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故事②顧卓雅:說說研究生物學的“公費旅游”
6年前,在我剛進實驗室的時候,導師是這么對我說的,“研究生物學多好,身體健康,活得久,還可以公費旅游。”想想也是,不但可以擺弄花花草草,還能借采樣之名走遍大好河山,沒有比這更令人羨慕的職業了。可惜,之后幾年的經歷告訴我,我當時并沒有看破這句話背后的深意。
先說說身體健康這件事吧。實驗室做了一個乳酸菌的課題。這個課題需要到藏族老鄉家里收集天然發酵的牦牛酸奶。收集時,熱情的老鄉總是請我們品嘗自制的酸奶,雖然很香濃,但通常是不加糖的原味兒,為了能夠保住我的牙不被酸倒,我只能自己買了一斤白糖,每次老鄉端出酸奶就偷偷加上一點,這才能不負老鄉的熱情,干掉一整碗。不過,在干掉第四碗后,每次跑到老鄉家之后的第一句話就成了,“大娘,您家廁所能借用下嗎?”面對此情此景,導師表示,我們中國自己的酸奶,清腸的效果沒的說。這么看來,學生物真的使人健康。
顧卓雅我們收集了各家酸奶后,回到實驗室進行乳酸菌分離實驗,并用分離出菌種制作了很多酸奶來測試。多出來的,導師最初的意思是大家分而食之,但這些酸奶放在實驗室的燒杯、錐形瓶里,通常沒有人敢下口。在幾個月的努力后,我們最終分離出了西藏天然的乳酸菌,這些菌株和市面的菌株相比、生命力強,分解乳糖的能力高超。這次,我們買了幾臺酸奶機,用自己分離的乳酸菌制作酸奶,邀請其他實驗室的老師和同學來品嘗打分,他們總是不顧我們的勸阻,把實驗樣品一掃而空。于是,他們也體會到了,學生物使人健康。
學生物的另一個好處,“公費旅游”,指的是植物學的必修課——野外采樣。可惜,這些旅游的目的地通常是人跡罕至的地方,而且常常在海拔三四千米以上,風景雖然很美,但經常喘不上氣,還會面臨風餐露宿的考驗。不僅如此,這些旅游還都是徒步旅行,導致那幾天我們以每天三四萬步的好成績穩居微信運動前幾名。奔波一天后,人又累又餓。好在導師總是起早貪黑,為大家做飯,他的手藝很棒,罐頭食品都能被他整治得異常美味。我們在導師自封的“教授食堂”一邊大快朵頤,一邊討論采樣趣事的時候,導師就會滿意的來一句:“學生總是饑餓的”,也不知道他說的是我們求知若渴,還是真的很能吃。
我們想要采集植物通常并不好找。沒有專業的植物分類學知識的話,肯定會對它們視而不見。而那些看似近在眼前的植物,有時要翻過很遠的山路才能到手。我博士畢業論文中所用的實驗材料,擬南芥,就是導師和課題組一代代的學生,花了十年的時間,在青藏高原4200米的高山上找到的。所以,好不容易找到的材料,可不能輕易放過。有一次,我發現要采集的北江蕘花長在一個山坡上,但我沒有飛檐走壁的絕技,采不著,只能求助同去采樣的一個高個小伙伴,但他面對山坡也敗下陣來。正當我想放棄的時候,突然靈機一動,在一根繩子上拴上小木條,像甩套馬索一樣,套住了那棵蕘花。不過蕘花的根深入泥土,可沒那么好拽下來。我失敗了好多次,不斷調整位置。到了最后,我和那棵植物都筋疲力盡了。好在,這場拔河比賽還是以我的勝利告終。
那根助我一臂之力的繩子,來自于采樣時隨身攜帶的木制標本夾。同時帶出去的,還有一大堆皺巴巴的報紙和硬紙板。在跋山涉水的滄桑后,如果我喊一聲自己是收舊貨的,估計沒人會不相信。帶著這些“舊貨”的原因,是需要沿途采集大量的植物標本和植物種子,這是一個相當繁瑣的工作,采集的植物要洗凈、攤平,之后還得給它們凹個漂亮的造型,充分體現出植物的特點,再把植物夾在報紙、硬紙板、和木頭標本夾里。等植物干了以后,還得把它縫到白紙上,填上標簽,拍好寫真,錄入電腦,最終才能成為在網上可供他人查閱的植物標本。在經歷完上面所有艱辛旅程后,直到這時,這一次“公費旅游”才算圓滿落幕。
雖然收集和記錄的過程充滿了歡笑與收獲,但長此以往,我們不免疑惑,科研已經有了成果,告一段落,為什么還要不辭辛苦,堅持收集那些和我們的科研沒什么關系的樣品呢?雖然我們面對看似沒有止境的收集經常萌生退意,但看著導師的堅持,也只能繼續。2013年,導師又登上高原。這次,是攝制團隊跟隨他拍攝紀錄片。在片中,導師說道:“我堅信,一個基因,可以為一個國家帶來希望;一粒種子,可以造福萬千蒼生。”
