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憤怒不會讓你的戀愛完蛋|關于憤怒的7個真相
原創 簡單心理 簡單心理
朋友 Emma 經常會向我吐槽,自己有一個「愛生氣」的男朋友:「我們發生了矛盾,他經常會生氣,總感覺這樣會對我們的關系傷害很大。」
在向 Emma 分享了一些對于「憤怒」的錯誤認知后,她逐漸能夠接納男友的憤怒情緒了,即使還是會有爭吵,但她對這段關系的滿意度相比從前卻要高很多。
其實,有很多情侶分手的原因,也是因為不知道該如何「接納憤怒」。我們不僅習慣于,將一個人的憤怒情緒與 Ta 的人品或情商劃等號,也總會覺得,一旦雙方開始爆發憤怒了,就離關系「完蛋」不遠了。
現代社會不斷告訴我們:保持理智,遠離憤怒,但又有幾個人能做到一輩子不生氣呢?與其一味抑制,不如學會如何接納和擁抱憤怒這種情緒。
這篇文章我們就想來聊聊有關憤怒的幾個真相,讓「接納憤怒」從不再恐懼開始。
01
憤怒,不會讓你們的關系「完蛋」
每當和男朋友大吵一架后,總會特別擔心,「完蛋了,不會快要分手了吧……」。因為每次吵架發火的時候,總會讓我產生一種現在的關系「糟糕透了」的感覺。
或許這也是很多人害怕「憤怒」的原因之一,長期以來生活的環境都在告訴我們:發泄憤怒會讓關系產生裂痕,而一旦裂痕形成就很難修復了。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研究表明,在親密關系中隱藏憤怒,反而是有害的(Baumeister et al., 1990)。
想象一下,如果你對自己的伴侶有些不滿,卻選擇隱藏自己的憤怒不表達會怎樣?你的伴侶可能并不知道自己的某些行為,會令你感到不快,而你自己也會因為壓抑了這份情緒感到憋屈。長此以往,反而會對關系產生更深層的負面影響。
? 《82年生的金智英》
甚至,這些被抑制的憤怒情緒,會以另一種方式「發泄」出來,那就是——「隱形攻擊」,它可能表現為:拉黑、生悶氣、在心里默默扣分,陰陽怪氣對方等。這種變相表達憤怒的方式,不僅會讓人摸不著頭腦,不明白問題究竟出在哪里,同時,也會讓你們之間的溝通無法展開,更有可能對彼此造成傷害。
實際上,成熟的親密關系中是可以接納憤怒的,我們可以表達自己的不安、抱怨和憤懣。作為獨立的個體,我們不可能對另一個人處處滿意,也不可能在一段關系中永不生氣,但我們可以協商界限,學會如何共情和寬恕。
02
憤怒背后,隱藏著需要
想想會引起你憤怒的原因是什么?很多時候讓我們感到憤怒的,往往是心中隱藏的某種需要未被滿足。
就像你希望對方能多一些陪伴和理解,但這個需求卻遲遲沒有得到回應,這種情況下,就可能轉換成一種充滿怨氣的方式提出這個需求,希望得到對方的重視。
此時,憤怒的情緒反而代表著期待溝通、一起解決問題的可能性。如果對方能夠合理地向你表達自己的憤怒,其實是一種更加開放和坦誠的表現。
? 《怒嗆人生》
03
外表憤怒的人,內心可能在偷偷哭泣
小時候看愛情電影經常感到不解:「男主角被分手后,怎么第一反應是捶墻啊?」,本應悲傷的故事,看起來卻充滿了怒氣。
長大后,我發現身邊不止一位男性朋友會有類似的現象:他們的悲傷情緒,似乎總會被憤怒所取代。
精神病學家 Elisabeth Kübler-Ross 博士在《論死亡與臨終》一書中提出,悲傷可以分為五個階段: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抑郁以及接受。也就是說,憤怒其實是悲傷的一部分,只不過有時候,憤怒的表現更為強烈,以至于掩蓋了悲傷。
? Unsplash
就像我們經常聽聞,在醫院的搶救室外,無力回天的病患家屬,對著醫生大喊「你為什么救不活他啊」。當悲傷的事物無法挽回,或是太過沉重,我們都有可能產生這種「因悲而怒」的感覺。
這種現象,在男性身上會體現地更為明顯。因為男性從小接受的「男子漢」教育中,會有這樣一條準則:悲傷意味著脆弱,是一種不能外露的情緒。很多男性可能一輩子都很難意識到,自己這是在悲傷,而不是憤怒。
所以下次遇見生氣的人,可以試著理解一下 Ta 生氣的原因,外表咆哮的大老虎,內心也許隱藏著一只被雨水淋透的貓咪。
04
躲避憤怒,是大腦的自動反應
或許每個人都會有這種感覺:如果有個人在你身邊突然開始發脾氣,你會立刻有種想要離開 Ta 的沖動。
這可能是因為,我們的大腦識別到了憤怒者散發的威脅信號。憤怒,作為人類的古老情緒之一,具有表示威脅的功能,而我們的大腦是天生就會優先識別威脅的。
? 《假面》
有一項研究證明,即使是 5 個月大的小嬰兒,也可以在區別憤怒、恐懼、悲傷這幾種面部表情的同時,更快注意到憤怒的表情。
這種優先識別威脅的反應機制,也會在其他動物身上體現。如果動物在面對威脅時沒有快速采取行動,生存的幾率就會大大降低,也會更容易被自然界淘汰。所以識別威脅,本質上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
當我們走進一個有憤怒者的房間,我們的默認反應就是快速離開那個充滿憤怒情緒的地方(Fox et al., 2000)。但這并不代表我們膽小懦弱,也不一定意味著我們是在害怕這個人、害怕憤怒的情緒,而是大腦在自動為我們的安全保駕護航。
05
憤怒不一定意味著「攻擊」
當我們面對一個憤怒的人時,經常會有這種恐懼——「他好像下一秒就要撲過來打我」。
憤怒的人,一定會攻擊別人嗎?當然不是。實際上,憤怒和攻擊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概念。
憤怒是我們每個人都會具有的一種正常情緒,就像快樂和悲傷一樣,時不時的在生活中出現。而攻擊則是一種以傷害他人為目的的故意行為(Berkowitz,1993),可以體現為咒罵、揮拳、朝人扔東西、摧毀物品、言語侮辱等等。
? 《怒嗆人生》
