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聾啞少年被拐賣25年后回家,工作接連失敗靠流浪經驗自救
在公眾接力尋親下,39歲的被拐聾啞人俞中良回到闊別25年的家。25年里,天生聾啞的他以火車站為全部生活半徑,一邊生存,一邊尋親。
人群中心的俞中良也第一次知道了自己的年齡和名字。“我是誰?我從哪里來?”這個問題在他歷時25年的不懈追問中找到了答案。
39歲的聾啞人俞中良穿著一件60元買的仿皮夾克,一雙仿真皮鞋,他想讓自己看起來體面一點。站在門口的老伯走過來,俞中良一眼認出父親,紅著眼睛,“撲通”跪下。老人不知道說什么,伸手去拉兒子,俞中良的兩個姐姐扶著他,四雙手緊緊握住。
母親張道寶一直患有較重的哮喘病,因摔跤骨折躺在床上。在兒子被拐后,她陷入自責,身體每況愈下。老人耳朵聽不見,不知道說什么,就緊緊抓住兒子的手,眼神殷切,又有些愧疚,抹著眼淚。25年前,她聽說上海一家醫院能醫治聾啞問題,帶著14歲的俞中良去上海檢查。在嘉興市火車站上廁所時,俞中良被兩個聾啞人拐走。兒子丟了后,村里人覺得她是故意弄丟的,“她又沒去過上海”,這種誤解至今沒有消除。
俞中良所日思夜想的家,是一個極為普通的農村家庭。父親俞羊弟在河埠頭搬運大米,養活全家,在俞中良回家一周后做了一次泌尿系統的手術。大姐俞玉華(右)也是聾啞人,招了上門女婿;二姐俞玉中(左)嫁到了鄰村,在鎮上的工廠上班。親戚們聽說俞中良回來,紛紛前來探望,燒火準備團圓飯。紅燒鴨肉、小方糕、蛋餃、白切雞??弄了20多道菜。俞中良坐在媽媽邊上,有點不知所措。他站起來,舉碗,大姐二姐、親戚跟著站了起來,仰頭喝掉;他又給爸爸媽媽碗里夾菜,一只手托著,怕滴到桌上,還給其他親戚夾菜,大姐疼他,把雞肉往醬油碟里蘸了蘸,夾到他碗里。俞中良向親朋展示這些年在外的經歷。當年被拐到據點后,由于不愿去偷衣服,他經常被毆打,至今身體和頭上還留著疤痕,左眼也被打得視力模糊。在一次集體偷盜過程中,俞中良跟隨其他孩子沖上即將開走的火車,逃脫了歹徒的控制,開始流浪。生活逼得他學會在夾縫中生存,在垃圾桶邊上撿過剩飯吃,撿飲料瓶、擦皮鞋掙錢,每攢到一點錢,就去找媽媽。由于沒有身份證,買不了火車票,他只能扒運煤車,每到一地,先看看火車站,是不是記憶中被拐的地方。后來他去了西安,不想和別人一起偷錢,看到有人在賣“流星雨”玩具,他跟著賣,十元三個,“一天可以賺幾十元”。 多年的流浪生活中,他與別人的交流靠的是在救助站學來的“土手語”和從生活經驗中揣摩出來的手語。去年,他靠賣玩具攢的錢,買了一只智能手機。
14歲,按說應該是一個能夠辨識自己家庭所在的年齡,但對于自小又聾又啞的俞中良來說,并非易事。爸爸媽媽的樣子很模糊了,他根本無從下手。后來一次巧合看到浙江的宣傳片,印象里的東西開始清晰起來。
他拿著手機,找到浙江地圖,他不識字更不會寫字,但手機是智能的,十一個地市的筆畫,他只要在手機上照模照樣畫幾筆,屏幕上就會跳出來,他再看字的形狀辨識對不對,然后去翻這些地方的圖片,他吃過的無角的綠色菱角、胖米糕、早飯配的小菜、肉團子??他看到過的河流和船船、家里種的兩季水稻,看著眼熟的,就截屏保存下來。就這樣,他把支離破碎的記憶“固定”下來。從西安到紹興再到杭州,俞中良來到浙江尋親,所有的線索只有他手中拿著的一張紙,上面有不同好心人寫的囑咐和指點,以及他手機上的截圖。