看著導師身體力行,十幾年如一日的堅持努力收集。看著冰箱里越堆越多,超過500份的天然酸奶樣本,我們逐漸意識到,收集酸奶,是為了有一天,能獲得中國自己的酸奶發酵菌投入生產,改變市面上酸奶的發酵菌幾乎全依靠進口的局面。而那些堆積如山的植物樣本和種子,也是在為未來保存一份希望。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當這一類植物瀕臨滅亡時,曾經收集的種子就能生根發芽,重新煥發生機。在收集的種子里,導師最喜歡蒲公英了,因為它結種子時,抓上一把,就收集到了200顆種子。
2013年,我們參與了上海市自然博物館的籌建工作,撰寫館內所有的中英文文字。在深夜和休息日,我們與導師圍坐在堆滿植物標本的小房間,一字一句的斟酌,如何在呈現豐富館藏的同時,兼具科學的嚴謹和美,如何引導大眾自己思考,領悟科學的思辨過程。
有一塊展板上寫道:“四肢退化、聽力喪失、視力衰退,卻行動敏捷、定位準確、捕獵高效。猜一猜這是什么動物?”答案很簡單,是蛇,那它為什么要選擇這樣的生活呢?……
它是不是為了很好的穿梭于不同的環境,還是有了其他技能,所以不需要四肢,聽力和視覺了?
我們可能會有很多的答案,但答案是什么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在思考,在努力想象一些可能,判斷它們的合理性。就在這個過程中,科學的探索精神通過這個問題像蒲公英的種子一樣,飄向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我們在自然博物館的許多展板上,都寫下了這樣的問題,我們希望,當人們在這些文字前駐足的時候,能夠思考這些問題,接受我們留下的種子。
自然博物館的工作持續了兩年,但我的科普寫作卻一直持續到了現在。我為《環球科學》,《知識分子》《探秘》等媒體撰文超過6年,從最初稚嫩的翻譯,到現在在自己的公眾號上創作,希望用自己的文字,讓更多的人了解科學的知識,學習科學的思考。
我的導師教會了我很多的道理,專業上的,生活態度上的,但他教會我最重要的一個道理是他說的不一定是對的。剛進入實驗室時,他說什么我總是點頭稱是,他就很生氣,說:“你怎么總是不反對我呢?你要經常說我說錯了才行啊。”最初我委屈,但后來也開始在討論中不斷的反駁他。現在想想,這或許就是一個科學家對科學真正的理解。
所以,在我現在設計線下科普活動的時候,也總會引入這種批判性思維。每次課上,我都會先問學生們一個問題作為熱身,讓學生們依次回答,后一個人要反駁前一個人的觀點并提出自己的答案。這個問題是“如果球滾進樹洞里了,要怎么拿出來?”,第一個學生通常會想到灌水,后一個人就會說如果樹洞漏了就不行,可以把樹砍開拿球。在后一個人可能會說這是保護樹木,不能砍,可以用夾子夾。一輪下來,最后的學生總是坐立不安,抓耳撓腮,不過也總是會有意想不到的神奇答案,引來贊嘆。通過這個小游戲,大家開拓了思維,也嘗試了質疑。在最近的一次課上,一個學生在自己實驗后,對我說:“老師,你說錯了。”其他孩子可能還是我的崇拜者,立刻來捍衛我,說:“老師怎么可能會錯?”那個小學二年級的孩子堅持說:“可是老師就是錯了呀。”聽到他這么說,我很開心,因為他已經學到了我在研究生時才領悟到的東西,有了自己的獨立思考,勇于反駁權威。
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我的導師一直在數不清的事物間忙碌,但他總是從容應對。在我打退堂鼓的時候,他也總是微笑著說:“沒關系,試試看。”現在,我無論面對什么挑戰,都能滿懷信心,全力向前,用自己的點滴堅持,做出有意義的事。可能在不經意間,導師已經在我身上種下了不畏艱難,獨立思考,永不言棄的種子。在今后,我也將繼續澆灌這些種子,并把它們傳播出去。
我的導師,是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鐘揚教授,同時也是西藏大學的植物學教授。在16年的援藏生涯中,他收集了4000多萬顆種子,為西藏大學申請到了第一個理學博士點,為藏族培養了第一個植物學博士。去年9月,他在一次車禍中不幸遇難,留給我們永遠的傷痛與思念。我想,懷念導師最好的方式,就是將他的精神和理想傳承下去,讓他的種子飄向四方,茁壯成長。
(本文系6月29日顧卓雅在“講述上海故事,弘揚時代精神”的TELL+SHANGHAI錄制現場的演講,該活動由上海市委宣傳部指導,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和復旦大學聯合主辦,TELL公眾演講會承辦。)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