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023年了,怎么還有人在穿小腳鞋?
作者/山口大炮
你身邊有老人還在穿小腳鞋嗎?
你知道她們的鞋子要去哪兒買嗎?
2023年了,被電商時代喂飽的我們幾乎能買到想買的所有東西,無論是Made in China還是North European designer brand,手指一動,應有盡有。
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買不到的。
但說到小腳鞋,這種舊時代的產物,你可能很難想象,在電商平臺里依然擁有一批買家。
而這種商品的購買與銷售,背后則是一個令人唏噓的故事。
有這么一群人,她們沒有用過這個購物軟件,甚至不太清楚這個橙色圖標所代表的價值。
她們只知道一個事情,就是在這里,可能會買到能穿的小腳鞋子。
打開商品頁面,你會發現每條評價似乎都是她們浸滿血水的一生。
而也就是在這里,那群被時代遺棄的老人,擁有了在信息時代所獲得的唯一便利——
在網上買到一輩子買不到的合腳鞋子,
再用一雙體面的鞋子走過她們被忽視的一生。
難買的“三寸金蓮”
當我第一次打開淘寶的“猜你喜歡”時,看到這雙根本不屬于我的風格,甚至完全和我的需求背道而馳的小腳鞋時,很難形容我當時的心情。
什么樣的人會喜歡這雙造型奇怪,透露著年代感的鞋子呢?
幾乎是一瞬間的功夫,我就想到了那群出生就被裹上小腳,之后一輩子都無法走遠路,每走兩步路血水就能滲透出裹腳布紋路的老人。
對于她們來說,這不是喜歡,而是需要。
抱著這樣的興趣,我嘗試在這個商品平臺搜索關鍵詞:“小腳鞋”“纏足鞋”“三寸金蓮”。
奇怪的現象出現了,當我搜索的關鍵詞是“小腳鞋”時,首頁上出現的內容包括幾十塊的老北京帆布鞋在內,還有二三百的抄襲Maison Margiela的復古分趾皮鞋,更有三四千的Repetto鞋,這是法國頂級時裝芭蕾舞鞋。
我點開了那雙幾十塊的老北京帆布鞋,它的外形是印象中纏足老太會穿的樣子,可遺憾的是,它的最小尺碼只有34。
而纏足后的鞋碼卻是22到30,10到20厘米。
隨著我逐漸優化我的搜索關鍵詞,我發現“纏足鞋”不一定會出現我需要找到的鞋子,它經常會冒出一些小眾設計師皮鞋、奢侈品皮鞋的廣告。
但是,在我搜索“三寸金蓮”時,主頁上就幾乎沒有廣告了 。
它們是肉眼可見不能把腳塞進去的樣子,看上去只有一拃長,和時尚扯不上什么關系。
它們清一色地在title里帶著“三寸金蓮”,就好像“三寸金蓮”是可說的,而“纏足”卻是不可說的,于是就巧妙地用一種可說的“美”取代了另一種不可說的丑。
甚至就在這些“三寸金蓮”中,還分為了兩部分:
一些是與實用無關,顏色鮮艷的神像供奉鞋。一些是有實際用途,顏色灰撲撲,古裝劇中才會出現的老布鞋。
讓我們先將目光放在這群神像供奉鞋上,它們看起來就像《陸小鳳傳奇之繡花大盜》中的關鍵道具——紅色繡花鞋。
紅的、黃的、綠的、紫的,上面用針線勾勒出花朵、樹葉、魚鳥的紋路,鞋尖還有束小花或小草,瞧著就是花了心思的。
從商品標簽上,這些鞋子也能瞧出用心。是“寺廟祈福”“泰山奶奶”“白玉奶奶”“紫霞仙子”“送子娘娘”,一連幾個tag像疊buff似的將小腳鞋供于神壇,似乎把能想到的所有女性神都給尊敬了一遍,充滿了不可落地的神圣性。
這種鞋的用途也并不讓人意外,用于還愿、祈福、供奉,價格大多在五十以內,還有很多不足二十。
唯獨讓人疑惑的是,既然是要供奉神仙,為什么商家還要將尺碼設置為“10厘米”“15厘米”“20厘米”呢?
難道是泰山奶奶比紫霞仙子腳小,紫霞仙子又比送子娘娘腳小,天上的神仙都約好一起纏足了嗎?
而當我們將目光放在那批顏色灰撲撲、正兒八經給老太上腳的鞋上時,你會發現,即便是這些鞋子,對纏足老太也并不友好。
它們的價格大多在百元以內,說是給八九十歲老太買的纏足鞋,但其實尺碼最小也就26,更像是普通的老北京帆布鞋的XXS版。
當然,購買的人必不可能是老太太本人,幾乎都是孩子買給媽媽、孫輩買給奶奶的。
即便如此,評論區也多是感激。
是“裹腳鞋現在不是很好買,支持老板”;
是“老太太百歲了,裹著小腳,真不容易,買到了這雙鞋”;
是“老太太的鞋太難找了,奶奶穿著很合適”……
還有一條格外惹人傷心的評價,上面是這樣寫的:
“鞋子特別好!奶奶老糊涂了,把鞋子也藏到被窩里。可惜沒穿幾次就去世了,以后再也不能光顧這家店了。”
為什么老太太會將鞋子藏進被窩里呢?
除了糧食、金銀首飾、房子地契,是什么讓一個纏足老人在人生最后的幾天,將一雙普普通通的鞋子藏進被窩,藏進對她來說象征安全的庇護所呢?
