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江南名士丨徐禎卿:蘇州南詩北漸的杰出代表
原作者:吳斌
注意!!!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徐禎卿是如此低調,以至于在蘇州人的記憶里似乎查無此人,可一旦提到曾經與他齊名的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又顯得似曾相識。徐禎卿與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并稱為“吳中四才子”。這與古裝劇《金裝四大才子》中的周文賓撞車了。
《金裝四大才子》劇照 圖源網絡
然遍查史書,未見周文賓斯人只言片語的記載,更無書畫、詩詞、文章傳世,難以匹配其才子身份。細究之下,只在明代劇本《三笑》中有過出場,不過一個戲份寥寥的配角;到近代越劇《王老虎搶親》中,周文賓成為一個以男扮女裝為特點的主角,名聲大噪,這恐怕是被人誤解為四大才子的原因之一。
徐禎卿知名度低有其自身原因。唐祝三人都擅長繪畫,徐禎卿卻精于詩歌。唐伯虎與文徵明都生于1470年,祝枝山生于1461年,大他們十歲,尚可歸于一輩人物。徐禎卿生于1479年,出生最晚且33歲就去世,與三人略有代差。徐禎卿相貌不出眾,性格也與另外三位不同。為了讓四大才子在相貌才藝方面一致,別人就杜撰了一位相貌秀美、兼擅繪畫的周文賓,替代徐禎卿的位置。
明 仇英 清明上河圖(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徐禎卿名列四大才子,卻絕非虛有其名,其詩歌造詣,冠絕一時,被稱為“文雄”。后北上入京為官,加入“前七子”的文學團體,影響深遠。在歷代蘇州本土作家中較為少見。
唐代白居易任職蘇州時嘗言:“當今國用多出江南,江南諸州,蘇最為大,兵數不少,稅額至多。”表明江南是國家財政的支柱,蘇州是重中之重。等到宋代靖康之變后,江南成為全國的經濟重心,蘇州繁榮更盛,先后有“蘇湖熟,天下足”、“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等贊譽。蘇州的文教事業也益發昌盛,尤其范仲淹整合私學后,蘇州籍名士數量呈井噴之勢。然縱觀太伯奔吳以來的歷史,徐禎卿之前能夠引領全國文壇的蘇州人,不過三位,即西晉陸機、唐代張旭、北宋范仲淹。
西晉一統全國后,為防江南生亂,將當地世族領袖遷徙到洛陽。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陸機、陸云兄弟,號稱“伐吳之役,利獲二俊”。陸機詩重藻繪排偶,駢文亦佳,被譽為“太康之英”,又與潘岳同為西晉詩壇的代表,形成“太康詩風”,世有“潘江陸海”之稱。
唐人張旭的書法與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并稱,后被唐文宗詔定為“三絕”。張旭不光本人書法冠絕一時,書法傳承上亦是代不絕人。書壇亞圣,四大楷書家之一的顏真卿是其直傳弟子;草書與他合稱“顛張狂素”的懷素,則是他的再傳弟子。
唐 張旭 草書古詩四帖全卷(局部)遼寧省博物館藏
至北宋初年,蘇州更是出現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范仲淹散文可觀,寫詞也可成家,“碧云天,黃葉地”、“塞下秋來風景異”諸句亦可親,傳唱一時。
北宋 范仲淹楷書道服贊卷(局部)故宮博物院藏
上述三人,成就雖高,文學上卻未成氣候,后繼乏人。陸機北上,本來就有作為南方質子的嫌疑,后卷入八王之亂漩渦后,殞身其間,詩文并無傳人;張旭以書法著稱,傳世詩文并不算多,《全唐詩》中收錄的詩作都已被后人考為偽作;范仲淹心憂天下,詩詞文章于他不過小道,后續未有傳人。徐禎卿卻與上述三人不同,他作為前七子的重要一員,影響明代詩歌一百余年。
