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個拯救了南宋的小文官
紹興三十二年(1162),52歲的虞允文(1110-1174)被任命為川陜宣諭使,他在川陜地區考察了一圈之后,寫了一篇詳細的考察報告呈送給高宗,并附上了自己的安邦定國之計。不久之后,虞允文收到張浚寄來的一封信(即《彬父帖》),“彬父”是虞允文的字,此信文字如下:
浚頓首再拜:
今日早,上封示彬父回御前遞論事札子,圣意喜甚。偉哉!深切著明之論也。今士大夫才識學皆不到,而又重于為己,輕于謀國,尚焉足與圖事哉。
幸公留意川陜上流近事,及人才之可用,事機之可為,措置之可行者,歸以告上。至望。二十日午。不宣。
浚頓首再拜。彬父制置尚書友契臺坐。
〔宋〕張浚《彬父帖》,故宮博物院藏
這封信大概意思是:今天早上,皇上把彬父你寫的報告封好并派人送給我看了,皇上非常高興。真了不起!你說的都是切中要點的話。現在很多士大夫才氣不夠,見識不廣,學問不精,私心又重,不肯為國效力,哪能與他們共圖大計!希望你能留意川陜上層人事,發掘可用的人才,趁此機會解決一些重要而又緊要的事,回來以后再匯報給皇上。向你致以最懇切的希望!
張浚曾多年在川陜地區任職,后來官至宰相。跟金人和談成功之后,高宗的國策是以和為主,再加上秦檜的鉗制,主戰派的張浚被閑置了十幾年,幽居在湖南永州的山區里。如今秦檜已死,狼煙再起,高宗迫于戰況,不得不重新啟用張浚,讓他主管兩淮軍政要務。高宗把虞允文的考察報告給他看,就是因為他曾多年經營川陜,有發言權。
就在一年前,虞允文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官,為何一年之后就能成為地方大員并深得皇上和前宰相張浚的高贊呢?這是因為,一個歷史的意外讓虞允文成了拯救南宋的功臣。
默默無聞大半生
虞允文是四川仁壽人,少年聰慧,7歲就能寫作。靖康之變那年他17歲,正是準備科考求取功名的年紀。宋室南遷后,邊逃亡邊平亂,一晃就是好幾年,安穩下來之后又遇上奸臣秦檜當權,蜀中名士普遍禁用,所以虞允文的前半生都在老家讀書。
44歲那年,虞允文終于考中進士,先在西南地區當了個基層官員,后來進入朝廷任職。50歲那年,虞允文獲得了一個面見高宗的機會,他口才好,頭腦清晰,高宗對他很滿意,就派他出使金國。在和金國貴族娛樂放松的時候,大家一起玩射箭游戲,這明顯是要看虞允文這個南宋文人的笑話。沒想到虞允文一箭射了個靶心,把在場所有人都驚到了。虞允文細心觀察金國的情況,回來后向朝廷匯報,說金國最近很有可能會南侵,建議朝廷加強防御,不過他人微言輕,沒引起重視。
到了這個年齡,虞允文這個中年才步入仕途的普通小文官,一般來說也不會有太大的發展了,很快他就會像眾多小官員一樣無聲地消逝在歷史長河中。但是金兵果然南下了,在抵抗金兵的過程中,虞允文因為一個意外而在歷史上閃亮登場。
一戰救國成名
紹興三十一年(1161),金國著名的暴君完顏亮(1122-1161)靠一柄屠刀登上皇位,遷都開封府,想以此為中心吞并整個南宋。完顏亮率領傾國之兵數十萬南下,所向披靡。由于南宋抵抗將領的怯懦避戰,僅一個月,完顏亮就穿過淮河,抵達長江,準備在采石磯(今安徽馬鞍山)渡江,飲馬江南。
長江是南宋最后一道屏障,如果真的被完顏亮沖過來,那廣袤而富饒的江南地區就會任由金軍的鐵蹄碾壓。宋高宗的第一反應是跑,南宋的都城就在靠海的臨安(今浙江杭州),他要漂到海上去避難。在宰相陳康伯等人的苦勸下,高宗才勉強留下督戰。朝廷派了樞密院的領導葉義問去前線督戰,同時派虞允文參謀軍事。
