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個中文系畢業生的寫手生涯
原創 聽雨 我們是有故事的人
- 職 業 故 事 -
在陌生人那里碰了一次次釘子后,文箏把目光瞄向了身邊人。她第一篇真正意義上的采訪稿來自自己的朋友。這次,采訪過程很順利,而文章在投稿時卻幾經波折。在經歷了退稿、修改、換平臺后,文箏的第一篇采訪稿終于發表了,而時間也已過去了三個月。
”
在很多人看來,離成為作家最近的專業在中文系,尤其是漢語言文學專業,雖然北大中文系的教授楊晦先生曾說過“本專業不培養任何作家”,但這并不能改變絕大多數人對于中文系的看法。
于是,一些人以成為作家為目標考入中文系,一些人從中文系畢業后以寫作謀生。嚴格意義上來說,文箏屬于后者。但當真正踏上“妙手著文章”的道路時,她卻發現手中的筆并不總能聽自己的話,這有來自環境的無奈,也有自身的不足。
在那些充滿挫敗感的日子里,每當文箏想放棄時,讀書期間老師在指導她的課業論文時跟她說的話就會在耳邊響起:“寫不了高深的道理,引用不了名人名言,這些都沒關系,把想說的話說明白已經很不容易了。”
-1-
高考成績出來后,文箏回學校領成績單,順便跟老師們聊聊選專業的事。
當時,她和一位高中時期很喜歡的老師拿著《招生考試之友》,對比著自己的分數選專業。文箏說自己喜歡漢語言文學專業,以后想當記者,老師建議她最好不要選這種“萬金油”專業,因為不好就業,而且記者的工作并不容易。不過,最終文箏還是選擇遵從自己的內心。
當時的文箏正處于喜歡“看故事”的階段。高中時課業壓力大,為了不耽誤學習,她每周只給自己留出周五晚上的時間放松,而放松時的活動就是看課外書。這些書基本上是三毛、王安憶、余華等作家的作品,或者《讀者》《意林》《青年文摘》等雜志,也就是有點兒“文學色彩”的通俗文學。
因為在外地上高中,不能每周都回家 ,所以周五下午下課鈴一響,其他同學拎著大包小包擠公交車的時候,文箏就直奔學校門口的書店,買本喜歡的書帶回教室看。所以,當有機會可以把課外書當成專業書心無旁騖地看時,她怎么能放棄呢?當時她覺得,這個專業可太適合自己了。
2012年12月,大一剛開學不久,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消息傳來,中文系從老師到學生都相當激動,畢竟在大多數人,甚至一部分中文人的認知中,離成為作家最近的專業就在中文系,尤其是漢語言文學專業。
聽到莫言獲諾獎的消息后,文箏還自我調侃“以后要當第一個拿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女作家”,當然,她很清楚這就是句玩笑話。雖然她喜歡看各類文學作品,但她知道,自己并不擅長寫作。高中時,文箏有個特別喜歡的語文老師,當時作文寫得好的話,會被老師當著全班的面表揚,所以每次寫作文時她都冥思苦想、鉚足了勁兒寫,可就算這樣,也只被表揚過幾個標題。
畢業后,考慮到中文系的專業屬性,同學們大多成為了教師、公務員、記者、編輯。而文箏在報考報社失利后,也暫時告別了想要當個記者的愿望,去了一家廣告公司做內容策劃,職位介紹和面試時的反饋都表示,她的主要工作職責是寫公眾號上的宣傳文案。
-2-
這是一家二十來人的公司,沒有固定的辦公地點,也就是線上辦公,隔一段時間找個地方全公司的人一起開個會,交流一下工作進展,如果不同業務部門有需要當面溝通的,可以自行線下聯系。
公司的業務主要分三個板塊,一個是雜志推廣,一個是公眾號運營,一個是商務。剛入職,文箏被分配到了負責雜志推廣的張老師手下,主要做內容校對、錄音整理、會議紀要整理等工作,基本不涉及寫作。
同時,由于公司新承接了一家房地產公司的項目策劃,人員短缺,文箏又被派過去協助商務組的工作。最初知道這份工作不需要去公司的時候,為了節省房租,文箏把房子租在了偏遠的郊區,但是參與商務組的工作后,由于要經常進行線下討論,遙遠的通勤時間簡直成了噩夢。最重要的是,每次線下討論都是“持久戰”,可以從白天一直持續到晚上。
又是一個周末,大家在共享辦公室討論給甲方的提案,會議結束后,同事們聚在一起閑聊,考慮到通勤時間和未完成的工作,文箏收拾完東西準備先行離開。看到文箏要走,商務組的趙總叫住她,問她最近在做什么,文箏說除了商務組的工作外,還參與了雜志組和公眾號的工作。趙總聽后不滿地提醒她“你要分清輕重”。
