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大學生在基層|水泥路變柏油路、庭院變花園……這個村子如何“美顏”?
【編者按】
暑假不放假——復旦、上海交大、同濟、華東師大、上大、上外等6所部校共建新聞學院的百余名大學生分別前往上海16區融媒體中心,踴躍參與暑期“四力”實踐活動。
澎湃新聞開設《大學生在基層——“四力”實踐活動作品選登》專欄,從中感受大學生們深入小區聽民聲、奔赴遠郊接地氣的精神面貌。
改善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近年來,青浦區華新鎮淮海村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優化工程,積極探索鄉村治理新模式,不斷刷新鄉村“顏值”,一幅美麗鄉村新畫卷正在淮海村徐徐展開。
農村道路建設是助力鄉村振興的“主動脈”,也是牽動民心的“神經末梢”。淮海村把握人居環境優化工程的重要契機,不斷補齊交通基礎設施短板,完成磨棔橋、淹河涇村莊道路的“白改黑”工程,將坑洼不平的水泥路改造成瀝青柏油路,大幅提升道路整潔度以及行車安全性。
在鄉村環境提升的過程中,宅前屋后的環境整治、“小三園”(花園、果園、菜園)的打造是其中的重要一環。過去各家門前的自留地形狀不規整,有的地面也高高低低的,如今,通過“三園”規整、綠化改造等工程,淮海村內宅前屋后、庭院環境已煥然一新。家住淮海村的陳富根,雖然年逾古稀,但他總是閑不住,平常愛擺弄些花花草草。屋前這個小院里整整齊齊圈出了“小三園”,各類花卉植物爭奇斗艷,令人賞心悅目。“我們認真聽取村民意見和訴求,同意村民在自己庭院內有序地種植蔬菜水果。不僅可以讓村民吃上自家種植的綠色食品,而且使庭院形成獨特的院景,真正實現美麗宜居的農村環境。”淮海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郭鋒介紹道。
“巧治理”更要長效治理,淮海村依托華新鎮品質新農村項目,每個月進行宅前屋后考評檢測,給考評通過的頒發“達標戶”獎牌;不通過的則進行現場指導,并要求限期整改,充分調動村民的積極性。
村民是農村人居環境的建設者、受益者和維護者,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離不開村民群眾的積極參與。由黨員志愿者、村民小組長作為網格員主動參與鄉村治理,使“村里事”變成“家務事”,給村民帶來看得見的實惠。村民小組長潘雄壯說:“我們有11個村民小組長,每天一組人巡邏檢查,發現并及時處置違章搭建、飛線充電、路面雜物等問題。”
在鄉村振興“浪潮”下,淮海村正從“一處美”走向“一片美”,從“環境美”走向“生活美”。通過重新鋪設位于林家塔西面的口袋公園木棧道,吸引不少村民來此休閑游憩,不僅提升了村容村貌,也讓村民們在家門口就能接觸自然、享受生活。此外,村里還將設計改造公園內的納涼平臺,進一步拓展開放生態空間。
下一步,淮海村將做好人居環境優化工程長效管理,持續發揮村民自治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的作用,不斷提升鄉村“顏值”,扮靚“面子”、做實“里子”,擦亮鄉村振興底色。
(原標題:《水泥路變柏油路、庭院變花園……青浦這里按下人居環境“美顏鍵”~》)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