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多名專家點評2023年高考語文試題
2023年高考語文試題專家點評
陸儉明
北京大學教授
我認為,今年的語文試題有三個突出特點。
一是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德樹人,德育為先。德育重在有國家意識、家國情懷和愛國情操,試題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體現德育、強調德育。同時,立德樹人還要培養學生有世界眼光、時代意識、探索精神,試題在這方面做得很好,設計時強調很多問題是關聯的,引導學生不要只看一個方面,這有利于拔尖創新人才的選拔與培養。
二是試題設計比較科學。在題型方面,今年試題中的主觀題占到一定比例。這是對的,對減少機械刷題會有效果。在素材方面,覆蓋比較全面,古今中外,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都有,不偏重于哪一方面。在考查點上:一方面重知識,考查學生知識掌握得到底怎么樣;另一方面更重能力,對閱讀能力、表達能力都有比較深入的考查,特別是考查閱讀之后的表達能力。此外,今年試題強調運用,如詞語的運用、句子的運用,這一點我也很認同。
三是試題導向很好。今年試題做到了既考知識,又考能力。知識也好,能力也好,都要求學生勤讀書、多讀書、讀好書。哪個學生做到這三點,那么作答今年的高考語文試題一定能取得好成績。考試是指揮棒,今年的試題對中學語文教學能起到很好的導向作用。
申繼亮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
我從高中課程改革、教學改革和高考改革三者關系角度談幾點感想。黨的十八大之后,教育部于2014年啟動了新一輪課程標準的修訂。2017年,對標對表黨的十九大,完善后的課程標準正式發布。課標是高考命題的依據。發布后的這幾年,高考命題改革與課標改革推進高度一致。高考命題具有高難度、高風險、高敏感的特點,同時也具有高價值。出什么試題,一線教師都會研究。命題是一項艱巨任務。好的試題,不能僅把考試作為工具,還要轉向育人載體,這樣才能發揮好指揮棒的作用。今年的試題總體質量很高。
對于今年的語文命題,我有3點認識。
一是與課程改革、教學改革的理念相一致。我們一直在強調教、考、評的一致,命題是把關最后一公里的關鍵環節。新修訂的課標,特別強調核心素養,把中央的要求、黨的教育方針細化為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每個學科又細化為學科核心素養。語文學科有四個核心素養,分別是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試題緊扣四大核心素養。試題素材充分強調思想價值,使用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文學作品體現出勞動教育的重要性,等等。注重考查關鍵能力,而不是死記硬背,很多試題都對高階思維能力進行考查,依靠記憶是回答不上來的。還有考查必備品格,這是非認知因素,包括探究精神、批判性思維等,試題對這方面也有所考查。從課標到教材到教學到考試,核心素養是前后貫通的。
二是與教學內容關聯。試題材料的選擇和高中教材內容有密切關系。語文命題很難,出書上的原文肯定不行,完全拋開教材也不行,會造成語文教學難度不斷提高。今年試題特別強調與教學規定內容之間的關系。這釋放出明確的信號:一線教學首先要把教材念透了,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拓展,而不是盲目擴大范圍,僅把教材當作一小部分內容。比如魯迅的作品、沈從文的作品、《紅樓夢》等都是教材里的重點內容,在試題中有很多體現。
三是強調任務的綜合性。以前考試考零散的知識點比較多,現在越來越強調任務的綜合性。這是《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強調的,體現了實踐導向、實踐理念。現實生活中解決任何問題,都不能依靠單一知識點完成。這幾年試題一直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比如說新課標Ⅱ卷的現代文閱讀Ⅰ,材料一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調查研究的講話,材料二是社會學家費孝通的學術文章,兩則材料都在講調查研究,但側重點不同。第5題打通兩則材料,學生要對兩則材料進行分析比較才能作答,這不是靠死記硬背能回答的。今年的作文題,也體現了對學生多思維視角、綜合運用知識等能力的考查。面對這樣的語文試題,學生確實要減少機械刷題,多閱讀、多思考、多實踐,才能真正考出好成績。
王本華
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審 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
