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淄博上次這么熱鬧,還是在齊國
淄博燒烤連上多日熱搜后,網上有一個段子:
上一次淄博這么熱鬧,還是在齊國的時候。
山東淄博是齊國臨淄故城的所在地,這里是齊國的都城,也是齊文化的發祥地。當初,縱橫家蘇秦游說諸侯,談起齊國的富庶,說:“臨淄之途,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揚?!?/p>
兩千多年前的臨淄也是一個“網紅城市”,而其繁榮,離不開一個幾經興衰的東方霸主。
▲臨淄齊故城考古復原場景。圖源:圖蟲創意
若回望歷史,你會發現,齊國這個幾乎與周王朝同壽的諸侯國,雖數度大起大落,卻直到最后時刻,依舊雄踞東方。這其中,自然少不了齊國的傳國智慧,以及地緣因素的影響。
公元前11世紀,商滅周興。作為周王朝的開國元勛、第一代周天子的“師尚父”,姜子牙被封于齊地營丘(現地不可考,一說為今山東淄博),成為拱衛周王室的第一批諸侯。
盡管姜子牙在西周王朝身份特殊,但在封國中,姜子牙所獲領土卻不占據優勢。根據《禮記》記述,“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楊伯峻先生在其《春秋左傳注》中考證,西周初期周王室推行以“親親尊尊”為主的大分封制,因此給到姬姓諸侯國的封地多在古黃土層,或沖積平原地帶,就農業生產論,這些土地都是當時最好或較好之土地。當時接受分封的早期宗室諸侯國大多分布在今天的伊洛平原、豫東平原一帶,這些地區土層營養成分較高,易于耕作。在日后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這些地方也成了中原地區的核心。反觀齊國,姜太公手里的這塊營丘之地,瀕臨東海。山地丘陵坑洼起伏,沼澤遍地,土地鹽堿化嚴重。
▲春秋時期齊國疆域圖。圖源:中國歷史地圖集
更麻煩的是,在當時齊國的周邊還生活著一群未經開化的東夷族群。
東夷族群自商代后期即崛起于我國東部地區。如果說這群東夷人性格溫順,那倒還好。可是,從前商王朝統治天下時,東夷人就時不時搞點小動作——只要商王朝國勢衰微,東夷部落就吞并商王朝的附屬國,借機壯大。
如今,周王室分封齊國于東夷部落舊地,東夷人又怎會輕易就范呢?故趁姜太公服務王畿(即鎬,在今天陜西西安),沒時間回齊國治理國政之機,東夷部落中的萊國率先發難,舉兵伐齊。姜太公聞訊后,立即趕回國中。以其滅亡商朝的機謀,趕跑了侵略者。
姜太公在堅持西周王朝“世卿世祿制”的同時,以“因其俗,簡其禮”為原則,定下了開國以來的第一套治國方針。
在這套治國方略中,姜太公重點強調了“舉賢尚功”,團結和重用齊國境內原住民以及異國貴族中的賢能之士,發展漁、鹽、工商業,逐步緩和當政集團和普通百姓的激烈矛盾,齊國由此在東方站穩了腳跟。
如果說,姜太公是齊國“尊賢用能”的奠基人,那么齊桓公便是這項國策的堅決執行者以及集大成者。
在姜太公去世后,齊國雖有丁公、乙公數代國君的勵精圖治,國力漸強;但隨著時間推移,周天子對齊國的君主逐漸不信任,擔心后者有不臣之心。在西周第九任天子周夷王時期,發生了震驚天下的“烹殺諸侯事件”。因其他諸侯國國君的一句讒言,周夷王把齊哀公宰了,齊國由此陷入混亂。
將近200年后,一起刺殺事件的發生,齊國才有機會成就霸業。
