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本雅明:在自由、不自由之間,始終隔著一堵墻
費德里克·帕雅克
費德里克·帕雅克 (Frédéric Pajak,1955- )長達九卷本的著作《不確定宣言》,從2012年到2020年每年出版一本,連續九年,先后斬獲三大文學獎項:2014年以第三卷獲法國美第奇散文獎,2019年以第七卷獲法國龔古爾傳記獎,2021年以全部九卷獲瑞士文學大獎。以多種材料、多種媒體、多種文體、多種風格打通文學、藝術,橫空出世,震撼歐洲文壇。作者為心目中的知識分子、哲學家、藝術家、作家、詩人塑像,以碎片化的方式,尋訪其足跡,重建他們在歷史、文學、藝術、生活的形象。
前三卷是關于本雅明命運的全局性回溯、思考與描述,以巨大篇幅為歐洲最后一位知識分子樹傳,講述1932年后,居無定所的本雅明從西班牙伊比薩島到巴黎,到關進涅夫勒的集中營,再到馬賽,最終自決于比利牛斯山布港小鎮的經歷。本雅明的動蕩與流亡,貧困與孤獨,其中有他壓抑的童年,躊躇的婚姻和愛情,以及對現代經驗的批判。
不確定宣言
(1·本雅明在伊比薩島;2·本雅明在巴黎;3·本雅明在逃亡)
作者: [法]費德里克·帕雅克 著 余中先 譯
出版社: 四川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21-10
《不確定宣言》:重讀本雅明
文/鄭亞洪
“但你不再有濕潤的歡愉了……”法國詩人雷翁·費雷在其詩歌《我還看得見您:魏爾倫》中如是寫道。這個“你”,指的是費德里克·帕雅克。帕雅克出生前父母就離了婚,父親是位畫家,九歲時,死于一場車禍,從此他不該有“弒父情結”,倒是患上了戀母情結,不是從他母親,而是從他祖母那里獲得。帕雅克小時候深受祖母溺愛,“睜開眼睛看到了愛、溫柔、熱烈的親吻”,他在她小小的愛的氣味里,如同大作家普魯斯特小時候等外祖母一個濕潤的吻。帕雅克的著作《不確定宣言》游弋在小說、詩歌、自傳、他傳、繪畫、現實、夢幻的邊緣,每一頁是整整占了五分之四篇幅的黑白繪畫,下面是濃縮為四五行的文字,有時只有一行:“諸如此類?!?閱讀這本書就像在看一部歐洲老電影,主角是瓦爾特·本雅明,他的三張臉譜分別出現在前三卷的封面上:《本雅明在伊比薩島》、《本雅明在巴黎》、《本雅明在逃亡》,一個即將踏上郵輪、回眸中無限憂郁和留戀的本雅明,一個出現在他最愛的巴黎街頭“游手好閑者”本雅明,一個逃亡中伏案寫作、不斷老去的本雅明。本雅明最愛巴黎,希望潛入著名的“法蘭西精神”里去,巴黎卻不愛他,將他驅除出去。
瓦爾特·本雅明(1892年7月15日—1940年9月27日)
別忘了作者費德里克·帕雅克,瑞士、法國雙重國籍,作家、畫家、電影制片人,十歲就想寫一部把文字和圖畫混雜在一起的書,“一些歷險、一些零碎的回憶,一些警句格言,一些幽靈,一些被遺忘的英雄,一些樹木,以及怒濤洶涌的大海?!?閱讀帕雅克時,我想起自己寫的一部書,為什么不學學帕雅克?“我積攢著句子和素描”,寫書并不順利,“書每天都在死去”。讀到這個句子時我心中一驚,只有把詞語拽在手心里的作家才會這樣寫,詞語會帶著你一同死亡?!啊缎浴吩跊]完沒了地死去?!薄恫淮_定宣言》一共出了九卷,前三卷寫本雅明。帕雅克四十歲才出第一本書,卻是一次慘敗,因為它不夠商業化,四年后再出一書,書名叫《巨大的孤獨》。他想到了《百年孤獨》嗎?