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現代主義漫步系列公共實踐|第五站:自畫像
UCCA與柏林國立博古睿美術館攜手呈現“現代主義漫步:柏林國立博古睿美術館館藏展”,旨在通過近百件藝術珍品對6位20世紀現代藝術巨匠:巴勃羅·畢加索(1881–1973)、保羅·克利(1879–1940)、亨利·馬蒂斯(1869–1954)、阿爾伯托·賈科梅蒂(1901–1966)、保羅·塞尚(1839–1906)、喬治·布拉克(1882–1963)的創作歷程與思想演變的展現,使公眾猶如置身于20世紀現代藝術歷史之中徜徉漫步,從中體味與感悟現代主義的多元性與變革。展期內,UCCA公共實踐部圍繞展覽所涉及的歷史、文化、社會等議題策劃系列公共實踐項目。
在這場現代主義漫步的第五站,上海UCCA Edge以“自畫像”為主題,策劃組織四場公共實踐活動,包括一場特邀導覽、一場自畫像工作坊,以及兩場影像藝術交流活動。
手語特邀導覽
本系列活動的第一場,我們將邀請聾人藝術家周佳藝帶來一場手語導覽。
畢加索的姓名用手語怎么“說”?他為什么被稱為立體主義與多元畫法的開山鼻祖?馬蒂斯因何與畢加索并列為現代繪畫領域最閃耀的“雙子星”?塞尚緣何被譽為“現代繪畫之父”,還被畢加索稱頌為“我們所有人的父親”?立體主義如何誕生于布拉克與畢加索之手?我們歡迎聾人朋友和對手語熟悉的聽人朋友共同參與,一起用雙眼和手語見證現代主義藝術的瞬間與永恒。
關于嘉賓
周佳藝
藝術家
現工作生活于上海。她剛出生幾天,就遭遇醫療事故,從此永遠生活在無聲的世界,藝術自然而然變成她的第一語言。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畢業后,留學于美國加勞德特大學,獲平面設計與藝術創作雙學士學位,斬獲世界聾人領導者獎學金等榮譽。在中外舉辦過多次個展和群展,并多次開展藝術創作工作坊,包括星巴克版畫工作坊、聾人父母之健聽子女(CODA)寒暑假工作坊等。2021年發起與負責“藝術種子+”一年期項目,以文化創作促進開放包容與共同發展,提倡多樣化就業機會,讓更多聾人都有長成參天大樹的可能。
創意工作坊:自畫像的背面
第二場工作坊將以“自畫像”為主要內容,回應展覽以及藝術史中這一經典母題。在信息如此發達、自拍如此便捷的時代,我們還能專注地凝視自己、將自我從生命的混沌之中雕刻而出嗎?即便納西索斯照水的行為被看作自我凝視的代表,但自畫像有著在自我垂憐之外更深刻的意義。
自畫像,是對自我的審視,對自我的修正,對自我的想象,甚至是對自我的遮蔽。
UCCA Edge公共實踐邀請詩人夏超策劃并組織此次工作坊,與觀眾一起通過圖像拼貼與文本創作這兩種形式進行自我描畫,激發新的自我認知,重塑我們與自身的關系。
工作坊流程
16:00-16:15
自畫像背后的心理分析
16:15-17:15
時尚雜志里的“我”VS文學名著里的“我”
17:15-17:45
展示、分享交流與答疑
17:45-18:00
寫給自己的信
工作坊嘉賓
夏超
詩人、譯者、攝影師
曾獲北大未名詩歌獎等,曾于天津大學圖書館舉辦個人攝影展。著有詩集《海上書》《一邊疆》,譯有《胡桃夾子》等;心理學行業從業者、影視劇心理分析專欄主筆、心理學工作坊研發者和帶領者;b站讀書區up主,主理賬號“夏超亂翻書”。
影像藝術交流|《銀幕上的展覽:年輕的畢加索》
在展覽“現代主義漫步”開始部分,作品《海姆·薩巴斯特肖像》和《坐著的丑角》分別展現了巴勃羅·畢加索“藍色時期”與“粉紅時期”的繪畫風格。藝術家早年的創作方法如何為日后立體主義的典型特征埋下伏筆?UCCA Edge攜手Seventh Art Production共同呈現紀錄影像《銀幕上的展覽:年輕的畢加索》,聚焦巴勃羅·畢加索的早年經歷和創作。影片探訪了曾在畢加索藝術生涯中發揮關鍵作用的三座城市——馬拉加、巴塞羅那和巴黎,并與三地的畢加索博物館協力,邀請觀眾回到1907年,重訪藝術史經典之作《阿維尼翁的少女》的創作歷程。
?《年輕的畢加索》拍攝現場。圖片由Seventh Art Production提供。
影像信息
影片海報,由Seventh Art Production提供。
《年輕的畢加索》
Young Picasso
導演:菲爾·格拉步斯基
類型:紀錄片/傳記
制作:Seventh Art Production
