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孤獨,成為一場“流行病”
原創 簡單心理
生活在現代社會,你會時常感到孤獨嗎?還是已經把孤獨當成了一種習慣?
5月2日,美國衛生總監呼吁,應將孤獨視作一項需要緊急對待的嚴重問題。他指出,孤獨作為問題并不是美國獨有,而是現代生活在全世界范圍內都會顯現的一種特性。
不僅是這份報告,近幾年已經有越來越多證據指出,「孤獨」可能對于人的身心健康存在嚴重隱患:除了增加焦慮、抑郁甚至自殺等心理問題的幾率外,孤獨也會在全年齡段的人群中提高中風、心臟病、糖尿病、癡呆癥等病癥的患病風險。
或許最值得擔心的地方在于,孤獨在當下已經不是一種簡單的個人情緒,而是整個現代社會都將面對的一場大型「流行病」。為什么孤獨會如此泛濫?今天的文章,我們就來聊一聊造成這種現狀的 5 種可能性因素。
01
凝固的城市互動,失落的公共空間
或許對很多在城市中長大的人來說,那些小區里的健身器材區、公園中的小廣場、家附近的小滑梯組成了我們對于公共空間的最初印象。我們在這些公共空間中結識玩伴、收獲友誼,這些回憶占據了童年的很大一部分。
關于公共空間的具體定義一直存在很多爭議。首次提出「公共空間」概念的社會學家哈貝·馬斯,將其定義為「政治權力之外,作為民主政治基本條件的公民自由討論公共事務、參與政治的活動空間」。而人們目前普遍將公共空間理解為,供城市居民公共使用的室外及室內空間。
事實上,城市公共空間對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而言,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2019 年一項針對城市居民孤獨感和生活滿意度的研究表示,經常使用公共空間進行活動的人不太可能感到孤獨。這也證實了社會化的城市公共空間可以促進人與人之間的自然互動,減少人們對于孤獨的感受。
就像北京市內的亮馬河,這條河流平等的「屬于」每一個人,不同身份的人們都可以在這里進行各自的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它打破了人與人之間的隔閡,不僅為本地居民增添了新的生活化場景,也為北漂青年緩解了異鄉的漂泊感。
能夠供人活動的公共空間,雖然看似簡單,但需要注入更多人性化的思考與設計。而如今許多城市的公共空間,更多是呈現一種衰落甚至死亡的狀態:小區的公用健身器材區,已經被晾曬的花被單占領;本應供人行走的通道,卻栽種著美觀卻無用的綠化帶……
美國社會學家理查德·桑內特曾在書中描述過公共空間死亡的原因:一些現代公共空間變得越來越統一和同質化,一些沒有實際意義的、對人不友善的空間被人為地制造出來,現代城市的公共空間變得死寂和冷漠。
城市,本就是一個人們能夠共同創造、不斷生長的空間,而公共空間則是我們與城市構建聯系的重要紐帶。當生活中的公共空間逐漸減少,我們與城市之間的歸屬感似乎也被進一步切斷了,僅留下那「浮萍」一般的孤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如影隨形。
02
社交網絡讓我們「一起獨處」
人們在發明社交網絡之初,本以為可以極大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然而,伴隨著社交網絡幾十年來的發展,情況可能并不如最初想象的那樣樂觀。
賓夕法尼亞大學在 2018 年的一項研究,首次將社交媒體 Facebook、Snapchat 和Instagram 的使用時長與用戶情緒聯系起來。研究報告顯示,減少社交媒體使用時長會使抑郁情緒和孤獨感顯著減少。如今,越來越多的證據證實,社交網絡在社交關系中造成的負面影響,可能遠遠大于它帶來的正向幫助。
虛擬世界中的聯系,就像速效食用卻匱乏營養的代餐。當我們習慣在網絡上維系往來時,與他人在現實中進行實時對話的興趣就會減少。
研究網絡文化多年的社會學專家雪梨·特克爾認為:數字化社交為我們創造了一種幻覺,我們有人陪伴,卻無須付出友誼。相較于網絡的便捷、高效,不用投入過多情感,現實中的關系在對比之下,需要花費更多時間維護,且更加脆弱復雜。
? 《黑鏡》第二季
除了對話被取代,我們也不再樂意在現實中去了解朋友們的日常,而是更加愿意在朋友圈里進行直接的點贊或簡單的評論。
《孤獨與隔絕,我們的流行病》報告中稱,在各個年齡段,人們面對面相處的時間都比二十年前少,而在 15-24 歲的人群中最為明顯,他們與朋友的社交互動減少了 70%。Murthy 說,許多年輕人現在使用社交媒體來替代面對面聯系,但這種聯系往往是低質量的。
這就像一個惡性循環,人們在現實的世界里感到孤獨,于是依賴社交媒體尋求連接,但社交媒體并不能取代真實交流的作用,又加劇了孤獨感,最終人只能一步步被推向孤獨的深淵中去。
03
有房,但沒「家」
美國的著名小說家朱迪·皮考特曾寫道,「擁有家庭意味著你永遠不會孤單。」但如果你也是一位離開家鄉,在外工作的年輕人,或許體驗的另外一番感受:我們不愿把自己每日居住的出租房稱作「家」,但距離故鄉的「家」卻也早已相去甚遠。即使擁有父母、朋友、伴侶,我們似乎仍像個無家可歸的「孤兒」。
實際上,這種失去「家」的感受,是缺乏歸屬感的一種表現。這幾年流行的一個詞語「空巢青年」,指的就是與父母及親人分居,單身且獨自租房的年輕人。
根據國家統計局和民政部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獨居的空巢青年數量于 2021 年上升到了 9200 萬。而缺乏歸屬感的現象,也正在空巢青年群體中大面積彌散。
? 《花束般的戀愛》
歸屬感是指個人參與一個系統或環境的體驗,使人們覺得自己是該系統或環境的一個組成部分。已有大量的研究證明了歸屬感與孤獨感之間的關聯,一項針對 357 位中國農民工子女的調查表明,歸屬感與孤獨感呈負相關,這意味著認為自己不屬于該學校或城市的孩子會感到更孤獨。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正在經歷從傳統家庭中出走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如何找尋歸屬感,是每個人必須面對的問題。
04
衰退的友誼,下降的人際質量
或許很多人都會有一種同樣的感受:自己身邊最親密的朋友,大多都來自校園時代。一旦步入社會,別說交朋友了,就連與人相處都變得越來越復雜。就像很多人常說的,「成年人的世界里,只有利益,沒有朋友。」
