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科創硬力|聯影醫療董事長:科創板包容性顯著增強,創造更多可能
2023年7月22日,科創板即將迎來開市交易4周年,在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站在這個時間節點,澎湃財經推出《科創硬力:科創板4周年特別報道》,邀請資本市場頂級專家,一線金融機構負責人,上市公司負責人,回顧設立科創板試點注冊制4年來的得失,展望新起點上,科創板的改革前景。
本期刊出的是對聯影醫療董事長、聯席首席執行官張強的專訪。
“在過往十余年的發展中,聯影醫療不斷被上海這片沃土滋養。上交所科創板是‘硬科技’企業上市的首選地,也是聯影醫療進入資本市場的不二選擇。”科創板開市四周年之際,聯影醫療董事長、聯席首席執行官張強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專訪時表達了上述觀點。
作為國產醫學影像設備龍頭企業,聯影醫療在科創板上市,不僅刷新了2022年科創板IPO最高融資紀錄,也是當年A股年內第二大IPO。自2021年12月31日上市申請獲受理到2022年8月22日上市,聯影醫療前后用時不到8個月。至今,張強仍對上交所在當時疫情影響下依然高效運轉的狀態印象深刻。
說起科創板制度改革,張強認為,第五套上市標準適用范圍拓寬至高端醫療器械領域,支持處于研發階段尚未形成一定收入的企業上市,為創新醫療器械企業打開了上市的閘門,相信也將助推中國醫療設備廠家步入發展快車道。
以下是澎湃新聞與聯影醫療董事長張強的對話(略有刪節):
澎湃新聞:科創板四周年,聯影醫療上市近一年,聯影醫療與科創板有怎樣的淵源?籌備上市的過程中,有哪些事情讓你印象深刻?
張強:生物醫藥產業是上海著力發展的三大先導產業之一。經過多年努力,上海已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成為全球醫藥企業的重要集聚地。這是產業發展的堅實基礎,也是聯影醫療茁壯成長的根基。在過往十余年的發展中,聯影醫療不斷被上海這片沃土滋養。
四年前,上交所正式設立科創板,旨在推動科技創新企業發展,優先支持符合國家戰略,擁有關鍵核心技術,科技創新能力突出,主要依靠核心技術開展生產經營,具有穩定的商業模式,市場認可度高,社會形象良好,具有較強成長性的企業。因此,上交所科創板是“硬科技”企業上市的首選地,也是聯影醫療進入資本市場的不二選擇。
公司自2021年12月31日上市申請獲受理開始,至2022年7月19日獲得發行批文,歷經兩輪問詢及一輪發行注冊環節反饋意見落實函,到2022年8月22日上市用了不到8個月的時間。這過程中有很多印象深刻的事,比如上海2022年初疫情期間上交所依然高效運轉,聯影醫療的上會、詢價等多個環節也得以順利推進。
澎湃新聞:科創板即將迎來四周年,先后推出多個創新制度設計,對于聯影醫療來說,哪些制度設計最有吸引力?對于科創板制度建設還有哪些建議?
張強:科創板結合科創企業特點構建了市場化的詢價定價機制,支持買賣雙方圍繞企業內在價值表達估值看法,促進合理估值、審慎定價,探索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新股估值定價之路。申報企業不用再局限于傳統的市盈率、現金流貼現等估值方法,而是可以結合自身所處行業及實際生命周期階段,采用多元化的估值方法進行估值,合理體現內在價值。
以聯影醫療發行為例,彼時網下投資者報價區間為11.95元/股-175元/股,在剔除無效報價和最高報價后,“四數孰低值”為128.31元/股。公司和聯席主承銷商綜合考慮合理投資價值、可比公司二級市場估值水平等因素后,協商確定發行價格為109.88元/股,體現了公司內在價值。
此外,科創板引入了做市商制度。今年4月,華泰證券宣布對公司開展做市交易業務,這給公司帶來的變化是積極的。一般而言,市場容易出現由于投資者“羊群效應”導致的股票價格過度反應。而做市商可憑借資金、信息等方面的優勢,最大程度地平抑市場“非理性波動”,有效降低交易成本,為廣大投資者帶來更好的投資體驗。長期來看,做市機制可以幫助公司估值趨向合理,同時還可為公司回購、股東增減持、股權激勵計劃等實施提供便利,間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科創板作為具有顯著科創屬性的市場,其本身的規則制度也在不斷創新和發展,以適應環境變化、解決實際問題。我們希望未來上交所可以多提供相關的專題培訓,幫助企業更加充分地理解法律法規,以進一步提高信息披露質量。也希望可以適當降低普通投資者參與科創板的門檻,讓更多中小投資者參與其中,共享發展紅利。
澎湃新聞:除了聯影醫療,不少其他國產醫療設備廠家也選擇了科創板。您認為,科創板對于整個國產醫療設備行業的發展有怎樣特別的意義?