多好,作家若是在孤獨的地盤上深挖下去,肯定會得到他想得到的。這本書寫哲學家尼采、作家帕韋澤,將兩個人的生平搓揉在一起,這不是關于尼采、帕韋澤的傳記,不是歷史書或故事書,也不算是繪畫讀本,當然它也不應該列入小說、詩歌、散文或傳記,這是帕雅克獨創的一種文體:帕雅克文體。然后,這本書奇跡般地暢銷,時年他四十四歲,屬于大器晚成,他畢竟走出自己的路子,帶動了《宣言》式寫作:他拾取好幾百頁筆記本,用圖畫連綴起來,它們經歷著各自的生命卻什么都不闡明。帕雅克的書在確定和不確定之間搖擺,猶如我們的命運,誰知道它下一刻會擺向哪里。每天我們都處在“使時間消失的時間戰爭”,“以碎片化的方式,喚回被抹去的歷史和對時間的戰爭”,帕雅克寫作《宣言》之目的,部分道出了我尚未出版的書《時間模仿者》的緣由,我還沒有出版一本暢銷書讓我推動下一本書的出版。
不確定宣言:不可救藥的戈比諾 : 不確定宣言(第四卷)
作者: [法]費德里克·帕雅克 著 晨楓 譯
出版社: 四川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23-04
本雅明。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就讓我著迷的德語作家,我為什么喜歡他?他晦澀、難懂。他比直抒胸臆的作家高明嗎?或者,我應該學學他的晦澀嗎?他是一位文學家、哲學家、藝術史批評家、馬克思研究者、文獻學家和翻譯家。他是德國猶太人,他的一生是在逃離家園、顛沛流離戲劇的一生。巴黎是他向往的自由之地,他的夢幻游蕩之地,因為猶太人身份,他不得不逃亡,到達與自由之地相距幾公里遠的西班牙布港小鎮,自殺身亡。我記得有一張照片,一堵漆黑的墻通往藍色大海,對岸是本雅明求生的法國山崗“陰間之犬”。這是布港鎮1994年建成獻給本雅明的建筑:在自由、不自由之間始終隔著一堵墻。這幅照片刊登在《萬象》雜志創刊號上(1998年11月),標題叫《一個叫做“卜港”的西班牙小鎮》,通往藍色大海的黑色通道經常出現在我腦海里,以至于某一天我來到一個大湖泊,會有那么一條狹窄通道抵達蔚藍:照片、記憶、現實化碎片,來回閃現。
不確定宣言:凡·高畫傳(第五卷)
作者: [法]費德里克·帕雅克 著 陸一琛 譯
出版社: 四川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23-04
《單向街》。最早接觸本雅明是文匯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本雅明:作品與畫像》,開篇《開箱整理我的藏書》,之后就是《單向街》?,F譯《單行道》,道不如街,從音節上看,單向街遠比單行道豐富、開闊、平滑。本雅明喜歡在陌生的城市里溜達,用選擇圖書的方式來認識城市,《單向街》首版封面上一行行由近而遠的德語招牌EinbahnStra?e,無不透露出街與道的信息來。《單向街》是本雅明獻給情人阿西雅·拉西斯的,書中獻詞為“我把這條街命名為阿西雅·拉西斯街。作為一個工程師,她使這條街穿過作者。”多么夢幻的句子,多么的本雅明!情人拉西斯照片出現在我眼前已是二十年后的事情,在一本名為《瓦爾特·本雅明——行囊沉重的旅客》(弗雷德里克·黑特曼著)的書里,拉西斯頭戴寬檐帽,臉頰消瘦,鼻梁高挺,一雙大眼似乎將眼珠送出,這是迷人、年輕的拉西斯,這是未被送進精神病院的拉西斯;在她的旁邊,是本雅明妻子朵拉,很柔順的女人。