當時的文壇,流行“臺閣體”,文風靡弱沉寂。北方士人在李夢陽的帶領下開始反思,提出了“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復古主張。所謂復古,多是以古人之名,行創革新之事。比如唐代韓愈發起的古文運動,貌似倡導時人研究先秦兩漢的散文風格,反對辭藻華麗、附會形式而缺乏內容的駢體,實際卻是用自由活潑的散文形式,發揮散文“文以載道”的功能。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以復興古羅馬與希臘的古典文化為旗號,實際的目的是倡導個性解放與追求人文主義精神。清政府在甲午戰敗后,康有為就撰寫了《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等文章,將孔子打造成一個變法先驅,以期實現變法的主張。
清 康有為 行書五言聯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一個優秀的復古運動,必須有三個要素:文藝主張、反對對象、示范作品。但在徐禎卿加入前,李夢陽為首的復古運動卻存在著較大缺陷,影響力不大。當時的文壇領袖李夢陽極力反對李東陽以“館閣體”領導全國文壇。因為“館閣體”源于宋代,而宋代文人為了突破前人的樊籬,獨辟蹊徑,甚至為了求新求變,不惜損壞詩歌的美感,逐漸走上了理性化和俚俗化的道路。李夢陽主張寫文章要以秦漢文章為范本,寫詩要以盛唐詩體為榜樣,即“文必秦漢,詩必盛唐”,更主張真詩在民間,要求詩歌創作深入民間,汲取營養。他更多是憑直覺發現了館閣體的弱點,得到了當時人的響應。但因為其自己本人創作水平一般,其主張的“詩必盛唐”又處于含糊地帶,復古運動處于“破而未立”的尷尬境地。比如他在弘治十八年(1505年)所創作的《榆臺行》:
榆臺高,高風吹樹梢。都搖搖,
臺下都羊走都蒿。
山頭看,看日落,觱策四面吹,
軍中白旗身姓誰。
向前看,有河河水深,彼不怕死。
我亦人力,能拔虎尾。
人虎或兩存,歸為鬼雄榮爾魂。
南宋 陳居中(傳)韃靼狩獵圖(局部)弗里爾美術館藏
這首詩描寫了韃靼入侵,官兵抗戰不力而敗的情況,頗為淺顯,缺少韻味,難稱佳作。卻已經是李夢陽《樂府古詩》中難得佳品。可見李夢陽本人缺乏支撐其理論的文學素養。這種困局隨著徐禎卿通過科舉考試,入京為官而破解。當徐禎卿北上京城后,李夢陽熱情接待對方,蓋因徐氏以詩歌名滿士林。試看其在吳中寫的七律《文章煙月》:
風霜獨臥閑中病,時節偏催壑口蛇。
籬下落英秋半掬,燈前新夢鬢雙華。
文章江左家家玉,煙月揚州樹樹花。
會待此心銷滅盡,好持齋缽禮毗耶。
從首聯的“閑中病”可以看出,當時徐氏正在家中養病,“獨臥”更是表現了一種孤獨寂寥之感。頷聯的“落英”、“燈前”以及“鬢雙華”更是將孤寂推到了極致,使得徐氏內心憂愁、早生白發。頸聯的“文章江左家家玉,煙月揚州樹樹花。”一句與全詩情調不合,卻寫出了江南的人文薈萃與煙火繁華,更是一句難得的佳句。尾聯的“毗耶”是佛教語,乃維摩詰菩薩的居所,流露出徐氏有出家遁入空門之意。該詩絕句尤精,清詞逸格,情韻雋永,帶有濃厚的吳中文風,是明代難得一見的佳作。李夢陽初次與徐禎卿會面時顯得非常激動,他在《與徐禎卿論詩書》中記載道:
仆西鄙人也,無所知識,顧獨喜歌唫,第常以不得侍善歌吟憂,間問吳下人,吳下人皆曰:“吾郡徐生者,少而善歌吟,而有異才。”蓋心竊向往久之,聞足下來舉進士,愈益喜,計得一朝侍也。
李夢陽是甘肅省慶城縣人,因此自稱西鄙人,“鄙”是邊遠地方的意思。“蓋心竊向往久之”表明徐禎卿在入京前就名聲遠揚。因此在李夢陽的安排下,徐禎卿不僅被北方士人爭相結交,更是加入到前七子這個有志革新的團體中。
