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乐官网 (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江南風物丨小滿動三車,阡陌麥香飄

2023-05-21 15: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原作者:梃梧

注意?。?!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小滿小滿,江河漸滿”,小滿過后,降水更為豐厚,是南方人對于小滿節氣的印象。不過,對于北方人而言,并非如此,快速升溫和小麥逐漸飽滿起來倒使得他們更為印象深刻。但小麥也并非只在北方種植,在南方某些氣候適宜的地區也可以,像蘇州地區就是既種植稻又種植麥的,在清光緒九年的《蘇州府志》卷二十《物產》中就有詳細記載,明確劃分為“稻之屬”和“麥之屬”,其中在“麥之屬”中就有小麥的蹤影。

清 徐揚《姑蘇繁華圖》局部 遼寧省博物館藏

故待到小滿之時,蘇州的麥田里也會飄來陣陣麥香。

一、阡陌麥香飄

小滿節氣,一般在公歷5月20日至22日之間。一般到此時,小麥夏熟作物就會開始慢慢飽滿起來。對于蘇州地區而言,此一時間還要做好蒔秧的工作,即將培育好的秧苗移植到稻田之中,才不算耽誤農事。

“小滿動三車”

小滿一到,為了農業生產的順利進行,蘇州地區要開動“三車”。至于何為“三車”,據顧祿的《清嘉錄》記載:“小滿乍來,蠶婦煮繭,治車繅絲,晝夜操作;郊外菜花,至是亦皆結實,取其子至車坊磨油,以俟估客販賣;插秧之人又各帶土分科,設遇梅雨泛濫,則集桔槔(俗稱“稱桿”,一種原始的農用汲水工具)以救之,旱則用連車遞引溪河之水,傳戽(讀“hù”,一種形狀與斗類似的汲水灌田的農具)入田,謂之踏水車。號小滿動三車,謂絲車、油車、田車也”,由此可知,“三車”分別對應著繅絲、榨油、插秧三件農事。這不得不讓人驚嘆,盡管到小滿之時鄉間要做的事情如此之多,可依舊秩序井然,繅絲、榨油、插秧,一件事兒也沒有耽誤,這或許就是民間生活的智慧所在了,各司其職,各安其分,攜手共建鄉土社會。

南宋 梁楷 《蠶織圖卷》局部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故,如若此時到江南鄉間去走上一遭,恐怕路上都少有閑人,就像翁卷所說的“鄉間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不過倒也可以欣賞到一幅美妙的農忙圖。

“麥秀寒”

江南剛剛入夏以后的天氣,并非一直天朗氣清,也會突然來一個小冷汛,蘇州人習慣謂之“麥秀寒”,但現在知道的人可能不太多了。緣何稱之為“麥秀”呢,據說是因為此冷汛大都發生在麥子抽穗開花的時候,而人們往往將盛開的麥花叫為“麥秀”,故以“麥秀寒”稱之。在《吳郡歲華紀麗》中,是這樣介紹麥秀寒的,“麥天氣潤,候斷雪霜,忽陰雨做寒,重御棉服,江鄉人謂之麥秀寒”,所以可以知道古人對于這種突然的冷汛天氣已經見怪不怪了,但心中難免有些不滿,好不容易穿幾日單衣,卻又要將厚重的棉服再次拿出來,初夏的江南,真是說變就變。

明 唐寅《守耕圖卷》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可是“麥秀寒”對于農業生產而言就并非像穿衣御寒如此簡單了。此時桑蠶的培育需要溫度,若是長時間的低溫,存活率則容易降低。但對于小麥而言,則反之,一段時間的低溫剛好可以幫助其更好地結出果實。只能說遇上“麥秀寒”天氣,真是讓“天”為難,所以農諺有云,“做天難做四月天,蠶要溫和麥要寒,秧要日暄麻要雨,采桑村女望情乾”,真是讓人也禁不住調侃起 “天”的不易。

“麥芽餅”

