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既非甲流也非新冠,六旬老伯二十多天高熱不退確診“鸚鵡熱”
高燒不退,可能既不是甲流,也不是新冠。
近日,64歲的嚴阿伯不明原因發熱二十來天,按流感自行服藥多日,高燒仍然不退,幾經波折最后來到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感染科。然而,多日藥物治療下,肺部感染仍未見好轉,肺葉上的絮狀片影就像一團迷霧,時時縈繞在感染科醫生的心頭。
“會不會是少見的鸚鵡熱病?”結合病人癥狀和臨床經驗,感染科主任陳小松大膽猜想。在進行自主纖支鏡檢查和肺泡灌洗等檢查后,檢測結果驗證了陳小松的判斷。這為后續治療提供了方向,目前病人癥狀日趨好轉,已順利出院。
院方透露,嚴阿伯三周前突然出現咳嗽、咳痰,在河南老家當地醫院進行化痰治療后,癥狀反倒逐漸加重,相繼出現畏寒、尿急、乏力、體溫39℃以上高熱不退等癥狀。眼見老人一天天被折磨,一家人倍感疑惑,明明看著就像感冒,但一直不見好轉,心急如焚之下,3月底帶著老人趕至仁濟醫院。
到院后,經過問診和檢查發現,老人診斷為肺部重癥感染,同時患有2型糖尿病,腎功能不全等。
患者入院影像學報告。本文圖片均為仁濟醫院 供圖
醫生認為:患者肺部已經有大片“白肺”出現,肯定不是普通的感冒,像新冠和流感都會出現這樣的狀況。但蹊蹺的是,流感、新冠,以及結核、真菌、霉菌、血培養等多項可能引發感染的檢查結果均是“陰性”。
通過嚴謹回溯病史,對癥狀、病情、檢查結果等“抽絲剝繭”式的分析討論后,感染科團隊大膽判斷患者很可能是感染了少見的“鸚鵡熱”。
陳小松立刻安排為患者進行肺泡灌洗,主治醫生王長生為嚴阿伯進行了纖支鏡檢查下的肺泡灌洗,留取灌洗液標本進行病原學檢測,并通過檢查確診,嚴阿伯感染了鸚鵡熱衣原體。結合老人多種健康問題及時調整用藥,2天后嚴阿伯體溫即恢復正常,病情好轉,并已于近期順利出院。
陳小松帶領團隊術后看望患者
陳小松表示,“鸚鵡熱”是一種人畜共患傳染病,由一種不典型病原體——鸚鵡熱衣原體引起。不僅是鸚鵡,其他禽鳥類包括家禽和野生動物都可以攜帶并感染這種病原體。
然而,嚴阿伯在家沒養過什么寵物,除了經常去菜場買買菜,沒跟動物有過直接接觸,更不清楚"鸚鵡熱"到底是個什么病?
“經呼吸道吸入或密切接觸病鳥,可以感染鸚鵡熱,傳染來源是帶菌的禽鳥及其分泌或排泄物。寵物鳥飼主、獸醫、寵物店或從事家禽飼養售賣加工人員,都是鸚鵡熱的高危人群。”陳小松解釋。
陳小松表示,作為一種傳染病,鸚鵡熱主要存在于沿海地區,該病的潛伏期一般為5-14日。感染前期與禽流感、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等癥狀極為相似,過去由于臨床檢測困難,“鸚鵡熱”很易被漏診誤診。近年來,隨著宏基因二代測序技術(mNGS)在微生物檢測中應用日漸廣泛,這一曾經被認為罕見的疾病才被大眾逐步了解。
對此,上述專家提醒廣大市民,如果所處環境可能會接觸鳥類,需注意預防“鸚鵡熱”,特別是接觸禽鳥后,必須要及時洗手。從事禽類運輸、售賣、宰殺等工作的人群,應正確佩戴口罩,做好環境衛生和消毒。如果在接觸禽鳥后,出現高熱、咳嗽、頭痛、肌肉疼痛等癥狀時應及時至醫院就診,并告知禽鳥類接觸史,讓醫生更好地進行診斷。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