明 仇英 清明上河圖(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徐禎卿作為前七子中唯一的南方人,在復古運動中主要有兩個方面的貢獻。
第一,帶來優秀的詩歌作品。一個詩歌流派,除了旗幟鮮明的文學主張,還需要成熟的優秀作品引領時代。徐禎卿的詩歌格調高雅,縱橫漢唐,雖刻意復古,但仍不失吳中風流之情。比如,在弘治十八年(1505年),他也因邊軍抵抗外敵不利而作《榆臺行》:
榆臺高以臨匈奴,匈奴之罪當夷。
戰不利,師被圍。
師被圍,士無糧,渴無漿。
拔劍仰天訣,壯士餓死亡。
棄尸不保,蹂藉道傍。
嗟爾從軍之人,行不來歸。
奈之何,心傷悲。
徐禎卿的這首詩相比較李夢陽而言,更悲愴,感情也更充沛,更合乎于漢代樂府詩的韻律。從徐氏在詩歌上的造詣,也能明了他在“前七子”中的地位。清人沈德潛編選《明詩別裁集》,吳中四才子中只收錄徐禎卿和文徵明的詩,文徵明僅錄兩首,而徐禎卿竟輯錄二十三首之多。《明詩綜》在比較徐禎卿與李夢陽詩歌時曰:“李氣雄,徐情深”,“情深”是徐氏詩歌的基本特征。徐氏雖然與李夢陽同調,但吳中清麗秀逸的風格仍有保留,更有自身特點。《明史》用“熔煉精警”四字概括其詩風格,恰如其分。最能表現“徐情深”的是其懷念母親寫的兩首《先母諱日》:
一林鳥散五更鐘,十載松楸怨恨重。
猶勝生兒不識面,眼中粗慰有音容。
頭顱長大日堪衰,十二年前哭母孩。
歲月不知生死苦,兒身漸老骨成灰。
徐禎卿的母親在其十二歲的時候就去世了,徐禎卿與其感情深厚,寫過很多悼亡詩。弘治十六年(1503年),他在蘇州掃墓時寫的《先母諱日》最具代表性。詩中的“一林”“五更鐘”“十載”“十二年”等詞匯,表明先母逝世已經非常久了,久到墓前的樹苗都長成參天大樹了。“眼中粗慰有音容”,表明了徐禎卿無時無刻都在懷念慈母的音容笑貌,回憶著與母親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歲月不知生死苦,兒身漸老骨成灰”一句,更是直接表明徐氏思念之深,以致身體消瘦。
唐 母子俑 陜西歷史博物館藏
第二,提供豐富的理論指導。徐禎卿不但在詩歌創作上有著不俗的成就,在理論上也有著極高的成就。他的《談藝錄》更是被當成文學復古運動的指導思想。《談藝錄》的創作時間目前尚存爭議。但據徐禎卿本人、同時代人及后世學者的言論和記載來看,即便徐禎卿在結識李夢陽之后又對《談藝錄》有所修補,但其主體部分當完成于吳中時期,其中反映出的創作理念和主張也基本上可以統攝其一生的文學思想。《談藝錄》中頗多精辟警策見解,是難得的精品。前七子對它推崇備至,甚至以反復古著稱的錢謙益,也贊賞道:“專門詩學,究訂體裁,上探騷雅,下括高岑,融會折衷,備茲文質,取充棟之草,刪百存一,至今海內,奉如圭璧”。《談藝錄》的核心思想是“情”,徐氏詩學思想的其他側面,皆在此前提下衍生而來。徐氏在《談藝錄》中特別記述道:
詩家名號,區別種種。原其大意,固自同歸。歌聲雜而無方,行體疏而不滯。吟以呻其郁,曲以導其微,引以抽其臆,詩以言其情,故名因昭象。
在徐禎卿看來,強烈的抒情性乃是詩,與其他體裁得以區分的最根本原因。徐氏不僅在理論上強調詩歌的核心為“情”,他的詩歌更是以情感深摯而著稱。筆者隨意在其《迪功集》中選一首詩《送蕭若愚》:
送君南下巴渝深,予亦迢迢湘水心。
前路不知何地別,千山萬壑暮猿吟。
明 沈周 京江送別圖卷(局部)故宮博物院藏
該詩是一首常見的送別詩。一、二句寫送別時彼此的心情。句中“深”字涵義豐富,情味深長,它既指道路的漫長、險隘,也指徐氏送別時的深情厚意。“亦”字,承上句兼寫雙方,“心”字見出我的友情之深。三、四句寫對友人旅途的系念。“不知”點出了旅程之遙,與首句“深”字相應。“千山萬壑暮猿吟”,這句是景語。但是一切景語皆情語,有力地烘托了友人旅途孤寂、悲涼心情。這首送別詩,不著一愁、嘆、傷、怨等詞,卻寫得情真意切。以“迢迢湘水”比離愁,使無形之情思形象化、具體化;以“千山萬壑暮猿吟”之景烘染離愁,更加濃了離情的色彩。可見徐氏的既能構建以“情”為核心的詩學理論體系,又能在其詩文中恰到好處的進行實踐。有力的助推了前七子的復古運動。
