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第二敦煌”水陸庵的秘密
而在陜西省內,亦有兩處被稱為“中國第二敦煌”的古跡,其一是以石雕佛像為最的子長鐘山石窟,其二便是以彩繪泥塑為特色的藍田水陸庵。
水陸庵位于終南山東段的藍田縣普化鎮王順山下,雖距西安僅有五十多公里,但長久以來并不在傳統的旅游手冊之上,低調的無以復加。水陸庵之小也完全超出所有人想象,其中精華所在的諸圣水陸殿,以一百多平方米之小的面積,卻坐享“中國第二敦煌”之盛名,不失為一段傳奇。
諸圣水陸殿中保存的古代精巧罕見的彩塑群,把繪畫、圓雕、浮雕、鏤刻等藝術手段融為一體,在殿內的墻、梁、柱上鑲滿了三千七百多尊人物及自然界萬物的塑像,總計有十三面墻壁,面積400多平方米,充分表達了儒釋道三教合一的思想。不僅是陜西年代最久、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雕塑群,同時還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天下第一立體連環壁塑”。
水陸庵原是悟真寺的“藍諸庵水陸殿”,為六朝古剎。悟真寺創建于隋開皇年間(公元581~604年),唐時擴建,為佛教凈土宗發祥地,善導、凈業等大師曾在此開壇講經。至明代嘉靖至隆慶年間,鎮守長安的秦王朱懷埢,動用能工巧匠,修繕廟宇,在殿堂之中精雕細繪、重整壁塑,歷時五年方得完工,并逐漸將水陸庵奉為家祀佛堂。
長期以來水陸庵彩塑匠師一直是未解之謎,直至上世紀末,才終于在前殿主尊釋迦牟尼佛蓮花座上發現了一行陰刻蠅頭小楷,經辨識為:“佛像士山西四人作像人喬仲節”13字,使得這一謎團大白天下,也為“天下明塑看山西”又添一實證。
工匠題記:佛像士山西四人作像人喬仲節在經過明代大修之后的彩塑群上,雕塑匠師們保留了唐代佛教雕塑技法的同時,充分發揮了泥塑的工藝技巧和繪畫手法,在表面敷以金箔,施各色礦物顏料,展示出了中國古代彩繪精湛的水平,諸佛菩薩、亭臺樓閣、珍禽瑞獸皆形象逼真、質感細膩,充分顯示出我國古代工匠們豐富的想象力,使其成為中國佛教藝術的代表作之一。
華藏無盡、彩塑風華。因為水陸殿內一直以來嚴禁拍照,非親臨難以領略其風采,而今日文章,則可帶您做全方位閱覽, 先睹為快。若有機會現場觀摩,則更為震撼。
部分圖片請橫屏觀看▼
北山墻東南壁
北山墻東南壁彩塑由下至上,第一層為二十四諸神,也有稱為天龍八部,塑有十二尊,與南山墻合為二十四尊。第二層為五百羅漢過海,塑有羅漢二十五尊,與南山墻合為一整體。第二層至最上層之間的正中三重廡殿內,主要塑有“釋迦八相”佛本行故事。以廡殿為核心,還輻射有佛本生故事連環壁塑,如“割肉貿鴿”、“舍身飼虎”等。最上層為諸佛說法的場景。
北梢間橫墻東壁
北梢間橫墻東壁彩塑主佛地藏菩薩居中,下坐蓮臺,后有背光,左右各立一侍者,周圍分三層,塑有供養人立于云朵之上,頭部殘損。
北梢間橫墻西壁
此部分彩塑群主佛十六臂十六眼觀音菩薩居中,也稱如意輪王菩薩。菩薩下坐蓮臺、波浪,上方左右兩手持日輪、月輪,背有背光、竹園。其周圍亭臺樓閣林立,間有小型泥塑,為觀音變故事。
北山墻西南壁
這部分彩繪壁塑和西后檐墻、南山墻西北壁為一組壁塑,均為“佛升忉利天為母摩耶夫人說法”。塑像有四層,人物塑像均為聆聽佛法的信眾。
西后檐墻東壁
這部分彩繪壁塑和北山墻西南壁、南山墻西北壁為一組壁塑,均為“佛升忉利天為母摩耶夫人說法”。此面塑像有四層,正中塑有一佛龕,龕內塑釋迦牟尼坐蓮臺上,左右立有迦葉和阿難,佛母摩耶夫人面佛跪于神獸扛著的蓮臺上,周圍均為聆聽佛法的信眾。
南梢間橫墻東壁
此部分彩塑主佛藥王菩薩居中,頭戴五佛寶冠,左手持葫蘆,下坐石臺。座下有一龕,龕內有一獅子。背后上端壁畫已殘損,身旁左右各塑立一侍者。周圍有亭臺樓閣、山水人物及藥王經變故事。
南山墻東北壁
南山墻東北壁彩塑由下至上,第一層為二十四諸神,也有稱為天龍八部,塑有十二尊,與北山墻合為二十四尊。第二層塑五百羅漢過海與北山墻合為一整體。第二層之上以正中二重廡殿為中心,主要塑有佛陀涅槃的佛傳故事,與北山墻佛陀降生對應。該壁的右上方中層有誦經拜塔等佛教誦經說法的場景。
東前檐墻南梢間西壁
這部分彩繪泥塑主佛釋迦牟尼居中,下坐蓮臺,上擎幡蓋,后有背光,左右各立一侍者。周圍分三層,由下至上,第一、二層塑護法金剛力士,站立云頭,有的手持法器,有的抱拳合掌;第三層幡蓋周圍有供養人等。主佛上方中為釋迦牟尼,坐云上蓮臺,左右塑立阿難和迦葉,背面有大勢至菩薩,右塑一侍者立于云上;南面塑有觀世音菩薩,其左塑善財童子立于云上。
背光墻東壁
這部分彩塑為“橫三世佛”。中為釋迦牟尼佛,下坐三級蓮臺,在第二級正中有“萬國禮佛”壁畫,背面有“佛像士山西四人作像人喬仲節”的題刻,由四力士扛座。佛上方有華蓋,左右塑立迦葉和阿難,背后有大型背光。北為阿彌陀佛,下坐三級蓮臺,左右立兩侍者,背光結構與釋迦牟尼后背光大體相同,塑有大勢至菩薩和觀世音菩薩,與主佛合為“西方三圣”。南為藥師琉璃佛,背光上方塑日光遍照菩薩和月光遍照菩薩,與主佛合為“東方三圣”。
背光墻西壁
背光墻西壁彩繪泥塑為“三大菩薩”,中為觀世音菩薩,坐于龍臺之上,龍臺上為復蓮臺。菩薩上方有華蓋,背有背光,左右塑立善財童子和吒叱,周圍塑有凈瓶、白鴿等。整個墻面還塑有殿宇樓閣、珍寶和人物,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佛教經變故事。觀世音菩薩北為普賢菩薩,下坐白象,南為文殊菩薩,下坐獅子,其上方均有幡蓋和背光。
本文素材來源于中美合作項目:數字影像—藍田水陸庵彩繪泥塑群,該項目由中國西安文物保護修復中心、美國西北大學學術技術部先進媒體制作室負責并具體實施完成。
本文圖片由緩山整理和編輯,全文完。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