主演:哈利勞·埃德、巴勃羅·畢加索、奧利維爾·維德邁爾·畢加索
片長:91分鐘
國別:英國
年份:2019
*活動免費,本片中國大陸地區版權由Seventh Art Production獨家提供;
*影片為英語,配有中英字幕;
*影像活動期間請保持手機靜音,請勿拍照、錄像或錄音。
關于導演
菲爾·格拉布斯基
制片人、導演、作家
英國電影學院獎得主,同時也在導演、編劇、制片和攝影方面獲得了多項獎項。格拉布斯基和他的公司 (Seventh Art Productions) 在過去的30年里一直在為各院線制作電影, 如《穆罕默德·阿里——透過世界的眼睛》(Muhammad Ali -Through the Eyes of the World)、《尋找貝多芬》(In Search of Beethoven)、《尋找莫扎特》(In Search of Mozart),以及里程碑式的《我的童年,我的祖國——在阿富汗的20年》(My Childhood, My Country-20 Years in Afghanistan),這部電影獲得了2022年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獎最佳紀錄片獎,并獲得了最佳攝影提名。迄今為止格拉布斯基已經制作了250多部電影,它們在世界各地的電影院、電視和數字平臺上播放。2009年起, 格拉布斯和他的同事們開始研究一種新的電影藝術類型: 銀幕上的展覽 (Exhibition on Screen),該系列始于“列奧納多·現場” (Leonardo Live),這一項目旨在呈現這些展覽及其策展背景。《銀幕上的展覽》目前在全球60多個國家的1500家電影院放映, 該項目網站列出了34部關于藝術家的電影,涉及藝術家包括列奧納多·達·芬奇、文森特·梵高、保羅·塞尚等。
影像藝術交流|《我與塞尚》(線上)
友誼,是我們通過他人探視自身的一面鏡子,在“自畫像”主題周末的尾聲,UCCA Edge攜手數夢DDDREAM共同呈現“現代主義漫步”系列第六場影像藝術交流活動《我與塞尚》,由于版權協議原因,本片將僅在UCCA視頻號進行限時免費的線上放映。
這部人物傳記聚焦印象派繪畫大師保羅·塞尚和法國文學巨匠埃米爾·左拉之間的深刻友情。這段友誼始于彼此間的欣賞和啟發,然而,隨著二人深入各自的藝術領域,主張現實主義的左拉和秉持浪漫主義的塞尚終生嫌隙、分道揚鑣。這段現代藝術史上的著名友情也讓該時期歐洲文藝界交往的氛圍得以躍然于銀幕。
?《我與塞尚》劇照。圖片由DDDREAM提供。
影像信息
影片海報,由DDDREAM提供。
《我與塞尚》
Cézanne et moi
導演:達妮埃爾·湯普森
類型:劇情/傳記
主演:吉約姆·卡內、圭洛姆·加里尼、愛麗絲·波爾、黛博拉·弗朗索瓦、皮埃爾·埃文
片長:117分鐘
國別:比利時/英國
年份:2016
*活動免費,本片中國大陸地區版權的線上播放權由數夢DDDREAM獨家提供,將于微信視頻號“UCCA尤倫斯”直播;
*影片為法語,配有中文字幕;
*影像活動期間請保持手機靜音,請勿拍照、錄像或錄音。
關于導演
達妮埃爾·湯普森
導演
1942年1月3日出生在摩納哥。1966年開始了編劇生涯,與父親,法國著名電影導演熱拉爾·烏里共同創作多部影片,如《虎口脫險》(1966)、《瘋狂的貴族》(1971) 等。這些成功的創作經歷使之在法國電影界名聲大噪。1977年,與讓·夏爾·塔凱拉合作影片《表兄妹》獲得奧斯卡最佳劇本提名。這部電影的成功也開啟了她之后對家庭主題深層次的探索。1999年,她與兒子克里斯托夫·湯普森共同制作影片《圣誕蛋糕》(1999) ,獲得凱撒獎最佳處女作和最佳劇本提名。2016年,改變了以往家庭風格,編劇和導演了劇情傳記片《我與塞尚》(2016)。
“現代主義漫步”系列|第五站:自畫像
活動時間與地點
2023.9.16 周六
特邀導覽
14:00-15:00
UCCA Edge展廳
創意工作坊:自畫像的背面
16:00-18:00
UCCA Edge報告廳
影像藝術交流:
《銀幕上的展覽:年輕的畢加索》
19:30-21:00
UCCA Edge 報告廳
2023.9.17 周日
影像藝術交流:
《我與塞尚》
19:30-21:30
微信視頻號“UCCA 尤倫斯”線上放映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