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將學生食堂收回自營,常州一中學校長:健康是教育的良心
兩年前,江蘇常州朝陽中學校長殷濤在女兒升學的大事上做出了外人看來頗石破天驚的“壯舉”——女兒原本可以跟隨做教師的媽媽在常州一所熱點中學讀書,最后卻選擇在他擔任校長的、外來務工子弟占多數的普通中學就讀。
“如果校長孩子都擇校去了,誰還會相信我的教育理想?”當時,這位自稱“具有理想主義的務實者”在接受澎湃新聞(www.6773257.com)采訪時說,做出如此選擇跟外界無關,而是基于他的教育理念:眾生平等,教育真正打動人的地方在于能喚醒、影響甚至改變一個人,致力“平民教育”是教育的本色。
如今,殷濤又在他執掌的朝陽中學做了另一件潤物細無聲的實驗——將學校食堂由外包收回自營,并在上級支持下加入了常州“精美小菜園”試點計劃。在外界看來,這同樣是件可能“吃力不討好”的事。
對此,殷濤對澎湃新聞解釋說,教育是為未來培養人。現在社會上把“升學率”和“分數”看得很重,但健康是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礎,有健康才有未來,校長必須把“健康第一”的旗幟抗在肩頭。“健康是教育的良心和底線。”
朝陽中學食堂里的書 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陳珂 攝學生食堂改為自營,給孩子一張“放心餐桌”
食堂外包是國內大多數學校的慣例。這種模式有很多優點,比如,能規避學校的責任風險,提高運營效率,讓學校集中精力辦學,等等。
不過,近些年屢有新聞曝出,有一些學生食堂外包企業因為趨利,在食材購買、烹飪等環節偷工減料、以次充好,使得學生飲食健康大打折扣。
2015年8月開始任常州朝陽中學校長的殷濤,在任職第二年便著手改變這一現狀。在上級支持下,他打破了食堂外包的傳統,將該校食堂收回學校自營,使食材購買、烹飪制作等各環節置于學校掌控下。
該校后勤副校長朱傳平告訴澎湃新聞,目前中小學食堂也有完全由學校自辦的,這樣雖能保證其公益性質,但弊端是行政成本高、效率低、運營管理的標準化程度低。所以,朝陽中學采取的是“1+1”(學校自主經營,委托公司管理)的模式。
也就是,學校提供場地能源,負責食材采購,以及成本核算、菜肴定價,招標專業的餐飲公司負責招聘食堂員工、開展食堂運營服務管理、食品制作、加工、銷售。這樣模式的好處是能兼具公益性和標準化。
殷濤表示,朝陽中學設有膳食委員會,由學校管理者、教師、家長和學生組成。食堂每天向家長開放,家長志愿者和膳食委員會共同參與對食堂日常管理和監督。每天早晨7點左右,校方、專業公司、供貨方、家長四方驗貨,配備檢測儀器,保證食材新鮮和安全。
同時,學校每月會在公告欄公開食堂收支成本核算賬,由家長和學生參與監督。“我們的帳都是由教育局計財處做的,絕對標準。”負責該校后勤的雷主任對澎湃新聞說。
殷濤表示,兩年來,該食堂如此運營,獲得了學生99%的滿意度。澎湃新聞記者9月3日在該校食堂詢問多名學生,都表示對食堂飯菜較為滿意。“感覺和家里做的口味差不多”,有學生說。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該校食堂又推出一項新舉措——“精美小菜園”計劃。殷濤向澎湃新聞介紹,“精美小菜園”是常州當地美麗鄉村建設的一部分,已在常州多個村試點。其模式是,當地鄉村村民進行精耕細作“小菜園”,市民可以在相關電子平臺上對“小菜園”進行認領、購買蔬菜等,政府相關部門則給一定的費用補貼。“小菜園”既可為家庭和企業食堂供應新鮮的蔬菜,也可讓職工不定期來實地進行采摘體驗。
