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邱濤:古代學子們如何慶祝自己的畢業季?
作者:邱濤(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導)
一、古代學子的畢業標準
在科舉制度出現之前,古代學子們并沒有明確的畢業期限。夏商時期的學校制度無史料可考,西周“官學”——國學的學制,朱熹在《大學章句序》中有記載,當時的學生八歲進入“小學”學習“六藝”,十五歲入“大學”,培育道德素養、學習“修齊治平”之道。至于學子們何時畢業,《近思錄》中說:“古之士者,自十五入學,至四十方仕,中間自有二十五年學,又無利可趨,則所志可知。”這些學子們需經過長達25年的學習生涯,直到四十歲才能踏入仕途,但這并不意味著25年就是固定的畢業期限,因為并非所有“大學”學子都能夠步入仕途,相當一部分沒有入仕的學子,即使學習的時間足夠,也不能算是“畢業”。
西漢武帝時,在都城設立“太學”作為國家最高教育機構,立“五經博士”為教官,教授學生儒家經典。“太學”的學生來源主要有二:一是由太常進行選拔,《漢書·儒林傳》載:“太常擇民年十八已上,儀狀端正者,補博士弟子。”二是各郡縣地方高級官員推薦,“郡國縣道邑有好文學,敬長上,肅政教,順鄉里,出入不悖所聞者,令相長丞上屬所二千石,二千石謹察可者,當與計偕,詣太常,得受業如弟子”。這些學子經薦舉進入太學后,每年參加固定的考試,成績優異者即可取得做官的資格,“能通一藝以上,補文學掌故缺;其高第可以為郎中,太常籍奏”,從而順利“畢業”。結合西周官學與漢代太學不難看出,科舉制度出現以前,在政府官學學習的學子們不論年齡長幼,亦不論學習時間長短,從學校畢業的唯一標準就是入仕為官。
隋唐以降,隨著科舉制度興起,中國傳統教育制度也在逐步完善。唐代有六大官學,皆隸屬于國子監,對所招收的學生有年齡規定:“凡生,限年十四以上,十九以下。”針對學習不同儒家經典的學子,官學也規定了不同的修習年限,如果學生沒有在規定年限內完成學業,將被除名。對于在官學或地方私學就讀的廣大學子來說,科舉是他們進入官場的必由之路。此時,他們畢業的標準由“入仕”轉為“及第”,而每一屆科舉考試也就成為了這些學子們的“畢業考試”。
宋承唐制,在唐代科舉的基礎上增設殿試一級,學子們只有通過殿試才能真正稱之為畢業。明清時期,基本延續了這個標準,而又有其時代特點。此時,考中進士仍是學子“畢業”的正途,但因國子監監生的地位提高,學子們即使沒有考中進士,只要進入國子監繼續讀書并通過考核,也能夠取得做官的資格。清代還開設博學鴻詞、孝廉方正等制科,作為選拔“非常之才”的不定期、非常規考試。但不變的是,學子們的畢業標準仍是入朝為官。
二、古代學子的畢業禮什么樣?
