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培養拔尖技術人才,職業院校準備好了嗎?
職業院校要培養拔尖技術人才,這一信號來自教育部的一個試點文件。
今年5月,教育部下發《關于委托開展首批重點領域職業教育專業課程改革試點工作的函》(以下簡稱《函》),首批試點工作圍繞先進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對技術人才的新要求,委托深圳職業技術學院(6月,該校升格為深圳職業技術大學——記者注)、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等6家單位牽頭,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農機裝備等6個重點領域開展。
《函》中提出的“推動創新型拔尖技術人才培養”給職業教育戰線提出了新挑戰和新要求。職業院校準備好了嗎?為此,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了首批試點工作的兩家牽頭單位負責人——深圳職業技術大學校長許建領、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方小斌,以及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工作評估骨干專家侯長林。
培養拔尖技術人才是職業教育的時代使命
記者:在職業教育領域提出培養“拔尖技術人才”,您覺得這一人才培養目標的提出對職業教育的意義是什么?
方小斌:個人認為,在職業教育領域提出培養“創新型拔尖技術人才”,是職業教育為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支撐的時代使命,是進一步增強職業教育的適應性和貢獻度的具體體現,是進一步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的重要舉措,也是進一步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招。
許建領:對職業教育而言,至少有兩個層面的意義。一是進一步為職業教育正名。“創新型拔尖技術人才”概念的提出,把職業教育放在“尖”的位置,將極大增強職業教育的社會吸引力。二是賦予職業教育更大使命。在職業教育領域提出這一概念,為職業教育的發展指明了新方向,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機遇。
侯長林:“創新型拔尖技術人才”這一名稱的提出,賦予了職業教育更大的期望,同時,也為職業教育尤其是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制造業升級給技術人才提出了新挑戰
記者:《函》中提到試點工作要“圍繞先進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對技術人才新要求”,從制造業轉型升級來看,新時代對技術人才提出了哪些新挑戰和新要求?
許建領:隨著人工智能的迅猛發展,珠三角地區已經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無人工廠”,機器代人已不是科幻憧憬。這對傳統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造成了很大的挑戰。
先進制造業升級,對學校相關專業點的挑戰,主要體現在“從手到腦”的轉變。過去,講“教師的手上要有油”,現在不僅要“手上有油漬”,還要“腦中有代碼”。過去師生的教學需要進行手工操作,現在則需要進行綜合計算、復雜數控。這給專業帶來的是“脫胎換骨”般的挑戰。
方小斌:隨著我國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進入高速成長期,磁懸浮、智能駕駛、永磁同步電機等技術催生企業技術革新,新時代技術人才需要滿足軌道交通裝備智能制造、智慧駕駛、智能運維等產業的高端需求。這些新技術、新業態的發展對學校的專業設置、專業數字化改造、模塊化課程改革、虛實結合的實訓條件建設、基于數字技術的教學模式等都提出了挑戰。
侯長林:制造業升級必然帶來產業崗位結構的變化和工作任務的升級,也對技術人才提出了新要求。比如,從簡單的技術操作走向復雜問題解決,大部分重復的、標準化的崗位會被智能化生產系統替代,崗位的智能化迫使勞動者從傳統的規則性體力勞動走向非規則性、復雜的智能勞動。這對技術人才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拔尖技術人才要更加突出“技術”
記者:我們應怎么理解和定義“創新型拔尖技術人才”?
許建領:理解“創新型拔尖技術人才”這一概念,必須要把握“創新拔尖”和“技術人才”這兩個關鍵點。重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扎實的技術能力,能夠在某一領域獨立開展實踐生產;二是高階的創新能力,能夠在生產實踐中不斷推動生產流程、生產工藝、生產管理等創新;三是卓越的領導能力,能夠在團隊協作中帶領團隊不斷超越;四是優秀的綜合素質,包括人文素養、社會責任感等。所以,新階段的職業教育改革,必須要遵循類型化邏輯,把培養技術技能人才作為核心目的。必須要遵循高階性邏輯,通過教育教學創新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潛能。
方小斌:對職業教育來講,相對以前提出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目標來說,要更加突出“技術”,而不僅僅是“技能”。“創新型拔尖技術人才”是具備較強學習的能力、思考的能力、實踐創新的能力,具備工匠精神,精操作、懂工藝、會管理、善協作、能創新,適應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侯長林:“創新型拔尖技術人才”至少包含3個方面的含義:一是創新型人才。這類人才要有創新的精神、創新的理念、創新的思維方式和創新的行為習慣等特質;二是拔尖人才。這類人是創新型人才中冒尖的那一類;三是技術人才。創新有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之分。
拔尖技術人才培養是系統工程
記者:《函》中提到的總體要求是:聚焦提升職業學校關鍵辦學能力,以專業核心課程改革為切入點,面向行業重點領域打造一批具有世界水平、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一流核心課程、優質教材、優秀教師團隊和實踐項目。是否可以理解為:應該從課程、教材、教師和實踐項目等內容出發,進行人才模式的改革才能達到培養“創新型拔尖技術人才”的目的?
