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東亞學術體系的構建與發展:東亞文明的多樣性與交流互鑒
2023年5月19-23日,由上海師范大學主辦的“東亞學術體系的構建與發展:東亞文明的多樣性與交流互鑒”暨亞洲文明研究中心成立大會順利召開。來自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南開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四川大學、山東大學、東北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浙江工商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社會科學戰線》《江海學刊》《史林》《探索與爭鳴》《中國社會科學報》等學術期刊、出版社的八十余名學者與會。會議的主題發言從古代到近現代,橫跨中國、日本、朝鮮半島、東南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圍繞東亞文明的多樣性與交流互鑒展開了熱烈討論。
亞洲文明研究中心揭牌
開幕式上,上海師范大學陳恒教授以《作為“世界”的亞洲》為題做了致辭。他強調了東亞文明的重要性,在思想、宗教等各個領域亞洲擁有許多值得研究的內容,亞洲的多元化是目前的趨勢,上海師范大學成立的亞洲文明研究中心將聚焦新的內容、新的方法、新的史料,創造出有關亞洲文明的全新研究成果。
開幕式現場
接下來的主題發言環節由中心副主任劉峰、康昊主持,發言學者圍繞“東亞文明多樣性與交流互鑒”的會議主題,探討內容新穎,強調新材料與新方法,在區域史、全球史視角下探討了東亞文明的世界史意義。
中國社科院徐建新研究員做題為“東亞文明·日本文明·作為前哨文明的日本”的報告,他認為日本文明與外部世界存在密切聯系,近代日本選擇與西方一致,美國則將日本定位為在亞洲推行西方式現代化的標桿,但日本是否始終扮演美西方的“前哨文明”仍是值得思考的問題。浙江大學孫英剛教授探討了犍陀羅與東亞文明的關系,認為犍陀羅為佛教飛翔之地,佛教通過犍陀羅對東亞文明產生巨大影響,傳入中國的大乘佛教實際上超越了宗教本身,深刻影響了中古中國的政治文化等多個方面。復旦大學徐靜波教授全面梳理了近代日本中國語教育的形成過程,闡發了對近代日本國家認同和近代化歷程的思考。復旦大學董少新研究員考察了16至18世紀東亞海域與西洋的關系,認為該時期是東亞海域史的近代早期,在全球近代化進程中,歐洲發揮著重要作用,但亞洲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視,全球的近代化是歐洲和世界各地共同推動的歷史進程。
主題發言結束后,5月20日下午和5月21日上午會議分三個分會場、九個分論壇進行分論壇發言,五十多位學者分享了近期的研究。從國別上看,日本、朝鮮、韓國、越南、菲律賓是主要研究對象;從內容上看,既涵蓋經濟、政治、又重視文化、思想和宗教;從層次上看,微觀視角與宏觀視野并重,關注國家間的關系。
第一分會場主要探討東亞近代史,共分三個分論壇,《社會科學戰線》歷史學編輯部主任劉莉主持了第一分論壇的討論,第二分論壇由杭州師范大學周東華教授主持,第三分論壇由上海師范大學陶賦雯副教授主持。其中,北京大學唐利國教授和復旦大學商兆琦副研究員分別以丸山真男和陸羯南為對象,對“國家社會主義”、儒學性近代化等展開了全新的闡釋。中國社科院唐永亮研究員從思想史的角度關注了東亞文化共同體的構建。東北師范大學孫志鵬副教授探討了東亞共同歷史書寫的問題。北華大學李少鵬副教授與之呼應,考察了中日兩國學術界在“中國東北史”書寫上的角力。此外,東華大學陳月娥教授介紹了中國與近代以來日本漢字的發展演變,認為中國因素在近代日本漢字的發展演變中起著重要作用,且呈現出復雜多變的樣態。武漢大學王萌教授和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趙曉靚教授重視史學學術方法的研究及日本歷史敘事方法,分析了近代化敘事視角存在的問題。蘇州科技大學祝曙光教授從交通史出發探討了鐵道建設與近代化的關系。南開大學王美平教授分析了二次北伐期間日本出兵山東的決策過程及目的。蘇州大學孫繼強教授和南開大學郭循春副教授則關注了戰時日本陸軍的言論統制與對華政策。杭州師范大學周東華教授考察了抗戰初期社會團體對傷兵的救護。山西師范大學郭小鵬副教授以東京灣“不死鳥計劃”入手展開了東亞環境史的思考。上海師范大學安洙英副教授則介紹了20世紀50年代美國韓國學的形成背景。
研討會分會場
