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劉震云:幽默是河南人的生活態度|致2023《當代》文學論壇
幽默是河南人的生活態度
——致2023《當代》文學論壇
今年的《當代》文學論壇不同以往,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和我們河南省委宣傳部、日報社、省文聯共同主辦。很榮幸,受主辦方邀請擔任本次論壇的致辭嘉賓。《當代》文學論壇長篇小說五佳獎,過去還有一個最佳獎,我還是比較熟悉,因為我得過幾次這個獎。過去《當代》在北京找一個飯店,找一個會場,湊合就辦了。這次他們不湊合了,他們來到了河南。
為什么來河南?因為河南的文化底蘊特別深厚。剛才張澤群說到,莊子和韓非子是河南人,其實比他們更早的《詩經》大部分篇章也是在河南產生的,比如《衛風》《鄘風》等就發生在新鄉和延津的周圍。一般認為,詩經“風”部分就是我們村鄉親口頭唱的一些歌謠,但是臺灣有個學者叫李辰冬,經過二十多年的仔細研究和考證提出,從《詩經》里邊詩的結構、遣詞造句、意蘊和意境來看,我們村沒文化的鄉親是唱不出來的。《詩經》還是有一位文字作者、有一位詩人,叫尹吉甫——不好意思,他也是我們河南人,跟我一個縣,是延津人。我說這個沒有攀附的意思,因為我們家從我母親開始往上都不識字。但是我們縣地方志的一個朋友,也經過了二十多年的研究和考證得出,2500多年來延津出過兩個作者,一個作者寫過《詩經》,還有一個作者寫過《一句頂一萬句》。
除了莊子、韓非子以外,老子也是河南人。“道可道非常道”,天地運行的規律,社會運行的規律,人生運行的規律可以被說出,但不是我們平常認為的那樣。杜甫、白居易、李商隱也是河南人,“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曉聲,我們河南人寫的這些詩怎么樣?寫得好是吧?曉聲還是有文化,要不然能寫出《人世間》?歡迎到河南來。在當代,河南還有一個作家叫趙慎珠,寫過一本書《徜徉中原》,在《河南日報》連載過。雙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兩腳一踩就是秦磚漢瓦,在歷史的長河中,中原文化的點點滴滴,這本書寫得生動而深刻,也歡迎大家看一看。
河南人有幾個特點,一個特點是能吃苦。比如我到全國各地去,一上出租車,可能開出租車的就是河南人。還有許多地方的飯館老板是河南人。我前兩年去英國,出大英博物館的后門往右轉第二條胡同往前走,突然出現一個“老陳燴面館”,走進去后老板認出了我,說,劉老師你也來英國了。他說,老陳就是我,我是河南固始人,今天你來我親自下廚給你炒兩個菜。我說謝謝你。我吃過飯后去結賬,柜臺后面坐著的是一個金發碧眼的英國女士。結完賬走出飯店后,老陳跑了過來,我說老陳不用送了,他說劉老師我不是送你,我是想跟你說,在這吃飯收你錢我臉上發燒。他說,我不是這家店的老板,我是來探親的,我的兒子讀了牛津大學但是找不到好工作,就打著我的名牌開了這個飯館。他找了個英國女人,又生了兩個孩子。剛才之所以收錢,是因為這個英國女人收賬,我兒子做不了她的主,我也做不了這個飯館的主。我說,老陳,兒子娶了英國女孩子,又生了兩個孩子,賺了。我下次去固始的時候,你再給我做飯,別收錢。他說可以。當然,我們河南不僅有開出租車的,有開飯館的,高精尖的人才也特別多。在科學院,包括社科院的白燁老師那里也有好多河南人。在天上待了半年的女宇航員劉洋也是我們河南人。前不久我們幾個河南人吃飯,劉洋告訴我,她能當宇航員,能開戰斗機,但是她開不好汽車,天上行,地面開汽車她犯暈。這也是老子所謂的“道可道非常道”。
我們河南人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能吃虧,共事從來不占別人便宜。我小的時候外祖母就跟我說,做事千萬別占別人的便宜,你占了別人的便宜,以為別人不知道,其實人家心里是清楚的。另外,一個人如果到了占別人便宜的地步,說明你的能力已經低到什么樣的程度。
我們河南人也非常得幽默。我的作品翻譯成了二十多種文字,有時候我到世界各地去,他們都覺得我很幽默。我說,關鍵是你沒有到我們村里去,我們村里的人個個比我幽默。幽默不是一個語言問題,而可能會是一種生活態度。
再說回《當代》,我從來沒有在《當代》發表過任何作品,但是我在《當代》年度五佳和最佳獎中得過四次獎:《我叫劉躍進》《一句頂一萬句》《我不是潘金蓮》《一日三秋》。說明兩個問題,一個問題是我寫得好。另外一個問題是 《當代》有寬闊的胸懷,不任人唯親。這次中國出版集團、人民文學出版社、《當代》來到河南,也是心胸開闊的另外一種表現。《當代》來到河南,給河南的文化增添了一個新的元素,但是河南深厚的文化底蘊一定也會給《當代》很好的滋養。祝河南越來越好,祝《當代》辦得越來越好。謝謝大家。
本文根據茅盾文學獎得主、法國文學與藝術騎士勛章獲得者、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劉震云2023年4月15日在2023《當代》文學論壇暨頒獎盛典現場發表的主題演講整理,經授權發表。
稿件初審:周 貝
稿件復審:王 薇
稿件終審:王秋玲
原標題:《劉震云:幽默是河南人的生活態度|致2023《當代》文學論壇》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