錢鐘書先生非常崇拜徐禎卿,因此將自己的詩論也命名為《談藝錄》。錢鐘書的《談藝錄》結合中西方手法來探討“詩眼”、“文心”。這種研究使得《談藝錄》不僅在內容上,更在方法論上成為中國詩話史的巔峰,難以被超越。徐禎卿的《談藝錄》是前七子復古理論的重要指導思想,錢鐘書的《談藝錄》更是詮評中國古典詩學詩意的重要著作。兩人跨越五百年的時光,在詩學理論上交相輝映,構成了文學史上的一段佳話。
錢鐘書《談藝錄》 圖源網絡
徐禎卿取得這種成就,其實不光是他一個人的功勞。他更多是蘇州地區的一個杰出文學代表,前七子的這種文化主張,蘇州地區的文人早在明初就在大力踐行。吳中地區自明初遭到了全面的整肅。文人在政治的高壓之下,失去了個性的尊嚴和自由。比如“明初詩文三大家”的高啟,學問淵博,能文,尤精于詩,寫了《詠梅》:
瓊姿只合在瑤臺,誰向江南處處栽。
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
寒依疏影蕭蕭竹,春掩殘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無好詠,東風愁寂幾回開?
宋 徐禹功 雪中梅竹圖(局部) 遼寧省博物館藏
其中“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一句,更是高妙絕頂。這樣杰出的詩人,卻因文辭被誅。使得吳中詩風由元末的綺麗繁華,一變而為低沉哀婉,趨于質樸平實。該時期吳中文壇的代表人物為徐有貞、王鏊、葉盛、吳寬一類的館閣大臣,他們雖也推崇臺閣體典正的文風,但從他們身上已可隱約見出些許轉變的苗頭。等到弘治正德年間,隨著明初高壓政策的緩解。吳中地區的工商業迅猛發展,城市也漸漸恢復了活力,再次形成了崇文氛圍。對于該時期的繁榮,王錡的《寓圃雜記》曾有過詳細描述:
凡上供錦綺、文具、花果、珍羞奇異之物,歲有所增,若刻絲累漆之屬,自浙宋以來,其藝久廢,今皆精妙,人性益巧而物產益多。至于人材輩出,尤為冠絕。作者專尚古文,書必篆隸,骎骎兩漢之域,下逮唐、宋未之或先。此固氣運使然,實由朝廷修養生息之恩也。
從“專尚古文,書必篆隸,骎骎兩漢之域,下逮唐、宋未之或先”可以看出,吳中文壇已經走在以李夢陽為代表的北方士人前面,早就走出臺閣體與性氣詩的窠臼,實現了復古創新。為何最終徐禎卿可以入選前七子,而不是早于他出生的唐祝三人?這恐怕主要與他們的科舉不如徐禎卿有關。
明 吳偉 樹下讀書圖(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徐禎卿在科舉考場上頗為順遂,遠超唐祝三人。唐伯虎曾貴為解元,卻陷入科場舞弊案,終身不得進入官場,自此游蕩江湖,埋沒于書畫之間。祝枝山前后五次參加鄉試,31歲艱難中舉,后七次參加會試不成,勉強當了個知縣。文徵明生平九次參加鄉試,均不中,老來以歲貢生參加吏部考試,被授予翰林院待詔。而徐禎卿卻在弘治十四年(1501年)中舉人,時年23歲,弘治十八年(1505年)中進士,時年27歲,之后擔任過大理寺左寺副、國子監博士等職。徐禎卿年紀輕輕就考中進士,又在詩文上有著非常高的造詣,自然很輕易地融入到前七子中。
雖然重視情感是前七子的共同特點,但再沒有誰能像徐禎卿一樣,將“情”擺在如此重要的位置,而這種用情至上的思想實際來源于吳中文化的傳統。“情”的本質是“真”,吳中士人向來崇尚自我,追求自我實現。因此吳中士人大膽批評宋明理學對于人性的禁錮,其中,表現得最激烈的是祝枝山。他提出“學壞于宋”,指斥“道學”是“偽學”,認為宋儒言行不一,造成“惡偽”,走向道德的反面。《明史》中就曾記載道:“吳中自枝山輩以放誕不羈為世所指目,而文才輕艷,傾動流輩,傳說者贈益而附麗之,往往出名教外。”
