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老農30年捐五百余件文物,大理國陶罐填補白族移民涼山歷史
“老周”又要捐文物了。7月20日,原四川西昌市文管所所長、副研究員張正寧與西昌市文管所副所長姜先杰,來到西昌市西郊鄉長安村鐘官坡周學明的家,準備接收這批文物。
現年66歲的周學明,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愛上文物和考古。30多年來,他已經捐贈了500多件記載著西昌文化歷史的珍貴文物。7月20日,周學明又向西昌市文管所捐贈了18件文物,其中,包括距今上千年的大理國時期火葬陶罐4件,這些文物填補了大理國時期白族先民移民到涼山的歷史,彌足珍貴。
“好東西”
捐出千年大理國陶罐
66歲周學明,是個地道的農民,個子不高,雖然頭發花白,但精神矍鑠,精干健談,“一”字形的胡須十分搶眼。
這次周學明捐贈的文物,數量多達18件:大理國時期火葬陶罐4件、明代火葬陶罐4個、清代墓碑拓片5件、清代石碑3件、民國石碑2件。“都是好東西!”張正寧和姜先杰感嘆。特別是大理國時期火葬陶罐,這相當于漢族墓葬制的內棺外槨,品相完好,其外罐色灰,直徑38厘米、高30厘米,外飾清晰完整蓮瓣紋,重約40斤,內罐外飾12生肖,內有數個銅片。此陶罐反映了距今約1000年前,大理國時期的西昌,崇奉佛教實行火葬的情況。
所捐石碑,比如《藍淑榜碑》《姚永富碑》等,記載了石達開率領太平軍進入涼山的歷史。另外的拓片,收集自喜德縣紅莫鎮桃園村,包括墓表、詩贊、墓聯等,內容十分豐富。
“極具史料價值。”姜先杰介紹說,特別是其中的陶罐,填補了大理國時期白族先民移民到涼山的歷史,因為這段歷史,在以往的文獻上不過寥寥數語。
捐不停
30年來捐贈文物500余件
上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西昌及周邊地區考古發掘頻繁,周學明常常跟著考古隊一起出去。原本,考古隊只是招他做小工為隊員煮飯,但因周學明掌握的考古技術越來越多,便參與到了實際的考古工作。
隨著實地考古發掘經驗不斷增加,周學明辨別文物的能力也有了較大增長。當時,西昌不少地方都在開荒、修路,有一些文物被挖出來后,大家都不認識,于是被隨意丟棄在路邊。“這些都是寶貝啊。”周學明說,所有的文物對文化傳承而言,都有著重要的意義,作為公民應該去保護這些珍貴的歷史資料。于是,在涼山州博物館專家黃承宗指導下,他開始留意文物收集。
1986年,四川省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到西昌調研走訪,周學明將自己收集到的27件文物捐贈給了博物館。他說,雖然之前也零零星星地有些捐贈,但正式捐贈應該從那一次算起。
30多年來,周學明先后向中國國家博物館、四川省博物館、大理州博物館、涼山州博物館、西昌市文管所等,捐贈了數百件文物。他說,記得住的就有500多件,還有些捐贈得太零碎,也沒記錄,自己也搞不清了。
“考古家”
為了收集文物不顧家
事實上,有很大一部分捐贈文物,是周學明花錢買來的。
說到這里,周學明的老伴杜瓊珍就開始“數落”起丈夫來。她告訴記者,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那塊記錄了石達開率領太平軍進涼山的《劉母謝太君碑》。
1986年左右,周學明在一農戶家旁發現了這塊碑,他用兩塊水泥板將這塊石碑換了回來。石碑很大,他請了四個小伙子來運這塊碑,每個人10塊錢的勞務費。最后算下來,為了這塊石碑,他前后花了一百多元錢,而那個時候,一斤米才兩毛錢。
“我跟他吵了很多次哦。”杜瓊珍笑著說,當時沒少對丈夫發脾氣,有時候為了去收一件文物,周學明甚至把家里的口糧都翻出來拿去賣了。杜瓊珍說,考古和拓片工作很多時候都是在深山老林里,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這些地區還有狼,她在家里提心吊膽,而丈夫卻不以為然。還有一次,周學明出去搞拓片,路上遇到歹徒,身上近萬元被洗劫一空,最后朋友借了他20塊錢,才回了家。
“這些都還不算,農忙的時候,我經常一個人忙到半夜。”杜瓊珍說,她常一個人在田里勞作到半夜,“家里的娃兒也沒咋個管。”
盡管如此,這些年來,杜瓊珍還是慢慢理解了丈夫,也支持丈夫將這些費盡心血收集來的文物捐獻出去。“他做的事情,還是非常有意義。”
(原標題:西昌66歲老農30年捐贈500余件文物,距今上千年大理國陶罐“極具史料價值”)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