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山醫院“未來醫院”:“虛擬”醫生讓患者居家得到個性診療
·除了問診,數字醫療在未來還大有可為,還可以借助它完成醫療科普工作,將防診治康(預防、診斷、治療、康復)連成一片。
“這就像醫生的孿生兄弟姐妹,看到‘她’就仿佛看到我。”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黨委書記、副院長顧建英站在一塊電子屏幕前,指著自己的“虛擬形象”,向澎湃科技介紹道。
6月28日,在上海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上海)上,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設立了“未來醫院”展區,顧建英介紹的這塊電子屏就是展區中的“數字診室”。此診室基于大語言模型框架和AI(人工智能)數字人融合技術,可實現實時視頻、語音和文字的互動問答,患者只需語言咨詢,就可以獲得個性化醫療服務。
屏幕上是顧建英的虛擬形象,澎湃科技記者向“她”提問:“請問黑色素瘤(三大皮膚癌之一)的早期癥狀是什么?”對方很快回答:“黑色素瘤典型的臨床表現為原有的色素痣突然出現不明原因的快速增大、形狀或顏色發生改變;或者在原來無色素痣的部位突發新生的黑褐色斑片或斑塊。”顧建英在一旁補充道:“除了這些基本問題,患者還可以針對自身情況向她發問,她很聰明的。”
據悉,中山醫院的“未來醫院”目前還處在探索階段,相關服務將陸續在醫院落地。
數字診室旁邊是“VR虛擬診室”(VR即虛擬現實技術),這是基于數字孿生的虛擬科室服務系統,涵蓋健康咨詢、專科預診、治療隨訪等診療場景。戴上VR眼鏡后就仿佛置身診室,醫生白大褂上的胸牌都看得一清二楚,患者可以通過手持機器與虛擬醫生文字交流,比如,呼吸科虛擬醫生會詢問患者的咳嗽頻率、咳嗽程度等,以此判斷患者病情。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目前此設備已在中山醫院試運營,效果還不錯,尤其是年輕人,接受得很快。”
VR虛擬診室。圖片來源: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但虛擬醫生看病準確嗎?顧建英說,這也是很多患者的疑慮,“不管大病小病,大家總要名醫看過才放心,我今早就接診了幾個病人,其實沒什么大礙,見到我就為了聽我說‘沒事,是良性腫瘤,放心吧’。”而大模型融合了專家的知識和大量的病例,可以說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虛擬名醫。所以,“未來,我們還會嘗試把這些大模型下放到社區醫院等基層醫療機構,讓虛擬三甲醫院醫生幫助當地醫生看病,提高各級醫療單位診治水平,減緩看病難,提升患者就醫幸福感。”
現場觀眾佩戴VR眼鏡體驗線上問診。圖片來源: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在“未來醫院”里,還有“自由視角遠程會診”、“手術機器人”等板塊。現場工作人員向澎湃科技介紹:“通過數字醫生、多相機實時三維人體運動捕捉、自由視角視屏等技術,可實現身臨其境的遠程診療體驗。”醫生可遠程獲取患者的各項生理指標,患者也可通過3D顯示屏與醫生視頻,工作人員表示:“相較于二維的視頻會診,3D會診可讓醫生全方位觀察患者身體狀況,其現場感和交互感更強。”
除了問診,數字醫療在未來大有可為,還可以借助它完成醫療科普工作,將防診治康(預防、診斷、治療、康復)連成一片。“在數字醫療方面,中山醫院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我們提出了患者孿生、醫生孿生、管理孿生和院區孿生‘四重孿生’的數字醫療理念,并在院內積極開展實踐。未來,醫院將為每一個患者做一幅數字畫像,輔助醫生精準診治;在醫生孿生方面,醫生自己的數字畫像會實時更新他的看診歷史以及手術類別和級別,同時將醫生的知識和經驗沉淀為模型,讓患者在家中就能獲得與醫生的互動體驗;管理孿生是指將每個醫療管理環節的思路濃縮成知識體系,集成一套醫院管理的‘維基百科’;院區孿生通過物聯網等技術,將整個醫院打造為具有醫療屬性的智慧院區。”顧建英介紹道。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