盡管農歷四月的天氣,叫人難以琢磨,但對于小麥而言,倒也不難熬。所以,此一時間,蘇州鄉間就會開始興起制作“麥芽餅”,又稱“苧頭餅”或“谷芽餅”,據說蘇州人過去在春夏之交就喜食之。而關于麥芽餅的做法,在《吳郡歲華紀麗》中也有詳細記載——麥芽餅色澤碧綠,制作時先將青苧頭搗爛,再和著麥芽面、糯米粉一齊揉捏成餅狀后蒸熟即可,如若想吃夾心,還可在餅中裹入豆沙脂油,入口后就會甜軟甘松。此外,明代的沈周還專門寫了一首與之相關的《詠苧頭餅》,其中提及的“苘(qǐng)萌方長折,作餌糈(xǔ)相仍。香劑圓從范,青膏軟出蒸”也與書中記載做法相似。

時人對于麥芽餅是頗為喜愛的,稱為“山廚之甘味”,如是哪家做好了,還要爭著送給親友嘗嘗,同時還會將其當做“耕鋤之小食”,若是在田間地頭農作的時候餓了,就吃幾個用以充饑,十分頂飽,吃完了之后就又有了力氣干活。

二、農閑趣事多

蘇州小滿過后雖說進入了農忙,但在這個月里,也有不少的活動,因為剛好碰上了神仙呂洞賓和藥王的生日,故會舉行慶?;顒?。此外,蘇州百姓相信通過觀測本月四月十六的天象可以預測之后的天氣和作物豐歉,也頗有意思。

“軋神仙”

蘇州福濟觀在吳郡皋橋東,俗稱神仙廟,現位于閶門內下塘街132號,里面供奉著神仙呂洞賓的神像。在過去,蘇州人認為四月十四日為呂仙的誕生日,也俗稱“神仙生日”,故在那天會前去福濟觀“軋神仙”(“軋”,是擠來擠去的意思,吳語發音讀作“嘎”),沾一沾福氣。

福濟觀新址神仙廟 圖源:深度蘇州

之所以要到福濟觀擠一擠呢,是源自于一個傳說。相傳是在宋淳溪年間,陸道堅于這一天設云水齋,給云游僧人供應飯食,突然感受到呂祖傳授神方,由此將朐山王省幹的風疾治愈,世人由此傳之為“仙誕日”。人們相信,仙人一定是化身為衣衫襤褸的乞丐,混跡于廟觀的人群之中,給人們賜福。自此以后,每每此日,身患奇疾而不能治愈者,都會前來進香。而在之后若是獲得療愈之法,則往往認為是仙人憐憫其誠意至此,而救濟于他。

所以,四月十四日也越發被人認為是呂祖生日,此后每年都有士女聚集到福濟觀進香,場面是熱鬧非凡,稱之為“軋神仙”。之后,觀中的道士也辦起了醮會,虎阜的花農也將色澤艷麗的盆栽花卉置于廊廡,即堂前的廊屋進行售賣,還取名為“神仙花”。屆時,城中居民還會爭先“剪千年蒀(y?n)”(學名為“不凋草”,是一種多年常綠草本植物),將其丟在馬路上,任人踐踏,祝曰:“惡運去,好運來”。亦或者是在寺廟中買新葉種植,稱為“交好運”。之所以如此,大概是因為“蒀”與“運”同音。

除此之外,戶戶還會吃五色粉糕,稱之為“神仙糕”;街上還會賣垂鬚鈸帽,稱之為“神仙帽”。醫士還會專門為呂仙供上牲醴,并請樂人鼓樂,以慶祝仙誕??たh里面的僚屬同樣遵循舊俗,會前往觀中去祭拜。

清 徐揚《姑蘇繁華圖》局部 遼寧省博物館藏

總之,四月十四這一天一定是終日喧鬧不止,袁景瀾在《姑蘇竹枝詞》中寫道的“福濟喧游四月天,筍鞵(同“筍鞋”,女子的繡花鞋)爭踏運千年。神仙軋處香塵涌,賸(同“剩”)有歸人拾翠鈿”就是當時的真實寫照!

