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館校合作丨館校研學活動“吳博士”探秘記第三期——借鏡觀史
鏡子,從古至今都是人們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古人用鏡,不僅以之映照妝容,裝飾居所,還用它來寄托相思、辟邪祈福,更用它來比擬人物,譬喻德行。古人云:以銅為鏡,可正衣冠;以古為鏡,可知興替;以人為鏡,可知得失。本期“吳博士”探秘記研學主題為“借鏡觀史”,讓我們通過欣賞各式各樣的美妙絕倫的銅鏡,揭秘其背后的歷史故事。
活動前,指導老師召集了“吳博士”研學小分隊的成員們,根據本次研學行動的主題,把自己在家搜集到的關于銅鏡的資料分享和討論,并提出了自己的疑問與探究問題的方向。
研學活動前同學們的分享與討論
帶著疑問與好奇心出發,“吳博士”們來到了博物館。一件件精美的銅鏡令人目不暇接,“吳博士”們仔細觀察各地各時期館藏銅鏡上的精美紋飾、有趣的銘文以及它們獨特的形制,嘗試通過文物的基本信息,在千年文化中回溯銅鏡歷史,體會除照面裝扮的生活需求外,銅鏡被賦予的文化意義。
“吳博士”們觀察探索各個時期的館藏銅鏡
“為什么有的鏡子表面是銀白閃亮的,而有的鏡子呈黃色偏紅?”“唐代的銅鏡制作比較精美清晰,宋代的銅鏡制造相比之下比較粗糙模糊,為什么會有這種變化?”孩子們將自己的疑問或者需要深入了解的內容,積極地向吳博研學導師提出,并仔細做好記錄。問答交流間,大家對銅鏡的發展史和吳地文化都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吳博研學導師為學生們解答疑問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充滿探索欲的“吳博士”們觀察過館藏銅鏡后,嘗試制作了一面屬于自己的銅鏡。有的孩子在家長的幫助下對一面沒有光澤的銅片進行精細打磨,直到可以照人;有的孩子利用超輕粘土材料或捏或搓,打造了銅鏡模型,這些模型的背面裝飾了奇特抽象的圖案和紋飾,線條生動有力,獨具匠心。
學生們嘗試打磨銅鏡并制作銅鏡模型
研學活動的最后,“吳博士”們在老師的引領下分小組制作研學報告,總結并分享這次研學之旅的思考與收獲。
期待和大家一起解鎖下一期吳文化博物館研學之旅——方孔圓錢,繼續探索文化與歷史的無限魅力。
圖文:石湖實驗小學
統籌:吳文化博物館
技術支持:蘇州多棱鏡網絡科技
原標題:《館校合作丨吳文化博物館×石湖實驗小學館校研學活動“吳博士”探秘記第三期——借鏡觀史》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