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不懂就問,嬛嬛們夏天沒空調怎么活?
每逢盛夏來臨,總有一種說法試圖讓人相信我們此時正在經歷數年來最熱的夏天。不斷攀升的夏季溫度是烈日下永恒的話題,塑造著當代人的生活方式:
討論天氣成為這一時期內最具普適性的開場白;高溫橙色預警的潛臺詞是“Citywalk的潮流不是你想趕就能趕”;擱置已久的鍛煉計劃在夏日里更是難以為繼,只因低氣壓滋生了遲緩與懶散……
近日,大批北京人表示“想要去南方避暑”。這應當不是一句玩笑話,畢竟從古至今,北京都稱不上夏日里的好去處。清代詩人施閏章曾以“帝京酷熱天下無,誰言白日寒幽都”的詩句來形容京中難挨的暑熱。
△故宮風景。/Unsplash
300多年前,清代帝王定都北京,極大程度上鞏固了這一少數民族政權在中原地區的統治地位。然而,對于發跡于山海關外、習慣了涼爽天氣的滿族人來說,適應華北平原的酷暑絕非易事。
今天,行走在北京城內,隨處可見的古建筑提醒我們,區區百年在歷史長河中不過一瞬,什剎海的水域從來都是熙熙攘攘,天壇公園的古樹早在明末就已長成……
城市的歷史留給我們豐饒的精神與物質,那些真實地在城市中存在過的人和他們的生活同樣不該被輕易隱去。你是否想過300多年前的北京人是如何度過炎夏的?他們的衣、食、住、行和今天相比有何區別?
△什剎海。/Unsplash
《新周刊》采訪了清史研究學者、博士后楊原,在他的描述中,我們得以窺見一幅清代北京的夏日生活圖景。
以下內容根據楊原的自述整理而成。
窮人怕冷,富人怕熱?
盡管沒有關于清代夏季溫度的絕對可靠的官方記載,但可以通過一些現象進行推測:首先,當時的人口不像今天這么密集;其次,沒有溫室氣體排放,自然生態環境也比現在好得多;沒有水泥叢林一樣的城市。因此,當時的夏天大概率不像今天這么炎熱。
清代是高度封建的時期,當時的人從早上起床穿衣開始,處處要遵照規矩。今天所提倡的“穿衣自由”,在封建王朝的規章制度下屬于天方夜譚。影視作品里一年四季長袍馬褂不離身的樣子就是清代官員們的真實寫照。
△天壇公園。/Unsplash
即便在最熱的日子里,他們也不能由著性子胡亂穿衣。清代官員服制極為嚴格,不僅樣式要嚴格按照品級劃分,四時衣物的更替按律也要遵照相應的時間。此外,達官貴人往往穿著長衫以示體面,季節更替時,他們的衣著變化主要體現在材質上,夏季衣物以紗、絹等相對輕薄透氣的面料為主。
從事體力勞動的老百姓對穿著倒是沒有那么講究,他們的衣服大多分為上下兩件,一般會將袖子和褲管卷起來,再熱一點就把上衣換成汗禢兒(貼身穿著的中式馬甲),這樣的穿衣方式在方便勞動的同時也比長衫更加涼快。有一種說法是“窮人怕冷,富人怕熱”,用在這里也不難理解。
△電視劇《延禧攻略》劇照。/網絡
夏天雖然炎熱,但消暑方式幾乎沒有什么成本,而取暖的花費相對高昂,過冬的衣物和炭火都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北京人,向“旗人”看齊
八旗制度與清政權相伴始終,是清代的根本制度,但“八旗子弟”的概念常常被混淆,這并非一個民族概念,而是以滿族人為核心的一種社會組織形式。
“八旗子弟”中除了滿族,還包括蒙古族、達斡爾族、朝鮮族、回族乃至漢族等多個民族的人口,統稱為“旗人”,他們在當時擁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因此,旗人的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北京城內的老百姓。
△電視劇《甄嬛傳》劇照。/網絡
清代北京人的飲食就受到旗人的影響,養成了早上空腹喝茶的習慣——起床后先燒好開水沏一壺茶,喝了茶才能做事。除此之外,宮廷內和北京的人家大多施行“兩餐制”,“兩餐”指的是“早膳”與“晚膳”。出身八旗的曹雪芹也曾在《紅樓夢》中提到過榮國府“兩餐制”的飲食習慣。
