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乐官网 (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丁小明評《葉恭綽傳》|以尺牘為結構的傳記

華東師范大學古籍研究所教授 ?丁小明
2023-07-24 12:00
來源:澎湃新聞
? 上海書評 >
字號

《葉恭綽傳:仰止亭畔落梅花》,鄭重著,文匯出版社2023年3月出版,360頁,88.00元

二十年前,鄭重先生在《海上收藏世家》一書中為我們打撈起一群為時代所遺忘的收藏大家,顧麟士、龐元濟、葉恭綽、劉體智、張蔥玉這些曾經名聞四海而又一度消失在公眾視野的人物,在鄭重先生“精思一隅,寫情萬里”的妙筆描摹下,重新喚起世人關注。乍見之下,他們深山大澤般的收藏世界就如過云樓、虛齋、遐庵、小校經閣、木雁齋這些恍若來自古代世界的陌生齋館名一樣,散發著迷人的幽光。不過,讀完全書,真正讓我難忘的并不是那些曾經私藏后又歸諸公藏的累累重器,而是這些收藏家因人與物的聚散所生出的得失離合之事,甚至是他們遭逢世變而飽嘗滄桑的坎壈命運。葉恭綽所藏《鴨丸帖》與毛公鼎固然充滿傳奇色彩,更讓我為之動容的,則是他在生命彌留之際(1968年)向宋慶齡提出歸葬于中山陵仰止亭畔,以及他的獨女葉崇范拒絕認領抄家退還物品時(1979年)所說的,“什么東西都不要,連燈草胡同的房子也不要”。鄭重先生筆下這對不下情于形勢、不屈色于流俗的父女,以決然的姿態保持著人之為人的尊嚴,而這一姿態便有如一束熹光,穿透昏濁時世,徑直照進讀者的內心。

至此,我就特別關注葉恭綽其人其事,也一直關注鄭重先生對葉恭綽的后繼研究,尤其企盼他能寫出一部反映葉恭綽及其時代的傳記。二十年的等待有些漫長,鄭重先生終于在今年的“文匯傳記系列叢書”中推出了《葉恭綽傳:仰止亭畔落梅花》(下稱《葉傳》)一書。可以說,八十七歲高齡的鄭重先生以“二十年磨一劍”的專注獻給世人的這部傳記,不惟是他本人上下求索、厚積而出的一份豐碩成果,更是當下葉恭綽研究甚至人物傳記寫作方面,極具示范與啟發意義的一次嘗試。

鄭重先生在《葉傳》開篇就交代了他對葉恭綽研究的念茲在茲:“二十年前寫《海上收藏世家》時,只是將葉當作一大收藏家,所記了也僅是他的收藏生涯,沒有能反映出他收藏高潮所處的那個北洋時代,在遺憾中卻保留下‘葉恭綽與北洋時代’這樣一個題目。想了多年,真可謂‘有此心而無此膽’,一直不敢動筆。”鄭重先生在其他場合坦言過“一直不敢動筆”的原因:“我感到面對的是一株大樹,而且是枝葉繁茂的大樹。葉恭綽祖父葉衍蘭的入室弟子冒廣生,也是葉恭綽的朋友,曾稱葉恭綽那矮矮的身體和他那頭腦都是百寶箱,順手拈來都是學問。但是我能撫摸到的只是大樹的主干及一些大的枝叉。”確實,在此之前,只有俞誠之所著《葉遐庵先生年譜》可資參考,而此書之于葉氏傳記編撰的作用,恐怕也正如鄭重先生所說,提供了“大樹的主干及一些大的枝叉”而已。

那么,鄭重先生是如何突破葉恭綽研究中“文獻不足征”的困境,從“有心無膽”到“有心有膽”的呢?關乎此節,他在《葉傳》開卷的引言中也揭示了原由——他在系統地研讀了《上海圖書館藏葉恭綽友朋尺牘》之后,猛然發現,兩百多位現代名流寫給葉恭綽的近千通尺牘中蘊含著豐富的第一手材料,正是通過對這些材料的細讀與互證,他看到葉恭綽“這株大樹的枝干密葉及末梢,乃至大樹的根須,葉恭綽這棵大樹生長在中國傳統文化的沃壤中,盤根錯節,各類學人組成的多種文化群體,都和葉恭綽脈脈相通。從這近千通尺牘中,不但可以看出葉恭綽為官、為人、治學的操守,也可以看出那些尺牘作者的品德、學養及獻身于文化的精神”。所以,鄭重先生在撰寫《葉傳》時有意區別于其他傳記,以葉恭綽與朋友的往來尺牘為主干來組織本書的結構。