一個差點讓本雅明鬧離婚的女人,一個拉脫維亞女演員兼導演,一個忠誠的布爾什維克,本雅明為了她千里迢迢來到莫斯科,尋得的卻是一個病中女人。難道女人就是他要尋找的故鄉嗎?“大多數人在愛情中尋找著永恒的故鄉。另一些人,雖然很少,尋找的卻是永恒的旅行?!笨蓜e告訴我,本雅明找的是旅行,是逃離,從他的祖國,從他的妻子身邊。想想他的同胞詩人里爾克和俄羅斯詩人帕斯捷爾納克、女詩人茨維塔耶娃之間的通信,他們也是發生在1926年期間,當時蘇聯對歐洲老知識分子發出了多大的魅力和召喚。三位詩人書簡是一張高音C譜表,本雅明、拉西斯則是一首幻滅曲:看看本雅明在莫斯科三個月時間,隨著他對蘇共信心的破滅,隨著他與拉西斯僅存的一點溫情的破滅(拉西斯與另一個男人交往,她不大歡迎本雅明的到來),告別的時刻也終于到來,“她似乎轉身走了,我看不見了。箱子放在膝蓋上,我含著眼淚坐在雪橇穿過暮色的街道來到火車站?!保ā赌箍迫沼洝罚?,這個她似乎不再是《單向街》里獻詞的拉西斯,可不是她又是誰?我們只不過讀到了一個柔情的本雅明,這與他日后更加幻滅的生活完全吻合。
不確定宣言:帕雅克之傷(第六卷)
作者: [法]費德里克·帕雅克 著 陸一琛 譯
出版社: 四川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23-04
《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波德萊爾。游手好閑者。為什么本雅明會寫波德萊爾?當初(20多年前)我讀到的第一章《波西米亞人》,第一句便是“波西米亞人是在馬克思文章中的一段揭露性文字中出現的”。讓人看不明白的是,這位難懂的作家為何以馬克思入手寫波德萊爾?從文學史中流放出來的本雅明轉向了大寫的歷史,卻又不愿徹底脫離它的存在主義緯度,他是一個矛盾體,去世之前都在寫一些奇怪的斷章,這一切開始于對詩人作品的翻譯,他翻譯了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七卷本中的三大卷,寫作也明顯帶上普魯斯特的印記,他在文學和歷史之間搖擺,在大眾和個體之間搖擺,在我和非我之間搖擺,他寫波德萊爾,其實是寫他自己——所有的他傳,其實都是自傳。“當一位作家走進市場,他就會四下環顧,好像走進了西洋鏡里。”《游手好閑者》開明宗義點出了本雅明的寫書目的,作家在一個好奇的世界里開始他漫無目的的游蕩,確定自己的方向,即寫作。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司燈人在大街從頭到尾,一盞接一盞點燃汽燈的節奏讓人沉思。”九十年代我從居住的建設東路巷子里逛出,有意識地向著遙遠而陌生的西街、北街漫游過去,想象出一些并不存在的歐式建筑、拱廊街,從相向而來的人群中辨認出熟悉(而不是冷漠)的口音,有那么一段時期我浸潤在本雅明的游蕩中?!八惯@條街穿過作者”,被我拿來直接引用,我的文集《音樂為什么》的序言《一百三十弄十六號》,就是對《單向街》一文標題的模仿。本雅明寫了很多有趣的標題《內政部》《降半旗》《合格的書籍鑒定者》《十三號》,文字很短,有些是警句格言式的,比如“書和妓女都可以被帶到床上”,當時讀來很奇怪,帕雅克則告訴我們本雅明就是這樣一個人,他酷愛書,也經常從站街女那里買春。
