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多地公共自行車退出,共享單車有序補齊跟上
免費的干不過收費的。近三年來,多地公共自行車陸續退出運行。與此同時,共享出行正在快速融入市民生活。共享經濟藍皮書——中國共享出行發展報告(2022~2023)》顯示,共享單車、電單車正在進入穩步發展階段,并逐漸成為市場主力軍。以哈啰為例,據悉其包含哈啰單車、哈啰助力車及相關衍生場景綜合業務已入駐超460座城市,覆蓋全國超5億用戶。
同為市民短距離出行方式,公共自行車與共享單車一退一進之間,是在科技驅動生活方式轉變之下,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基于市場經驗累積與產品創新更迭,新舊融合,逐漸形成未來城市交通發展一個重要變量。
在技術突破與低碳減排趨勢之下,共享出行已是城市更新的重要關注點與突破點。對于交通服務而言,“共享單車”已不新鮮,但其商業模式仍處于探索的新生階段。面對公共自行車的退場,共享單車的補齊跟上是一種轉化,仍處于某個階段。如何把握市場切換中的機會,尋找到新的成長路徑,這事關共享出行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多地公共自行車停運,最后一公里有承接
“公共自行車”主要由各地政府打造,基本實行“免押金”和“1小時內限時免費”,體現“共享”的理念。據央視2021年5月報道,粗略統計,全國一半以上的地級城市都擁有城市公共自行車。
當下,城市短途出行需求仍然旺盛,為什么這項便民出行項目加速退場?“最后一公里”出行服務誰來承接?
據《上觀新聞》報道,上海寶山區公共自行車項目采取政府租賃設備、企業運營管理的模式,于2013年開始建設,2016年完成區域全覆蓋,由上海永久自行車有限公司負責具體運營。該項目已經發布了停運公告,確實將于2023年5月16日到期并終止。如今,上海僅剩個別區尚在運行公共自行車。同時,其他大多數城市的“公共自行車”項目也都快速退市。
4月15日0點起無錫公共自行車停止運營,無錫成為繼揚州、淮安之后,江蘇省內第三個宣告“公共自行車”終結的城市。此前,北京、廣州、武漢、邯鄲、廈門、桂林等城市的公共自行車陸續退出運行。
綜合多地采訪報道發現,市民普遍認為,公共自行車注冊麻煩、停放地點受限制、車少故障多,進而導致使用公共自行車的人越來越少。“最大的麻煩就是靠樁還車,由于設備和系統的問題,有時不得不嘗試不同的樁位才能停進去,甚至要換個地方還車。”
“相比來說,花錢的‘共享單車’掃碼取車、隨走隨停,方便多了!”2015、2016年共享單車在全國各地擴大投放,隨著“哈啰單車”等商業平臺的加入,市民整體對公共自行車的使用頻率也在下降。
對于城市居民而言,短距離騎行是個高頻剛需,體驗好,并且收費能接受的出行服務更貼合人們日常所需,也具有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一定規模的公共租賃自行車,其運維費用加上折舊,是一筆巨大的成本支出,僅靠政府“輸血”的運營模式難以為繼。
據了解,多地管理部門正在結合當地實際需求,推動傳統行業與共享出行,以及共享出行自身普惠化與商業化的融合發展。
“新”事物的產生是一種更迭,而非新舊的對立。一個城市數萬輛共享單車的投放需求被認為利好傳統自行車供應鏈。上海永久等傳統自行車生產工廠,都是共享單車平臺的供應商。更重要的是,新的市場格局,將會激發傳統企業去思考,如何在依然的龐大市場中,找準并扮演好新的角色。
共享單車補齊跟上,進退之間的角色轉變
公共自行車與共享單車一退一進之間,也是市場參與者角色的轉變過程。精細化的城市治理需要政府部門和運營企業各司其職,發揮所長。
目前,上海大多數區域,管理部門的角色已從解決"最后一公里"公共服務的提供商轉變為監管者。上海市交通委重視社會資源的吸取和運用,發揮好企業在技術和服務等方面的優勢,以共享低碳出行帶動慢行交通的進階發展。
據上海寶山區交通委介紹,公共自行車項目取消后,會鼓勵和引導共享單車企業,在羅店、月浦和羅涇等原來投放量較少的地區增加投放,同時也會對共享單車進行綜合整治。對此,哈啰與美團單車等平臺均表示,他們已經在積極調研,后續會根據實際需求加密布點,盡快將車輛投放下去并且運維好,保障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
在提升慢行交通品質方面,共享單車正在從補充走向中心,通過科技賦能積極全面地融入到城市交通生態。從哈啰獲悉,截至2022年底,哈啰在上海開通駕照分的共享單車用戶已超過1500萬。作為國內主要的綠色出行平臺之一,哈啰不斷探索用數字化的手段,為出行場景提供更加低碳高效的解決方案,其中包含“0530城市保障計劃”、定點停車技術等。
哈啰推出的“0530城市保障計劃”是指共享單車企業在接到監管部門的清運通知后,在5分鐘內完成響應,30分鐘內到達指定地點進行清運,并在60分鐘內完成清運動作。該計劃于2021年7月落地上海,截至2022年7月15日,哈啰單車上海業務團隊在計劃落地一周年之際,執行調度次數近10萬次,累計調度車輛超200萬輛,在上海慢行交通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優化城市交通結構,創造經濟與社會雙重價值
除了促進城市交通結構優化,共享單車等共享出行模式還帶動了傳統產業鏈升級,和大量人員就業,創造出經濟與社會的雙重價值。
《共享(電)單車平臺人力資源組織現狀和特點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共享單車的運營和維修等工作內容為社會提供了大量崗位,如線下換電池、維修、調度等現場操作人員,以及線上平臺建設、程序設計管理等技術人員。共享單車帶動的運維崗位則成了靈活就業者的重要選擇。
《工人日報》刊發的《共享電單車“守車人”成了“守夜人”》一文報道,2023年以來,云南共享電單車需求量環比和同比均實現持續增長。共享電單車供給需求從白天持續到夜里,正帶動著大批農民工就業。“守車人”成了“守夜人”,他們騎著電三輪穿越大街小巷百余公里,依據車輛缺電、供給調度等情況及時進行相應處置。作為兒子、丈夫、家庭頂梁柱,他們更在乎這份“家附近的獲得感”。
作為共享經濟中四個超過千億交易額的發展領域之一,共享出行為社會經濟的綠色和諧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2022年中國網約車市場發展報告》顯示,2022年兩輪車共享帶來的碳減排量約為169萬噸。
除了承接日常職住通勤、接駁地鐵公交的“最后一公里”出行,共享單車等出行方式還很好地保障了市民們節假日的旅游、休閑、消費的出行需求,增加了城市生活的幸福感與多樣性,所有這些都符合慢行交通普惠、便利、高效、環保的特征。
整體市場穩定增長之下,如今共享出行行業走過爆發期,步入洗牌期,企業需要謀求尋找新的增長。《共享經濟藍皮書——中國共享出行發展報告(2022~2023)》認為,普惠出行和差異化服務依然是共享出行的主要增長點,生態擴張依然是出行平臺的主要發展方向。
而在共享單車行業領域深耕多年的哈啰,在參與推動慢行交通建設過程中,以出行為起點,逐漸向全方位生活服務平臺轉變,在增強城市“生態”活力方面發揮出更大作用。新的商業模式已經展現出明確的發展潛力,但整體而言還面臨一系列挑戰。相信能把握行業趨勢,并與構建宜居綠色生態同行共贏的企業,會持續贏得市場與用戶。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