刺殺事件的主角叫公子小白。此時的他,正在返回齊國,準備繼承君位。他的對手、另一位齊國公子糾的親信管仲在小白回國途中截住了他,并企圖將其射殺。小白裝死,逃過了一劫。
公子小白隨后加快了回國的步伐,最終比公子糾提前抵達營丘,繼承齊國君位,是為齊桓公。
齊桓公即位后,立即對公子糾一黨展開報復。在出兵打敗魯國后,公子糾身死異鄉,管仲亦成了階下囚。對于這個跟自己有“一箭之仇”的逆賊,齊桓公始終心有芥蒂。但出于尊賢重賢、復興齊國的考慮,在聽聞了自己的師傅,也是管仲的好友鮑叔牙的介紹后,毅然決然地放下曾經的仇恨,將其奉為“仲父”,拜為相邦。齊桓公重用管仲而不疑,對他可謂是言聽計從。
在獲得充分信任后,管仲針對當時周王室衰微、諸侯相互征伐的時代背景,在齊國展開了一場政治改革。
管仲認為,齊國接連發生公室內亂的根本原因,源于齊國落后的政治制度。從姜太公到齊桓公,時間已跨越數百年,齊國由弱變強,人事逐漸繁雜,社會發展日新月異,但齊國一直沿用的都是西周初期流傳下來的那套政治制度。對于如今齊國的發展,這套制度和系統已經弊大于利。
▲管仲像。圖源:圖蟲創意
改革一開始,管仲便提出“修舊法”。所謂修舊法,就是以齊國的舊制度為基礎,吸收精華部分,創立新制度,理順內政。管仲重點強調要提高君主權威,設立宰相輔政制度。宰相制度的確立,打破了齊國傳統貴族掌權的局面,讓更多有才學之士可以通過官位晉升,一展抱負。同時,管仲提出“三選”制度,即地方舉賢、宰相問賢以及百官互評的方式層層篩選,獲取優質人才。
管仲認為,“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民貧則難治”。民富則國強,百姓富裕了,惹是生非、擾亂社會秩序的人就少了,再推行新政的話,阻力自然也小了許多。于是,在經濟上,他首先提出“四民分業,士農工商”。這項國策最為后世所熟知,但在當時情況下,管仲提出的“四民分業”并不存在排序,只是單純意義上根據社會功能要求,對國境內人民按照生產屬性劃分種類。四民分業之后,齊國社會經濟結構更加完善,且通過行業的劃分,使得各行各業的精細化程度更高,人才也趨于專業化。新的社會階層重新形成,并相對穩定地傳承下去,官一代之后還有官二代,農民的兒子還是農民??傊?,齊國上下各司其職,焉能不富?
在滿足了齊國內需之后,管仲對齊國傳統的漁業、鹽業也做了相關的設計和改革。在管仲之前,齊國百姓打漁、煮鹽這些都沒有定數,想吃多少打多少,只要按時定例繳納夠稅賦即可。針對這種情況,管仲提出“官山?!保瑢R國境內的山林湖泊、鹽、礦之類通通收歸國有,并對漁、鹽之類的販賣進行商品稅征收。不過,為了刺激齊國進出口貿易,管仲規定,齊國百姓可以自由出口漁、鹽之獲,只需要在一個地方登記交稅即可。此舉使得齊國漁、鹽之獲漸趨規范,同時也巧妙地避開了因稅賦而引起的商貿價格波動。
當時其他諸侯國的商人到齊國貿易,不僅可以享受官營客舍提供的免費餐飲、住店服務,還可在齊國享受低稅、免稅政策。久而久之,齊國境內出現了“天下之商若流水”的繁盛場面。由于齊國商貿經濟冠絕各諸侯國,齊國都城臨淄甚至發展成天下著名的“情色之都”——官營妓院興盛,各式美姬應有盡有。
富強起來的齊國,終于有機會在春秋列強中露個臉,爭爭霸。
相較于古往今來的其他霸主,管仲與齊桓公似乎并不熱衷于武力解決問題。關于齊國爭霸,管仲還有更高明的辦法:打貿易戰!