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
作者: [德]瓦爾特·本雅明 著 王涌 譯
出版社: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7-03
《攝影小史》。我偏愛《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它和羅曼·巴特《明室》、蘇桑·桑塔格《論攝影》被譽為非攝影人寫的三大奇書?!办`光”是一個關鍵詞,一種靈媒物,潛入攝影作品,讓人物帶上光暈,想來我十年前剛入門攝影,時常把“靈光”含在嘴里。何為“靈光”(aura)?“時空的奇異糾纏:遙遠之物的獨一顯現,雖遠,猶如近在眼前?!?本雅明給出簡簡單單的定義,“此時此刻”成為顯像的一部分,這就是藝術作品,獨一無二地現身于它所在之地——也是獨一的存在。那么攝影是不是藝術呢?對于早期人像攝影來說,是的。對被拍者長時間的曝光,久久靜止不動而凝聚出的綜合表情,“光韻通過人像面部的瞬間表情還在作最后的道別”,于是一種憂郁的無與倫比之美產生,膜拜價值在人像攝影中找到最后的避難所。我們來看一張1855年納達爾拍的波德萊爾肖像:微禿的頭頂、明亮的左耳廓、雕塑般的鼻梁、讓觀者無法對峙的犀利眼神,右手消失在厚實的風衣里,不啻于繪畫。波德萊爾沒有像本雅明那樣看透攝影,而是加以批評:“在這可悲的日子里,有一門新工業崛起,使人們的愚蠢信仰走火入魔……”二十世紀初,繼攝影之后電影、唱片很快風靡全球,成為機械復制時代的藝術品,它們的產生不是為了膜拜,而是為了展示價值。十年前我拍過一張“空椅子”照片,一張椅子立在復制版的天壇下,后面是延綿不絕的群山,夕陽從椅子上通過,光點亮了它的邊緣。這張照片就在于空了的椅子,多多少少帶上點膜拜的心理,空優于滿,不在優于在,靈光乍泄。
攝影小史
作者: [德]瓦爾特·本雅明 著 許綺玲 林志明 譯
出版社: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8-01
帕雅克在《不確定宣言》里還寫了貝克特、海明威、賽利納、布勒東、布萊希特、龐德、肖勒姆等等,他們像閃光的亮點穿插在黑白紙頁上。超現實主義詩人安德烈·布勒東出現在第二卷《本雅明在逃亡》里:1926年的布勒東,三十歲的布勒東,一個已婚的布勒東,他愛上了年輕女郎娜嘉,“縫紉機和一把雨傘的相遇”,她有一雙“蕨菜般的眼睛”,這個比喻太亮了,的確如此,我在小說《娜嘉》里看見她蕨菜般的眼睛。從相遇到相識到做愛,頂多經歷十天時間,娜嘉瘋了,女人死于斑疹傷寒,她成就了男人超現實主義的偉大夢想?!坝耆栽诼洌葜嘘幓?,心在深淵,理性已死”,娜嘉就是超現實主義的代表,是現實,也是破滅的夢幻。在她之前,有一位名叫格里布依的女歌手,在歌廳里唱歌,錄制了三十來首歌,有一首不得不提及:它就是絕望本身。
我將在明天死去 / 死于火車站的立柱
被一列火車擊斃 / 在黑鐵軌的稻田里
這首詩與巴列霍詩歌《黑石落在白石上》(“我將死在巴黎,會在一個下雨天”)如出一轍,預言和憂郁氣息如此相似。女歌手格里布依有著雌雄同體的身段,發現她的是一名路人,她在絕望中自殺,年僅27歲?!恫淮_定宣言》第二卷第46頁,一位從床上倒立出去的女人,穿短褲,陰阜隆起,表情驚懼,伸手觸摸一張畫像,這是她的男人還是早夭的亡魂?
