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韓國“幽靈嬰兒”:2000多名嬰孩消失,兇手是親生父母?
最近,韓國發生了震驚世界的“幽靈嬰兒”事件。
根據韓聯社的報道,韓國衛生福利部表示,調查發現,2015年至2022年期間出生但未向政府登記的2,123名嬰兒中,有249人死亡。
共有1025名嬰兒被確認存活,另有814起案件正在警方調查中。警方已將七起“幽靈嬰兒”死亡案件移交給檢察官,懷疑是謀殺。
所謂“幽靈嬰兒”,是指在醫院出生,卻沒有做戶籍登機的新生兒。
而涉嫌殺害和拋棄這些新生兒的人,竟然是他們的親生父母。
“幽靈嬰兒”事件被發現的契機,則是因為兩名“藏在冰箱里的死嬰”。
01
冰箱里的死嬰
6月21日,一名30多歲的韓國女性被指控殺害兩名新生兒并將尸體存放在冰箱里多年。
據稱,兩名新生兒死亡時僅一天大。他們分別出生于2018年11月和2019年11月。
在出生后第二天被母親勒死,分別被存放在冰箱里4年7個月和3年7個月。
這位母親表示,她這么做是因為經濟困難,需要照顧另外3個孩子。這三個孩子分別12歲、10歲和8歲。
而這位女士的丈夫表示:“我知道我妻子懷孕了,但我不知道她殺了孩子。當她告訴我她墮胎時,我信任她。很抱歉沒有保護好孩子們。最近警察對我妻子進行調查的時候,我就懷疑有什么不對勁,但沒想到她做了這樣的事。我沒有保護好寶寶們,我覺得我的無知也是一種犯罪。我對寶寶們感到非常抱歉。”
更可怕的是,在韓國這種事情不在少數。
在警方調查的另一起遺棄兒童案件中,華城市的一位母親接受審訊,她承認自己將嬰兒送給了她通過網絡聊天室認識的人。當嬰兒被母親遺棄時,嬰兒還不到一個月。
2023 年 3 月,一名母親因涉嫌殺害 76 天大的嬰兒而被捕,嬰兒死于營養不良。這位母親也沒有給孩子辦理出生登記。
02
未做登記,罰款277元
隨著這些案件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新生兒的安全問題引起了強烈關注。
韓國網友紛紛表示:“什么時候能把真正生下來的孩子先撫養好了,再來談出生率問題吧。”
迫于輿論壓力,韓國衛生與福利部宣布,將對全韓新生兒進行篩查。
在走訪調查之后,大家發現,這些案件背后,殺害嬰兒的父母,大多背景相似:家境貧苦,社會地位低下,受教育程度低。
而在這種個體的困境之外,還存在嚴重的系統性漏洞。
按照韓國《居民登記法》的規定,在嬰兒出生后,監護人在一個月內對其出生情況登記即可。若違反規定,罰款5萬韓元(約277元)。
如果新生兒父母未辦理出生登記,醫院也沒有義務向政府報告嬰兒出生情況。
在這樣寬松的規定之下,韓國的“幽靈嬰兒”也就越來越多,始終處于危險之中。
新生兒安全問題頻出之后,韓國政府努力推動一項新制度,規定醫療機構有義務在新生兒出生14天內向當地政府當局通報分娩情況。
不過,醫學界以增加負擔或文書工作為由反對該提議。他們還認為,此舉將迫使婦女在未注冊的機構分娩,政府正試圖將兒童安全的責任推給私人機構。福利部官員表示,旨在引入新制度的《家庭關系登記法》修訂案仍在國會審議中。
除此之外,韓國還通過了刑法修正案,將殺嬰罪的最高刑期從10年提高到與謀殺罪相同:無期徒刑或者死刑。被判遺棄子女的人,處罰從2340美元(約16793.95元)罰款或兩年監禁,提高到3900美元(約27989.91元)罰款或三年監禁。
不過韓國弘益大學的教授李仁英認為,加重處罰最多有助于平息公眾的焦慮,但對降低犯罪率可能并沒有多大的效果。
除了貧窮之外,韓國的棄嬰、殺嬰事件,其實也跟該國的墮胎政策有關。
03
2023年了,墮胎依然很難?
根據韓國公布的數據,2013-2021年間,被指控殺害嬰兒的86人中,有67名年齡在14-29歲之間,多數是女性。
要知道,直到2021年,墮胎這件事才在韓國合法化。而墮胎的手術卻缺乏配套法律和服務支持。
墮胎手術不在國家保險制度之中,相關手術的從業者也沒有可供參考的權威數據庫。
于是,很多人往往通過網絡自己尋找和篩選信息,有些人甚至不顧潛在的健康風險,選擇自己墮胎。
04
一邊人口焦慮,一邊殺害嬰兒?
眾所周知,韓國是世界上生育率最低的國家,到2025年,韓國老年人預計占總人口的五分之一。勞動力萎縮的壓力讓韓國政府一直很焦慮,政府甚至一度考慮免除三孩或多孩父親的義務兵役。
一邊是官方的人口焦慮,一邊是民間的殺嬰事件。為何如此矛盾?
2021年,一項針對8500名婦女的調查研究發現,近70%尋求墮胎的人說,不要孩子無非兩個原因,要么就是孩子影響自己的職業或者教育規劃,要么就是缺乏撫養孩子的經濟基礎。
在韓國,許多夫婦認為生活成本高,工作時間長,失業者的機會有限,教育體系競爭激烈且極為昂貴,而且還存在普遍的性別不平等問題。
韓國非營利組織未婚媽媽家庭協會會長金敏貞說,要解決人口問題,與其懲罰那些不想要孩子的人,不如為在撫養孩子方面遇到困難的夫婦提供更好的幫助。
編譯/阿海 排版/阿桃 監制/April
原標題:《韓國“幽靈嬰兒”:2000多名嬰孩消失,兇手是親生父母?》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