此處不妨做一綜合考察:全書中到底用了多少通尺牘,使用這些尺牘的效果又如何,有沒有真正達到“以尺牘來結構之”的寫作目的。

在考察之前,關于《葉傳》所用的尺牘材料仍有需要辨析之處。像葉恭綽友朋尺牘這樣的寫本文獻是有極大的識讀難度的,正確識讀其字句及內容才是后續研究的起點。換言之,鄭重先生對上圖所藏的這批葉恭綽友朋尺牘的識讀與理解程度如何,是《葉傳》這座大廈是否堅固的最重要基石。本著探明《葉傳》中所引尺牘文本是否準確這一目的,筆者復核了《葉傳》中載有圖片的尺牘識文,未發現有訛誤之處。同時又以新出的《上圖藏葉恭綽友朋尺牘》中的尺牘圖片與《葉傳》中所引尺牘內容互校,亦未發現有嚴重誤識之處,這樣的查核結果不惟說明鄭重先生對這批尺牘識讀之細致,某種程度上也可見鄭重先生細讀尺牘內容的精微。

不妨舉一例說明。在《葉傳》“第二編:傳統文化守護者”的“第六節:保護大同石窟及西北科學考察”中,鄭重先生引用了《上海圖書館藏葉恭綽友朋尺牘》中的一通胡適殘札,這通殘札沒有上款人。鄭重先生發現,信中有“故此項漢簡此時正在整理中,萬不能南移,乞先生將此意轉達玉甫先生為感”一語,顯然不是寫給葉恭綽的,那么具體是寫給何人的呢?鄭重先生以為,這封信可能是寫給蔡元培的。之所以做如此判斷,是因為蔡元培在一通致葉恭綽的信札中,提及“承詢漢晉木簡,自劉半農先生逝世后,由孟真兄等繼續整理,聞進行頗速,是否可以南遷”(這通信札亦為殘件),對讀兩通殘札,鄭重先生發現其中內容是相接的,因此得出胡適殘札的上款人應為蔡元培而非葉恭綽的結論。足見鄭重先生對尺牘內容的精準考證,才是《葉傳》這一大廈賴以巍然矗立的基石。

胡適殘牘(內容涉及居延漢簡整理事)

蔡元培致葉恭綽殘牘

《葉傳》各章所用尺牘大體情況如是:“第一編:在時代變革的激流”中用尺牘二十八通,“第二編:傳統文化守護者”中用尺牘五十七通,“第三編:鑒藏生涯”中用尺牘四十八通,“第四編:仰止亭畔落梅花”中用尺牘十三通,全書合計共用一百四十六通尺牘,使用尺牘如此廣泛頻繁,可見《葉傳》以尺牘為主要材料的說法是成立的。再者,從各編內容來看,除了第四編體量較小,第一編、第二編、第三編體量大致相同。但就所用尺牘數量而言,第二編中以使用五十七通為最多,其中使用較多章節為“第六節:保護大同石窟及西北科學考察”“第七節:支持營造學社和故宮博物院”“第十五節:籌建上海市博物館和上海文獻展”“第二十節:為友人輯刊遺作”,分別使用十通、七通、十通、七通。第三編使用尺牘四十八通,其中使用尺牘比較多的章節是“第三節:收藏中的金錢、友情與政治”“第八節:收藏資金之謎”“第十節:相知相惜的吳湖帆”“第十一節:向張蔥玉逼債購畫”,分別使用九通、七通、六通、七通。考察這些章節可知,鄭重先生在《葉傳》中使用尺牘,分兩種情況:

一種是完全靠尺牘支撐起來的章節,以上所統計的第二編、第三編中使用尺牘較多的章節,如第二編“傳統文化守護者”中的第九節圍繞蔡元培致葉恭綽的八通尺牘展開,尺牘中涉及敦煌經卷、簡牘、大同雕像、甪直保圣寺等文獻、文物的保護事項。正是基于對這批尺牘的系統梳理,鄭重先生不僅還原出在傳統文化的搶救工作上葉、蔡二人如何齊心協力、救亡續存的細節,更因之得出“民國的文化運動中,葉恭綽有著與蔡元培并駕齊驅的影響力”的結論。當然,在第三編“鑒藏生涯”中,這種手法更為多見,如第三節中涉及顏世清與葉恭綽書畫交易的私密之事,鄭重先生充分利用顏世清致葉恭綽的九通尺牘中所提供的材料,詳細解讀顏世清與葉恭綽藏品交易中的“金錢、友情與政治”這一話題,厘清了葉恭綽早期收藏中藏品來源的問題。第十一節關乎葉恭綽向張蔥玉逼債購畫的一段舊事,若非蔣祖詒致葉恭綽尺牘及葉恭綽致吳湖帆尺牘中有著這一事件的獨家史料,這一樁書畫交易糾紛可能就會永遠塵封在歷史深處了。尺牘中蘊含的豐富細節再加以鄭重先生的妙手裁剪,這些章節確也符合“以尺牘來結構之”的設想,讀來內容充實、栩栩如生。

蔡元培致葉恭綽尺牘(內容關于甪直保圣寺修復經費之事)

顏世清致葉恭綽尺牘

顏世清致葉恭綽尺牘所附出售書畫清單

張蔥玉出售書畫目錄原稿(原附于蔣祖詒尺牘后)

另一種則是用尺牘與其他材料相互參證來還原葉恭綽其人其事。這倒不是因為尺牘中的材料不夠用,而是因為用多元的材料來還原葉恭綽的世界會更為立體全面。如第三篇第十節“相知相惜的吳湖帆”這一部分,即以尺牘與書畫題跋、日記等多重材料相結合的方式來介紹葉、吳長達四十年的交情。葉、吳往來尺牘、詩箋本已多達一百八十五通,鄭重先生并沒有囿于這些材料,而是將關注的視野擴大到書畫題跋與日記,開篇就引用葉恭綽題吳湖帆《鳳池精舍圖》中的跋語“冀后之得此者珍視此卷,知吾與湖帆交非恒泛,且畫筆迥出時流耳”切入主題。《鳳池精舍圖》是吳湖帆為葉恭綽所畫的懷鄉之作,以這幅交織著葉、吳深厚情誼的名畫作為進入兩人交往世界的導引,確實非常合適。鄭重先生進而指出,頻繁的鑒賞書畫及相應的品題活動是葉、吳交往中的重點,如吳湖帆梅景書屋所藏名跡《梅花喜神譜》《寶篋印經》都經葉恭綽題跋,而《剩山圖》上葉氏更是一題再題,累累不倦。為證明此點,鄭重先生特地選摘了《吳湖帆日記》1933年1月的數則:

十一日,午,葉譽虎、梁眾異來,同至中國通藝館。

十二日,葉遐庵招飲于覺林,同座者宗丈子戴、鄧丈孝先、夏丈劍丞、梁眾異、黃公渚二兄、姚虞琴先生也。

十五日,葉譽虎、何亞農、陳淮生、張大千來,假大千董香光《仿荊關山水》,臨一角。

十九日,訪葉遐庵,觀黃山谷書卷,有吳文定、李西涯兩跋,隔水綾有王覺斯一跋,極佳,惜前半失去耳。

廿六日,葉遐庵丈來,攜北平友人取來舊紙顏料,為之檢擇,皆屬常品,無出色者。

鄭重先生從以上內容歸納出結論:“在葉吳的交往中,多為葉走動看望吳的機會較多。而對古代書畫的題跋則相反,吳湖帆請葉恭綽寫跋語較多,且多為吳湖帆收藏中的珍品。”由此也證實,葉、吳兩人志趣相投、交往頻繁。當然,葉、吳大量往來尺牘中的某些細節,又是書畫題跋甚至日記所不具備的,如1935年,吳湖帆因家事、經濟都處于窘境之中,遂寫信向葉恭綽求教,葉恭綽在回信中給吳湖帆以詳盡指點。吳湖帆因身體不適向葉恭綽請教養生之道,葉恭綽也一一具答。而葉恭綽有難處時,亦會向吳湖帆求援,如葉恭綽與張蔥玉的書畫糾紛,居中斡旋解決此事的正是吳湖帆。這些細節都隱身于葉、吳的往來尺牘中,由于鄭重先生有一雙慧眼,才能將之一一采擷而出。