張強:帶有“高端制造”“硬科技”屬性的醫療器械領域正成為加快實現高水平醫學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踐行地,創新是其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但高強度的研發投入也成為眾多企業的發展“攔路虎”。科創板正在為這些企業發展創造更多的可能。
科創板通過持續改革,對科創企業的包容性顯著增強。第五套上市標準適用范圍拓寬至高端醫療器械領域,支持處于研發階段尚未形成一定收入的企業上市,為創新醫療器械企業打開了上市的閘門,相信也將助推中國醫療設備廠家步入發展快車道。
澎湃新聞:上市近一年,科創板上市對聯影的發展提供了哪些機遇和挑戰?
張強:科創板為企業科技創新提供了堅實的發展后盾,便捷的融資渠道助力企業在研發上加大布局。自上市以來,聯影醫療借助資本市場力量,在相關領域不斷投入,經濟效益得到提升,實現了各項業務的高質量發展。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2.38億元,同比增長27.3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56億元,同比增長16.86%。
以聯影醫療近期業務動態為例,公司在充分考慮行業發展趨勢、自身業務及技術發展需求等因素的基礎上,以公開摘牌方式參與艾普強增資項目,取得其增資后4.6875%的股權。艾普強的國產質子系統產品其在臨床使用中,基于多模態圖像引導治療,也需要配置影像設備(CT、MRI、MI)。聯影醫療全球臨床產品分子診斷產品及MRI將和艾普強的質子放療設備形成優勢互補,攜手共進,有助于打破外資在放療技術壟斷,拓展公司在放療領域的布局,加快質子治療腫瘤這一先進技術在我國的推廣。
成為上市公司后,聯影醫療更加注重提升自身能力,面對證監會發布的“新一輪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三年行動方案”,公司也將從治理能力、競爭能力、創新能力、抗風險能力、回報能力五個方面精進自身。
未來我們將繼續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不斷探索適應高效靈活運作的治理結構,完善平臺化、專業化的管理體系,持續優化日常運營管理細則,健全更加科學有效的公司決策機制、市場快速反應機制和風險防范機制,以適應公司的高速成長,增強適應國際化、市場化的全面競爭力。
澎湃新聞:可以看到,進口醫療器械廠商們在積極推進國產化、本土化。你如何評價進口廠商們在中國的布局?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對于中國本土醫療設備廠商的發展,有什么建議?
張強:事實上,國際友商在中國的供應鏈本土化很早就已開始,并有大量型號在中國生產,因此市場化的競爭在國內持續存在了很長時間。近年來,伴隨國產醫療設備整體研發水平的進步,產品核心技術被逐步攻克,產品品質與口碑崛起,國產醫學影像設備行業已經逐步實現與國際品牌比肩并跑甚至領跑的目標。
聯影醫療在創業之初,我們就將戰略目標、產品設計等設定對標國際友商,進口友商的“中國制造”策略也反向促進了聯影醫療不斷提高自身要求,實現自我提升。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為聯影醫療走向海外、參與全球品牌競爭奠定了基礎。
近年來,健康中國作為國家戰略,提出了加強高端醫療器械創新能力建設,加快醫療器械轉型升級,實施綠色和智能改造升級等重要方向。黨的二十大報告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都進一步強調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近期發布的《“十四五”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規劃的通知》也將為產業鏈上下游發展帶來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
聯影醫療將繼續致力于研發世界級領先技術,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可及,也期待與各界攜手,共同推動國產醫療裝備行業高質量健康發展。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