第二分會場主要探討東亞19世紀以前的歷史。三場討論分別由南開大學王玉玲副研究員、上海師范大學康昊副教授和薛理禹副教授主持。其中,山東大學劉晨副研究員考察了織豐期至江戶初期武家“參內”活動的政治意義。浙江工商大學王侃良博士以“素讀吟味”這一日本近世人才選拔考試為切入點探討了其中的標準訓讀法問題。湘潭大學瞿亮副教授從日本史與全球史的維度入手敘述了江戶時代捕鯨業的發展。北京聯合大學龔卉博士通過對《大日本史》論贊編纂的考察探討了近世日本的修史原則。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孫傳玲副教授從生態史的視角重新回顧近代日本的儒家思想發展歷程。北華大學劉景瑜教授介紹了幕末日本民間在傳統“塞防”觀念基礎上萌生出的“海防”思想的變化與發展。洛陽師范學院陳巍副教授分析了六、七世紀日本佛教的傳入和興起的方式。浙江工商大學姚瓊副教授認為日本古代禳疫祭祀受到日本“境界觀”和中國“四方觀”的雙重影響。中山大學李廷青博士從錢幣學出發指出高麗錢幣的鑄造技術實為首創于中國宋代的“翻砂鑄造”技術。南開大學王玉玲副研究員梳理了日本中世莊園制其內部形成的“領主”與“百姓”間特殊的“權力”和“義務”關系變化脈絡。復旦大學錢靜怡副教授聚焦國家權力與基層社會的關系,探討了中世日本向近世轉型過程中的村落支配體制。浙江工商大學曾昭駿博士以京都勝林寺為例探討了鐮倉時代末期禪宗與公家和武家政權的關系。山東大學胡煒權副教授梳理了日韓歷史學界“東亞文化圈”“東亞盟約論”“東部歐亞世界論”等對東亞世界歷史形象的構想發展脈絡。丁晨楠副研究員以清入關前后與朝鮮的咨文往來為切入點探討了涉朝事務上清朝對明制摸索與繼承的曲折過程。上海中醫藥大學楊楊博士圍繞朝鮮半島社會在收受中國中醫學的過程中展開了“鄉藥論”與“東醫論”之爭展開論述。上海理工大學王煜焜副教授以《唐通事會所日錄》等文獻中與穆斯林通事相關的記載為線索討論了海禁時期的三角貿易。上海師范大學薛理禹副教授考察了清代中期與呂宋的交往。復旦大學王鑫磊副研究員以朝鮮王朝將領林慶業為例探查了明朝、朝鮮和后金三方在明清交替期的動態關系。
第三分會場分別由《史林》編輯施恬逸、《江海學刊》潘清研究員、復旦大學教授賀平等主持,涉及到東南亞史、東亞思想史、冷戰史和國際關系史的討論。紅河學院葉少飛教授和華東師范大學錢盛華博士關注越南阮朝的歷史,葉少飛以《大越史記》和《欽定越史通鑒綱目》為例考察了越南阮朝的通史編纂及中國史學傳統對越南的影響;錢盛華討論了阮朝自身朝貢體系帶有的等級秩序。鄭州大學成思佳副教授通過對《大越史略》新版本的研讀,介紹了越南古代史家對本國“郡縣時代”的書寫與重構。暨南大學鄧應文副教授和華東師范大學游覽副教授則關注冷戰時期的越南,鄧應文副教授從現代國際關系切入關注戰后日本對東南亞的經濟援助。游覽則關注中國在越南的一五計劃期間對越南的援助問題。四川大學李若愚副研究員以文明互鑒的視野探查了琉球文化的特點。蘇州大學張傳宇副教授則展開了對亞洲交易圈及亞洲間貿易論、朝貢貿易體系論等的理論思考。復旦大學王廣濤副研究員展開了對日本學術界的國際關系研究的述評。南開大學尹曉亮教授則系統梳理了戰后日美核能合作的歷史邏輯。華東師范大學徐顯芬教授分析了東亞的概念與內涵,系統地回顧了二戰以后政治經濟領域的東亞區域一體化進程。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陳友駿研究員認為經濟外交是戰后日本外交最為重要的分支之一,考察了外交思想的演變過程;蔡亮研究員則以“泛安全化”為觀察視角分析了日本對華政策的目標設定與實踐困境。第三分會場最后一場分論壇則聚焦近代東亞思想。湖南科技大學龍瀟副教授通過對內藤湖南學術思想脈絡的還原探究了“文化中心移動說”與其教育和思想背景的內在關聯。北京大學劉瑩博士以京學派的儒者群體為考察對象多維度地呈現了儒學深入日本社會的動態過程。上海師范大學侯雨萌博士分析了日本近代以來忠孝二德與儒學及中國文化間的聯系被切斷的歷史過程。上海師范大學吳佩遙博士以境野黃洋的宗教論為中心考察了明治后期的社會和思想狀況中經典的重新詮釋問題。東北師范大學汪力博士探討了尾崎秀實的個人認同危機及戰爭時期日本面臨的深刻內外矛盾。中國社會科學院王茂林博士則對朝鮮朱子學的集大成者退溪展開了深入考察。
閉幕式現場
5月21日的閉幕式綜合討論由上海師范大學陶賦雯副教授主持,南開大學郭循春副教授、山東大學劉晨副研究員、蘇州大學歷史系張傳宇副教授分別代表三個分會場做主題發言。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副院長姚百慧教授做總結發言。姚百慧認為本次會議系統介紹了東亞各國的相關研究,本會學術綜述、研究梳理、理論探索、實證研究充分結合,研究主題新穎,考察內容不止經濟政治,也重視思想文化層面;采用全新的視角,如新東亞史、新儒學中國化等;討論了諸多啟發性的主題,如前哨文明、漢字、社會史等。會議的舉辦和亞洲文明研究中心的建立將對于構建中國特色的東亞文明研究起到推動作用。
亞洲文明研究中心成立大會集體照合影
研討會閉幕后,5月23日中國日本史學會會長、東北師范大學韓東育教授在上海師范大學做了題為《關于丸山真男二三事》的專題講座,講座由劉峰副教授主持,研討會的部分參會學者與上海師范大學師生共同參加了講座。當今世界正在經歷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化、多極化、多樣化已然成為一股世界性的潮流。而作為具有區域性、全球性影響力的地區之一,東亞的穩定和發展,對于全球的和平與繁榮而言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