單行道
作者: [德]瓦爾特·本雅明 姜雪 譯
出版社: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20-01
帕雅克除了寫本雅明,還寫他自己,無疑是他寫的最好的(當然寫本雅明已經夠好了),這時候他更像一位作家、詩人和小說家。《宣言》第一卷《無事之風》寫巴黎地鐵上的金發女郎,“她的美麗包裹了整個車廂,車廂里鴉雀無聲?!彼贻p,漂亮,讓人無語,她的美就是恐怖和顫栗,在下頁里,女郎尿尿了,“最后,她站起來,搖晃了一下她的胯部,離開了車廂”,美到極點,美到作者都無法譴責她,“她的尿現在滴到了地面上。閃閃發亮。”他寫死亡又那么驚心動魄,寫兩位戀人的墜海,女人死了,男人僥幸地活下來?!按蠛J且环N紀念,一個伴侶,一個殺手。海浪,就像閃閃發光的金手指。”多么瑰麗的比喻,只有詩人才會觀察得到,寫得出,“千萬具身軀結集成群,垂死的白色頭顱一望無際。”這是寫大海的一位高手。我們依然說得太多。我們的語言都是徒勞的。
瓦爾特·本雅明
帕雅克。帕雅克的父親。帕雅克的祖父。本雅明。本雅明的父親。我。我的父親。到現在我才明白弒父是怎么一回事,雖然之前我在許多書里讀過,可直到我的父親去世才明白它真正的含義。帕雅克九歲死了父親,他來不及體會父愛,做兒子的愛心有增無減,他祖父是一個軟弱的男人,喝酒賭博,孤零零地死。本來他父親在祖父死后可以獲得父親的權威,可他沒有,他始終停留在九歲的年紀,這是一個最終的年齡,對作家來說恰到好處。本雅明有一位專斷的父親,他從未停止過殺死父親的念頭,他參加父親的葬禮沒有絲毫動情。他母親也很專斷,隨意指責他笨拙,本來就笨手笨腳的本雅明更加笨拙了。這兩位很像我的父親母親,我父親是位印刷廠工人,80年代擔任過廠長,浙江大學光學系畢業,他的這張金名片一直籠罩在我和姐姐頭上(我們都是杭州大學畢業),他動不動就用學歷來壓人,我們只好悶聲不響。母親也站在他一邊,雖然她只有中學畢業,可她有個光榮的爹,外公畢業于同濟大學,她說自己考不上大學完全是因為家庭成分不好,并非她讀書不好,說完后她便挖苦我的父親,說他的工資比她低,兩個人便爭吵起來。我從小就在專制而吵鬧的家庭里長大,我染習的家長式權威又影響到我女兒,我們一家五口都住在一幢樓里免不了爭執,有時從四樓父親的房間一直吵到一樓大廳,直到父親中風,疾病磨平了他,將他帶走,就在去年冬天,我看見父親在高溫爐里化為灰燼,我似乎犯下了弒父之罪……上個月我去行政中心將戶口簿上父親的名字注銷掉,壓在我頭上的“父山”才被推翻。那天是我生日。
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
作者: [德]瓦爾特·本雅明 著 許綺玲 林志明 譯
出版社: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4-08
“本雅明生命中的一切都跟死去了一樣”,他的生活乏善可陳,他是個賭徒,經常輸得精光;他吸毒,跟波德萊爾一樣被債主逼得緊,不停地變換住宿,所以不要只看他的作品《關于大麻》、《巴黎拱廊街》,他基本上是個生活不能料理的家伙,還得靠女人資助,這得感謝不斷給他寄來“小小的玫瑰色匯票”的葛蕾坦,他也躲避她,只好跳進書堆里。可不久他又會遭遇陰暗,再次乞求小小的玫瑰色匯票。他在巴黎,就是在廢墟堆里,那個干癟的尸體被警察用繩子吊起拖走,或許就是他,連同他的烏托邦。
1940年9月23日。本雅明開始了巴黎的逃亡之路,9月26日22點35分服毒自殺,才3天時間,是《不確定宣言》里寫得最驚心動魄的章節,第三卷花了整整46頁來寫本雅明之死,從他準備的50片嗎啡劑開始,到他訂的旅館,與他一起逃亡的小分隊名單,到剩下的四名逃亡者,到“四座山峰,四個十字架”,到他附身要喝下不潔之水,到他最后寫三封信給三位好友(其中一封是謎題),到他自殺的4號房間(多么像偵探小說),到人們發現他半赤裸的身體……一切都已經備好了,你們來吧,死亡并不可怕,害怕的是那些看見死亡的人。如果說,作曲家馬勒之死是一部高潮不斷被延宕的交響曲,那么本雅明之死是一出有計劃、文案驚心的戲劇,且一次到位:他備的嗎啡足以殺死一匹大馬!《不確定宣言》三大卷留給我們一張狗的繪畫,在馬路上尋找著什么,它的右肢在抬起和放下的瞬間。有人問腦袋你在想什么,這位思想家累了,回答道:“我并不猜測思想。”