這份試卷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培根鑄魂在試卷中體現充分。高考以試題的形式回答“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而且,與政治等其他學科都不一樣,試題帶有鮮明的語文學科特色,在語言文字運用情境中育人,表現得非常明顯。
我常年從事教材編寫工作,今年試題全面深入關聯教材,也令我印象非常深刻。在一線調研時,很多高中教師會問:教材里的這個內容高考會考嗎?整本書閱讀單元里的《紅樓夢》《鄉土中國》高考會考嗎?今年的試題讓一線教師感到安慰,也給了他們信心,因為試題與教材的關聯在試卷中隨處可見。
一是顯性、可見的關聯。首先是和教材選篇的關聯,不僅和高中教材關聯,甚至和初中、小學教材都有關聯。比如新課標Ⅱ卷的文學類文本,學生會感到非常熟悉,作者沈從文是教材里有的,題目是社戲,初中教材里也學過魯迅的《社戲》。學生作答起來有親近感,會感到命題很友好。第7題的3個選項也都和教材選篇相關,其中的B選項提到傳統白話小說的寫作手法,在初中教材中有一個單元專門講傳統白話小說,高中還有《紅樓夢》整本書閱讀。新課標Ⅱ卷的語言文字運用Ⅱ,選自老舍的《駱駝祥子》,這是初中推薦的整本書閱讀篇目。除了指向選篇的關聯,還有些指向教材里那些看似不會考的內容,這也是一線教師非常關注的問題。比如教材中介紹家鄉文化生活的設計,很多教師會質疑,高考會考這些嗎?今年新課標Ⅱ卷的現代文閱讀Ⅰ是關于調查研究的。同時,在家鄉文化生活這個單元共設計了3個活動,其中的一個就是通過調查看家鄉的現狀。新課標Ⅰ卷信息類文本閱讀《后真相時代》,而信息時代的語文生活在教材中有一個專門單元。一線教師看到這些試題會感到很欣慰,也不會再質疑是不是教材有什么就不考什么。
二是隱性的關聯。這一點也很重要,要讓一線教師認識到,不能把課文掰開了揉碎了之后一點點塞給學生。試題體現了和課程觀念的3種關聯,一是整合,二是情境,三是典型任務。比如:教材里的多文本閱讀在試題中表現為復合文本的使用;教材強調整合,新課標Ⅱ卷作文試題就是讀寫結合類試題,打通讀和寫;教材強調情境,全國甲卷語言文字運用題要求考生借鑒第三位教師的講法給星球小學的學生講一個成語、列一個提綱,讓學生變身為小老師,情境、典型任務都在里面了,題目中給出的3個成語也都是小學、初中、高中學過的。
總體來說,高考語文試題和教材的關聯,顯性部分讓一線教師很高興,但更要關注隱性的內容。教師只有吃透了,才知道教學往哪里走,該怎樣引導學生。
鄭桂華
上海師范大學教授
對于今年的高考語文試題,我有兩個方面的感受。
第一,關于命題理念。試題落實了《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對新高考理念和對任務、情境、題型的要求。一是設計典型任務,考查關鍵能力,可圈可點。不少試題體現出綜合性、開放性和探究性,對創新人才的培養是很關鍵的。新課標Ⅱ卷現代文閱讀Ⅰ,要求學生對兩則材料中重要概念的共性和差異進行比較、梳理和分析,這是對思維的靈活性、敏捷性的考查。全國乙卷文學類文本閱讀第9題,要求學生寫文學短評,這也是課標學習任務群中明確規定的。新課標Ⅰ卷的現代文閱讀Ⅰ第4題,要求學生思考西方媒體在報道時使用了哪些“競爭性真相”,試題設計直接指向創新人才素養要求。二是情境的類型多樣,指向真實生活。全國甲卷語言文字運用題,把文本語境和學生語文課堂上的學習情境、生活中語言的運用情境很好地結合在一起。第20題對思維品質和結構化經驗要求很高。今年的4道作文試題都很好地指向了課標中的典型情境,學生看到不會懵,都是他們已經在思考或者應該思考的,做題過程中會喚起生活經驗,就像“熟悉的陌生人”。三是文本覆蓋面廣。試題的文本類型涉及古今中外,文本體裁多樣,文本難度控制得很好。文本關聯到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體現了一定的專業性,但不需要學生具備很深的學術知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既不是過于獨特的個人化經驗,也不是抽象的。文本組合方式非常多元。全國甲卷名篇名句默寫第(3)小題,指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將花和雪關聯起來,在整合關聯上向前邁進一大步。新課標I卷名篇名句默寫第(3)小題,要求學生在生活情境中真實運用積累的名句,體現了語文知識的價值所在。
第二,關于命題技術。試題追求科學規范,全國卷一直做得很好。今年在人文關懷上做得更好。4道作文題“瘦身”了很多,題干更為簡潔,開放有度,給學生善意溫馨的提醒,是會給考生答題帶來親切感的題型。
總體來說,今年試題是一道靚麗風景,為選才提供很好的樣板。高考三大核心功能——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在今年語文試題中體現得很充分。學生作答不僅是接受檢驗的過程,也是成長的過程。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