其實,早在入職沒多久的時候,負責公眾號運營的王老師就聯系了文箏,說接到通知她以后也要寫公眾號上發的文案。這也就意味著公司的三大業務板塊,文箏都要參與。因為這三個板塊分屬不同的負責人,所以當不同板塊的工作需求同時發來時,文箏總感覺分身乏術。
有一次,負責公眾號的主管聯系文箏,讓她馬上寫一篇文案,因為手頭上的工作實在是多得忙不過來,文箏就說自己現在有些忙,暫時沒時間寫。很快老板就聯系她了,一連發了多條語音,重申了她的工作職責,并且強調寫作是她工作的重點,是必須要做的事,至于商務組的工作,她不過就是過去聽聽,又不需要做什么,而讓她跟著雜志組的張老師,為的是培養她,讓她學東西。
最后,在文箏不斷的道歉和保證下,老板結束了和她的對話。電話這頭,文箏一邊崩潰大哭,一邊對著電腦飛速打字。
在正式寫公眾號文案后,文箏發現這些文案的內容其實主要是根據甲方提供的材料,用帶有浪漫主義色彩的唯美語言整理出來,使文章的調性符合“中產階級”的格調。就算是一場活動信息,也要寫得有生活品味。
不過,寫公眾號文案最讓人頭疼的還不是用“矯揉造作”的語言硬凹高大上的浪漫,而是甲方隨時隨地發來的更改信息,和來來回回舉棋不定的修改意見。因為是線上辦公,這也就意味著一天二十四小時,一周七天需要隨時在線,所以有時除了外出參加商務組的會議外,她一個星期都沒機會出門。
因為剛接觸,不熟悉文案風格,負責公眾號的主管讓老員工小劉帶文箏。這些文案從來不會一次定稿,期間要反復修改,除了參考甲方隨時提供的修改意見外,還要符合公司對文案的要求,以及小劉的看法,所以在定稿之前,文箏會發給小劉多個版本,有時為了節省時間,文箏并不會在修改版的文檔格式上下功夫,但沒想到這會成為她給自己埋下的雷點。
又到了線下例會的時間,例會結束后,老板找文箏談話。寒暄過后,老板說:“根據我得到的反饋,你似乎對商務組的工作不感興趣,我們是一家商業策略咨詢公司,既然你對策略不感興趣,那就不適合做這份工作。”
文箏呆呆地聽著,老板接著說:“因為我們是線上辦公,所以你平時到底有沒有工作我們也不知道,或許你已經去面試其他公司了?而且,面試的時候你說過,你是一個對排版、標點、錯別字這些偏執到無法容忍的人。”
文箏的思緒回到了面試現場,當時老板問她:“你覺得我們以往發布的文章怎么樣?”因為正在面試,文箏覺得一味夸獎也不太好,而且她在看文章的時候注意到,文章中存在錯別字現象,想著這也不算什么大問題,所以在表達完看法后,用略帶輕松的語氣稍微提了一句“咱們有的文章出現了錯別字,小編可能沒注意到”。
此話一出,老板的表情立刻變得疏離了。“我們沒有小編,我們的編輯都非常優秀。”老板嚴肅地說道。于是,文箏趕緊道歉,這件事也就翻篇了。至少,在文箏看來,這件事算翻篇了。所以,當再次聽到關于錯別字的問題時,文箏無奈地又重申了一次“我的意思是,我只是注意到了咱們以往發的文章有錯別字。”
“你的標準只針對別人嗎?你對別人嚴格要求,自己也要做到啊。我看過你發給小劉的文案,你的排版也不好看。”老板往椅背靠去,看著文箏說,“背調的時候你放心,我的回答一定會讓你滿意的,因為我也是個人。”
-3-
工作并不好找。
文箏希望在兼顧個人成長、公司風評、薪資待遇等方面的同時,找到一份和“寫作”相關的工作,然而因為大學的牌子不夠耀眼,工作時間短,經驗不足,沒有拿得出手的作品,又是文科專業,所以找了好久也沒找到滿意的。最終,她去了一家小型互聯網公司做運營。
從崗位介紹,到和HR聊崗位、和業務領導面試,一直到簽合同,公司給文箏傳達的信息都是:她的崗位雖然屬于內容崗,但和文章寫作無關。入職后,直屬領導吳老師問她:“如果讓你寫稿子的話,你覺得你擅長哪個領域,對哪個領域感興趣?”聽到這話,文箏知道自己有機會寫稿子了。
其實,寫稿子和不寫稿子是兩個崗位,寫稿子的這個崗位文箏也投簡歷了,這個崗位的薪資更高,對文筆的要求也高,不過她的簡歷沒有通過。所以,聽了吳老師的話頭,文箏趕緊表達了寫稿的意愿,沒想到在之后的工作中,寫稿成了她主要的工作內容。
文箏真正接觸寫作,就是從這份工作開始的,而在這個過程中吳老師教了她很多。從標題的選擇,到文章的謀篇布局,以及排版時的注意事項,吳老師都教給了文箏。每次寫完初稿發給吳老師,吳老師都會在文箏的初稿基礎上改好后,寫上修改意見發給她,有時還會發給她自己覺得比較好的文章,讓文箏學著在把事情說清楚的基礎上,讓表達更加風趣幽默。除此之外,吳老師還教文箏從用戶角度出發,揣摩用戶的需求,寫出能讓用戶接受的文案,而不是強行灌輸內容。這種思維方式的轉變,讓文箏受益匪淺。
