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投資9個億市民公園不開放,聚焦榆中縣PPP模式下的面子工程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各地的公共場館設施越來越豐富,紛紛修起了展覽館、大劇院、文化館等等,給百姓的休閑生活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但與此同時,在公共場館的建設過程中,一些地方也存在脫離當地實際需要,“貪大求奢”,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的情況。
前不久,記者在甘肅榆中縣采訪時,就發現了這樣一組公共工程,投資很大,外觀也很氣派,算得上當地的地標,但卻是門前冷清,無人問津。
甘肅省榆中縣城的邊緣處,有這樣一座市民公園,公園占地200多畝,周圍大部分是空地。公園正中有一座圓形建筑,看上去宏偉壯觀,卻是不開放的狀態。有游客說,這座建筑建成好幾年了從來沒有開放過。
建成的建筑為什么不開放?這個場館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呢?按照當地的規劃,這是一座城市展覽館,建筑面積約2.2萬平方米。場館已經竣工,沒有開放的原因是消防驗收還沒有通過。
據了解,這是榆中縣政府2016年12月立項的重點項目,按照項目公司的說法,這個場館很快可以投入使用。那么,這個工程建設具體是什么背景?投資又有多大呢?
甘肅榆中縣發展和改革局局長 胡相海:原來榆中縣基礎設施條件相對來說比較薄弱,基礎設施建設不能滿足城鄉市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在這種情況下,縣上實施了市民公園、場館建設和新建道路的項目。
甘肅第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榆中縣“市民公園”項目負責人 劉鼎新:該項目總投資9.52億元,市民公園約1.7個億,城市展覽館2.8億元,道路約1.7個億。
總投資幾個億建的工程,7年時間還沒有完全交付。那么,這個建筑到底有什么功能?里面究竟什么樣?記者走進場館了解情況。首先看到的是一個高近20米的大廳,一排巨大的廊柱氣勢恢宏。場館的一二層是一個巨大劇院,能容納1200人觀看演出。
場館的三樓是城市建設的體驗大廳,項目負責人介紹,這里安裝了一個名為“智慧榆中”的數字系統,包含當地的智慧政務、智慧交通等情況,但目前還沒有接入數據。走過規劃廳,可以看到一個空蕩蕩的大廳,據說未來這里將作為當地的應急指揮中心。
根據項目公司提供的數據,僅智慧超腦大屏就有154平方米,采購價為270余萬元。不僅是這個大屏幕,記者了解到,這里的很多分項都造價不菲。
比如,大劇院的舞臺設備造價1300多萬元,“智慧榆中”的軟件系統2000萬元,場館外的公園也不便宜,帶有秦漢風格的南大門239萬元,漢白玉打造的玉帶橋等690萬元,而公園綠化工程也高達6600萬元。
在普通百姓看來,幾千萬元建個公園已經非常昂貴,而整個項目的總投資9億多元更是超出想象的數字。除了花費以外,榆中縣水資源并不豐富,這一片水景的營造在當地人看來也很耗成本。
那么,這個工程的經費由誰來承擔呢?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是榆中縣立項的一個PPP工程。所謂PPP工程是指政府與社會主體之間,為了合作建設城市基礎設施項目或提供某種公共服務,以特許權協議為基礎的一種合作方式。
2016年,當地政府通過公開采購,由社會資本方“甘肅第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與榆中政府所屬的平臺公司“榆中建投”共同組建成立項目公司負責項目建設、運營。項目主要由“甘肅四建”出資建設,運營20年期滿之后移交政府。那么,這個項目與當地實際需求和財力匹配嗎?
甘肅榆中縣發展和改革局局長 胡相海:我認為專家評審的時候,是按照適度超前的理念來進行設計的。
適度超前的背后是高昂的代價。這種PPP共建模式,采用的是政府全額付費的方式,按照雙方合約,政府在未來20年每年都需要向社會資本方也就是“甘肅四建”支付費用,費用不僅包含建設成本和利息,政府還需要支付一筆不小的運營費用。
甘肅第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榆中縣“市民公園”項目負責人 劉鼎新:如果大劇院投入運營,申請政府付費的話,按照實施方案測算,每年372萬的話,基本上能保平。172萬是城市展覽館運營維護費,200萬是公園和道路運營維護費。
除了運營費用,當地政府每年還要向建設方支付建設成本。按照當地政府提供的付款方案,計劃在投入運營的第一年,榆中縣政府就要支付5000多萬元的費用,隨后費用逐年增加,到后期最多時每年要支付1.8億元,總共要支付21億元。
記者了解到,即便當地政府總共要支付這么高的費用,投資方“甘肅四建”也很難盈利,他們投資的資金絕大部分是通過銀行貸款。
據了解,甘肅第四建筑公司也是一家國有企業,地方的國企和當地政府為這個項目都付出了不小的成本,那么這個場館為豐富當地的文化生活將起到什么作用呢?
