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氫能產業進入投資窗口期
“氫能源產業,一觸即發”,這是工人日報近期報道文章對氫能源產業的評價。該報道表示:“巨大的想象空間使得氫能源成為全球投資增速最快的行業”。而中信建投證券的研報也表示,氫能源板塊有望進入明確投資窗口期。
工人日報的相關報道截圖
全球氫能產業發展十分迅速,據國際氫能委員會預測,到 2050年,全球范圍內氫能占全部能源消費的比重將提高到18%,氫經濟的市場規模將達到 2.5 萬億美元。
我國氫能發展雖然起步相對較晚,但已形成較大的規模,目前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制氫國。截至2022年底,我國各地方發布氫能政策超300項。當前,已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中央企業在氫產業鏈上布局發展。
今年以來,相關氫能項目開展得如火如荼,譬如,甘肅省4GW光伏離網制氫項目啟動招標,單體制氫規模創國內新高,招標規模超預期;內蒙古自治區的第二批風光氫儲項目啟動,下半年有望開啟第三批、第四批項目建設,等等。
對于未來,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產業經濟室主任魏琪嘉在接受央視財經采訪時也表示,以氫能牽動產業鏈綠色化轉型帶來產業受益為例,潛在產業規模將達到10萬億元。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一直在開展氫能產業化的相關研究,獲得了一系列成果。
在2022年底,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表示,經過幾年的發展,我國氫能產業已經具備了良好基礎,并逐漸呈現出五方面一體化的發展模式和路徑:
從單一的汽車企業銷售氫能汽車產品,轉變為“運營+車輛+制氫”的一體化產業發展模式;從單一的靠氫能解決能源問題,轉變為氫能、風電、光伏、儲能一體化的低碳能源發展模式;從單一的補能設施,向加氫、充換電、加氣加油一體化的交通補能設施轉變;從單一城市發力,向主力城市加協同城市一體化發展的模式轉變;從單一產品技術突破降低成本,轉變為核心部件加制氫全產業鏈條的一體化降本。
車百智庫、百人會氫能中心在2022年發布的研報《開啟氫能在交通、工業、建筑、儲能領域多場景應用》(后簡稱“研報”)中表示,為實現“雙碳”目標,氫能的支撐作用必不可少。研報也指出,目前氫能產業還存在技術、機制、資金、基礎設施等短板,長期來看,還需要更完善的政策體系、更前沿的技術創新、更契合的應用場景、更合理的商業模式,共同促進氫能產業的規?;瘧?,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氫能發展路徑和模式。
一、發展速度非???/strong>
氫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無毒的氣體,氫能(Hydrogen energy)是指氫和氧發生化學反應釋放的化學能,是一種高能量密度的清潔二次能源,具有零污染、零碳排放等優勢,被稱為21世紀“終極能源”。
據研報,當前全球已經有近30個國家和地區發布了氫能發展戰略,美國、歐盟、日本等主要經濟體都把氧能作為未來能源轉型的重要突破口。在交通、工業、建筑、儲能等多個領域,多個國家和地區已開展一系列實踐探索,氧能已成為其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于全球氫能產業的未來,據國際氫能委員會預測,到2030年,全球氫能領域投資總額將達5000億美元;到2050年,氧能將滿足全球18%的終端能源需求。氧能產業將創造3000萬個工作崗位,減少60億噸二氧化碳排放,并創造超過2.5萬億美元的市場價值,將為全球能源轉型和減碳事業做出巨大貢獻。
自2019年,我國氫能產業駛入了發展快車道。2022年3月2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了《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提出要建立“1+N”政策體系,明確氫能戰略定位,部署產業發展重點任務。
我國各地方政府也發布了很多氫能政策。截至2022年底,各地發布的政策超300項,政策類型多方面,支持方向以氫能交通應用向跨行業耦合應用場景拓展。
進入2023年,氫能行業獲政策的支持力度更大。譬如,2023年1月份,湖南省長沙市發改委發布的《長沙市氫能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23年—2025年)》提出,到2025年,氫能產業培育初見成效,產業創新能力顯著提高,氫能示范應用取得明顯效果;2023年6月份,廣東省能源局印發的《廣東省推進能源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提出,聚焦氫能核心技術研發和先進設備制造,加快培育從氫氣制備、儲運、燃料電池電堆、關鍵零部件和動力系統集成的全產業鏈。
在氫能研發方面,據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的文章,中國氫能技術研發與專利迎來爆發期,年均增速超20%,年均申請量超過8000件。2021年,中國氫能專利申請量占全球的77%,有效氫能專利占全球的45%。這使得我國已成為全球氫能專利產出的主要國家。這當中,截至2022年9月底,中國氫能“制-儲-輸-用”全產業鏈專利總量達到119629件,產業鏈中下游專利占比達到73.6%。