剛開始寫文章的時候,文箏像每一個新媒體編輯一樣,一發布文章就盯著閱讀量,生怕數據表現太差,不過吳老師跟她說,那些不重要,數據好壞并不能代表文章好壞,慢慢地她也就不怎么關注這些了。
那個時候,文箏所在的公司每周都開選題會,會上也分析已發布文章的數據,不過她的文章大多表現還不錯,一些表現不好的,吳老師還會幫她分析原因,比如是不是選題受眾面太窄,語言風格不夠輕松有趣。雖然吳老師說過數據不重要,不過從在選題會上分析數據這件事也可以看出,“10萬+”大概是每一個新媒體人的魔咒吧,至少它能反映一些問題。
因為比較看重文章質量,也希望能盡快寫出自己的代表作,有一段時間文箏把自己逼得很緊,緊到都有點兒“神經質”了。她不僅關注文字部分,為了呈現完美的效果,還對圖片質量要求很高,甚至怕文章上線之前出現臨時不得不做的工作,影響正常上線,她會要求自己至少提前一周完成排版。有一次,在無法按預期收到設計部的圖片時,她還跟對方吵了一架,吳老師安慰她說不要那么拼,應該放松一點。
后來,吳老師離職了。隨后,吳老師的職位一直處于空缺狀態,而編輯們寫的稿子則需要直接跟老板溝通。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文箏明顯地感到溝通起來困難了很多。
選題會上,提報的選題會因為各種荒誕的原因無法通過,而同類型選題,在下次選題會上就可以通過,寫出的文章大部分甚至全篇重寫時有發生,有時候要寫什么主題的文章一直到排期臨近都確定不了。
更讓人頭疼的是, 文章總因老板的個人喜好而隨意修改,即使修改的結果是文章邏輯不通,表達不完整。在老板的“指導”下,文章數據越來越差,最后,老板決定編輯們不再寫原創稿件了,需要時就轉載其他公眾號的文章。文箏又一次面臨著失業的考驗。
-4-
“只要還在打工,就有失業的風險。”文箏說。可是不打工,又能做什么呢?有一段時間,文箏混跡在各種創業群、兼職群、副業群,關注著各個社交平臺上打工人的自救之旅。朋友們建議她利用專業優勢做自媒體,綜合考慮之后,她決定繼續多年前的愿望,做一名“非專業記者”,記錄普通人的人生故事,因為她覺得人們總是仰望閃閃發光的星星,卻忽略了身邊隨處可見的風景,但就算是平凡的生命,也值得記錄,因為我們來過這個世界。
采訪的過程并不總是順利的。因為不是真正的記者,也沒有單位托舉,文箏有過很多窘迫的遭遇。有一次她想寫一篇文章,主題為“有睡眠障礙的年輕人”,于是決定先去醫院聽聽專業醫生的看法。為了不耽誤醫生的下班時間,她提前幾天掛了號。
醫生得知她的目的后,問她是哪家報社的,她如實告知自己并不是報社記者,只是對這個話題感興趣,想寫相關方面的文章。最后,醫生以只接受官方采訪為由把她“請”了出去。
采訪對象總是難找的。有時候,聯系好的采訪對象,在文箏列好采訪提綱后卻失聯了;有時候采訪對象在回答了幾個問題后就不再回復了;而更多的時候,文箏會聽到對方說“我這種情況很普遍,沒有意義,沒有采訪必要”。
在陌生人那里碰了一次次釘子后,文箏把目光瞄向了身邊人。她第一篇真正意義上的采訪稿來自自己的朋友。這次,采訪過程很順利,而文章在投稿時卻幾經波折。在經歷了退稿、修改、換平臺后,文箏的第一篇采訪稿終于發表了,而時間也已過去了三個月。
其實,文箏一直都不是善于言辭的人,采訪對她來說是一件充滿挑戰的事。剛開始的時候,每次采訪前她都要在心里打個草稿,不過慢慢地她也發現,有時候聆聽比說話更有力量。有一次,她在醫院遇到了一位抑郁癥孩子的母親,對方憨憨地苦笑著問文箏:“就是個小孩,怎么就抑郁了呢?”“他就是不想上學是吧?”文箏不知道該怎么回答這位樸實的母親,但她想此刻這位母親也許只是想找個人聽自己說說話,如果自己的聆聽能讓她那飽經風霜的面龐暫時舒展開來,那也是不錯的。
寫采訪故事后,文箏不再害怕就業環境的變化了,職場焦慮也得到了緩解。曾經她以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已經走到了死胡同,現在看來也是有解的,很多事都不存在唯一的答案。同時,她發現自己更平和了,尤其是在面對生活的磨難時,反而更想看看人生的劇本究竟會如何發展。
注:文中人名均為化名。
原標題:《一個中文系畢業生的寫手生涯》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