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AI孫燕姿翻唱華語樂壇歌曲一夜爆紅全網,要思考的東西太多
來源丨元宇宙簡史
作者丨元宇宙簡史編輯 Eco
【元宇宙導讀】本文將從AI孫燕姿是如何誕生的、AI孫燕姿對音樂產業有什么影響、AI孫燕姿會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音樂體驗等幾方面展開。
近日,一個名為“AI孫燕姿”的神秘聲音在視頻平臺上引起了轟動。
它用孫燕姿的音色和咬字,翻唱了周杰倫、趙雷、郭頂等多位華語樂壇的經典歌曲,讓無數網友驚嘆不已。
有人說,這是2023年最火的聲音;有人說,這是對真人歌手赤裸裸的侵權;還有人說,這是AI技術的新高度。
那么你對這個現象是怎么看的呢?我們一起來捋一捋。
01、AI孫燕姿是如何誕生的?
AI孫燕姿的背后,其實是一種叫做“唱歌音色轉換”的技術。
簡單來說,就是利用深度學習的方法,將一個人的聲音轉換成另一個人的聲音,同時保留原始聲音的旋律、節奏和情感。
這種技術可以用于多種場景,比如模仿歌手、改變自己的聲音、復活已故歌手等等。
目前,有兩個比較火的開源項目,分別是so-vits-svc和RVC,它們都使用了一種叫做VITS的模型,原本是用于文本生成語音的,但是經過改造,可以直接將音色特征作為輸入,不需要轉換成文本。這樣就可以實現任意歌曲的音色轉換,而不僅僅是歌詞。
AI孫燕姿就是利用這些技術,將孫燕姿的音色特征提取出來,然后用它來翻唱其他歌手的歌曲。
為了提高音質和逼真度,還需要進行一些后期處理,比如kmeans聚類音色匹配、hifigan音質增強等等。
這個過程并不簡單,需要一定的算法相關經驗和成果,也需要大量的數據采集和實驗。
據悉,AI孫燕姿的創作者之一Rcell表示,他和他的團隊經過半年時間做了上百組實驗,才得出了當前的最優解。他們采集了孫燕姿的四張專輯《孫燕姿 同名專輯》《克卜勒》《逆光》《是時候》,共計約100首歌曲作為訓練數據。他們還嘗試了其他歌手的音色轉換,比如周杰倫、林俊杰、王菲等等,但是效果都不如孫燕姿的好。
他們認為,孫燕姿的音色和咬字非常適合做AI訓練,因為她的聲音清晰、穩定、有特點,而且她的歌曲風格多樣、難度高、情感豐富。
02、AI孫燕姿對音樂產業有什么影響?
AI孫燕姿的出現,無疑給音樂產業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一方面,它展示了AI技術在音樂領域的強大潛力和創造力,讓人們看到了更多可能性和想象空間;另一方面,它也引發了一些法律、倫理和審美上的爭議和擔憂,讓人們思考了聲音的版權、歌手的價值和音樂的本質。
首先,AI孫燕姿涉及到聲音版權的問題。聲音是一種個人身份標志,也是一種知識產權。根據我國《民法典》第一百零八條規定,“自然人享有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等人格權利。”而聲音作為肖像權的一種表現形式,也應當受到法律保護。如果沒有原歌手的授權或同意,用AI技術模仿或轉換其聲音,可能構成侵權行為。
其次,AI孫燕姿可能會影響到歌手價值。歌手除了聲音之外,還有其他方面的價值,比如創作能力、演繹技巧、舞臺表現、粉絲互動等等。AI技術雖然可以模仿或轉換聲音,但是不能完全復制或取代歌手。AI技術只能根據已有的數據進行學習和生成,并不能創造出新穎和獨特的內容。而且AI技術也不能傳達出真人歌手所具有的情感和靈魂。因此,在有真人可用的情況下,AI歌手不會成為主流,只能作為一種補充或娛樂。
最后,AI孫燕姿還涉及到了音樂本質的問題。音樂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文化。音樂的價值不僅在于聲音本身,還在于聲音背后的故事、意義和情感。AI技術可以模擬出聲音,但是不能模擬出音樂的內涵和精神。AI技術也不能替代人類對音樂的創造和欣賞。因此,AI技術不會改變音樂的本質,只能作為一種工具或媒介。
03、AI孫燕姿會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音樂體驗?
AI孫燕姿雖然引發了一些爭議和擔憂,但是也給我們展示了一些未來的可能性和趨勢。
隨著AI技術的發展和普及,我們可能會看到更多的AI歌手、AI音樂、AI音頻等等。這些產品和服務可能會給我們帶來以下幾方面的影響:
- 豐富我們的音樂體驗。我們可以聽到更多樣化和多元化的聲音和風格,滿足我們不同的喜好和需求。我們可以聽到一些無法復現或已經消失的聲音,比如已故歌手、古代歌曲、異域語言等等。我們可以聽到一些夢幻聯動或跨界合作的聲音,比如不同時代、不同國家、不同領域的歌手之間的對唱或混搭等等。
- 激發我們的音樂創造力。我們可以利用AI技術來創作或改變自己的聲音,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我們可以利用AI技術來測試或演示自己的作品,提高自己的效率和質量。我們可以利用AI技術來學習或模仿其他歌手或風格,提升自己的技巧和水平。
- 提高我們的音樂素養和審美。我們可以通過AI技術來了解和欣賞更多的音樂知識和文化,拓寬自己的視野和見識。我們可以通過AI技術來分析和評價不同的聲音和風格,培養自己的品味和判斷。我們可以通過AI技術來保護和傳承一些珍貴或瀕危的聲音和文化,傳承自己的歷史和傳統。
嚴正聲明:本文為元宇宙簡史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內容僅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任何讀者若據此進行投資決策,風險自擔。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