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現場|今日美術館“致不滅的你”:用藝術想象未來
澎湃新聞獲悉,“致不滅的你——今日未來館”近日在北京今日美術館開展,展覽匯集了跨國籍、跨年代、跨領域的30位/組當代藝術家的54組跨媒介作品,展現了今日美術館對于全球語境下“藝術”“科技”“設計”三個方向的探索。
展覽現場
展覽的標題和主題來自2021年的動漫系列《致不滅的你》。該動漫故事講述了一個無定形的外星實體,通過居住在不同物種的生命周期中,形成各種形式的無機物、植物、動物,直至化身人類的故事。片中所描繪的“跨物種變形”是由上一個宿主的死亡引發的現象,它不僅擴寬了當下科技語境對于“智能”的定義,也具化了人文學科中有關情感、哲思的經驗論述,以更廣泛的時間尺度重新刷新了我們對于過去、現在、未來的認知。
參展的作品中,既包含VR體驗、人工智能和基于算法的游戲、視頻、演講表演等互動展示形式,也囊括雕塑、繪畫、壁紙、攝影、掛毯、漆器、壁畫和紀念碑等多元創作媒介。
《將從火星上看到的雕塑》
藝術家探討話題的豐富性與當下性是展覽重要亮點。在克里斯托弗·諾蘭(Christopher Nolan)新片《奧本海默》上映的這個夏天,他的同代人、重要的現代藝術家野口勇,在展覽中為人類生存危機設想了紀念碑,將其命名為《將從火星上看到的雕塑》,這也是展覽中體量最大的作品;而弗朗切斯科·帕特里尼的作品則是將那些神廟、石碑縮小為小尺寸,構成一種奇妙的張力。
弗朗切斯科·帕特里尼作品
在蘋果發布Vision Pro頭戴設備的這一年,其研發團隊成員、藝術家李佳寶將在展覽中展現關于魷魚和冰川的浪漫創作,她虛構了女孩與冰川的故事,也讓一只魷魚在做成各種國家的形狀的沙子之間游動往來,以此來思考環境問題和現代的諸如“國家”“邊境”等概念的思考。
冰川往事
魷魚地圖
雙年展特別委任裝置《The Queer with Drawings》中的圖像源自西亞和波斯神話中的“精靈”形象,ta們幻化豐富,通過鏡面穿梭不同時空。藝術家莫雷辛·阿拉亞里的作品直指“數字殖民主義”:在她的作品檔案中,部分檔案開放阿拉伯語、英語及波斯語的源代碼,而其他則只有能夠閱讀阿拉伯語或波斯語的使用者才能訪問。這一檔案的建立本身挑戰了資源的囤積,挫敗了以西方為主的圖書館和博物館經常拒絕復制和分發歷史手稿的做法。
《The Queer with Drawings》
藝術家劉阿妮是一位研究型藝術家,工作于藝術與科學的跨學科領域,同時也是一位新手母親。她的作品的靈感來自于近期真實科學研究中通過移植器官孵化瀕危物種,或是將豬器官移植到人體中的案例。生殖技術化是一件非常具有爭議的事情。隨著生物科學不斷創新,藝術家引導觀眾質疑技術帶來的不同選擇之間的關系,以及它們又如何應對文化和情感價值觀。
劉阿妮作品
跟隨藝術家討論的話題漂流——江一帆在動畫《一個星期天的早晨》引發頗具科幻意味的哲學構想:如果人類失去語言,只能依靠觸覺和記憶交流,會出現怎樣的新世界?設計團隊zzyw歷時三年創作、回溯90年代中國創業潮的復古游戲《下海》,拋出“淄博燒烤”彩蛋;劉昕帶領觀者探尋墜落的火箭殘骸;攝影師Natalie Ivis通過反復追逐、捕捉龍卷風,去嘗試理解像氣象一樣復雜的母女關系;也有VR作品的體驗增進展覽觀感,帶觀眾浸入南法的鹽沼、阿拉斯加的冰川。
攝影師Natalie Ivis作品
跨時代藝術家的創作所產生的“隔空對話”同樣讓展覽語義變得豐富而厚重。早在80年代因在紐約律所打工而接觸到電腦屏幕的徐梯善,仍在探索人機結合的美學可能;彭可為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拍攝的《華盛頓郵報》肖像,則與“打工人藝術家”占有兵對勞動者與現場的持續關注產生某種對話。藝術家彭可擅于通過攝影圖像探索私人情境與公共環境,尤其關注中國高速發展的城市群體。但她的圖像實踐超出了“直接攝影”的體裁,聚焦于生活在正經歷劇變的城市之中人們的心理感受。為任正非所拍攝的肖像本為刊登于《華盛頓郵報》的新聞攝影,但亦在構圖、布景、人物姿態中精準而微妙地描摹出“民族科技工業”的形象與象征。
彭可作品
交互性和游戲性是展覽的另一亮點。設計團隊zzyw打造復古風格的電子游戲,以充滿像素顆粒感、箱式顯示器等布展細節搭建復古網吧,追溯90年代初期中國第一波創業浪潮;武子楊以數據和算法探索高度全球化的后互聯網時代下的人類社會,在元宇宙中構建一個虛擬世界,包含由地球、云、城市、地址、界面、用戶構成的6層結構,旨在推動對可持續發展的新型基礎設施和思辨性城市規劃的思考。
設計團隊zzyw作品
AI普及對于人類社會和藝術創作的沖擊也是此次展覽的重要議題之一。aaajiao(徐文愷)探索AI代替人類去滿足商業需求的過度生產之下的“空洞”,以及AI對于藝術家創作和思考的沖擊;跨學科藝術家Sarah Rosalena和中國藝術家王也,利用編程和編織的相似度,分別制作了掛毯和湘繡作品,打破了傳統手工藝與人工智能圖像的邊界。
有關環保的論述同樣體現在展覽之中。被稱為“數字園丁”的雅各布·庫茲克·斯坦塞(Jakob Kudsk Steensen)以虛擬現實、視頻裝置和3D技術創造出易被人忽視的瀕危自然環境,探索我們正面臨的生態問題;劉艾真同樣以一組《我們現在都生活在海洋中》來思考環境與生態;李佳寶以VR電影展望氣候變化、物種間共享的可持續性未來。
《我們現在都生活在海洋中》
展覽避免明確的觀展動線,鼓勵觀眾在觀看之時通過空間的暗示尋找不同媒介、主題作品之間的“互文”關系。開放式的策展理念使得展出作品不再拘束于傳統意義上美術館空間所象征的“白立方”之中,而是成為“懸浮”在自由空氣中的“任意門”。在此,觀眾得以暫時脫離現有的時空,靈活穿梭于“開放性”時空中,串聯起關于過去、現在、未來之間的對話。
展覽中有很多議題亟待你親自探索。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的群體將如何詮釋藝術與科技的關系?不同時代的藝術家又對宇宙有著怎樣不同或相通的認知?科技與藝術將會帶領今日的我們走向怎樣的未來?每一位觀眾,都能在展覽中尋找到自己的答案。
此次展覽將持續至10月15日。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