“目前認養‘小菜園’的多是對食材要求高的家庭或個人,像我們這樣以學校為單位認養的,在常州是第一家。”殷濤說,認養“小菜園”后,該校食堂食材今后將由“小菜園”提供,這為食材的健康安全又加了一把鎖。“通過掃二維碼,我們甚至可以追溯吃的每一棵菜的成長軌跡。”殷濤說。
每天中午,學生分班級排隊入食堂。“健康是教育的良心和底線”
實際上,食堂自營做起來并不輕松,因為學校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承擔更多的責任和風險,客觀上也會增加學校經費開支。
“教育局給我們的要求是不盈利、不虧本,所以,學生的飯錢基本上都用在膳食上。此外,水電費等每年十幾萬的能耗、維修成本,也是從學校經費中掏。”殷濤透露,而這也是不少學校在食堂變革上感到困難的地方。
但他堅持這么做,是因為他覺得,在當下大家都盯著“升學率”和“分數”的時候,很多人卻忽略了孩子每天在吃什么,是否吃得健康。
“食品安全是個社會問題,我有個大學同學就是得胃癌去世的,但這病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殷濤對澎湃新聞說,“孩子們正在長身體的時候,每天吃得健康至關重要”,也許他不能保證做到百分之百,但也要盡可能去改變一下現狀。
“健康第一”成了朝陽中學非常看重的價值導向。除了30分鐘的大課間,這里的學生每天都有一節體育課,到了假期還有體育假期作業,教師視頻示范,學生曬圖,不亦樂乎。
“辦教育就要關注孩子,而孩子的首要就是健康,沒有健康就沒有希望,沒有希望就沒有未來,健康是教育的良心和底線。”殷濤說。
學生為殷濤畫的畫像,學生與殷濤的合照。“過一種通往幸福的教育生活”
殷濤的想法,在兩年前他拒絕女兒擇校一事上就能看出端倪。當時,他的這一舉動也曾招致不少人質疑,認為他“不為女兒著想”,是“沽名釣譽”。畢竟,在城市里,很多人對外來務工子弟還存在著某些偏見,對這幫孩子的學習生活習慣以及他們所形成的校園風氣有所擔心。但殷濤認為,外來務工子弟們身上“有著很多讓人感動的品質”,“能吃苦,更有責任感,也更懂得感恩”,因此,“把女兒放在朝陽中學,和這些孩子一起學習,很放心。”
時至今日,殷濤依然表示,他對于此舉從不后悔,“再選擇一次,還是這樣。”他是在踐行他自己信奉的教育理念。“現實里,一流的醫院收治的是最難治的病人,而一流的學校往往還是要挑選生源的。教育均衡之路任重道遠,需要每位教育人身體力行。”殷濤說,“一個人的作為可能改變不了什么,但總有人要去做。”
在他看來,沒有真正的“差生”。在擔任朝陽中學校長之前,殷濤曾在名牌高中、熱點初中等校教書。多年一線教學經歷告訴他,“你怎么看學生,學生就會成為什么樣子。”他把所有的學生都當成“好學生”對待,給予同等甚至更熱切的關愛,慢慢都變成了“好學生”。“我之前帶過的班級,短短兩年后就會出現這樣的狀況:有成績差的,但沒有一個不想學習的;有個性強的,但沒有一個調皮搗蛋的。”殷濤說。
他取消了重點班,他的女兒就在平行班(也就是普通班),班主任是一位體育老師,還是第一年做班主任。不搞特殊化,讓所有的孩子和老師都有信心。“我相信我有能力讓我女兒和其他的孩子在這里得到良好的教育。”殷濤說。
由于學校各方面都在進步,越來越多的孩子選擇了家門口的這所普通學校。殷濤自己帶的這一屆畢業班,文化成績也進步了幾十分。“其實成績只是副產品。”他說。
“我希望在我這里的每一個孩子,都能從我們這里獲得幸福生活的能力,若干年后走上任何崗位,跟任何人競爭而不落下風。所以,首先要給他們健康的身心,然后給他們豐富有效的課程,激發他們求知的欲望,讓他們喜歡學習、會學習、愛學習。”殷濤說,如果非得要給“好學生”下個定義的話,他心目中的“好學生”大概是這樣的——心態陽光而有責任擔當,學會自我規劃,懂得關愛他人,善于合作,善于思考和表達。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