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辭職正式生效當天,美國斯坦福大學第11任校長撤回3篇論文
因圖像操縱、圖像重復等問題,美國斯坦福大學第11任校長馬克·泰西耶·拉維涅撤回3篇研究論文。
當地時間8月31日,美國斯坦福大學第11任校長馬克·泰西耶·拉維涅(Marc Tessier Lavigne)的辭職正式生效。當地時間9月1日起,斯坦福大學克萊因茨家族歐洲研究教授理查德·薩勒開始擔任斯坦福大學臨時校長,直到該校下一任校長就任為止。
在馬克·泰西耶·拉維涅辭職生效的同一天,國際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在線發表了2篇幾乎相同的撤稿聲明:拉維涅作為通訊作者的兩篇研究論文被主動撤回。
前述撤稿聲明均稱,因存在美化圖像、圖像損壞等問題,相關論文在發表后引起讀者質疑。2015年,《科學》期刊同意出版勘誤表以解決引起作者注意的問題。然而,由于期刊方面的錯誤,勘誤表并未發布。2022年,當新的擔憂被提出時,《科學》期刊對其發表了“編輯關注”,并進行機構調查。隨后,更多問題被發現,比如圖像操縱、圖像重復。這削弱了論文結論的可信度?!耙虼?,我(我們)正在撤回這篇論文……對科學界造成的影響感到遺憾?!薄白髡甙柨恕に固梗‥lke Stein)不同意撤回論文的決定?!?/p>
北京時間9月1日,澎湃科技發現,國際學術期刊《細胞》(Cell)也在線發表了1篇類似的撤稿聲明,但未標注其發布時間。
該撤稿聲明稱,2015年,作者就本文引起關注的問題咨詢了《細胞》期刊編輯,特別是圖3C、5A、5B 和 7B、7D中的圖像拼接以及圖7C中空白印跡的重復。《細胞》期刊當時拒絕發表更正,因為在1999年發表該論文時,《細胞》期刊沒有禁止無標記圖像拼接的政策,而且對于重復,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確定其意圖,以及重復對論文結論的影響是有限的。2022年,當新的擔憂被提出時,《細胞》期刊對其發表了“編輯關注”,并進行機構調查,發現了更多問題,包括圖3A-3C、7A、7B 和7D中蛋白質印跡圖像中包含數據部分的操縱。這削弱了論文結論的可信度。
前述第一篇被撤回的論文于2001年2月8日在線發表在《科學》期刊上,標題是《引導受體的分級組織:通過Robo/DCC受體復合物抑制Slit對Netrin的吸引》(Hierarchical Organization of Guidance Receptors: Silencing of Netrin Attraction by Slit Through a Robo/DCC Receptor Complex)。
該論文稱,穿過神經系統中線的軸突生長錐體會改變對中線引導線索的反應:它們會被排斥因子Slit排斥,同時失去對誘向因子netrin的反應。在論文中,研究人員提供了這兩種變化之間存在因果關系的證據。
但由于圖像操縱、圖像重復等問題,涉事論文在發表22年后被撤回。
前述第二篇被撤回的論文于2001年3月9日在線發表在《科學》期刊上,標題是《獨立于腺苷A2B受體激活的內皮素-1結合DCC介導軸突導向》(Binding of DCC by Netrin-1 to Mediate Axon Guidance Independent of Adenosine A2B Receptor Activation)。
該論文稱,誘向因子netrin刺激軸突生長并使其定向,是通過一種需DCC家族受體的機制來進行。但人們不清楚DCC蛋白是直接參與信號傳導,還是僅僅是受體復合物中的附屬蛋白。該論文展示了netrin-1蛋白與 DCC結合。DCC在軸突生長和引導的內皮素信號傳導中發揮著核心作用。
但由于圖像操縱、圖像重復等問題,涉事論文在發表22年后也被撤回。
前述第三篇被撤回的論文于1999年6月25日在線發表在《細胞》期刊上,標題是《UNC5和DCC家族受體的胞質部之間存在配體門控關聯,可將內皮素誘導的生長錐吸引效應轉化為排斥效應》(A Ligand-Gated Association between Cytoplasmic Domains of UNC5 and DCC Family Receptors Converts Netrin-Induced Growth Cone Attraction to Repulsion)。
該論文稱,netrin蛋白具有雙重功能:吸引某些軸突,排斥另一些軸突。該論文提供的證據表明,netrin-1觸發了DCC和UNC5蛋白受體復合物的形成,并同時抑制了它們胞質結構域之間的相互作用,從而將DCC介導的吸引轉化為UNC5/DCC介導的排斥。
但由于圖像操縱、圖像重復等問題,涉事論文在發表24年后被撤回。
除了前述3篇論文被撤回,2023年7月19日,拉維涅在實驗室官網上發文稱,還有2篇論文要更正,這兩篇論文分別于2004年和2009年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Nature)上。但截至目前,尚未有相關更新聲明發布。唯一的“編者按”在線發表于2月15日:“請讀者注意,本手稿所提供數據的可靠性目前存在問題。一旦問題得到解決,我們將采取適當的編輯措施?!?/p>
馬克·泰西耶·拉維涅擔任斯坦福大學校長一職長達近7年時間。他的辭職,被認為與8個月前斯坦福日報的公開曝光有關。
據澎湃科技此前報道,拉維涅擔任斯坦福大學校長一職長達近7年時間。他的辭職,被認為與9個月前斯坦福日報(The Stanford Daily )的公開曝光有關。2022年11月29日,斯坦福日報發表報道稱,“斯坦福大學校長馬克·泰西耶·拉維涅與他人合著的一篇論文被公眾指控包含多張被篡改的圖片,一家知名研究期刊向斯坦福日報證實,該期刊正在審查這篇論文是否存在科學不端行為。”自此,這位阿爾茨海默病研究領域的著名神經科學家和學術“明星”跌落神壇,深陷學術信任危機。隨后,2022年12月,斯坦福大學董事會召集了一個由其成員組成的特別委員會,負責監督對馬克·泰西耶·拉維涅校長署名的科學論文相關問題的審查。2023年7月19日,審查報告公布當天,拉維涅宣布辭去校長職務。但他仍然是斯坦福大學生物系終身教授。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