看不見的城市,看得見的風景: 南方小城文影錄
作者: 鄭亞洪 著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時間: 2016-12
最近我得到本雅明詩集《十四行詩》(王凡柯 譯),他還會寫詩,太意外了。所有的詩都是獻給一位青年亡靈,所有的詩都是悼亡詩,所悼者是同一人,本雅明年輕時的同學克里斯托夫·海因勒,具有詩歌天賦,一戰后因抑郁癥陷入絕望,攜女友一同自殺身亡。73首詩連成一個整體的回旋,“和愛情一樣,死亡具有揭露的力量?!?924年本雅明對歌德小說《親合力》的評論,無疑在他詩歌中驗證了一遍。他早期評論過荷爾德林的兩首詩《詩人的勇氣》《羞澀》(1915年),與他作十四行詩同為一年,悼亡詩的引子選自荷爾德林《帕特默斯》,“同樣也會消逝,如果那時間,/ 精神權利不減,以那時生命的莊嚴/同樣也會死亡,/我們的歡樂找到美麗的完結?!保ā对娙说挠職狻?,詩人的勇氣產生于死亡——這未經歷的世界,而他自己的詩“從沒有你的時光里掙脫/從與你親密的內心逃離/如黃昏時分的玫瑰/從溫柔契約里解放”。從詩歌文本的獨創性來看,本雅明遠不如波德萊爾,波德萊爾脫離抒情詩邁入現代派,這點本雅明也看得很清楚。本雅明留給世人的是超一流的散文,他的十四行詩則像點綴在金鉆上的藍寶石。
音樂會見:聆聽古典
作者: 鄭亞洪 著
出版社: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6-08
現在我用自己寫的一首十四行來結束本文:
你四十九了,在中國虛歲五十
你依然走不出你的街和巷
穿過街的人并沒有穿過你
死亡無法為你加冕,因為
你不是勝者,外置的露臺早已沉默
炎熱的伊比薩島上有棕櫚樹嗎
可有盛大的陰影抱攏黃昏猶如
它每天的游戲?超自然的女郎
在漂浮,在消失,我深深吸入一口
她的身體里疊加著另外一個女人
黑夜用來消滅白天,五十片嗎啡劑
拽在你手里,剩下的用來清點死亡
你的逃離會是你的歸來,這條路
走向你,我們也會走向你,通過書籍
(2021年11月5日)
費德里克·帕雅克(1955— ),瑞士、法國雙國籍,作家、畫家、電影制作人。他寫過小說和電影劇本,還編輯雜志并撰稿,出版了20多本著作。他以成名作《巨大的孤獨》(L'immense Solitude)獲得1999年的米歇爾·當丹獎,并由此確立集傳記、散文、詩歌、繪畫于一體的創作風格。此后他創作了《愛之傷》(Le Chagrin d'amour),描繪詩人阿波利奈爾。他從2012年起出版《不確定宣言》系列,2014年第三卷獲得美第奇散文獎,2019年第七卷獲得龔古爾傳記獎,2021年以全部九卷獲得瑞士文學大獎。
瓦爾特·本雅明 ( Walter Benjamin,1892-1940),猶太人,德國思想家、哲學家、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家,著有《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單向街》等,被譽為“歐洲最后一位文人”。本雅明的一生是一部顛沛流離的戲劇,他的卡夫卡式的細膩、敏感、脆弱不是讓他安靜地躲在一個固定的夜晚,而是驅使他流落整個歐洲去體驗震驚。
作者簡介
鄭亞洪,1972年出生,浙江樂清人。著有隨筆集《天鵝斯萬的午后》《音樂為什么》《音樂會見》《看不見的城市,看得見的風景》《小村風物史》。
(原題為《<不確定宣言>:重讀本雅明》,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外國詩歌精選)
● END ●
原標題:《本雅明:在自由、不自由之間,始終隔著一堵墻 | 純粹大家》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