吳湖帆致葉恭綽尺牘

葉恭綽致吳湖帆尺牘

類似葉、吳交往這一章節中以尺牘與其他材料相結合的寫法,在《葉傳》中仍有不少,如第二編第二十節“為友人輯刊遺作”中,葉恭綽為師友梁鼎芬、文廷式、易大庵、曾習經、胡煥等人編刻詩文集的這部分內容,也是以唱和詩、題跋序文與往來尺牘相結合的方式來還原葉恭綽深廣的詩文交游圈,在此雖不能完全說“以尺牘來結構之”,但尺牘仍然作為主要材料之一支撐起這些章節。此外,鄭重先生在有些章節盡管所用尺牘不多,但在關鍵之處,尺牘材料還是起到了真正解決問題的作用,如第二編第二節“促印《四庫全書》,推動傳統文化傳播”這一節的最后部分,征引了袁同禮致葉恭綽的一通長信,說明了教育部對印行《四庫全書》不積極,表面上是教育部與商務印書館意見不合,實質是當時教育部主事者排斥葉恭綽這一事實。所以,無論是《葉傳》中以尺牘為結構的章節,還是尺牘與其他材料相參證的內容,甚至在某些尺牘使用不多的地方,尺牘都是鄭重先生在寫作《葉傳》時最為倚重的主要文獻。

進一步說,在此書的部分章節中,尺牘已超越了一般意義上的材料,成為撐起結構的支柱。盡管在《葉傳》之前,也有不少學者在人物傳記或專題研究中運用尺牘這一私人性的文獻,如白謙慎《傅山的交往與應酬》的“上編”以傅山致魏一鰲的十八通信札為主體而展開,柳和城的《孫毓修評傳》主要依靠上圖所藏孫毓修友朋尺牘與張元濟往來尺牘,李志茗的《幕僚與世變》則以《趙鳳昌藏札》為研究對象,但就研究中所用尺牘的廣度及深度而言,《葉傳》當為后來居上者。

那么,對后續研究者而言,在《葉傳》的基礎上,特別是在鄭重先生廣泛運用的尺牘材料以建構葉恭綽的宏大世界之上,是否還有可拓展空間呢?

關乎此點,筆者以為,盡管《葉傳》已最大可能地利用了《上海圖書館藏葉恭綽友朋尺牘》這一大宗文獻,但是在友朋尺牘的利用方面仍然存在“文獻不足征”的問題。如前所說,鄭重先生一直想寫“葉恭綽與北洋政府”這一題目,卻始終沒有下筆,關鍵在于缺乏材料。而當鄭重先生發現上圖的這批葉恭綽友朋尺牘之后,才有信心探討這一題目。不過,就筆者的閱讀感受而言,這一遺憾在《葉傳》中并沒有完全彌補。鄭重先生所用的葉恭綽友朋尺牘所涉內容主要集中在著述出版、文化交往、佛教事務等諸方面,極少有葉恭綽在北洋政府時期的友朋尺牘。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葉恭綽先生當年將尺牘捐給上圖的前身合眾圖書館時,顯然就對內容進行了分類與遴選,涉及北洋政府時期的這一部分尺牘有可能沒有捐出,一直保存在葉氏手中,也有可能當時就散佚了。究竟情況如何,仍有待鄭重先生與葉恭綽研究專家們繼續求索。

“文獻不足征”的問題還引出另一個話題,鄭重先生在《葉傳》不少章節中運用葉恭綽與友朋間往來尺牘的對讀來還原事實,如葉恭綽與丁文江、吳湖帆及徐森玉的往來尺牘,以這一方式展開的章節就顯得內容飽滿、敘事充分。同時,我們也看到在《葉傳》還有大量需要還原的人物交往與文化事件,只有友朋寫給葉恭綽的來函,而少了葉恭綽寫給友朋的去信這“半壁江山”,因此,無論是相關的敘事與解讀,這些章節也難免會顯得不夠全面甚至不夠清晰。兩兩對比,我們當會認識到往來尺牘對讀在還原歷史事實問題上遠比單向度的尺牘解讀要全面細致。我想,作為運用尺牘材料進行文史研究的學者,當研究達到一定深度時,自然會關注往來尺牘的問題——擁有更多的往來尺牘,就等于掌握更全面的歷史細節的可能,最終筑起的還原歷史事實的大廈才會更加堅固。

