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這屆年輕人,攢錢上癮
中國人民銀行的數據顯示,去年全國家庭人民幣存款增長了創紀錄的17.8萬億元人民幣,較前年的9.9萬億元,直接增加了50%。
而在今年央行披露的一季度金融數據來看,前三個月的人民幣存款仍在增加。
大家之所以熱衷于儲蓄,主要還是由于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經濟大環境的不景氣,普通人的預防性存款;二是房地產信心不足,不買房不說還提前還貸,導致資金又回到了銀行;三是去年年底低風險的理財產品也出現了虧損,很多人就把理財型產品又轉到了儲蓄。
在這場儲蓄熱潮中,就連一向被認為愛花錢、喜歡超前消費的90后、00后,也開始攢錢上癮。
他們開始用APP記下每一筆收入和支出,在購物時下意識地尋找平替、對比性價比、減少不必要的開支,甚至搞起了副業,都是為了讓銀行卡里的余額盡可能地多一點、再多一點。
年輕人攢錢的理由和目的也許不盡相同,但顯然,儲蓄焦慮,已經是一個普遍的社會性問題。
01
“人這一輩子不可能一帆風順,要有對抗風險的儲蓄?!?/p>
薛瑤真正明白這個道理,是去年在順義區醫院拿著母親的自費繳費單,看到銀行卡里的余額僅剩下八千多塊錢的時候。
每當回想起那三年失控的生活,薛瑤都覺得有點恍惚不真實。
她沒想到自己所在的公司,會在那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快要結束的時候大規模裁員,也沒有想到徹底放開后,老人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那段時間,她前腳失業,后腳母親就因肺部感染住進了醫院。
在醫院里,她第一次知道,ICU里的病人用的ECMO(體外膜肺氧合)開機費就要上萬,原來真的有人會因為沒錢而放棄生的希望。
那段時間,薛瑤一個人在醫院忙上忙下照顧母親,在某個瞬間她忽然意識到,這個家的擔子已經徹底從母親肩上落到了她這里。
在薛瑤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分開了,是母親含辛茹苦一路供她讀到大學。
大學畢業后,她順利地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便把母親從河北老家接到北京陪在身邊,老人閑不住,找了一份保潔的工作貼補家用,母女倆日子過得簡單美好。
在母親這場大病之前,薛瑤也從未動過攢錢的念頭,也沒想過未來能有什么特別需要用錢的地方。
“父母老了,終歸是要靠孩子的,她養我小,我養她老,我不想在家里需要花錢的時候自己拿不出錢。”她一方面開始強制自己儲蓄,找到工作后,每個月都會把工資固定拿出來50%存起來,堅決不動。
另一方面則是減少不必要的開支,外賣改成每天帶飯,護膚品就買無印良品這樣的平替、衣服一般就是優衣庫的打折款。
沒有一個年輕人是不喜歡消費的,只不過現在大家意識到錢越來越難賺,開始存錢,也是給未來的不確定性存一份保障。
薛瑤說,只有銀行卡里有數字,才是一個成年人的安全感,手里有糧,心里才能不慌。
關鍵時刻,能隨時拿得出錢才是硬道理。
02
李一陽開始存錢,是源于一次聊天,無意間得知大學同學已經靠自己在北京首付買了一套一居室。
他承認自己當時真的是狠狠地羨慕了。
說起來,大家都是同齡人,收入也都差不多,但自己工作了七八年,卻仍然沒什么積蓄,這讓他感覺到,自己與對方的差距正在悄然拉大。
過去的李一陽,過于執著地相信諸如年輕人要享受生活、能花錢才能賺錢這樣的毒雞湯,加上北京的房價太高,也從沒想過要攢錢買房這些。
然而生活的真相是,絕大多數普通人的錢,都是靠上班打工默默攢出來的。
“不一定是沒錢,而是有些錢感覺真沒必要花。”
李一陽開始刻意改變自己的消費觀:避免沖動購物,只買必需品,量入為出。