這很難不讓我們心生酸澀。
而也就是在這些“三寸金蓮”的購買記錄中,我們窺見了中國現存的部分纏足老人的畫像:
她們大多八九十歲以上,打小就開始纏足,可能有些經歷戰亂,纏得不是很徹底,但也對足部骨骼造成了不可逆轉的傷害,以至于一輩子腳都無法超過二十厘米。
她們走路是不太穩的,因為足部變形、扭曲,而即便如此,每個人也至少生育了四五個兒女,肩負起諾大的家庭重擔。
有些幸運的老人,生育了良善的兒女,為她在老年時買到一雙合腳的鞋子。
而那些不那么幸運的老人,可能在收入微薄的農村、在交通不便的山林里,可能子孫對她不管不顧,她們還能顧上自己本就多舛的雙腳嗎?
我們不敢想象她們的痛苦,
正如我們不敢想象一雙鞋子能有多重要。
死而復興的“纏足襪”
說起纏足,恐怕每個中國人都不陌生。
從小被耳提面命舊社會有多殘忍的事例中,纏足至少占據百分之五十的恐懼。
作為一種中國古代的陋習,這種陋習開始于北宋中后期,興起于南宋。
宋朝皇室和宋朝上層社會是最早開始纏足的,而除了清朝,各朝統治者對這種陋習也是極力推崇。
比如元代的纏足繼續向纖小的方向發展,明代的纏足之風更盛,出現了“三寸金蓮”之說。
“三寸金蓮”要求腳不但要小至三寸,而且要弓彎。想象一下,就是生生把腳趾折斷,再壓到腳掌下面,讓你的腳自然生長為高跟鞋的樣子,這不是妥妥的殘疾嗎?
作為這種審美風氣的受害者,女性要自四五歲起用布將雙腳緊緊纏裹,使其畸形變小,直到成年,骨骼定型后才能將布解開。還有終身纏足者,一輩子都無法解開這條束縛帶。
·《白鹿原》中白靈要裹腳被制止
而這一切,只是為了滿足一種怪癖的性欲。
從歷史課本中,我們就能窺得這性壓迫的一隙。
據說是史上第一位纏足女的窅娘,為得到南唐后主李煜的喜愛,便用布纏足,使得腳硬生生變彎曲成月牙形狀,她穿著白色襪子在蓮花中舞蹈,故被稱作“三寸金蓮”。
受此啟發,那些士大夫認為,女子的足小不盈握,可太好玩啦!
由于足小,走起路來娉娉婷婷、扭扭捏捏,也會讓男人浮想聯翩,可以“晝間欣賞,夜間把玩”。
國內外一些學者對此從生理角度做過研究,一個結論是:女子纏足后,為了正常站立行走,兩腿及骨盆肌肉需要經常繃緊,因此,她們的陰部肌肉更緊致。
在這種封建時代的性壓迫下,這些婦女的勞動力就幾乎消失了。走不了遠路,干不了重活,多走兩步路就步履蹣跚,鮮血淋漓。
而在失去勞動力之后,這些受到摧殘的女性,物理移動的范圍就被徹底地限制住了,社交空間縮小了,她們那封建式的道德自此也被異化了。
于是封建統治者認為,裹小腳的女性,能更好地守貞。
于是,繼失去經濟地位后,她們又失去了獨立人格和自尊,成為一種附屬品,徹底淪為一種“玩物”。
等到1912年,纏足從制度上終于被廢除了,這也并不意味著痛苦到頭了。
就像電影《二十二》中那些女人等不來一句道歉,那些纏足老人也沒想到,新時代到來后,她們會被卷入歷史洪流,從時代中隱身。
從1949到2023年,時代變了幾番,時尚也輪回了好幾圈。
從高跟鞋到小皮鞋,從小白鞋再到運動鞋,琳瑯滿目的商品頁面,她們的需求被排除在外。
2018年的一篇報道稱,福建泉州的鎮子里,小腳老人的數量從120位減少到20多個,如今只會更少,可能放到全國,也就幾萬余人。
·名為“最后的小腳”
可她們確實存在。
專門記錄小腳女人的攝影師劉宗訓經常遇到的事就是,許多小腳老人都不讓拍。
她們的腳,就是時代的傷疤。
老人在意別人的目光,她們自己也知道這樣是奇怪的,是不好看的,盡管她們承受的這份奇怪身不由己。
然而,當這群小腳老人對這份傷痛避之不提時,還有一些人試圖美化纏足,想象“三寸金蓮”的美。
淘寶上,有人專門買小腳鞋,還評價“上次買成了中號,這次只買了小號,太小了”。
下面一群人不理解她:
還買小了,這是給人穿的嗎?你想迫害人嗎?
小尼瑪個批,歪風陋習!
不僅如此,在二手平臺上也有一些不良商家在銷售包括“三寸金蓮”鞋在內的纏足襪之類的產品,并已賣出多款產品。
這些鞋襪款式各異,價格從幾十到上千元不等,一雙纏足專用襪賣到了299元一雙,纏足弓底鞋睡鞋二百元一雙,而最貴的“三寸金蓮”繡花純手工制纏足鞋則按需定制,賣到了1580元一雙。
最關鍵的是,還真有人曬圖評價。
這種文化逆流,屬實讓人不寒而栗。
在那些老人一輩子都無法擺脫這份舊社會帶來的無期酷刑,一輩子都為了一雙合腳的鞋子而奔波酸澀時,卻有這樣一群人先給自己裹起了腦。
知乎上有個問題,即“纏足后的腳有沒有符合現代審美的圖片”。
答案是,沒有。
設計/視覺 Elaine
原標題:《2023年了,怎么還有人在穿小腳鞋》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