但真性情并非只有“放誕不羈”這一種表現形式,持身嚴正,恭謹端方也是真性情的體現。比如文徵明、徐禎卿俱為方正君子。《明史》就曾以“和而介”來評價文氏,“和”即溫和、和諧,“介”則為耿直、有骨氣之意,可見其為人。徐禎卿則是心無旁騖,專力詩學,“不喜飲酒滛蕩,狂誕謝禮檢。但喜潔窗幾,抄讀古書,間作詞賦,議論以達性情,攄胸臆之說,期成一家言,以垂不朽。”
雖然這兩個群體之間在處世態度和行為方式上都有較大的差別,但由于都是自我真性情的表現,故而在任情自便、各從所好的同時,亦能互相包容,不強人以同己,彼此之間迥然不同的生活趣味非但沒有造成間隔,反而可以讓他們相互賞識。如文徵明和唐伯虎,“寅稚冠之歲,跌放不儉約,衡山文璧與寅齒相儔,又同井閈;然端懿自持,尚好不同,外相方圓,而實有塤篪之美。”恰好文、唐二人同歲,又能互相包容,自然情同手足。徐禎卿和唐伯虎,更是相交莫逆,現舉徐氏的《懷伯虎》為例:
寒窗燈火張生夢,京路風霜季子金。
兩地相思各明月,關山書尺幾銷沉。
明 唐寅 毅庵圖卷(局部)故宮博物院藏
“京路風霜季子金”是指徐禎卿上京趕考,卻湊不出路費,唐伯虎變賣家產,仗義相助。可見兩人關系之密切。在和睦相處的同時,難免會相互影響。在唐、祝放蕩不羈的行為中,仍可見出對自我尊嚴的保持與對自我價值的肯定,而文、徐高潔的人格里,也不免融進詩酒風流的嗜好。這種對個體的尊重、對真實的強調,正是吳中文化重主觀、重個性的基礎,也是徐禎卿詩學思想的核心要素。
明朝中期的復古運動雖幾乎同時崛起于北方和南方的大地,但因為蘇州并非政治中心,核心成員又多為布衣,故而造成的聲勢遠不能與北方相比。徐禎卿以進士及第的機會,積極向北方文學集團靠攏,通過自覺主動的學習借鑒,不僅使自己的創作糅合了雙方的特色,更重要的還是實現了兩地的互動融合,一方面將北方文學的雄健氣質帶入了南方,另一方面也將南方文學的華秀風調引入了北方,從而引領了南北文學交融的潮流,實現了南詩北漸的壯舉。
參考文獻:
1.【明】徐禎卿:《徐昌谷全集》,許允元松濤閣本。
2.【明】徐禎卿:《迪功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3.【明】文徵明:《文徵明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4.【明】祝允明:《懷星堂集》,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
5.【明】唐寅:《唐伯虎全集》,北京市中國書店1985年版。
6.【明】李夢陽:《空同集》,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
7.【明】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8.【明】王錡:《寓圃雜記》,中華書局1984年版。
9.【清】張廷玉等:《明史》,中華書局1974年版。
10. 廖可斌:《明代文學復古運動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11. 陳書錄:《明代前后七子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聲明:本館原創文章轉載,須經館方授權。公益原創文章插圖,圖片版權歸屬于收藏地或創作人。
統籌:吳文化博物館
技術支持:蘇州多棱鏡網絡科技
原標題:《江南名士丨徐禎卿:蘇州南詩北漸的杰出代表》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