以類似于今天大國間貿易戰的手段,不戰而屈人之兵 。春秋時期,位于齊國周邊的魯國也是一號強國,誕生了像曹劌這樣的軍事家,以一鼓作氣的力量,將齊國軍隊打得落花流水。
當時,魯國盛產優質絲織品,且有不少流通到齊國。管仲向魯國發出了一個信號:鼓勵魯國百姓生產絲織品,出口到齊國,無需收稅,還有重賞。看到這種一本萬利的誘惑,不但魯國商人動心了,連魯國國君也直呼好。殊不知,等魯國商人興高采烈地帶著自家的絲織品上門討賞時,齊國卻突然關閉了兩國貿易關口。大量的魯國絲織品賣不出去,且由于人人皆紡織,原本好好的耕地全都長滿了雜草。糧食價格暴漲,社會動蕩不安,魯國由此衰微。
經過貿易戰打擊后,齊國周邊諸侯國的勢力大減,但無論管仲還是齊桓公,他們其實心里都很清楚,自己再強,也是周王室的“臣”。如果沒有一個正當的理由,凝聚各諸侯國,那么齊國的突然強大,勢必會讓他國覺得其有不臣之心。
為防授人以柄,齊桓公在管仲的支持下,率先召集魯、宋、曹等諸侯國國君會盟于葵丘(一說在今河南蘭考),打出“尊周室,攘夷狄,禁篡弒”,共謀天下和平。同時,對外宣布,自己將維護周王室,以后有人膽敢欺負周天子的,就是不給臉他小白。由此,齊桓公被后世稱為“春秋五霸”之首。
他開創的“尊王攘夷”局面,也讓后世其他諸侯國的國君依樣畫葫蘆,逐漸奠定了春秋時代在禮樂之下征戰的基調。
管仲的成功,無疑來自于齊桓公對人才的無限信任。當時在齊國,除了管仲,還有寧戚、隰(xí )朋、王子城父、賓胥無等人。在這些人中,王子城父出身他國貴族,寧戚僅為放牛小民。但不管出身如何,只要有才,都得重用??梢哉f,若非齊桓公尊賢重賢,齊國難成霸業。
然而,齊桓公“尊賢用能”也帶來了負面后果,那就是間接導致了田氏代齊。在各國名士投靠齊桓公的名單中,有一個來自陳國的公子完。這個公子完就是后來田氏齊國的始祖——田完。
齊桓公晚年,由于遲遲未在繼承人問題上拍板,導致公子之間爭位戰爭爆發。而好大喜功的他,以為齊國只要一世霸業,就可萬代平安。殊不知,在他任用的奸相易牙的策劃下,齊國再次爆發宮廷政變,齊桓公被幽禁宮中,活活餓死。
而易牙為相也使管仲當初訂立的宰相制度的弊端,第一次暴露出來。宰相權力過大,導致底下人只知宰相,不知國君。如果遇到明君賢相組合,齊國稱霸都不成問題,但若是宰相這環出現問題,那么,連國君的安全也無法保障了。
齊桓公霸業終結后,齊國在春秋時期基本處于低迷狀態。雖有齊景公中興,但姜氏齊國早已積重難返。歷經十代人的努力,田完的九世孫田和終于成為齊國的實際掌權者。
▲田和畫像。
公元前386年,在周安王的默許下,田和正式稱侯。姜氏齊國末代國君齊康公被放逐于東海之濱的小島上,齊國從此姓田。
此時,相較于春秋時代的諸侯混戰、爭霸,局面變得更加復雜。在田氏代齊之前,趙、魏、韓三家就把原先春秋時代的另一霸晉國,刮分得干干凈凈,并通過戰爭脅迫齊康公請命周天子承認他們的合法地位。
戰國時期,魏國通過李悝變法率先在諸國間興起一陣改革之風。而田氏代齊之后,齊國在30年內換了三任君主。公元前356年,齊威王登基,成為田齊的第四代君主。
這時,魏國已經在李悝的領導下,基本完成了變法,國力蒸蒸日上。西部的老秦,也伴隨著公孫鞅的到來,拉開第一輪變法的序幕。而位于渤海邊上的齊國卻始終沒有動靜,或許是深知政權的來之不易,田氏前期的君主都相對守成,不敢浪。
俗話說,一代打,二代守,三代散。當田齊政權傳到齊威王手上時,這名年輕的君主沉湎酒色,即便趙、魏、韓聯軍趁齊國國喪發兵奪地,他也跟沒事人似的。由于齊威王繼位之初的瞎搞,齊國百官惶惶不可終日,內憂外患頻發。
當時大有昏君氣象的齊威王還是個“音樂發燒友”,喜歡以音樂識才,因此,著名的琴師鄒忌得以入宮為齊威王演奏。
在與齊威王論琴時,鄒忌有意提出,君主就好比大琴弦,彈出的聲音渾厚、低沉,而大臣就像小琴弦,適合高聲部的彈奏。如果一首音樂里只有清脆的高音,是很刺耳的;如果高低音配合完美,那音樂必定是佳作。
經過鄒忌的旁敲側擊,齊威王大喜,拜鄒忌為相,讓其領導齊國走向富強。