甘肅榆中縣發展和改革局局長 胡相海:暫時還沒有方案,項目公司給我們提交上來,我們找專家論證。
甘肅第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榆中縣“市民公園”項目負責人 劉鼎新:按照PPP合同約定,不能擅自搞經營,因為是純政府付費項目,具體做什么暫時還沒有計劃。
這個城市展覽館的直接建設成本就是2.8億元,而到底怎么利用這個場館當地并沒有計劃好,能夠產生什么樣的效益也不得而知。
甘肅榆中縣發展和改革局局長 胡相海:這個場館因為現在正在進行消防驗收,下一步具體產生怎樣社會效益,有待于下一步實際運作過程中進一步評估。
一方面,還沒有想好場館怎么利用,就先花巨資建了起來。另一方面,盡管公園已經投入使用三年的時間,但是這個公園地處城市邊緣,距離當地市民集中的老城區有三四公里遠,老人和孩子步行過去需要不少的時間。周圍僅有少數幾個建成的小區,基本都是空地和未完工的建筑。除了傍晚時分,大多數時候都是空蕩蕩的。
而記者在榆中縣城走訪時了解到,其實當地的老城區內更急需公共綠地和公園,一些老人擠在路邊拉琴、休閑。說起新修建的市民公園,這些老人大部分都沒有去過。
在縣城偏遠處修建這樣一座大型公園,對于當地城區的市民來說難以享受到便利,當地卻不得不每年為此付出高昂的代價。那么,當地財政情況到底如何呢?據了解,榆中縣過去一直是國家級貧困縣,2019年才退出貧困縣行列。
公開資料顯示,2023年,全縣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是 6.7億元,而債務支出就高達12億元。在本身收不抵支的情況下,每年要為這個并沒有想好用途的大型場館支付5000多萬元的費用,幾乎占到了預算收入的十分之一。在這樣的情況下,當地的民生支出能否保證呢?
甘肅榆中縣發展和改革局局長 胡相海:縣里一些民生工程項目都正常進行,一個是爭取國家、省、市的政策性資金,一個是縣級財政根據財力做一些公益性項目。
說是民生工程都在順利進行,但是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事情并非如此。就在市民公園里采訪時,記者就聽到群眾反映,一些幾年前實施的棚戶區改造承諾還遷的日期早就過了,卻遲遲沒有安置。市民還反映,按照當時的協議,在回遷安置之前,應該按照每人每月400元的標準發放安置過渡費。但是從去年開始,這筆費用也開始拖欠。
隨后記者在當地住建局了解到,因為當地政府負責棚戶區改造的平臺公司榆中建投資金短缺,現在一些安置房已經停工。而榆中建投恰好也是參與建設市民公園項目的公司。
根據當地住建局統計,榆中縣僅國有土地上的安置房項目拖欠群眾的安置過渡費等就有3000多萬元,榆中建投公司這個時候卻拿不出錢來。
忽視民生問題、大建形象工程在當地已不是第一次。2019年,當地在入城處距離不到500米的地方修建了兩座高達28米、寬達145米的秦漢仿古城門,整個項目耗資6200萬元,被住建部通報批評。
通報指出,榆中縣作為國家級貧困縣,應該將有限的財力用于發展民生,而不是舉債在城市出入口大建城門,搞“面子工程”,當地應堅決杜絕此類脫離實際、脫離群眾的“政績工程”“形象工程”再度發生。
一個財政收入非常緊張的地方,卻接二連三出所謂的“大手筆”,做所謂的“大文章”,寧可背負20年的債務,也要把中看不中用的面子形象做足,這顯然背離了民生工程的初衷,更遠離了民心。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民生背后是民心,民生工程應該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增進民生福祉,讓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絕不可借民生之名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這樣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最后往往就是毀形象、毀政績的工程。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