中國古代,隨著科舉制度的成熟及其重要性日益突出,科舉中式、入朝為官,成為學子們的畢業標準。對于古代學子而言,十年寒窗苦讀,一朝金榜題名,這才算真正“畢業”,是登科學子人生之大事,從學子到學校、官府都視之為舉足輕重的大事而歡慶。那么古代學子的畢業禮都包含著哪些慶祝活動呢?自隋唐時期科舉制度創設以來,至明清時期,鄉試、會試、殿試三級考試制度逐步成型,中國古代學子們的畢業禮也就圍繞著這些重要節點展開。
序曲:為舉人而設的“鹿鳴宴”。自隋唐到明清,按照科舉體制,中國古代學子們通過解試(即鄉試)成為舉人,并于次年赴京參加省試(明清時稱為會試)。在解試放榜后,地方官員便會為這些舉子們舉行盛大的“鹿鳴宴”,慶賀他們通過解試,同時也預祝他們能夠在接下來的省試中“高中”。“鹿鳴宴”是脫胎于周代“鄉飲酒禮”的一種宴會形式,這類宴會多演奏《詩經·鹿鳴》以助興,“鹿鳴宴”之名由此而來。比起傳統的、并不十分規范的“鄉飲酒禮”,“鹿鳴宴”增加了《詩經》的演奏環節,更具文化品位和“敬老”“尊賢”的文化功能。不過,規模不小的“鹿鳴宴”只是古代學子畢業禮的序曲,重頭戲要到會試結束后的放榜之日才拉開帷幕。
正禮:從謝恩、拜謁禮到朝謝、“簪花”。古代進士的“正禮”,近似于今天的畢業典禮,有一個歷史演變的過程。唐代,在會試放榜后,新科進士要結隊拜謝會試主考官以感謝其拔擢之恩。五代人王定保編纂的《唐摭言》記載了初始的唐代學子們謝恩的情形,是一個頗為復雜的拜謝流程:首先,由新科狀元帶領及第的進士們前往禮部列隊而立,報上姓名,等待謝恩。接著,狀元在主事的引導下與主司(即主考官)互相行禮并致謝辭,隨后學子們依次向主司行拜謝禮。三日后,再行一次拜謝禮,這次主司可以和進士們交談,并一一指出他對進士們的引薦之處,進士們則對其提攜表達感謝之情。新科進士們等到皇帝的敕命下來,就要前往中書省,完成拜見宰相的儀式——過堂。面見宰相的流程與拜謝主考官類似,仍由狀元致辭感謝宰相的栽培,隨后狀元以下的進士們一一報上姓名并致謝意。
宋代,殿試正式成為科舉建制。學子們在會試之后還要經過殿試才能正式成為進士。為了防止結黨營私,宋代明令禁止新科進士向主考官和宰相謝恩,所有進士及第者均為“天子門生”,此前流行的“謝恩”“過堂”等禮儀也都變為由新科狀元率領及第進士上謝恩表,朝謝皇帝。元明清三代基本延續了這一禮儀。明清兩代又在進士中選取優良者點庶吉士,進入翰林院學習。清代,新科進士們先行朝謝,之后前往國子監拜謁祭酒和司業,國子監祭酒和司業則在“彝倫堂”為這些新科進士們舉行“簪花”儀式,可視為清代學子的畢業典禮。這與今天大學畢業生在畢業典禮上授予學位時的“撥穗”儀式,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盛宴:種類繁多的宴會禮。在正式、嚴肅、繁瑣的正禮之外,新登科的學子們還會參加同年進士之間的名目繁多的各種“畢業”宴集。一是曲江宴。它是一種泛稱,唐代有相當多的宴會均在曲江岸邊舉辦,各地均有曲江亭,進士們就在亭中舉行宴會,其中又以“聞喜宴”和“關宴”最為出名。聞喜宴,是學子們在聽聞及第的喜訊后,所舉辦的慶賀宴會。唐代,聞喜宴主要是及第進士們的私下聚餐,屬于民間性質的宴會。但到了五代時期,朝廷開始出資舉辦聞喜宴。宋代延續了朝廷出資辦聞喜宴并予新科進士錢財賞賜的做法。“關宴”則是新科進士在參加最后的“關試”后舉辦的宴會,也是同年登科的學子之間的告別宴會,蘊含各奔前程的離別之意,故亦稱“離宴”,這與現代的畢業宴會有相同之處。