在鄒忌的輔助下,齊威王首先對地方官吏進行監督考核,希冀從中剔除危害齊國社稷的官員。當時在齊國即墨(今山東平度)和阿城(今山東聊城陽谷縣)兩大城市中,地方行政長官的年終評價結果截然不同。即墨大夫自赴任以來,幾乎每天都有大臣向齊威王告狀,說他如何不好,禍國殃民,而另一位則經常有人贊揚他政績突出,是個值得提拔的好官。
但齊威王聽到這些評價后并沒有馬上對事情進行任何評述,而是派出親信暗中到兩大城市中生活,調查民意。結果親信們所聽所聞,與現實大相徑庭。即墨大夫不僅勤懇做事、清正廉潔,還善于興修水利,富足百姓。而那個阿城大夫,除了會阿諛奉承外,還有通敵叛國的嫌疑。
齊威王匯集了雙方真實表現的信息后,最終下令將阿城大夫烹殺,以儆效尤。齊國風氣自此一新。
受姜齊時代齊國“尊賢用能”的影響,齊威王對于人才的渴求,在歷史上也是出了名的。當其他諸侯國紛紛以一個學術流派為主要指導思想展開改革時,齊威王卻熱衷于聚攏人才,以圖后用。
田氏齊國在早期建立政權時,即意識到人才的重要性,打造了一座類似于今天國家級高等學府的“稷下學宮”,作為培養齊國人才的搖籃。齊威王繼位后,花重金大力擴建稷下學宮,允許稷下之士針砭時弊,在學宮中發表自家觀點,與諸子百家展開思想上的碰撞、爭辯,并吸收思想精華,運用于國政治理之中。對于入駐稷下學宮的士子只有一條要求——有才學。孟子、鄒子(鄒衍)、申子(申不害)、慎到等當世名儒、改革家均齊聚于此。一時之間,齊國百家爭鳴,文教娛樂豐富多彩,政治環境優于他國。
▲齊威王禮賢下士雕像,現存于山東省淄博市齊文化博物館。圖源:圖蟲創意
在這群引領時代潮流的學者當中,有一位被稱作“稷下之冠”的淳于髡(kūn),他出身比齊桓公時的寧戚更加卑微。一個“髡”字代表他不僅不配擁有姓名,還曾是一個因罪受過髡刑(一種被剃光頭發的侮辱刑)的人,地位之低,除了他沒誰了。
面對這樣的人,齊威王不但沒有表現出絲毫的鄙夷,反而多次對其委以重任。而淳于髡在外交上的卓越才能,也為戰國中期齊國的強大帶來了諸多外部利好消息。與此同時,在內政上,淳于髡也以其個人幽默且獨特的魅力,多次對齊威王寓教于樂,告知對方“樂極生悲,盛極而衰”的道理。
可以說,正是齊威王與稷下學子們的積極配合,才有了戰國中期齊國稱霸的高光時刻。公元前334年,魏惠王與齊威王相約在徐州會盟,互相稱王。此前,因田齊建國時間不長,初期的君主不敢僭越稱王,故齊威王在登基之初僅為齊侯。
對于齊威王不拘一格收納人才之事,魏惠王早有耳聞。不過在這位盛世國君面前,齊威王的所作所為,不過是在收納一群沒用的“垃圾”。于是,趁著兩人一起打獵的機會,魏惠王首先向齊威王炫富,問:“齊國也有寶貝嗎?”齊威王說:“沒有?!蔽夯菸某靶Ψ绞莻€沒啥“國寶”的土老帽。面對魏惠王的咄咄逼人,齊威王反駁道:
“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則楚人不敢寇,泗上十二諸侯來朝;吾臣有盼子者,使守高唐,則趙人不敢東漁于河;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則燕人祭北門……”
在齊威王看來,天下的財富之重,莫過于人才。只有人才,才可復興齊國。
果不其然,后來,軍事家孫臏在魏國受盡凌辱,成為殘疾人,也是投奔了齊國。通過“收垃圾”,齊威王以孫臏在馬陵、桂陵兩戰中,連敗魏國,將魏人引以為傲的魏武卒打得丟盔卸甲,魏國自此衰落。
齊威王人才治國的傳統,一直被保留下去,貫穿了戰國時期齊國的后半程。
齊威王去世后,齊宣王即位。齊宣王將稷下學宮對齊國政策的影響發揮到了極致。在稷下學子顧問國政的影響下,齊宣王對外大舉用兵,展示齊國國力。趁燕國內亂,連下燕國70余座城,幾乎提前開啟“滅六國”的序幕。
然而,物極必反。齊宣王死后,其子齊湣王田地即位。正如新國君的名字那樣,齊國所占的田地達到了歷史的最高峰。齊國,在七雄中儼然最強王者。