《社會精神病學》雜志刊登的一項研究證明,擁有低質量人際關系與擁有太少人際關系的人群相比,更容易感到孤獨。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不難發現,即使朋友數量不多,但如果能有幾個知心的密友常常聚在一起聊聊天,也能幫助我們極大的消解孤獨感。
然而,人際關系質量在當下的情況卻不容樂觀。美國生活調查中心認為,數十年來,人們的友誼和人際關系質量一直在下降,特別是男性的社交圈近 30 年來不斷縮小。
發生這樣的結果并不意外,在過去辦公室是人們一天之內投入時間最多的地方,大多數的人際互動也是在這里完成的。
疫情過后,我們的辦公模式與互動模式卻被極大的改變了。根據美國的一項社會調查統計,目前 90% 的白領不愿再回到疫情前從早到晚固定坐班的模式中。在國內,也有許多年輕人更愿意選擇能夠靈活辦公的工作機會。遠程化的辦公方式,讓人們越來越將辦公室的互動與社交,視作一樁會影響時間及效率的「麻煩」。
? 《人生切割術》
對此密歇根大學教授杰弗里·桑切斯·伯克斯曾在《財富》雜志的報道中表示:「我強烈支持將職場人士視為完整的、復雜的人類,而不是工蜂,但我們或許已經忘記,在職場中會發生真實的人際互動。」
人際關系質量下降的另一面,也意味著我們結識朋友,產生友誼的可能性在大大降低。如今,「友誼衰退」一詞已經被收錄進了辭典,意味著它已成為了一種普遍現狀。這也進一步加劇了孤獨感在我們生活中的泛濫,設想一下,當我們希望有他人陪伴的時刻,卻發現身邊早已空無一人。
05
計較得失的愛情,加劇疏離感
以前我們認為,只有婚姻是與經濟利益掛鉤的情感產物,但實際上,現代社會中的愛情也極大的沾染上了精密算計的顏色。
當我問起身邊的朋友,在哪里找到的約會對象,一部分人回答我「相親」,另一部分回答我「約會軟件」。這似乎就是當下大多數人的現狀,對于愛情的追尋變成了一種模式化的操作,我們穿著同一件精心挑選的衣服,坐在相似的約會地點,用同樣的自我介紹作為開場,引入差不多的話題之中。
這一套對于約會的熟練操作,就像是一串被復制黏貼多次的代碼,在循環的過程里,我們也早已失去了對愛情的原本期待。
法國社會學學者伊娃·易羅思在其新書《冷親密》中,提出了「情感資本主義」概念,即當代社會中情感與經濟行為的彼此交織。
她寫道,大部分愛情的魔力是因為你相信對方是獨一無二的。當下互聯網過多的可選項使得自我必須進行選擇,并且是進行最優化的選擇。于是,人們不得不使用那些計算成本效益和效率的技術。
? 《綠皮書》
而深層次的情感關系對于抵御孤獨而言,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方式。哲學家馬丁·布伯認為,「偉大的關系可以突破孤獨的障礙,壓制它的嚴厲規則,在不同個體的自我之間架起一座橋梁,跨越對世界的恐懼深淵。」
精于計算的情感關系使我們只向往愛情帶來的積極作用,卻不愿接受其中的付出與痛苦。但最好的關系,應該是個體以彼此無所求的方式建立關聯,這樣我們才能真正走出自我的結界。
本期咨詢師推薦
————————
參考文獻
————————
US surgeon general.(2023).Our Epidemic of Loneliness and Isolation
Lisanne Bergefurt, Astrid Kemperman, Pauline van den Berg, Aloys Borgers, Peter van der Waerden, Gert Oosterhuis, Marco Hommel.(2019).Loneliness and Life Satisfaction Explained by Public-Space Use and Mobility Patterns.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19, 16(21), 4282.DOI:10.3390/ijerph16214282
Melissa G. Hunt, Rachel Marx, Courtney Lipson, Jordyn Young.No More FOMO: Limiting Social Media Decreases Loneliness and Depression.(2018).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Vol. 37, No. 10.DOI:10.1521/jscp.2018.37.10.751
Liu D., Yu X., Wang Y., Zhang H., Ren G.(2014). The impact of perception of discrimination and sense of belonging on the loneliness of the children of Chinese migrant workers: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nalysis. Int. J. Ment. Health Syst. 2014;8:52. doi: 10.1186/1752-4458-8-52.
Philip Hyland, Mark Shevlin, Marylene Cloitre, Thanos Karatzias, Frédérique Vallières, Gráinne McGinty, Robert Fox & Joanna McHugh Power.(2019).Quality not quantity: loneliness subtypes, psychological trauma, and mental health in the US adult population.Social Psychiatry and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 volume 54, pages1089–1099 (2019).
理查德·桑內特,《公共人的衰落》,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年7月
雪莉·特克爾,《群體性孤獨》,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年3月
伊娃·易洛斯,《冷親密:為什么愛越來越難》,湖南人民出版社,2023年4月
作者:青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