許建領:“創新型拔尖技術人才”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理念、制度、方法、技術、資源等要素的系統性改革。首要的應該是對拔尖技術人才的理解,拔尖技術人才是什么樣的,什么樣的教育能夠發現拔尖技術人才、激發拔尖技術人才?這是教育實踐的邏輯前提。基于這個邏輯,再去推進課程、教材、教師、實踐項目等方面的改革。
方小斌:職業院校辦學應該找準辦學定位,把服務國家、區域、行業需求作為辦學根本出發點,聚焦核心競爭力和關鍵辦學能力,順應時代“新”變化,打造一批核心課程、優質教材、教師團隊和實踐項目,及時把新方法、新技術、新工藝、新標準引入教育教學實踐,推動職業教育改革創新。
侯長林:我認為要想培養出“創新型拔尖技術人才”,首先需要制定“創新型拔尖技術人才”的標準。其次,根據標準設計“創新型拔尖技術人才”培養方案。第三,建立“創新型拔尖技術人才”培養的工作機制。第四,提升與“創新型拔尖技術人才”培養相適應的辦學層次。當然,這需要一個過程,但應該有這種頂層設計和長遠規劃。
培養拔尖技術人才,不是單純“選苗”更要培育土壤
記者:對職業教育領域而言,您認為拔尖技術人才是否也要甄別?您有何建議和對策?
許建領:“創新型拔尖技術人才”培養不是單純“選苗”,而更要培育土壤。拔尖技術人才需要甄別,但甄別不是指向少數人,而是面向絕大部分學生,改變整體教育模式,營造有利于各類學生“冒出來”的多樣化評價制度。這個甄別評價導向,至少要關注如下幾點。
一是要關注全體學生。不能僅僅鎖定電子信息、先進制造、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領域,在社會服務等行業領域同樣需要。這就需要面向全體學生,建立適用不同行業領域拔尖技術人才的甄別標準。二是要關注全面發展。培養拔尖技術人才不能僅僅鎖定學生的某一方面,不能關注學生單向度的知識技能,還必須要關注學生一般發展的水平,關注學生的責任意識等社會價值。三是要關注類型特色。職業教育領域的“創新型拔尖技術人才”必然有自己的類型特色,不能套用一般性的拔尖人才標準,需要在工匠精神、實操能力、技術含量、綜合素養等方面進行甄別。
侯長林:當前,無論是高職專科院校還是職業本科院校,其生源有一部分都是來源于中職學校。這就有必要在中職學校開展早期拔尖技術人才的甄別和培養活動。中職學校學生在知識學習方面總體上趕不上普通中小學學生的平均學習能力,但在技術學習方面則有其強項,在龐大的中職學校學生群體中肯定會有在技術方面很有天賦的孩子。
我建議,具備技術天賦的中職學校學生要有直升職業專科、本科乃至碩士、博士的機制或通道。
培養拔尖技術人才需要突破哪些阻礙
記者:職業院校要培養出“創新型拔尖技術人才”,您認為有哪些阻礙需要突破?
許建領:我認為阻礙有幾點。一是教育理念,目前各界對“創新型拔尖技術人才”的理解有待爭鳴探索,需要在培養目標、培養規格等問題上達成一定的共識,才能有效開展人才培養實踐。二是教師能力,教師的專業知識技能需要與產業前沿、技術前沿同步迭代,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也同樣要打破常規,要具有善于發現學生潛能、激發學生潛能、提升學生潛能的能力。三是教育政策,現有的制度體系還沒有為“拔尖技術人才”培養提供更多試錯機會,與“拔尖技術人才”相匹配的評價體系亟待建立。盡管道阻且長,但行則將至。
方小斌:個人認為存在以下方面的阻礙:一是不像之前職業教育領域的項目有明確的建設要求和標準,這次的試點工作存在較多的不確定性,需求持續探索和交流完善。二是怎樣成立試驗班,利用什么樣的標準或體系來檢驗試點成果,都是下一步需要細致考慮的內容。另外,以目前的三年制高職的常規教學可能很難培養出“創新型拔尖技術人才”。
侯長林:我認為阻礙主要有:一是職業院校的科研水平不高。科研技術創新水平不高的職業院校怎么能夠培養出“創新型拔尖技術人才”?二是沒有學科概念。高水平的專業建設需要高水平的學科支撐。教育水平如果只能夠達到底線的合格質量,要想培養出拔尖技術人才可能性不大。三是創新型教師隊伍缺失。沒有創新的師傅哪來創新的學生。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