二是瓊林宴。宋代出現的“瓊林宴”,是專為新科進士們舉辦的宴會,從“聞喜宴”演變而來。與唐代聞喜宴不同的是,“瓊林宴”的規格更高,是皇帝親自參與的“國宴”,因賜宴在著名的“瓊林苑”而得名。在“瓊林宴”上,新科進士們會將各自的籍貫、三代等情況記錄下來,形成類似今日簡歷一樣的檔案進行保存。明清時期,多將“瓊林宴”稱之為“恩榮宴”,其儀式內容基本不變,“瓊林宴”的形式得以傳承下來。
三是鷹揚宴與會武宴。武舉鄉試發榜后,會舉辦與“鹿鳴宴”對應的“鷹揚宴”;武舉殿試發榜后,則會為新科武進士舉辦“會武宴”。“鷹揚宴”的得名,出自《詩經·大雅》“維師尚父,時維鷹揚”,稱頌姜太公在牧野戰場上威武善戰,如雄鷹展翅,“鷹揚宴”以此為名,來勉勵新科武舉人們。清代還設立“重宴鷹揚”制度,規定武舉人中舉滿六十年,再逢武舉鄉試,準與新科武舉人一同赴鷹揚宴。朝廷賞給花紅表里,賜以武銜,以表彰武將們常年戍守邊疆的功績。“會武宴”是專為武進士所設,一般在武舉殿試發榜后舉行。《吾學錄》中記載:“《通禮》武殿試傳臚后,燕有事各官暨諸進士于兵部,曰會武燕。既入席,和聲署升歌兔罝之章,余儀與榮恩燕同。”“會武宴”上,武進士們一齊詠唱《周南·兔罝》這首格調雄壯而奔放的詩篇,抒發報國之情。“會武宴”的規模、氣派遠超“鷹揚宴”,其宏大場面可與“瓊林宴”媲美。
暢游:遠足與踏青。除去宴會,新科進士們結伴游覽京城名勝也是畢業禮中不可或缺的內容。唐代,進士放榜多在春季,因此及第的進士們多選擇在長安附近踏青。他們通過當時專門辦理這類事務的民間組織——“進士團”安排出游活動,最常見的去處就是長安周邊的曲江,游覽之余還可在曲江之濱舉行宴會。唐代的進士還偏愛游覽長安郊外的慈恩寺大雁塔,進行“雁塔題名”。在雁塔之下,同年的新科進士們推舉擅長題字者進行題名,如果題名者日后成為朝中高官,就需要用朱筆將其重寫一遍,以示尊榮。此外,唐代的進士們在曲江宴后,又會“移飲于杏園,行探花之舉。”所謂探花,就是在同科進士中選擇年紀較輕者作為“兩街探花使”,騎馬采摘曲江附近或長安各大園林的名花。宋代一度延續了“探花”活動,但神宗熙寧年間還是以“以厚風俗”的理由廢止了宴席“探花”的傳統。
三、學子畢業禮:歷史、現在與未來
古代畢業禮重拜謁師長,體現了中國尊師重道的傳統美德。這一傳統延續到今日的畢業典禮上,仍保留了畢業生向教師“獻花”、舉辦“謝師宴”等諸多“謝師”的傳統,學子們對師長表示衷心的感謝,師生互道未來珍重,展現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古代學子畢業暢游的傳統也沿承了下來,正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作為今天畢業活動重要組成的畢業旅行,對學子開闊眼界、體驗多樣文化具有積極作用。
當然,我們也要正視古代畢業標準和畢業禮中存在的弊端。古代學子對皇帝的朝謝、對師長的拜謁,流程極其繁瑣復雜,這是中國古代禮制以禮儀定人之等差的表現,入朝為官、進士及第者不僅可得隆重表彰、享受盛大的畢業禮,更可獲得政治地位,保持世襲門第,形成利益團體、階層固化,桎梏學子視科舉為一切,扭曲學子的人格,產生“范進中舉”一類鬧劇、悲劇。而且,古代學子畢業禮中的各類宴集講究排場,極盡奢華,也影響到今天畢業宴會的鋪張浪費,都是不可取的。總而言之,從古到今,學子畢業禮雖有變化,但畢業生對師長的感激、對人生未來的憧憬之情傳承至今。
來源 / 《人民論壇》雜志及人民網論壇(rmltwz)
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碩士研究生趙鴻宇對本文亦有貢獻。
原標題 / 《中國古代學子的畢業與畢業禮》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