“天啟開日占年榖(同“谷”)”

《遵生八箋》中記載:“四月十六日為天倉開”,于是吳地有一風俗,在這一天占卜這一年的天氣和榖物的豐歉。

具體的占卜流程,并不復雜,甚至不需要儀式,而是通過當天的天氣狀況決定。若是晴天,則本年是個雨水頗豐的年份;若是雨天,則本年則會迎來干旱;只有遇上了陰云的天氣才為最佳,固有農諺云“有穀無穀,但看四月十六。天上有云,地上有穀”

但也有另一種說法,即如果這一天月亮升起的比較早,則本年很大可能會比較干旱;如果是月亮升起的比較晚且顏色較為皎潔純白,則本年可能雨水較多;如果云是黑色的話,則本年的螃蟹會豐收。由此又有了“月照日光,水沒床桄( 床的橫檔)”、“月上早主旱”的農諺。

明 唐寅 《燒藥圖卷》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雖然說,這是農民依照自身的生產經歷總結出來的經驗,但畢竟并非完全科學。不過,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借鑒的,但不能完全照搬,如是感興趣的話,倒也可以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檢驗一下到底有多大的準頭。

“藥王會”

蘇州作為吳文化的故土,擁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底蘊豐厚。除范仲淹創辦府學使得“天下有學自吳郡始”外,蘇州的醫學也在不斷發展,且形成了獨具風格的吳門醫派。

據研究發現,前期吳醫漸成體系在很大程度上有金元四大醫家之一的朱丹溪的啟發,因為吳醫的推行者戴思恭就曾求學于他。戴思恭在醫術上也頗有天賦,不出幾年就學有所成,為人看病基本手到病除,故一時聲名鵲起。而后,也培養了蘇州本土名醫王仲光等人。到清朝時,吳醫在名醫唐大烈的推動下更廣為流傳,奠定了醫界地位。所以,有學者說,吳門醫派的真正形成是在戴思恭來吳行醫救人后才真正形成,并發展起來,最終形成了“吳中多名醫,吳醫多著述,溫病學說來自于吳醫”的特點。

南宋 馬麟《伏羲坐像》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故蘇州行醫的傳統,由來已久,由此也特別崇醫,有俗以四月廿八為藥王生日。在這天,醫士們會集聚到洙泗巷的三皇廟,向廟里面的伏羲、神農、軒轅、黃帝進香。康熙年間,又增加了夏禹祭祀,并將岐伯、伯高、鬼臾區、少俞、少師、雷公配祀,更名醫王廟。另,盧家巷也有藥王廟,供奉著神農,也會有人前去祭拜。祭拜之時,專門獻上牲醴,并湊錢請戲班子到廟中演戲,以慶祝神誕,而尋常百姓多多少少會去湊個熱鬧,所以,如此活躍的活動就被叫作“藥王會”。

三、時令美食豐

入夏以后,蘇州的各色時令果蔬陸續上市,形成了專門的市場,像“蛙市”、“海鮮市”,引得人們爭相購買,為辛勤勞作的自己做一點味蕾上的補償!

“時新”

蘇州商販挑擔售賣,四時不絕,但以夏初尤盛,蔬果鮮魚等陸續上市,號為“賣時新”。就像趙筠在《吳門竹枝詞》寫道的,“山中鮮果海中鱗,落索瓜茄次第陳”,夏初的吳地,可謂美食多多。

清 顧洛《蔬果圖》 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

屆時,山中的各色果子,諸如緗桃、玉李、丹杏、花紅、鄧微消梅、上沙廬橘等,供應不斷,特別是楊梅色如火珠,櫻桃甘甜勝過蜜餞,特別吸引人。此外,農戶家中的菜園種植的各色時蔬也陸續上市,如苔菘(即菜苔)、韭菜、菠菜、萵苣、王瓜、紫茄、水芹、蜀芥等;另外像蠶莢、羊眼等豆類也是時令好物。如果想吃海鮮的話,一定要去葑門,那里可是海舶漁商群集之所,甚至為了保存海鮮,還特意建了二十四所冰窖,幾乎近海所有的海鮮,在那里都能買到,其中屬鰣魚最為名貴,而以石首魚(黃魚)為最多。不過,海鮮不易保存,買后還是盡快烹飪才好,特別是石首魚,極易發臭。

明 佚名《夏景貨郎圖》故宮博物館藏

“莧菜”

另外,小滿這一天除了要動“三車”以外,還有食用野菜的習俗,雖然吳地沒有特別記載,但在蘇州,立夏之后,莧菜就成了蘇州人的飯桌上常見的小菜。所以,莧菜也是小滿前后,不可多得的美食。

