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不可思議,我被一群糊豆種地治愈了
作者/瀟兮
種田文照進現實,幫助年輕人對抗躺平和內卷。
從去年的十一月到今年的六月,一群很糊的愛豆偶像將持續為期半年的種地生活,讓這群手無縛雞之力的偶像男團在142畝地里種出一萬斤大米,差不多半個鳥巢。招人標準十分離譜:三百個很糊的愛豆參加面試,經過重重選拔挑戰,三十人進去到農家實拍,最后挑選出了十個“能文能武”的種田男團正式下地,他們要會開挖掘機、拖拉機、收割機;會用無人機放羊、撒藥,還得會播種、插秧、施肥、澆水、蓋地膜;會放牛放羊養蜜蜂,而且木工電工也得會,畢竟種田哪能沒有基建環節?雞舍鴨舍都得自己蓋。可謂是真正的男團再就業。
雖然很多人都以為是作秀,但是每天一個小時的直播和各平臺掉落的vlog可以證明他們是真的在認真干。錄制前少年們進行了文化課補習,學習醫療救護、廚藝木工瓦工、還有消防安全等生活技能,還真正考了拖拉機收割機等農具駕駛證。他們滿心期待地進入了“最接地氣的宿舍”,一間由倉庫改造的瓦屋,厚厚的塵土和屈指可數的家具,連床都得向村長家借,真主打一個原滋原味原生態。
真正開始的種地過程更加艱辛,第一步便是十個人收割完近150畝的水稻,純手工割水稻,一天干了十一個小時,才收割了不到三噸,連烘干起重都達不到,只能堆在倉庫里擔心發霉。看到他們第二天起床一個個走路好似植物大戰僵尸的模樣,一個個灰頭土臉,顧不上修飾外表,年前他們放假回家還因為身上帶泥,在坐飛機的時候遭到路人各種嫌棄,我突然能體會到種地的艱辛。
如果說之前我知道種地苦,但確實沒想到有這么苦,“看天吃飯”真的很不容易,看著他們,我也回想起小時候我奶奶講述他們那會的經歷……
“種地最重要的就是看天看節氣。北方的麥子必須在清明之前播種下去,種的早了凍死了,種的晚了沒等收成就碰上七八月的雨季了。”奶奶當時還是個小孩子,印象里最深刻的就是一到清明節就下雨,“這是最愁人的,剛播下去的小麥種子一下就被雨水淹了,必須得通溝排水,不然種子全壞了。”那時候一家人披著雨衣,在剛下過雨的田里艱難行走,滿身的泥濘,不斷彎腰直起,疏通一條條溝里堵塞的淤泥。
中午是來不及回家吃飯的,就讓最小的也幫不上什么忙的奶奶拎著菜筐子送飯,幾個干餅子、一小碟咸菜,旁邊放上一壺水就成了最能充饑的食物。倒退五十年,沒有機械化幫助的農民就跟古代人沒什么兩樣,一切都要靠人力,一切都要靠手工。
“那些年種地是真的苦,但也有好多有趣的事兒。一到夏天,我爸就會給我們抓水塘里的小魚,有小麥穗兒和棍子魚,可漂亮了!一抓四五條,兜在個小竹簍里,一路小跑帶回家,放到鐵盆里養著,去河里抓紅蟲和水虱子喂給小魚,一有空就趴在盆子邊看。”在奶奶的敘述中,我仿佛窺見了田園生活的簡單和治愈。
如果說“治愈”的過程在奶奶口中是放學后的一尾尾的小魚,那在《種地吧》里的則是種田文和基建文照進現實的神奇。宿舍太破了,自己改造。水泥地土太多了,自己鋪地。畫了房屋設計圖,利用電腦建模,買了對應的地磚、水泥和油漆,從無到有自己鋪瓷磚、砌墻、刷油漆。播種之后,開始發展畜牧養殖,從羊雞鴨的策劃再到雞舍鴨舍羊棚的搭建,全都自己來,看他們電焊,編柵欄樣樣精通,從零開始搞基建,真的有一種養成的樂趣,基建生活真的充滿了驚喜。
看著他們經歷了37次收割機陷泥,10個人用6天時間收割了8塊農田夠萬余人食用1個月的水稻;看著他們自己改造后如酒店一般明亮的“倉庫宿舍”;看他們輪班倒照顧的獸醫都準備放棄的小羊幼崽漸漸站了起來,一種難以言說的感動居然涌上心頭。當我跟一個家中仍在種田的朋友阿昊聊起這件事時,他跟我分享了“種地”給他帶來的喜悅。
“現在我都是寒暑假才有時間幫忙干干農活,也是因為疫情在家上網課才多了幾個月在農村待著的時間。我家那邊的水稻一般種兩季,七月早稻一成熟就得趕著收割,收割后得立即耕田插秧,必須在立秋前后將晚稻的苗插下。不然晚稻很可能在寒冬大減收成,以至于凍死絕收。所以七八月又稱‘雙搶’,這個月就是最忙的時候。但正是這個超級辛苦的月份,我感覺到最真實、最開心。”我還有點疑惑,這么忙還開心?
阿昊笑著跟我解釋,“因為收獲了,看著那些稻子一粒粒被倒進谷車,我唯一的感受就是充實,是那種只要你用心照顧,播種下去,一定會獲得豐碩果實的滿足感。不用迷茫未來怎么樣,不用彷徨明天做什么,每一天都踏實用心,肯定會有好收成的,土地的踏實,給了我幾個月的沉淀和放松,這是種收獲的力量。”
其實為什么種田文會受到大家歡迎?為什么看著一群年輕人種地能引發許多人的共鳴?可能跟阿昊的感受十分相似。
現實中,社會壓力大生活節奏快,輕松愉快溫馨的種田綜藝更能釋放壓力和松弛神經。種地的過程就像是一個烏托邦,在這里只需要每天重復從無到有的積累,腳踏實地,就能夠用一分耕耘換一份收獲。這種滿足感是鋼筋水泥日新月異的都市最難以實現的樂園。這樣平淡自怡,溫馨快樂的生活可以成為現代人精神上的桃花源。
“相信土地的力量。”這句話是節目的初心,居然是如此的直擊人心。相信土地不會辜負每一份辛勤付出,相信時間會帶給我們答案,延續了千年的種田精神是我們對抗擺爛和躺平的精神動力,更成為了我們在內卷壓力爆炸下的精神慰藉。
撰文 | 瀟兮
原標題:《不可思議,我被一群糊豆種地治愈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