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普通人選擇一線城市,還具有性價比嗎?
2008年,我上高二,有一天班主任講完課后,跟我們拉起了家常,話趕話地說:“唉,我女兒要在深圳買房,要一百多萬,我到哪里能去給她弄這一百多萬啊。”
說罷望著講臺下一臉茫然的我們,搖搖頭嘆了口氣。
他當時發愁不像是裝的,畢竟那時候既不流行補課,也不流行“炫房”。
2023年,一個40來歲住在橘子洲邊上大平層的博主發視頻調侃,長沙的房價控制的是真的好,不像早些年跟我同期在我們湖南“省會”——深圳買房的那些朋友,現在把房子賣了能買我的三套。
不知道我老師的女兒在深圳買的房子如今升值了幾倍,說不定她也會刷到這條視頻,應該也慶幸當年早早買下房的決定。
其實,無論是慶幸還是遺憾,都只是在佐證一點,大城市買房這件事最好的時機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知名學者項飆曾說,“中國人像蜂鳥,振動翅膀懸在空中”。
在大城市漂泊的普通人,從未像現在這般渴望擁有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也許只有這樣,讓他們在拼命振動的時候,才能獲得一絲心安。
然而北上廣深如今的房價,早已不是一個三線城市教師家庭咬咬牙就能負擔得起的了。
投身大城市是為了收獲更好的生活、更好的自己,但代價是諸如高昂的房價、搖不到的車牌這些顯性成本,以及痛苦的通勤、缺失的情感歸屬、高壓下的精神緊張等看不見的隱形成本。
任何一項商業投入,當ROI(投入產出比)逐漸失衡時,人們都會重新思考并作出選擇。
一份2022年社科院發布的數據顯示,大學生就業地域偏好明顯,想去北上廣深等一線大城市和二線經濟發達城市的大學生仍占大多數,但占比正在呈現緩慢下降的趨勢。
當大城市不再是“更好人生”的必選項,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說明了我們的社會在進步。倘若幾個一線城市一億多人口洋洋得意,而其他十多億人垂頭喪氣,那是很荒唐的。
這些年,一線城市的優勢一味地被強調,讓很多人忽視了與之對應的另一面,陷入到一種對大城市美好的極度幻想中。
讓來到這里的人即便過得糟糕也不舍離開,讓還沒來過的人充滿向往以為這里才是人生向上的爬梯。
前幾天,一個朋友突然在群里說天津的房子快裝修好了,8月份全家就要搬去天津定居了。
我很是驚訝,記得頭兩年,這個朋友的孩子大概還在上幼兒園,每當大家饒有興致地聊北京積分落戶的政策和外地戶口孩子上學的問題時,她都是那個堅定的留京主義者,計劃等孩子上初中的時候再轉學。
其實有這種想法并不奇怪,當年拼盡全力從小城市來到北京,好不容易在這里有了穩定的工作,有了棲身之所,誰都想要享受大城市各種優質的資源。
只是沒想到短短兩年,就做出了新的選擇。
“不想太累了,有些事情遲早得解決。一方面是因為經濟大環境不好,工作不太順利,另一方面就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沒有戶口的那種漂泊感越來越重。”
追求確定性,本來也是人類生存的本能。
在大城市私企里工作的人,一旦過了35歲,也意味著過了賺錢的黃金期,職場的議價能力大幅下降。
年輕的時候,意氣風發,沒什么負擔,看到的都是大城市里的機遇與自身的無限可能,可以在這里大展拳腳,看盡燈紅酒綠;
人到中年,經受了世事磨練,嘗到了生活辛酸,孩子教育、老人贍養、自身規劃,哪一項都是砝碼,動搖著天平的平衡。
朋友說,賣掉了北京五環外的兩居室,也只是剛剛夠上天津上三區的一個優質學區且能兼顧舒適居住的兩居而已,但孩子卻能上一所重點小學,走路十分鐘就能到大悅城,生活品質明顯比在北京五環外好了很多。
從大城市后退一步,想要過上優質的生活所需付出的成本,似乎也沒有想象中的那樣唾手可得,城市與城市之間的硬件差距也遠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躺平沒那么容易。年輕的時候固執地認為,寧要一線城市的草,不要其他城市的苗,如今想起來未免也有些太教條、太偏執。
但人性追求確定性的另一面,是恐慌與貪婪。
我的老家是一座中部的三線城市,那里四季分明,可以冬賞白雪,春待花開,夏聽蟬鳴,秋數落葉,生活節奏不緊不慢。???
我表姐是我們市里的一所重點初中的老師,表姐夫是當地的一個公務員,過年的時候表姐說在考慮辭掉編制去我們省會,這樣就能帶孩子去大城市接受更好的教育。
“父母可以在任何事情上躺平,但唯獨‘子女教育’這件事上躺不平。”
我聽完不禁一愣,更愿意相信她只是一時厭煩了這一眼望到頭的體制內工作。不然的話,誰會人到中年說這樣的傻話。
過去的幾十年里,我們國家迅速地幾近完成了城市化,這是一個巨大的成就。又因為城市間的流動更加方便自由,往大城市走,從縣城到市區,從市區到省會,從省會到一線,從北京到海淀……哪怕不為自己,也要為了下一代鋪路,成為了很多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的普遍共識。
有不少跟我表姐一樣的人,興許是在網絡上看到了太多這樣的言論,迷信這個排序,追求去大城市進階,沒完沒了,永不知足。說不定折騰了一大圈,孩子考上了重點大學,畢業后為了有個穩定的工作,還要再考回當地的編制。
用父母的編制去換一個孩子的編制,還要搭上夫妻分離,且結果充滿不確定性,想想都覺得這番操作沒有任何意義。
這就是普通人對大城市的一種幻想,放棄自己在小城市的優勢,本來可以在小城市生活得歲月靜好,卻要以別人的標準為標準,讓自己活得很辛苦、很卑微。
戴錦華教授說過一句話:我們每個人都要問問自己要什么,在規劃生活時,想想依據的是內心的渴求,還是這個社會制定的一種主流價值和目標,不要被欲望和世俗綁架。
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的人口都在下降。這可能預示著城市化達到了一個新的平衡點,一線城市給人帶來的收益與損失相當。
再好的城市都不可能無限擴張,總會在某個規模點產生令人無法繼續忍受的痛苦。
人口飽和,也意味著想要出人頭地就更難了。所以年輕人做選擇要趁早,無論是考公、還是婚戀都一個時間成本,猶豫不決,只會帶來更大的損失。
如果自己有能力獲得一份不錯的工作,家里又有條件和資源幫助在大城市立足,那就安心地在大城市里生活;???????????????????????
如果家庭條件一般但自身能力尚可,那就趁著年輕在大城市拼一把,心無旁騖地為在小城市的生活攢下物質基礎;
但倘若每月的收入除去房租吃飯等開銷所剩無幾,家庭條件有限給不了多少助力,年齡的增長失業風險越來越大,僅僅是不舍大城市的繁華與自由,現階段的硬撐,也很難獲得下個階段的幸福。
很多在一線城市拼搏過的人,總是容易鄙視中小城市,覺得配不上自己,似乎活不下去。
其實大可不必,中小城市的人,也一樣買房買車,上班下班,結婚生子,尤其是那些在城市里還有一套房的人,在北京無法出人頭地,退回家就能有一個幸福的生活,何樂而不為。
不要過度迷信城市排序,幸福才是人生本該追求的意義。
留在大城市,如今已不是更好人生的標準答案。
- THE END -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