當想買一件東西時,先不急著下單,而是加到購物車里緩兩天。結果發現自己沒過兩天就忘了,可想而知這些東西都不是必需品,可有可無。
看著銀行卡里的數字逐漸增加,李一陽一度患上了“數字強迫癥”,他開始喜歡以“萬”“千”為單位的湊整數,如果卡里的錢是一萬零五百,那么接下來的日子,不管距離下次發工資還有多久,他都會克制自己把這500元的零頭作為自由支配的部分。
李一陽說,開始存錢后打開銀行APP的次數都增加了不少,每天晚上睡前都會打開看看,然后再心滿意足地睡去,他形容自己就像一個守著金子的“守財奴”。
從前,覺得父母說的“多攢錢給自己留個后路”是一種膽小和怯懦。
如今看來,這更像是老人對人生無常的一種感悟,只有居安思危,提前存錢,才能在風險來臨時有抵御的能力。
我們很難對抗時代的浪潮,那不如就多積攢一點自保能力。
尤其是近幾年,私企從業者的穩定性逐漸消逝,再加上延遲退休的靴子勢必會落地,主動存錢,是年輕人在面對未知時的一種準備。
03
32歲的徐沫存錢,并不是為了錢本身,而是為自己換取一個未來。
徐沫在工作幾年后,一直都有繼續讀研深造的打算,她很喜歡教育這個方向,就查了查北京、天津這些離自己比較近、上課相對方便的招生院校,發現整個研究生讀完,支出幾乎沒有低于20萬的。
這種情況下,她自然而然要選擇存錢來實現自己的理想和目標。
從簡入奢易,從奢入儉難。存錢在剛開始是非常困難的,但是漸漸地,她也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攢錢辦法:
一是降低消費欲望,買東西之前多問自己幾遍,這個東西是否真的有必要?如果買的話有沒有更便宜的平替?
二是設置購物冷靜期,和李一陽的方法一樣,先收藏緩幾天再判斷是否下單;
三是強制儲蓄,每個月拿到工資后固定一部分錢風雨無阻地存起來;
四是做好記賬,下個月初去復盤上個月的消費支出情況,看看哪些是額外沒必要的支出,在下個月要砍掉,做到真正的心中有數;
最后,徐沫也會定期給自己獎勵,比如每存夠一萬塊錢,就會選擇去吃一頓平時舍不得吃的美食或者是去買一個喜歡的物件來鼓勵自己,因為人的本性是釋放而不是壓制,省錢的這根弦一直繃得很緊,也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每一次的克制消費,是為了換取更大的未來。
而在我們的身邊,有越來越多像徐沫這樣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對未來有著清晰的規劃。
只要有了存款的保障,他們就可以更加自由地選擇想要的生活方式,可以辭去內耗的工作,辭去不去學習新的技能,去見識更廣闊的遠方,或者是做出一些夢想中的決定,而不用擔心資金上的限制。
年輕人只要是在能力承受的范圍內去體驗不同的人生,那么不論是花錢還是攢錢,本質上都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
04
在大多數人的認知里,90后、00后是不存錢的,他們普遍賺多少、花多少,甚至超前消費,很容易陷入到消費陷阱中去。
但就在這兩年,社交平臺上有大量討論分享“大牌平替”“無痛存錢”的推薦視頻。
這是年輕一代,在看清生活真相后徹底醒悟了,普通人沒有太高的智商和情商以及絕世的好運氣,大家的第一筆錢,往往都是靠一點一滴攢出來的。
表面的光鮮亮麗并不能幫你解決人生中的意外,只有銀行卡里的存款,能夠讓你在生活中擁有更多生存的底氣,有機會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有能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有人說,這三年的時間大家都躺平了,其實這也不叫躺平,這是一種成熟和理智,我們不會再輕易地就“上頭”。
一時的克制,是為了未來更大的自由。
(本文所有人物名字均為化名)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