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瘋狂的數字藏品是未來還是泡沫?
【導語】
元宇宙概念的興起,帶火的不僅有數字人、虛擬偶像,還有數字藏品。 數字藏品作為文化藝術領域的一種新興表達方式,得到了眾人的追捧。 從2021年8月到2022年5月不到一年的時間里,中國國內的數字藏品總額及數量大幅增長。 一時間數字藏品也是水漲船高,炒作、變現、暴富,成為了數字藏品的關鍵詞,無數玩家和資本涌入數藏市場; 2022年上半年國內平均每月誕生100家數藏公司。2022年5月國內數字藏品發行高達14739.8萬元。
然而,好景不會每日常在,熱潮還沒持續多久,卻在迎來“降溫”。 2022年6月份,數字藏品的市場遇冷,市場總額持續大幅下降;到今年10月份國內市場總額只有3273.6萬元,不及5月份的四分之一。 如果用一句話概括2022年的數字藏品行業,那么便是”上半年有多火,下半年就有多涼“。
數字藏品到底藏了個啥?
提到數字藏品首先我們需要先解釋什么是NFT。
NFT(Non fungible token,非同質化代幣)是映射特定資產的非同質化通證,絕大部分是基于以太坊ERC協議上,即在以太坊上鑄造與發行。通過區塊鏈標記了用戶對于特定資產的所有權,使得NFT成為該特定資產公認的可交易性實體同時,NFT具有不可替代、不可分割、不可篡改等特征。NFT的核心價值在于“數字內容資產化”,是虛擬世界產權確權和交易流通機制。
數字藏品是NFT合規下中國特色化探索,是NFT的一種應用形式。數字藏品是通過加密運算技術,將圖片、音頻、模型等數字資產或實體寫入智能合約,具有獨立認證代碼和元數據,可供收藏、交易、流通。在保護其數字版權的基礎上,實現真實可信的數字化發行、購買、收藏。我國數字藏品與NFT本質區別在于國內數字藏品不具備NFT的資金屬性及社交屬性,與虛擬貨幣劃清了明確的界限。
2021年6月,支付寶與敦煌美術研究所聯合發行了“敦煌飛天”和“九色鹿”兩款 NFT付款碼皮膚,拉開了國內大廠布局數字藏品帷幕。 “大廠出品”“稀有”“藝術”等標簽,讓每款限量 8000份、初始發行價為9.9元的NFT付款碼皮膚,得到了哄搶,甚至有人在二手交易平臺上高價求購,最高價格炒到了100多萬。
看到市場紅利的互聯網企業也涌入數字藏品賽道,騰訊上線幻核、阿里推出鯨探、京東拿出靈稀、嗶哩嗶哩上線數字藏品板塊……與此同時,平臺的多樣,也驅使藏品形式的多元化豐富化,出現了畫作、音樂、視頻、潮玩、非遺、頭像表情包等類型。其中市場熱度最高的三個類型是潮玩/國潮類,藝術收藏品類和游戲動漫類。
數字藏品為何一夜走紅。
首先是價格親民,國內數字藏品的平均價格在30到40之間,67.38%的數字藏品價格在50元以下,收藏者花幾十元到幾百元即可購買到心儀的藏品,誰都消費得起,讓藏品從“高冷”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其次,收藏便民,解決了實體藏品容易損壞或丟失的缺點,且讓觀賞圖片沒有了時空限制。
同時就像盲盒一樣,對特定IP的追隨,是驅動消費者購買數字藏品的最主要因素。由于數字藏品獨一無二、不可篡改的屬性,它比盲盒等IP產品更能滿足消費者追求”限量“的心理,甚至是潮人們彼此”相認“的密碼。
稀有、收藏、變現、新鮮讓年輕人熱衷于數字藏品。
只需十幾元或幾十元,就能擁有一個標注唯一序號的數字藏品。 價格相對便宜,概念形式新穎,滿足年輕人消費習慣、社交需求與價值審美,數字藏品開始從小眾圈層走入大眾視野。 多家平臺的數字藏品,均銷售火爆,上線幾十秒后即售罄。 根據調查顯示,購買數字藏品者以Z世代(新的”Z世代“是指1995-2009年間出生的一代人)的年輕人居多,00后和90后成為了數藏的主力軍。
通過對國內主流數字藏品app的用戶分析,我們可以發現用戶以男性為主,且偏向于年輕化和高學歷。在主流數字藏品app中,男性用戶約占7成,女性用戶約占3成,可見,男性對數字藏品的興趣較高。 35歲以下的用戶占比高達70.6%,專科以上的用戶高達41.6%,呈年輕化和高學歷趨勢。
年輕人對數字藏品的熱衷,體現了他們追求獨特的個性表現和審美體驗。對他們而言,IP價值、藏品寓意、稀缺程度、買家數量、轉手難易程度都是考量的標準。有些品牌會將數字藏品與大熱的盲盒連接起來,這種方式本身就能吸引很多年輕消費者,還能增加朋友之間的友好互動。一位00后數字藏品玩家在社交平臺上分享說,數字藏品多是文物IP、動漫IP,有滿滿的回憶感;特別是數字藏品限量版,稀缺性能進一步激起童年回憶,同時能享有數藏平臺限量級藏品特別權益。
誰在賣數字藏品?一夜火爆又迅速“涼涼”
隨著NFT的熱度迅速席卷國內市場,螞蟻、騰訊、字節、百度、京東、B站、小紅書…… 幾乎所有互聯網大廠蜂擁而上,并以“數字藏品”命名自己的NFT項目。 在NFT最火的時候,每天都有百萬用戶涌入螞蟻集團旗下的鯨探和騰訊旗下的幻核這兩大頭部數字藏品平臺。 僅2022上半年,就上線了超700家數字藏品平臺。
公開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8月,國內數字藏品平臺總量超過1000家, 其中上市公司背景的超過25家,國資背景的超過20家,央媒背景的有9家。
