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緬甸電詐背后,個人隱私泄露“狂飆”
近期以來,緬甸電詐成為新聞熱點,其殘暴、恐怖讓人們不寒而栗。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為什么政策對電詐一直是高壓態勢,但是這個黑色產業依然能夠長期存在,而且屢屢得手。
近期的一條新聞似乎讓答案離我們近了一點。
8月23日,吉林電信發布一條辟謠微博,對網傳的“吉林電信向緬北詐騙集團提供 8000 多萬個手機號碼”進行否認。稱自己被部分自媒體賬號利用近期公眾對緬北詐騙的關注,移花接木制造了上述不實信息,進行惡意炒作傳播。
隨后有微博網友表示,事件的源頭來自央視的報道。8月7日、8日、9日中央電視臺《今日說法》欄目以《揭秘“黑灰產”》為題,分上、中、下三集對山東淄博周村公安分局破獲的特大黑灰產案件偵破過程進行專題報道。
報道中犯罪分子利用虛擬號碼池空號注冊300多萬個微信號販賣,用于電信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運營商內鬼提供號碼資源,甚至在內部搭建服務器,總共抓獲22名省級運營商內鬼,總共恢復的手機號數據達8000多萬條。
因為這件事兒一開始從江蘇省開始,后期主要是河南電信、吉林電信,所以吉林電信才喊冤,“背了幾個省的鍋?!?/p>
不過,這件事兒雖然有誤會,但也暴露了一個真實的問題——電詐背后是用戶隱私泄露在做幫兇。
01 電詐背后的個人隱私泄露“狂飆”
新聞中呈現出的電詐動輒殺人、活埋,讓人們仿佛在看中世紀的歷史書。
實際上,電信詐騙并不是新鮮事兒,其最早起源自臺灣地區。
上世紀80年代臺灣地區開始興起一種騙術,騙子將戒指、項鏈等“貴重物品”扔到地上,當有人拾起后就以“見者有份”為名,要求“五五分賬”。黃金等貴重物品不易分割,被騙人往往貪財并愿意拿錢付給對方。
由于經常以黃金為誘餌,這群騙子也被稱為“金光黨”,除了“丟包”之外,還有易拉罐中獎、招聘保證金等騙術花樣翻新。
1990年以后,隨著電話逐漸普及,金光黨開始利用電話卡給受害人發送“中獎短信”,以“中大獎需要交稅”為由,從受害者那里騙錢。
由于詐騙利潤豐厚,于是騙術也逐漸形成產業化。2001年前后一名姓吳的犯罪分子“發明”了退稅詐騙。并且手下組織了10套人馬,通過嚴格的績效考核進行獎懲,曾經一周便進賬8000萬元。
據臺灣警務部門統計,1999年島內詐騙案件數為4262件,2000年增加到7000件,2005年更是猛增至4.3萬件,詐騙金額也由1999年的12億元增加到2006年的185.9億元。
不過隨著當地打擊電詐力度提升,詐騙分子開始詐騙在大陸做生意的臺灣人。由于福建人和臺灣地區語言相通,文化一樣,為了節省成本因此雇傭福建當地人,特別是福州、安溪等地人充當打電話、取錢的馬仔。
后來,詐騙的目標也從臺灣人變成了大陸人,騙子們不僅復制了原來的彩票中獎等騙術,還翻新了重金求子等騙局。
然而如果仔細對比就會發現,在2010年之前,電信詐騙雖然也很猖獗,但危害程度遠遠不及今天。
主要原因是以前的詐騙方式主要是畫餅利誘,比如電影《瘋狂的石頭》中以道哥為首的犯罪團伙在公交車上以虛假可樂罐中獎詐騙乘客,利用被害者對利欲的渴求實施詐騙,屬于愿者上鉤。
然而在2010年,特別是2015年之后,隨著大眾隱私信息泄露頻發,詐騙分子可以準確地利用被害者信息或者社交關系,定制陷阱讓用戶上當,從而詐騙的成功率大幅度提升。
用戶隱私泄露給電詐行為帶來了兩重便利。
第一是讓更多人成為詐騙目標。犯罪分子可以很容易得到無數人的聯系方式和隱私信息,通過海量電話進行詐騙,就算詐騙成功概率不高,但14億人的龐大基數下受騙人數也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有調查數據曾顯示,2018年有49.6%的網絡用戶遭遇過網絡詐騙,而根據一項在微博上的調查顯示,在1.7萬人的調查者中,超過80%的用戶都曾經遭遇過電信詐騙。
第二,用戶隱私泄露大大提升了騙子成功的概率,讓電詐從原來的碰運氣變成了精準的狙擊式、爆破式。就算是高智商人群也經常被騙,比如震動全國的山東的“徐玉玉被騙死案”及北京的“清華老師被騙千萬案”陸續發生。
被騙人數上升加上詐騙概率提升,最終的結果就是電信詐騙野蠻生長。
根據公安部統計,從2011年起,大陸電信詐騙案年均增長率達到70%,詐騙金額平均每年都在百億人民幣,2015年更是暴增至兩百億人民幣以上,而到2022年,中國一年遭遇網絡電信詐騙的總金額已經超過2萬億元。
02 個人隱私是怎么被大廠們搞丟的?