雖然攻擊性行為看起來好像是憤怒導致的,或者至少和憤怒有關,但過往的研究已經證實了,憤怒情緒演變成攻擊性行為的情況其實只占少數。甚至,心理學中的宣泄療法認為,發泄或表達憤怒,對于減少攻擊性行為是很有幫助的(Bennett,1991)
就像有人用「酒后亂性」來掩飾自己的主動意圖一樣,「我太生氣了,才動手打了 Ta」,也是在用憤怒情緒為自己的暴力行為背鍋。憤怒只是一種再正常不過的心理體驗,我們在害怕的、想要抑制的,是一個人身上的攻擊性,而不是憤怒情緒本身。
06
人在憤怒時,反而更好溝通
我們經常會用「不可理喻」「倔脾氣又犯了」等詞匯,形容一個正在氣頭上的人。因為當一個人情緒被憤怒掌控時,Ta 似乎很難認真傾聽他人的話語和意見。
但過往的一項研究卻表明,憤怒狀態下的人反而會更多地采集駁斥自己的信息,想法更開放,結果也更有可能改變先前的認識,而非陷在其中(Maia J. Young ,et al.,2009)。
研究人員將處于悲傷和憤怒情緒中的被試者,對于同一事件的看法進行對比,發現處于憤怒情緒下,被試者的看法會發生更多變化。
? 《革命之路》
這是因為與悲傷相比,憤怒情緒可能有助于減弱「證實偏差(the confirmation bias)」。證實偏差是指,人們會搜尋有利于支持自身信念的信息,而忽略那些否定他們信念的信息。
所以即使在對方生氣時,提出不一樣的看法也是有效的,或許對方看起來很倔,但說不定 Ta 內心的想法正在悄悄發生變化。
07
意識到「Ta 不是沖我發火」,就沒那么慌了
讓一個人憤怒的原因有很多,不一定是因為當下的人和事。有時候,過去遭受的創傷,也可能成為憤怒情緒的助推器。
一位朋友告訴我,每次打開車門前,如果她忘記查看附近是否有人或自行車經過,男朋友就會表現的異常生氣。
她曾經一度不理解,為什么男朋友情緒會這么激動,后來才知道,男朋友的媽媽就曾在騎車時,被突然打開的車門撞到了地上,這讓男朋友很是難過。
所以每次朋友毫不顧忌的打開車門,似乎都是讓媽媽被撞的畫面,在男友面前再次重現,這也解釋了他的憤怒情緒并不是針對朋友,而是過去的經歷在心中留下了傷疤。
? 《秋日奏鳴曲》
當我們找不到對方生氣的原因,或者察覺到對方的憤怒情緒有些過了頭,就可能是因為曾經的創傷導致的。
意識到自己不是導致他人憤怒的原因,對憤怒的承受者來說是有很大好處的。這會幫助我們沒有那么慌張和焦慮,也能更加輕松的應對他人的情緒(Blechert J, et al. 2012)
總而言之,憤怒是一種人類的正常情緒。
有時候,憤怒還具有改變世界的力量。就像女性主義學者上野千鶴子,回憶自己開始女性主義研究的最初動力,就是因為在社會學中感受到了一種從未經歷過的憤怒,「在我的生活中,第一次感覺到有話要說,即使沒有人要求我這樣做。」
憤怒,不應該只作為理性社會中被極力抑制的荒蠻行為。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理解憤怒的方式,阻止憤怒中存在的攻擊性。
但作為人,我們不可能活在一個沒有憤怒的世界里。
參考文獻
————————
Baumeister, R. F., Stillwell, A., & Wotman, S. R. (1990). Victim and perpetrator accounts of interpersonal conflict: Autobiographical narratives about ange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9(5), 994–1005. DOI:10.1037/0022-3514.59.5.994
Elisabeth Kübler-Ross.On Death and Dying.1969
Marsh, A. A., Ambady, N., & Kleck, R. E. (2005). The Effects of Fear and Anger Facial Expressions on Approach- and Avoidance-Related Behaviors. Emotion, 5(1), 119–124. https://doi.org/10.1037/1528-3542.5.1.119
Schwartz, G. M., Izard, C. E., & Ansul, S. E. (1985). The 5-month-old's ability to discriminate facial expressions of emotion. Infant Behavior & Development, 8(1), 65–77. https://doi.org/10.1016/S0163-6383(85)80017-5
Berkowitz, L. (1993). Aggression: Its causes, consequences, and control.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Blechert J, et al. (2012). See what you think: Reappraisal modulates behavioral and neural responses to social stimuli.
Maia J. Young, Larissa Z. Tiedens, Heajung Jung and Ming-Hong Tsai (2011) 'Mad enough to see the other side: Anger and the search for disconfirming information',COGNITION AND EMOTION, 25(1), pp. 10-21.
作者:青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