圖源:《基于專利分析的氫能技術發展趨勢及中國石油企業對策研究》
進入投資窗口期
據研報,當前,氫能清潔高效的供應網絡正在形成。氫源結構呈“穩灰增綠”,灰氫仍是主體,發展空間有限,綠氫示范提速,多條路線并重。
我國相關企業也積極行動起來。當前,已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中央企業在氫產業鏈上布局發展,覆蓋了煤炭、電力、石油天然氣、核能等各個重要的能源領域。研報顯示,據不完全統計,截止 2021 年末,我國針對氧能產業的投資基金累計規模超800億人民幣。2020年-2021年公開可查詢的基金規模已超越 2015-2019年基金規模總和。
具體項目方面。6月25日,據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消息,9.45兆帕全尺寸非金屬管道純氫爆破試驗在位于新疆哈密的國家管網集團管道斷裂控制試驗場成功實施,這標志著國內首次高壓力多管材氫氣輸送管道中間過程應用試驗圓滿完成,為我國今后實現大規模、低成本的遠距離純氫運輸提供了技術支撐。
另外,甘肅省4GW光伏離網制氫項目也與今年啟動招標,單體制氫規模創國內新高,招標規模超預期;內蒙古自治區的第二批風光氫儲項目啟動,下半年有望開啟第三批、第四批項目建設。
今年一季度,氫能行業眾上市公司盈利改善明顯。同花順數據顯示,在189家氫能源板塊上市公司中,92家公司今年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占比近五成。其中,27家公司今年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翻番。
在資本市場上,氫能板塊的表現也很強勁。譬如,6月27日,蜀道裝備、美聯新材、康盛股份、英力特、華光環能、京城股份、華電重工、康普頓、美錦能源、陽煤化工等10只氫能概念股集體漲停。
因此,中信建投證券分析,氫能源板塊有望進入明確投資窗口期。
關于氫能電池汽車的發展,據研報,我國規劃在 2025 年前,燃料電池車輛保有量達到 5 萬輛左右。
近幾年,我國加氫站建設也明顯提速。根據中國氫能聯盟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中國累計建成加氫站358座,其中,在建245座,加氫站數量全球第一。據中國氫能聯盟預計,到2030年我國氫能需求量將達到3500萬噸。
2016-2021年我國加氫站建設數量
氫能發展的建議
氫能產業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但需理性推進。
據研報,中國綠氫站氫氣總產值的比例不足1%,產業鏈供應鏈不健全,成本過高,短期內氫能難以直接助力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實現雙碳目標。近年來,中國氫能產業收到新能源汽車和可再生能源產業高速發展的積極影響,被視為帶動經濟增長的下一個突破口;然而氫能的規模應用還面臨技術、成本和產業化等多方面的挑戰。近期來看,在交通領域,燃料電池汽車將面臨比電動汽車產業化初期更大的困難。在工業,建筑,儲能等領域,氫能應用也還處于探索示范階段。
因此,面向2025年,應統籌協調各方資源,明確發展重點,充分利用政策、金融等工具,促進核心技術突破與基礎設施完善,不斷推進氫能規?;瘧檬痉叮纬删哂兄袊厣臍淠馨l展路徑和模式。
研報建議,要強化頂層設計,盡快明確氫氣作為能源的基本定位,形成氫電互補協同的發展思路,加快推動氫能綜合示范應用。要攻克核心技術,支持技術研發、產業化和關鍵基礎設施建設,建設技術裝備研發制造的評價檢驗體系,鼓勵國產裝備的商業化應用。要完善基礎設施,加強政策創新、技術創新、裝備創新和宣傳引導。要加強經濟政策支持,創新綠色債券政策,優化財政補貼政策,建立風險補償機制。
另外,當前我國氫能產業的激勵政策也出現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對地方財政依賴嚴重,覆蓋場景較為單一,支持手段頗為局限,激勵效果出現邊際效益遞減的現象,等等。
為此,建議進一步完善氫能激勵政策,促使政策更多向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傾斜,加速氫能產業的降本。促進相對單一的以補貼為主的政策體系,轉向多元化的財政激勵與非財政激勵相結合的政策體系,逐步引導氫能降低對“財政補貼”的依賴。拓展氫能的激勵政策覆蓋面,完善工業、發電、儲能應用場景的激勵政策體系。另外,還要借鑒國際經驗,綜合運用政府投資、政府基金、融資聯盟、碳差價合約、需求激勵措施、金融支持等各類支持工具,形成政策激勵工具箱,推動產業盡快實現規?;⑹袌龌l展作用。
總之,氫筑未來,發展可期。氫能已經成為我國發展綠色經濟的重要引擎和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必選路徑。面向2025年,相信伴隨氫能產業生態體系的建立,基礎設施網絡的不斷成熟,關鍵技術材料的創新突破,多元場景的規模示范和綠色金融市場的正向激勵,氫能產業鏈相關企業將逐漸降低對補貼的依賴,依托產品核心競爭力提升,建立可持續商業模式,為我國構建全球最大的氫經濟體系打下堅實基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