近現代 齊白石《老少年圖》(局部)遼寧省博物館藏
老少年又名莧菜

莧菜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長力強盛,幾乎遍地可見。其根據顏色可分為紅莧和綠莧等,成熟后會開黃綠色小花,后結出包衣種子,里面藏有好多粒小小的黑色種子。我們一般食用的,是莧菜的嫩苗,其所含的鐵、鈣元素豐富,很適合孩童食用,不僅增加礦物質、促進消化,孩童清熱解毒,故最適合夏日食用。

而蘇州人在燒莧菜的時候,還有偏好,喜歡放兩枚大蒜,擺盤或綠或紅或白相間,頗具情趣,入口菜香伴著蒜香,別有一番滋味!

“海棠糕、梅花糕”

前文在講“軋神仙”的時候,曾說過四月十四這天有食米粉五色糕的習俗,也專門稱之為“神仙糕”。實際上,在廟會上還有海棠糕和梅花糕。

海棠糕 圖源:蘇州滸墅關發布

海棠糕與梅花糕的制作過程類似,都是火功烘焙型糕點,但后者比前者的塊頭更大,故制作時間也更長些。制作時先將粉料發酵好,之后以其為胚,在其中裹上豆沙、豬油即可上火烘烤??局瞥晒σ院?,趁著熱氣,在米糕上面撒上桂圓肉、瓜子仁、黑芝麻,紅綠絲等等。

至今也是蘇州人喜愛的糕點,在熱鬧的街區進行售賣,有時還要排上隊才能吃到,同時也是外地人到蘇州來必須打卡的美食。所以,來到蘇州,千萬不要忘記品嘗一番!

結 語

小滿小滿,雖小但是已經在朝著豐滿發展,不得不說,充斥著農耕民族對于作物茁壯成長的期望。人們似乎毫不介意小滿節氣的到來,意味著農忙,更好像是一種幸福,能夠在土地上灑下汗水,為豐收打下基礎。就像文中提及的“天啟開日占年榖”的習俗,看似缺乏科學依據,但也顯示出了農民的重視,都希望新的一年風調雨順,收成大好!

或許,對于古時的人們而言,風中摻雜著的各色農作物的氣味,就是最能讓人心安的味道!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則是最好的生活作息!

參考文獻:

1. 清光緒九年《蘇州府志》刻本,江蘇書局,1883年。

2.(清)顧祿撰;王湜華,王文修注釋:《清嘉錄》,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89年。

3.(清)袁景瀾撰;甘蘭經,吳琴校點:《吳郡歲華紀麗》, 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4.蔡利民:《姑蘇食話》,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4年。

5.華潤齡:《吳門醫派》,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4年。

6.蔡夢寥,蔡利民:《四季風雅 蘇州節令民俗》,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

統籌:吳文化博物館

技術支持:蘇州多棱鏡網絡科技

原標題:《江南風物丨小滿動三車,阡陌麥香飄》

閱讀原文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皇家国际娱乐| 博久百家乐官网论坛| 百家乐官网视频游戏客服| 做生意摆放风水| 大发888网页版登录| 百家乐网上投注代理商| 澳门百家乐官网| 威尼斯人娱乐城送钱| 百家乐官网六亿财富| 百家乐龙虎玩| 风水24山组成| 百家乐官网赌场详解| 旌德县| 一路发娱乐城| 百家乐怎样玩才会赢钱| 百家乐编单短信接收| 百家乐官网有人赢过吗| 博彩投注网| 516棋牌游戏中心 官方版| 全讯网论坛| 线上百家乐官网平玩法| 龙州县| 顶级赌场dj| 大发888娱乐成| 澳门百家乐注册| 沙龙百家乐娱乐| 十六浦娱乐城| 德州扑克桌| 利都百家乐官网国际赌场娱乐网规则 | 北海市| 百家乐官方网站| 悠游棋牌游戏| 大发888信誉平台| 真人游戏 豆瓣| 大发888怎么注册不了| 百家乐骗局视频| 威尼斯人娱乐会所| 威尼斯人娱乐场送1688元礼金领取lrm| 单机百家乐棋牌| 博天堂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乐天堂百家乐官网娱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