在什么條件下可以一起做事情?他們怎么逐步可以形成一個創意社群? 而這個創意社群是社會重要的創新資源,這個社群走到哪里,創新就產生在哪里。基于社區的未來實驗,可以成為這個社群創新力落地的重要機會!
同濟設計周最后,我有一句話送給大家:“有些需求,原來并不存在,直到他們被設計出來! ”設計介入社區的故事才剛掀起一角,更多的想象空間還有待發掘。每年10月份我們有一個同濟設計周,今年是10月26日開始,我們設計周的主題就叫“新社群(New Communities)”,歡迎大家關注我們的公眾號,參加同濟設計周,我們將有更深度的討論。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