鄭重先生已在《葉傳》中對讀往來尺牘的積極探索,給出了一些頗具啟發意義的范例。當然,這也是因為近水樓臺的地利之便,如丁文江友朋尺牘、吳湖帆友朋尺牘、徐森玉友朋尺牘目前分藏于上圖、上博,對他而言,要獲得這些友朋尺牘中的葉恭綽去信相對容易些。但是,系統地搜尋葉恭綽的去信以便全面對讀,仍是一個浩瀚的文獻工程。一者是經過百年滄桑,葉恭綽去信存佚的情況仍有待廣泛調查。有時就算你有“上窮碧落下黃泉”的努力,極有可能還是止步于“兩處茫茫皆不見”的困境之中。再者,就算靈芬有護,不少公私收藏機構有相當的葉恭綽尺牘收藏,研究者也明確地知道現藏某地某部門,但極有可能往觀無門而徒呼奈何。所以,往來尺牘研究方法的提出與運用固然重要,往來雙方的尺牘文獻的獲得則更為關鍵,不僅要耗費絕大心力去搜尋,還要通過不同渠道來獲得,甚而需要靜候機緣。以葉恭綽編撰《全清詞鈔》時的往來尺牘為例,研究者在留意諸多公藏的同時,也會關注各種拍賣上的資訊,一旦目睹香港蘇富比拍賣2021年春拍2645號葉恭綽致汪兆鏞尺牘,恐怕會難掩激動之情——因為這六通“靈光乍現”般的葉恭綽尺牘,正是研究者朝思暮想的上圖所藏葉恭綽友朋尺牘中汪兆鏞尺牘的對應之件,這批往來尺牘主要圍繞《全清詞鈔》廣東地區詞集征選這一事件展開。正是有了這樣內容翔實、堪稱完璧的材料,葉恭綽《全清詞鈔》編撰中一個有細節的深度研究個案才有可能還原而出。

汪兆鏞致葉恭綽尺牘(上海圖書館藏)

葉恭綽致汪兆鏞尺牘一(香港蘇富比2021年春拍2645號拍品,圖片來自網絡)

葉恭綽致汪兆鏞尺牘二(香港蘇富比2021年春拍2645號拍品,圖片來自網絡)

“從來不朽之筆,須傳不朽之人”,鄭重先生的《葉傳》是否為不朽之筆,筆者在此尚不敢妄加比附。但鄭重先生以八十七歲高齡完成一部心系二十年的著作,說大有功于葉恭綽研究,當不為過譽之論。遙想當年,葉恭綽因與孫中山在鐵路建設及實業救國的思想上志同道合,引為知己。孫中山身后,葉恭綽慨然捐贈仰止亭以示敬仰,直至臨終要求歸葬“仰止亭”畔。可以說,仰止亭既是葉恭綽生命的歸處,也是凝聚其人生理想之建筑。而鄭重先生在葉恭綽逝世五十五周年之際,另辟蹊徑,以葉恭綽友朋尺牘為支柱,為我們建構起葉恭綽及其時代的另一座“仰止亭”。盡管時移世異,風景不殊,新的“仰止亭”畔依然閃耀著葉恭綽人格與志業的熹光,也留下鄭重先生數十年不倦探索的深深足跡。

    責任編輯:鄭詩亮
    圖片編輯:張穎
    校對:施鋆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百家乐园选蒙| 顶级赌场连环夺宝下注有什么窍门| 太阳城娱乐城官方网站| 百家乐官网最稳妥的打法| 百家乐官网赌博机有鬼吗| 大发888检测技能| 百家乐怎么押钱| 百家乐官网怎么下可以赢| 时时博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真人百家乐官网送钱| 线上老虎机| 大发888真人娱乐场游戏| 沙龙百家乐娱乐网| 网上赌百家乐官网有假| 优博线上娱乐| 乐宝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博彩策略论坛| 广州百家乐官网娱乐场开户注册| 百家乐官网怎么玩呀| 博必发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斗地主在哪玩| 皇室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投注网中国体育| 天博国际| 大发888登陆网页| 微信百家乐群规则大全| 百家乐玩法及细则| 娱乐百家乐官网下载| 麻将百家乐官网筹码| 网络百家乐官网网站| 百家乐官网线上代理网站| 百家乐官网好的平台| 足球改单平| 电玩城百家乐技巧| 百家乐投注方向| 太阳城百家乐下载网址| 赢家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官网投注程式| 塘沽区| 葡京百家乐官网玩法| 新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