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清華大學團隊首次探測到星系形成演化“內驅力”
日前,清華大學天文系團隊通過全波段數據,直接探測到早期宇宙中星系周圍氣體進入星系的詳細過程,證實重元素豐度較高的“循環內流”是驅動星系恒星形成的關鍵,為理解星系“生態系統”及星系演化邁出重要一步。相關研究成果5月5日以長文形式在線發表于《科學》期刊。
氣體進入星系細節,揭開大質量星系恒星形成之謎。
星系吸積星系外氣體形成恒星的詳細過程,一直是天體物理學研究的熱點。近期公布的美國未來十年天體物理規劃中,特別將“宇宙生態系統”作為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其中一個關鍵是大質量星系形成演化的機制問題。理論認為,對于大質量星系而言,由于其本身巨大的引力勢能,導致物質在塌縮過程中被激波加熱,使流入星系的氣體具有很高的溫度,無法有效冷卻,從而不能順利聚在一起、形成恒星。然而,這一理論與新的觀測相悖,因為在非常早期的宇宙中,已發現有的大質量星系內部也正在劇烈地形成恒星。這也就意味著,人們還沒有充分理解氣體流入星系的詳細過程,流入的氣體又是如何驅動恒星形成過程也未被揭示。
氣體的內流與循環內流和星系形成緊密相關。
為了揭開這一謎題,來自清華大學的蔡崢教授團隊,利用世界上最大的光學望遠鏡——“凱克”對距今110億年的一個巨大的氣體星云進行觀測,并利用先進的成像光譜儀——“宇宙網成像器”,成功探測到星系周圍氣體的氫元素以及多種重元素輻射,并進一步估計出重元素的大尺度空間分布。這也意味著在宇宙早期,星系周圍氣體已經富含重元素。通過進一步的光譜和數值模擬分析發現,這些富含重元素的電離氣體,極為可能是早先被星系中心的活動星系核噴射到星系周圍,通過復合輻射、禁戒躍遷輻射等過程冷卻下來,在引力和環境角動量共同作用下,重新回流入星系,形成“循環冷氣體流”。對觀測到的氣體動力學建模進一步表明,循環氣體流是朝星系流入的,可以促進和維持恒星形成活動。
本次發現對星系如何與大尺度環境進行物質交換提供清晰的圖景,表明“循環氣體流”是驅動早期宇宙大質量星系形成的重要機制。該發現為理解星系生態系統、星系形成和演化邁出關鍵的一步。未來,結合更大口徑、更大視場的光譜巡天望遠鏡(例如清華大學正在籌備的MUST巡天望遠鏡),將使人類有望揭示星系中恒星形成的全貌。
清華大學蔡崢教授為項目牽頭人、文章通訊作者、共同第一作者;博士生張世武為論文的第一作者,清華大學許丹丹教授等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持。合作單位包括日本早稻田大學、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加州大學、浙江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猶他大學、廣州大學、北京大學、廈門大學、深圳技術大學、亞利桑那大學、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上海天文臺、青海大學等。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