所有的電信詐騙,都是從個人信息泄露開始的。
“為什么詐騙分子可以知道我們近期買了什么東西?為什么詐騙分子知道我的航班號?為什么詐騙分子知道我近期住了什么酒店?”
面對詐騙縱然很多人已經小心翼翼,但現在大家的疑問越來越多。俗語說的話,只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天長日久,總有疏懈的時候,誰都害怕有一天自己會著了犯罪分子的道。
然而,用戶們再著急其實也沒什么用,因為這個問題的關鍵在于,為什么我們的隱私會被泄露給騙子?
根據反詐專家們的說法,用戶隱私泄露途徑很多,可以分為用戶主動泄露和被動泄露。
主動泄露是指用戶自己無意泄露信息。比如隨意丟棄快遞包裝上的物流單、火車票、購物銀行簽單小票等,以火車票為例,購票者的姓名、身份證等信息,有專門的讀票儀器可以讀取,或者在社交網絡上曬圖,無意間暴露了身份證號碼、二維碼等敏感信息。
相比偶然的主動泄密,被動泄密是電詐分子獲取用戶隱私的主要途徑。
所謂的被動泄密主要是用戶的信息被企業泄露。
“幾乎你聽說過的大公司都發生過客戶隱私泄露事件”,反電詐專家李敖表示,尤其是大型互聯網公司、運營商、快遞公司、OTA平臺是用戶泄密的重災區。
為了方便推送廣告實現流量變現,在很長一段時間里,APP都要求必須實名注冊、授權通訊錄、定位等方能使用。
而收集來的這些信息往往成為信息泄露的源頭。
泄露的原因一種是內網被黑客攻擊,數據被竊取。
商丘市睢陽區人民法院曾經公開的一份刑事判決書顯示,2019年一名住在河南商丘市的本科畢業大學生逯某曾對淘寶實施了長達八個月的數據爬取并盜走超過11億8千多萬條用戶數據。
2022年,騰訊QQ群關系數據被泄露,根據這些信息可以查詢到備注姓名、年齡、社交關系網甚至從業經歷等大量個人隱私,事件涉及7000多萬個QQ群,12億多個QQ號碼。
還有一種情況則是公司內鬼私下售賣用戶信息。
比如2016年京東網絡安全部的員工鄭某鵬監守自盜,與黑客相互勾結,購買用戶信息,涉及的交通、物流、醫療、社交、銀行等個人信息多達50億條。
2021年阿里云也被爆出,一名電銷員工違反公司紀律,利用工作便利私下獲取客戶聯系方式,并擅自將用戶留存的注冊信息泄露給第三方合作公司。
這些內鬼數量之多,讓人頭皮發麻。
公安部信息顯示,2020年以來,公安機關共抓獲電信運營商、醫院、保險公司、房地產、物業、快遞公司等行業“內鬼” 2300余名。而且很多內鬼都是企業中的中層管理人員,他們利用手中的權力,牟取巨額私利。
黑客入侵加上內鬼售賣,讓用戶的隱私如同裸奔,給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機。
在網絡上,流傳的一份價目表顯示,只有1-3天內可以查詢用戶的姓名、身份證甚至是實時定位。
03 誰能保護我們的隱私?
電詐觸目驚心,但后續追回則非常困難。
一位專業從事反電詐的警察透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的破案率不足1成,遠遠低于其他刑事案件的破案率。
因此,事前防范要比事后追回更有用。
在社交媒體上,有許多用戶分享了個人用戶如何防止泄露信息的做法,比如處理快遞單先抹掉個人信息、網上留電話號碼,數字間用“-”隔開避免被搜索到、公共場所不使用免費WiFi、簡歷只提供必要信息,不提供身份證和家庭信息等等。
然而,一個無奈的事實是,這些做法在企業大規模信息泄露面前杯水車薪。
“信息泄露的大頭在企業,這里面涉及成本、獲利等問題,問題很復雜?!崩畎秸J為。
所以保護用戶隱私,關鍵在于管住企業,而防止泄露用戶信息不能僅靠企業自覺。
目前政策法規對盜取信息的犯罪行為打擊也越來越嚴格,對保護用戶隱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8月3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就《個人信息保護合規審計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明確提出處理超過100萬人個人信息的個人信息處理者,應當每年至少開展一次個人信息保護合規審計。處理個人信息不足100萬人的,應當每兩年至少開展一次個人信息保護合規審計。
而在李敖看來,除了要求企業保護好用戶隱私,還需要對于泄露用戶隱私的行為加大處罰力度。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的規定,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是指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他認為,目前法律僅對主動盜取的行為有懲罰,而對于企業保管不力的行為缺少處罰,“雖然企業也是受害方,但是被波及的用戶是無辜的一方。”
在國內尚沒有發生過用戶因為泄露隱私而對企業發起集體訴訟的案例,但是隨著用戶維權意識的增強,這樣的事件早晚會出現。
畢竟誰也不希望自己淪為詐騙分子的目標。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