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為什么要過中元節?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中國有四大祭祖節日:清明、中元、上巳、寒衣。
其中最有奇幻色彩的,便是中元節。
人們常稱中元節為“鬼節”,許多離奇的鬼怪故事,皆以此為背景。
可實際上,中元節的內涵絕不止于此。
它最早起源于民間“秋嘗”的習俗。
秋收季節,人們將成熟的谷物獻給祖先,祈求來年有個好收成。
因為七月十五是下半年第一個月圓之夜,秋氣新來,因而人們將這天定為祭祖日,俗稱“七月半”。
后來,七月半又融入了佛教盂蘭盆節“解救苦厄靈魂”的意味。
道教“三官”中的地官“赦罪”,允許鬼魂在這一天得到解脫的說法。
曾子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意思是說,慎重地辦理父母喪事,虔誠地追念祭祀祖先,老百姓的道德風俗就會歸于純樸厚道。
我們過中元節,并不是畏懼鬼神,而是想要傳達一種態度:
即便陰陽相隔,我們的心依然在一起,愛不會消亡。
人生短短幾十年,當我們追問“我是誰,從哪里來,向何處去”的時候,總是會感到迷茫與不安。
但在中元節,我們能得到一個很確切的答案:
我們是從祖輩的生命中脫胎而來,我們也將像他們一樣,回歸大自然的懷抱。
他們是我們生命的坐標,也是離我們最近的燈塔。
奧南朵在《對財富說是》一書中說到:
“當你感覺自己沒有支援,很累,什么都要自己來的時候,就代表你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
你并不是孤單一個人,你有父母,在父母的背后還有長長的祖先,你是最小的一位。
他們把生命傳到你身上,沒有他們,你并不會在這里。
在這股生命力量里,你是最小的,生命通過一代代祖先傳到你身上?!?/p>
是的,我們的相貌里藏著先祖的影子,基因中刻著先祖的經驗,生命本身就蘊含著他們對于人世的希望。
在世世代代生命的延續中,我們也只是個孩子。
很多人祭祖之后,都會有一種重新充滿力量的感覺。
這是因為,在追溯生命源頭的時候,我們終于有了一種現實的確定感。
我們不再把生命視為懸在死亡上空的搖籃,而是有源之河,有根之木。
史鐵生說:
“我相信,每一個活過的人,都能給后人的路上添意思光亮。
也許是一顆巨星,也許是一把火炬,也許只是一支含淚的蠟燭。”
無論是巨星、火炬、還是蠟燭,故去的親人,總會照亮我們的孤獨。
大衛·伊格曼在《生命的清單》中說:“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
第一次,當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你在生物學上被宣告了死亡。
第二次,當你下葬,人們穿著黑衣出席你的葬禮。他們宣告,你在這個社會上不復存在,你悄然離去。
第三次死亡,是這個世界上最后一個記得你的人,把你忘記。于是,你就真正地死去,整個宇宙都將不再和你有關?!?/p>
電影《尋夢環游記》中,也有類似的設定:
只有有一個人記得,死去的靈魂便能在亡靈節時,通過萬菊橋重返人間,與家人團聚。
如果沒有人記得他,他就會迎來終極的死亡。
中元節的意義也在于此。
它讓我們空出時間,重溫與親人相處時的點點滴滴。如同拂去鏡面上的灰塵一樣,使記憶重新變得清晰。
當已故親人的音容笑貌重新浮現時,我們便能確信。
即使此刻無法相見,但我們曾經在一起的那些歲月,永遠封存在心里。
《小王子》中說:
“重要的東西,眼睛是看不見的,就像花一樣,如果你喜歡一朵長在某顆星星上的花,那夜里看天空就會很溫馨,所有的星星都好像開著的花?!?/p>
我們的眼睛無法再見到他們,但是內心可以感受到。
即便肉身消亡,可我們的心依舊連在一起。
這份不相見卻確鑿存在的的牽掛,能夠讓我們克服對于死亡的恐懼,帶著他們的愛好好活下去。
歌德曾說過:
“死,使善者堅強,使智者認識生,教他如何行動?!?/p>
在中元節,我們探討死亡,并不是為了陷入“一切終將消亡”的恐懼,惶惶不可終日。
而是希望我們能更深刻地意識到生命的有限,思考今后應當如何生活。
有一部劇叫《妻子變成小學生》,講述了一位已故女子的魂魄無意間附身到一位小學生身上的故事。
當她以小學生的軀體回到原來的家時,發現丈夫和女兒依然活在10年前失去她的陰影中。
自從她去世后,家庭相冊不再有新的照片,院子長滿了雜草,田地也荒蕪了。
丈夫和女兒日常點外賣湊合吃,不再享受生活。
看到這一切,她心痛至極。
她原以為十年過去,家人早就已經振作起來,重新生活,可沒想到他們居然從此一蹶不振。
她說:“如果一直盯著已經失去的東西,不會覺得余生太過漫長了嗎?”
于是在她有限的時間里,她鼓勵女兒談戀愛,支持丈夫開始新的生活,也前去見了自己母親最后一面,與母親認真告別。
看著他們好起來,她才終于放心離開。
如果已故的親人重新回到我們身邊,相信他們也不希望看到我們因為他們的離去而意志消沉。
過好當下,才是對他們最大的尊重。
更何況,他們并未真的離去。
我們的身體中流淌著相似的血液,每一次照鏡子,都能從眉眼中看到他們的影子。
如何帶著他們的希望與祝福,繼續走下去,才是死亡教育最核心的課題。
電影《大魚海棠》中說:
“這短短的一生,我們終將失去,不妨大膽一些,愛一個人,攀一座山,追一個夢?!?/p>
在中元節這個特殊的日子里,不妨想一想,這短暫的一生,我們到底要怎樣活出生命的意義。
怎樣才能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呢?
在《思維的囚徒》這本書中,提到了一個說法,叫“OPA意義準則”:
O:Others.與他人建立有意義的聯系
不要總是陷在沒有必要的內耗中,思考別人是不是討厭我們,而要真正去建立一些志同道合的關系。
一起做有意義的事,互相鼓勵,互相成就。
P:Purpose.對從事的工作要有崇高的目標
我們的一生會有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工作上,如果總是抱著混日子的想法,自身的意志就會越來越消沉,自我價值感也會逐漸降低。
A:Attitude.用積極的態度擁抱生活
當一件糟糕的事情成為既定事實之后,我們可以悲觀消極止步不前,也可以積極看待,尋求突破,靠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來改變它的結局。
做到了這三點,我們便學會了如何愛他人,如何愛自己,如何愛世界。
學會了在有限的生命中,創造屬于我們自己的無限意義。
尼采說:“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p>
有些人活在過往的失敗里,幾十年走不出來;
有些人活在對未來的焦慮中,畏首畏尾不敢行動,蹉跎一生,這些都不是明智的選擇。
只有在生活的艱辛中,戴著鐐銬跳舞,在面對的每一個不確定的未來時,都能劃著斷槳出發,才不枉費在這世間體驗一趟。
蘇軾有詩云:“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p>
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留下的痕跡,都如同飛鴻在雪上偶然留下的爪痕。
終有一天,白雪消融,爪痕無從尋覓,就如那些走在我們前面的親人一樣。
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抓住這匆忙的一生,在它消逝之前,多去體驗。
去看山川大海,花鳥草木,去做喜愛的事,去愛可愛的人。
浮生一夢,盡力一活,老來回看,方能無悔。
作者 | 一棵花白
主編 | 阿醫
圖片 | 圖蟲創意
原標題:《為什么要過中元節?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