然而,夏季天氣炎熱、晝長夜短,一日兩餐難以提供充足的能量,需要吃一些點心或糖水作為補充,冰鎮酸梅湯、“冰碗兒”、杏仁豆腐在當時都很受歡迎。
用冰在清代早已不是上流社會的專利了,普通人也可以買到冰塊供日常使用。北京城中設有商業性質的冰窖,采冰完全靠人力,冬天就開始準備著了。
冰窖基本都在河邊或者湖邊,比如什剎海冰窖、護城河冰窖,等等。冬天采到的冰塊被儲存在地下冰窖中,夏天再拿出來售賣。天最熱的時候,采購冰塊也是北京人一天中重要的事情之一。
△故宮全景。/圖蟲創意
清代北京城內的人家廣泛使用“冰箱”,其內里一般采用鉛或銅等金屬,既能起到隔熱作用,又可以避免融化的冰水侵蝕外部的木質箱體。宮廷用的“冰箱”則更加精巧,其箱體往往由琺瑯(乾隆年間的掐絲琺瑯冰箱)、景泰藍等材料制成。
清代人在“冰箱”里放上冰塊以起到物理降溫的效果,也拿它來冰鎮瓜果和飲料等吃食。從功能上來看,當時的“冰箱”更像現代的冰箱和空調的結合體。
當清宮戲照進現實
據記載,清王朝入關定都后,最先難耐暑熱的是順治時期的攝政王多爾袞,他認為“京城建都年久,地污水咸,春秋冬三季猶可居止,至于夏月,溽暑難堪”,但考慮到北京作為元、明兩朝都城,根基深厚,無法大規模遷移,又恐耗費錢財,才提議另選涼爽地區建造小型行宮用來避暑。
然而,直到康熙四十二年(1703),承德避暑山莊(又稱“熱河行宮”)才開始動工。由于熱河行宮地處偏遠,又連接蒙古王公領地,它的政治用途逐漸超過了居住用途,成為清代皇帝接受蒙古王公覲見的場所。
自康熙帝起,真正的“避暑山莊”應當是位于北京城郊的圓明園,這里比故宮更加寬敞、涼爽,也不必處處拘束,成為皇帝心中絕好的去處。
電視劇《甄嬛傳》中就有許多發生在圓明園的重要情節,雍正帝也的確對圓明園格外鐘愛。據記載,雍正皇帝在位期間,平均每年在圓明園停留的時間長達200多天。
△圓明園的湖面。/圖蟲創意
沒有消暑去處的普通百姓也有自己的辦法。清代北京居民家中盛行搭“涼棚”,又叫“天棚”。城內小康之家到了夏天常要雇人在院子里搭遮陽棚。老北京有一句話叫“高搭天棚三丈三”,當時的人已經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靈活運用太陽高度角的地理學原理,足夠的高度讓這種“涼棚”既保證了通風透光的需求,又能在一天中最熱的時候遮擋太陽直射。
盡管有多種避暑的方式,但史料中仍記載了多次由于高溫造成的災害:據《清圣祖實錄》記載,康熙十七年(1678)“六月炎暑,自京師至關外熱傷人畜甚重”;乾隆八年(1743),皇帝曾收到地方官員的奏報,上面寫到“五月苦熱,土石皆焦,桅頂流金,人多熱死”。
統治者不得不采取相應的安撫措施,比如賞賜各級別官員避暑丹(類似今天的清涼油);發放糧食救濟經歷大旱的災民;命城中各機關儲備冰水和藥物,防止有人中暑。從當時的記載來看,一般過了中元節,北京的天氣就涼起來了,夏天比現在短得多,即便如此,依然有很多人熬不過夏天。
△2023年6月23日,北京,人們在亮馬河中游泳,玩皮劃艇。/視覺中國
2023年7月18日,北京南郊觀象臺迎來該站今年第27個高溫日,已經超過南郊觀象臺自建站以來記錄到的全年高溫總日數。不出意外,紀錄還將再次被打破。我們在空調房里見證著不斷被刷新的高溫紀錄,難以體會古人面對高溫時的憂慮。
誠然,科技的發展讓文明有了更進一步的可能,讓我們得以從生存以外的維度體會生活。只不過面對逐漸惡化的自然環境,現代人也常常深感無力,因此要懷有敬畏,迎接那些深不可測的未知。
Antilk
面對高溫,你有什么消暑小妙招?
原標題:京城消暑往事,清代人怎么過夏天?
本文首發新周刊640期《造夢》
原標題:《不懂就問,嬛嬛們夏天沒空調怎么活?》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