相較于祖父和父親的蓄勢而發,這位新國君在位之初就表現出“老子天下第一”的驕狂。以孟嘗君掛帥,聯合魏、韓兩國在函谷關前大敗秦軍,并一舉攻破函谷關,迫使強秦割地求和。由于他父親在位時打下了燕國大片領土,以及他本人即位之初就對外大舉用兵,使齊國在列國中影響力大大增強,但也同樣暴露出了齊國的“狼子野心”,引得諸國不悅,為后來燕國報復齊國埋下了伏筆。
至于稷下學宮那群對國政有著智囊作用的名士,齊湣王似乎沒啥興趣,在用人上也不像先輩們那么重視。在這種環境下,稷下學宮中埋伏進來一些間諜,比如蘇秦。
▲戰國合縱家蘇秦。圖源:電視劇照
作為鬼谷子的學生,蘇秦與張儀引領時代潮流。張儀主張的連橫戰略以及蘇秦主張的合縱戰略,成了秦國與東方列國之間博弈的主要手段。在這場博弈中,蘇秦掛六國相印,任合縱長。后來聯盟破裂,蘇秦投靠燕國。在燕王的賞識下,蘇秦以死反間的手段,埋伏在齊國稷下學宮,伺機而動。
由于稷下學宮始終秉承著只說話、不負責的傳統,在稷下學子的推薦下,蘇秦很快成了齊湣王的座上賓。齊湣王對其言聽計從,不僅在齊國大興土木消耗齊國國力,還不斷對外用兵,攻滅宋國,西侵趙、魏、韓,南下攻楚,四面樹敵,更因對蘇秦的無限信任,而導致燕國可以無償得到關于齊王的一切情報。
齊湣王與蘇秦之間固然有尊賢用能的傳統,但識人不明以及專聽一家之言,也注定了這代君王的悲劇收場。
公元前284年,燕國名將樂毅率領大軍攻破齊國,盡占齊地。齊國遭遇自姜齊時代以來最大的災禍,偌大的齊國,僅剩即墨、莒城兩座城池。齊湣王逃入莒城(今屬山東日照),為楚將所殺。
齊湣王死后,齊國一片大亂。齊國太子田法章怕遭人迫害,決定改名換姓潛伏在太史敫(jiǎo)家中當傭人,并與其女產生了感情。
齊國陷入無君狀態,宗室將領田單決定以即墨為基地,復興齊國。公元前283年,歷盡千辛萬苦,以田單為首的齊國宗室,最終找到了太子田法章,迎立為王,史稱齊襄王。隨后,田單以火牛陣大敗燕軍,恢復故土。
▲田單火牛破燕軍場景,現存于山東淄博齊文化博物館。圖源:圖蟲創意
經過大劫的齊國,元氣大傷。雖有齊襄王夫婦近20年的精心呵護,卻也無可避免地衰敗下去。此時西邊的秦國經過秦昭襄王的四處征戰,已經完全超越六國,齊國再次稱霸的概率十分渺茫。
而齊國倚為顧問的稷下學宮也迎來了它最后服務齊國的日子。經歷了齊湣王誤國事件之后,稷下學宮從前百家爭鳴的局面不復存在。在齊襄王的主導下,稷下學宮僅剩一群求仙問道的術士。與之前參理機要相比,此時的稷下學宮更像是一個專門為君王提供算命服務的機構。
齊襄王去世后,齊王田建即位。作為齊國末代君王,他算是比較幸福的。因為在其執政前期,為國家訂立方針政策的是他的母親君王后。這位出生史學世家的女子,或許是自幼受家學熏陶,在治國理政方面相當謹慎。她知道齊國外強中干,面對秦國攻擊其他諸侯國的態勢,她基本保持能不參與就不參與的原則,為齊國保留下了最后一絲生機。
不過,在君王后去世后,離開了媽媽庇護的田建,一下子居然無法適應戰國末期的政治環境。當其余五國正在遭遇或者已經遭遇滅國大難時,他卻還秉承著其母留下的相安無事風格,對五國之難置若罔聞,直到大難臨頭,齊國徹底滅亡。
公元前221年,當末代齊王田建最終死在流放地的時候,一個大一統的時代已經來臨了:歷史再也沒有回頭路。
參考文獻:
[漢]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2006年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岳麓書社,2009年
張杰、邱文山、張艷麗:《齊國興衰論》,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07年
畢曉黎、張杰:《齊國的用人政策與齊國的興衰》,《管子學刊》,2002年第6期
李憲堂:《從<管子>看管仲》,《金融博覽》,2020第11期
張玉書、李東霞:《稷下學士與齊國的滅亡》,《管子學刊》,2002年第4期
- END -
作者丨大唐梁金吾
編輯丨最愛君
原標題:《淄博上次這么熱鬧,還是在齊國》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