在與當地媒體取得聯系之后,杭紹湖嘉,一場四城聯手尋親的活動在線上線下鋪展開來。五天后,通過DNA比對,確認了與嘉興市新豐鎮楊莊村俞羊弟的親權關系。俞中良回家第十天,拿到了派出所加急為他辦好的身份證。從此,他結束“黑戶”,恢復了合法身份。
曾經“一人吃飽、全家不餓” 的流浪“隱形人”,發現現在很需要掙錢。拿到身份證的第二天,俞中良開始正式找工作。
二姐的一位聾啞人朋友在一個板材廠上班,考慮到他們交流方便,就過去詢問。轟鳴的車間里,看到俞中良,幾名工人來圍觀。俞中良有些局促不安,主動嘗試著將流水線上的包裝盒取下,轉身堆放起來。等了一會兒,負責人給二姐打來電話,因為種種緣故而謝絕了俞中良的入職申請。俞中良黯然離開。他們又來到一個化工工廠門前,廠門口懸掛的紅色條幅上寫著“大量招收工人”。負責人問俞中良之前是否做過,又擔心他在工作中和同事有溝通障礙,也尚未拿到殘疾證明,便說只能先試著做幾天。最后,二姐把俞中良帶到了自己上班的加工廠,和負責人談了許久,俞中良終于被留了下來,做技術含量最低的打包工作,每天視情況加班,工作8至12個小時,月收入約3000元。
工作一個月后,俞中良覺得工廠枯燥、缺少交流。之前在西安流浪時,他和五個經歷相似的聾啞人結伴,白天一起玩耍,傍晚就在各個廣場擺攤賣兒童玩具“流星雨”,挺自在的。其中兩個聾啞人本已尋親成功,但在老家生活了一段時間后,覺得無法融入,又回去流浪。“我要么還回西安吧,每年回家住一段時間。”俞中良思來想去,最終決定不走了,“父母一天比一天老了。”后來在杭州記者的聯系下,俞中良到杭城一家網紅燒餅店當學徒。老板說,“他學起來特別認真、賣力。”似乎未來可期。然而原本約好兩個月的學習時間,在一個月后,由于燒餅店的員工比劃的一個玩笑戛然而止。“弟弟小時候被拐,在顛沛流離中成長,本性善良,但性格敏感,缺少安全感,對外人有些提防。”特殊的成長經歷,再加上表達缺陷,二姐意識到,不能用常人的思維去要求這個弟弟。俞中良背著一張涼席乘坐高鐵回到了嘉興,住在大姐家的房子里。前途未卜,憂心忡忡的俞中良開始“自救”,他可以不遠離家鄉,但可以嘗試把以往的生活經驗帶到此次此地的時空中。他托人從西安網購回來一批兒童玩具“流星雨”,晚上騎行20公里到市區一些小廣場,向納涼的市民售賣。7月29日晚,嘉興市區凌公塘路附近,俞中良手提一袋“流星雨”,脖子上掛著一個牌子,一面寫著10元3個,一面印著網絡支付的二維碼。“流星雨”食指般大小,上面裝有小彩燈和螺旋槳,通過橡皮筋可彈到十幾米高處,下落時,彩燈映照著展開的塑料片螺旋槳徐徐落下,流星般劃破夜幕。當很多“流星雨”一起紛紛拋向夜空時,美輪美奐,廣場上響徹著孩子們的歡呼。俞中良目前輾轉到了一家有幫扶殘疾人性質的工廠工作,若晚上不上夜班,還是會抽空在市區擺攤賣“流星雨”。他看著“流星雨”,就像看到了自己的過往。“流星雨”,在天空里流浪、劃過,大地卻是他最終的歸宿。攝影&視頻/嘉興日報 田建明 編輯/周雙玲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