資本的瘋狂入場,迅速帶火了數字藏品然而,熱潮還沒持續多久,數字藏品卻迎來了行業“寒冬”。2022年國內數字藏品的成交額在5月份到達頂峰,此后市場發行總額持續下降。10月份國內數藏的發行總額只有3273.6萬元,不到5月份的四分之一。
大廠中,最先退場的是騰訊旗下的”幻核“。
8月16日,幻核發布公告稱,即日起幻核將停止數字藏品發行,用戶可以選擇繼續持有已經購買的數字藏品,也可以發起退款申請。與此同時,多個數字藏品平臺都明顯放慢了產品發行速度及數量,有的平臺的數字藏品甚至出現滯銷,銷售價格也大幅下跌。到了9月份,數字藏品平臺”退款潮”愈演愈烈,從6月到11月,至少有100家數字藏品平臺關停。僅11月就有37家平臺關停退款。
國內數字藏品市場正在進入行業寒冬。
野蠻生長的背后,亂象叢生
截止到2022年11月30日,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搜索“數字藏品”,可以得到1896條結果。 我們統計了前500條相關投訴,剔除重復和不相關的投訴,共計392條。 其中,至少有24家平臺涉嫌跑路。 投訴數量排名前六的平臺分別是 杉德支付、QQ音樂小秘書、iBOX鏈盒、得物APP小助手、X Meta、雪藏Snow Meta。 在所有的投訴中,虛假宣傳和退款不予占比最多 分別有175條和170條投訴中提到數藏平臺的虛假宣傳和不予退款問題。
據媒體報道,只要3萬元就可以搭建一個H5網頁的數字藏品平臺,3天左右就能交付。建立一個數字藏品平臺可謂輕而易舉,而跑路則更是容易。解散群聊、下線APP、撤離客服,平臺跑路三板斧。有買家在“黑貓投訴”平臺上寫道:“該公司旗下的數字藏品平臺,通過虛假宣傳,誘導消費,欺騙消費者購買其名為”四象有靈-青龍尊者“的數字藏品,并承諾給予相關賦能,消費者購買后,官方無作為,客服不管不問,賦能權益均未實現,原價888的數字藏品現在成為一張廢圖,公司并未實現其承諾的購買價值,故申請原價退款。”
在關于“虛假宣傳”的投訴里,買家們常常控訴平臺承諾的“賦能”沒有兌現。
簡單來說,“賦能”就是平臺會承諾給指定藏品的擁有者一些好處,譬如提早一小時搶購、免費擁有新的藏品等等。等買家買下這些藏品之后,卻發現自己手里握著的是張空頭支票。還有一種近似詐騙的虛假宣傳。雖然國內的數字藏品和NFT有區別,但在“確權性”上卻是一致的,即區塊鏈上寫明了藏品的所有權。但有不少人在黑貓投訴上寫道“藏品不上鏈”:“該平臺作為營業性數藏平臺,但是平臺所發售的數字藏品并沒有上鏈,從頭到尾都是一張圖片,合約地址與資產地址都是虛假的,不符合數字藏品的發售標準。且多次在群里誘導大家購買平臺產品。在最近一次的發售中,定價為1元的藏品,共3000份。全部被平臺內部購買。并沒有真正的發售出來。”兜兜轉轉,自己買的NFT變成了JPG,而買家對這張圖片的權利,不比右鍵點擊下載的人更多。
數字藏品路在何方?
目前,數字藏品行業在國內屬于新生事物,在金融風險、技術完善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相關 部門也開始重數藏市場的監管問題,陸續出臺相關規定規范行業發展。2022年4月,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的《關于防范NFT 相關金融風險的倡議》,明確指出應確保NFT產品的價值有充分支撐,引導消費者理性消費,防止價格虛高背離基本的價值規律。
7月6日,由國家新聞出版署科技與標準綜合重點實驗室區塊鏈版權應用中心主編的《數字藏品應用參考》發布并從現狀、風險、規范、資質等方面進行專業論述。
11月10日,河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發布《河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關于數字藏品投資的風險提示》提示表示要高度警惕以數字藏品為代表的NFT(非同質化通證)投資風險。近期發布的《發行NFT數字藏品合規操作指引》提及,鑄造發行NFT 數字藏品的企業、平臺需具備《跨地區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等,企業無相關資質或處營收三倍以上罰款。
但現階段出臺的相關文件大多停留在指導、倡議等層面,缺乏具體的法律條文約束和操作層面的指導,平臺也處于自律階段。大平臺開始退場,玩家手中的藏品價格開始下跌,第一波紅利期似乎正在消退。不過,泡沫開始破滅的時候,也許正是市場秩序重建的時刻。
總之,國內數字藏品還處于萌芽階段,未來也許還有無限發展的可能但這一次降溫無疑會讓很多人先”冷靜下來“。
參考資料:
[1]澎湃新聞:從NFT到數字藏品:潮落之后,誰在裸泳?
[2]艾瑞咨詢:2022年中國數字藏品行業研究報告
[3]藍鯨財經:中小型數字藏品平臺現清退潮,半數公司成立于半年內
[4]華夏時報:11月平均每天都有一家平臺關停!數字藏品現“清退潮” 打折退款被嘲“吃相難看”
[5]北京青年報:數字藏品降溫:實體品牌加入 NFT正在脫虛向實
[6]MoonFox:數據報告 | 2022數字藏品app研究報告
[7]零壹財經:中國1775萬件數字藏品分析報告(2022)
作者| NGUYENTHANHTHAO 楊偉勛
指導老師| 吳小坤
學校| 華南理工大學
編輯| 劉宇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