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重慶的第1000位人體器官捐獻者:53歲廚師助5人獲新生
近日,在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王希遵照丈夫趙偉生前的遺愿,在重慶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見證下,在器官捐獻同意書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捐出了丈夫的所有可用器官,讓趙偉生命的星星之火照亮了這世界上另外5個人的生命。
趙偉的這次捐獻,使重慶市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獻達到1000例。其中,西南醫院共接待人體器官捐獻者249例,他們所捐獻的器官也幫助上千名患者重獲新生。
趙偉在西南醫院完成重慶市第1000例人體器官捐獻。西南醫院供圖
重慶市紅十字會捐獻管理中心負責人表示,截至2023年5月,重慶市累計登記人體器官、遺體、角膜捐獻志愿者30萬余人。2022年,重慶市人體器官捐獻173例,全國百萬人口捐獻率列第8位,創歷年新高。
53歲廚師遭遇腦死亡
53歲趙偉說的最后一句話是:“報告!”
“5月10日晚,爸爸在烤鴨店工作時,感到一陣頭暈,剛說完報告,就躺在了地上,再也沒有醒來。”回憶起父親生前最后的場景,他的兒子趙銳依然有些哽咽。
趙銳趕到醫院時,父親已經被送入了搶救室。“腦干出血,出血量很大,頭頂上一片血。手術成功率不大,即使活過來,也很大可能是植物人。”5月12日上午,剛剛從杭州趕回重慶的王希蒙了,那天,她在丈夫的病房站了很久,最終決定還是賭一把。
可惜的是,接受腦部手術只是短暫地緩解了丈夫的病情,術后趙偉又很快陷入了深度昏迷,不管王希與兒子怎么呼喚,他都沒有任何反應。
尊重遺愿,捐出所有器官
5月21日,趙偉被轉到西南醫院重癥醫學科。“他轉入病房時,病情非常嚴重,不僅有大片的腦出血,還出現了高鉀、無尿等現象,并出現了腦疝,我們雖然及時給他用了呼吸機、ECMO,但他的生命體征依然很不穩定,處于深度昏迷狀態,隨時可能死亡。”西南醫院重癥醫學科張彥教授介紹。
面對這樣的情況,西南醫院立刻組織多學科會診,全力搶救,但由于病情太重,仍舊無力回天。面對著需要使用人工心肺才能維持生命的丈夫。悲痛之余,王希想起趙偉當年給他說過的話,作出了一個艱難而偉大的決定——捐獻趙偉的器官,挽救更多的生命。
“我和他結婚三十年,贍養了4個老人,養育了兒子。回憶這三十年,我們從來沒有紅過臉。他是一個相當爽朗的人,平時雖然話不多,但對于周圍的人都很熱情。鄰居、朋友如果遇到什么困難,他都會伸把手。”王希告訴記者,她的弟弟是紅十字會的志愿者,她們對捐獻器官也有所了解。“我們在討論捐獻問題時,他曾說,‘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如果哪天我出了意外,就把我捐了吧。’現在,我們這樣做,也是為他完成一個心愿。”
明確家屬的意愿后,西南醫院腦損傷團隊對趙偉進行了嚴格的臨床評估和電生理評估,5月23日晚10點50分,確定趙偉已符合腦死亡診斷,這一結論代表著他的病情已不可逆轉,嚴重的腦出血導致他的生命走到了終點。
24日凌晨,趙偉在西南醫院手術室內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在紅十字會與西南醫院的器官捐獻協調員共同見證下,他捐獻了皮膚、肝臟、腎臟,以及兩只眼角膜,這些器官將為嚴重燒傷的患者,3位器官衰竭患者帶來新的生機,幫助2名失明患者重見光明。
器官捐贈傳遞大愛
趙偉是一位非常“特別”的器官捐獻者,他的這次捐獻,使重慶市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獻達到1000例。更巧合地是,重慶市第1例和第1000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獻均在西南醫院完成,同一個手術室見證了這個愛心事業的發展歷程。
截至2023年5月,西南醫院共接待人體器官捐獻者249例,他們所捐獻的器官也幫助上千名患者重獲新生。
“自2012年國家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獻開展以來,基于對這一崇高事業的社會責任感,西南醫院一直非常重視人體器官捐獻工作,不僅成立了專門的人體器官獲取組織(OPO)辦公室,還調動了神經、重癥、急救、ECMO、病理等一流的專家團隊,用我們最好的資源,保障器官捐獻質量。確保每一個器官、每一份珍貴的生命禮物,都能夠通過我們醫療機構把愛心傳承下去”,西南醫院醫務處皮國成副處長介紹。
“十一年來,重慶市紅十字會一直秉承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會精神,通過十一年的探索,逐步建立起科學公正的器官捐獻見證體系。”重慶市紅十字會捐獻管理中心負責人表示,截至2023年5月,重慶市累計登記人體器官、遺體、角膜捐獻志愿者30萬余人。2022年,重慶市人體器官捐獻173例,全國百萬人口捐獻率列第8位,創歷年新高。
該負責人表示,第1000例人體器官捐獻的實施,對重慶市器官捐獻事業來說是一個新起點。未來重慶市紅十字會將進一步加大對人體器官捐獻宣傳力度,做好人體器官捐獻相關工作,讓更多的人了解“讓生命再次綻放”的理念。
(文中趙偉、王希、趙銳均為化名)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