采石磯一帶的原守將王權不戰而逃,朝廷就改派李顯忠(1109-1177)任主將。在李顯忠到任之前,采石磯的士兵群龍無首,必須有人去安撫,葉義問待在三十公里外的建康(今江蘇南京)不敢上前線,就派了虞允文前往。到達前線后,虞允文著實嚇了一跳,對岸的敵人已經戰鼓雷雷,自己這邊的士兵卻還在曬太陽、嘮家常,隨時準備逃跑。情況緊急,虞允文只好親自組織迎戰。有人悄悄跟他說:您是來勞軍的,不是指揮打仗的,這樣做是越權行事,萬一敗了,可是要受重罰的。虞允文厲聲說:國難當頭,我豈能躲避!于是當場來了一番激動人心的演講,再把他勞軍所帶的各種錢、物、委任狀一齊擺出來,士兵們的斗志都被鼓舞起來了,然后虞允文又組織民兵和百姓協助。就這樣,從未指揮過戰斗的老書生虞允文硬是靠著一萬多士兵和五艘戰船把完顏亮的渡江部隊給擋了回去。
《武經總要》中的“蒙沖”和“斗艦”
虞允文勝后前往鎮江看望病重的劉锜,劉锜再次出山后身體難以支撐,打了敗仗。他握著虞允文的手說:“朝廷養兵三十年,我們面對敵人卻沒有任何辦法,今天大功出在一個書生身上,我當真要羞愧死了。”
采石磯之戰對整個戰局有決定性意義。就在完顏亮強攻采石磯之前,金國后院發生政變,完顏雍登基做了皇帝。完顏亮本該立即回去收拾后院,可是他沒有這么干,而是期望從采石磯渡江,掃平南宋,再憑著滅國之功回去收拾完顏雍。應該說完顏亮的想法是很好的,但是他沒想過萬一過不了江會怎么樣。采石磯之戰失敗,火爆的完顏亮急火攻心,下令所有人必須三天內渡江,沒有足夠的船就游過去,違令者全軍連坐。金軍將士早就對嚴苛的完顏亮不滿了,現在又被他這樣逼迫,眾怒紛紛,再加上他們聽說完顏雍已經當上了新皇帝,所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趁完顏亮睡覺時把他射成了刺猬。以殺戮自己人登上皇位的完顏亮最終也被自己人殺戮,他的死終止了金兵對南宋的入侵,新上任的完顏雍是金國難得的好皇帝,他派人跟南宋講和,局勢終于又安穩了。
《武經總要》中的“樓船”和“走舸”
一介書生虞允文在采石磯之戰中表現出來的愛國、沉著、勇敢精神,為他贏得了極大的榮譽,他也因此而成為南宋史上的一個傳奇人物。
偶然還是必然?
宋高宗對虞允文非常滿意,給了他很多獎勵。第二年,高宗把他任命為川陜宣諭使,讓他去考察川陜地區的政治民情,按察官吏,并安撫當地百姓。在虞允文出發之前,高宗找他和65歲的張浚一起面談。張浚多年擔任川陜一把手,對當地了如指掌,虞允文此行巡視川陜,找他前來座談,是最合適的人選。虞允文本來就是四川人,張浚在川陜一帶抗擊金兵、創造很多傳奇的時候,虞允文已經快30歲了,他對張浚應該是非常熟悉的。
虞允文出使川陜后,考察那里的兵馬、財賦等情況,聽取工作匯報,沿途還會見了很多軍政要員,收集了很多信息,在館驛中寫了一篇詳細的考察報告呈送給高宗,深得高宗和張浚的贊譽。
五十多歲的虞允文由于一次意外而成為傳奇,這是偶然還是厚積薄發?他身為文官,卻能在出使金國時一箭射中靶心,一上任川陜就能寫出令人贊嘆的調查報告,虞允文后來的經歷更證明了他的成名不是偶然。主戰的孝宗即位后,張浚和虞允文都得到了重用,虞允文后來掌管全國軍務,最后官至宰相,為國家做出了更多的貢獻。
虞允文死后葬在他的老家,即今天的四川省仁壽縣虞丞鄉丞相村,其墓地仍在。宋孝宗指派宋氏家族為虞允文守墓,這一守就守了八百多年,現在的守墓人是第十三代。
(本文摘自仇春霞著《千面宋人:傳世書信里的士大夫》,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23年3月,澎湃新聞經授權發布。)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