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鼠疫》:一個人真正的覺醒,從活在當下開始
今天給大家解讀的是加繆的《鼠疫》。
人活著總難免有荒誕感,我們該如何自處?
讀完今天這篇文章,你或許能找到自己的答案。
最近網上熱搜不斷,每隔一段時間就是這個巨頭破產,那個企業暴雷。
讓我們這些看客唏噓著:“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或許對我們來說,這只是一條條茶余飯后的談資。
但對于熱搜背后,卻是真實的一輩子的奮斗化為烏有,一堆人心血的付諸東流,使人常覺得這世事無常。
再瞧瞧我們身邊,也好似隨處充斥著各種意外。
著名的存在主義哲學家加繆認為,這各種意外事實上就是世界的本質:荒誕。
他以此為支撐創作了最為著名的一本小說——《鼠疫》,借此來一窺這荒誕的世界。
荒誕的世界
鼠疫的故事發生在一個小城里,最初并沒有人在意這場災難。
這只不過是幾只老鼠死在了街頭,下水道蔓延到地表上的惡臭,醫生為城里多了的幾個高燒的病人而奔波。
直到死于疫病的人數從每周幾十上升到每日幾百,人們才開始正視這場危機。
這不由讓人聯想起新冠剛剛爆發時,沒有人認為這會是一件多么嚴重的事情。
但現實總是向人所意想不到的方向發展,毫無預兆的,人們熟悉的生活忽然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急轉彎。
現實的世界又遠不止這一種“荒誕”:
剛剛畢業躊躇滿志,投了無數的簡歷卻無人問津;
對于要談婚論嫁的對象,突然覺得自己好像也沒那么喜歡;
生活工作剛開始有起色,命運卻突然來了記重擊......
當然荒誕也不盡是讓人絕望,也有“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也有“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絕望與狂喜交織,上天肆意牽動著名為“”命運”的這一條絲線,盡情地嘲弄這浮世諸相。
面對如此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我們又該何去何從?
其一是享樂。
既然意外和明天不知道誰先來臨,那奮斗有什么意義?
不如且在此虛無荒誕的世界中,盡情享受,盡情釋放自己的多巴胺。
其二種是逃避,回避現實。
人們很多時候心里都清楚自己的行為會產生怎樣的后果,但卻總懷有僥幸心理,總以為自己會是那個萬里挑一的幸運兒,于是逃避、拖延。
但正如墨菲定律所說的,你所擔心的事情一定會發生。
該面對的事情永遠要面對,曾經逃避的事情總會以另外一種方式找到你。
這就是逃亡者的歸宿。
其三是面對。
面對,其實說起來很輕松,大家也都知道面對是最正確的方式,但往往都卡在了“做”這一步。
《聞香識女人》中有句臺詞:
我如今也走到了人生的岔路口,我總是清楚該走哪條路,無一例外,我都清楚,但我從沒走過,知道為什么嗎,因為太難了。
很多人因為現實情況,為社會道德,為旁人眼光,為前路的艱辛,為自己的平庸等等,放棄了夢想、野心、愛人、前途。
最后總結為一句:“我沒得選”。
沒得選,但現實情況果真如此嗎?
自由的人
《月亮與六便士》中的男主斯特里克蘭德,有美滿的家庭,富足的生活,受人敬仰的社會地位。
但他為了自己繪畫的夢想,拋棄了家庭,拋棄了身份。
即使窮困潦倒,罹患重病,背井離鄉,他也仍要去畫畫,畫到死為止。
旁人眼中他冷酷無情,刻薄孤僻,但他知道且只知道一件事:畫畫。
文中說道:“有多少人只是抬頭膽怯看了一眼月亮,然后又低頭去追尋自己的六便士呢?
舉這個例子并不是鼓勵大家拋妻棄子,追逐夢想,也不想去辯證現實和遠方。
只是想說,每個人都有做任何決定的權利,人是絕對自由的。
人所做的選擇大多都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后的,自以為的最適合于自己意愿的解。
這個解不一定是最優的,不一定能讓人理解,它只有一個特點:是自己做出的。
做出理智的選擇是選擇,不理智的選擇是選擇,不選擇也是選擇。
但唯獨沒有除你之外的任何人能替你做出選擇。
身體是你的,你可以反抗,可以順從,這都是你的選擇。
人是絕對自由的,除非有人拿槍抵著你的頭讓你如何如何,但你也依舊可以去選擇,只是可選項比較少:生或死。
那么,在做出了各式各樣的選擇之后,會發生什么呢?
加繆認為,會解決哲學最重要的命題之一:找到人生的意義。
存在先于本質
人不是生下來就是為了去做什么的,是在成長的途中,慢慢從自己在做什么中,發現自己能做什么,然后想明白自己想做什么。
這順序是不可顛倒的,人生不是自己想做什么,然后最后做了什么,而是與此相反。
每個人小時候都有很多夢想,想當工程師,想當律師,想當宇航員,認為自己必定帶著某種意義,某種使命來到這個世上。
但現實情況往往是,隨著成長,兒時的夢想早已經遺忘,最后陰差陽錯的從事了一項從未想過的職業。
而最后發現這職業挺合適,這生活也還不錯,那我這輩子就這樣罷,也沒什么不好的。
又或許心有不甘,兜兜轉轉,最后尋找到自己的歸宿。
這就是從做什么事中發現自己想做什么,繼而找到自己人生的意義。
最后為你念悼詞的人,根據你的一生,為你蓋棺定論,原來這才是你來到這個世上的意義,這才是你的本質。
人們常感慨道,這就是人生際遇。的確如此,人是被命運推著走的。
古人常說走一步,看一步。
因為只有在那個時機,在那個位置,自己才知道該去做什么。這也是存在在前,意義在后。
可究其原因,到底是命運決定了人,還是人選擇了命運?
路遙說過:人生路很長,但關鍵的就幾步。
人時時刻刻都在面臨選擇,每個選擇對于人的現實世界都會產生一些小小的變化。
但更重要的是,于人的精神世界而言,每個選擇都在默默塑造著你的人格。
你可以通過這些選擇使你成為一個外向、熱情、誠信、善良、謹慎的人;
也能通過它們使自己成為一個陰郁、刻薄、自私、短視、固步自封的人。
當你習慣了后者,慢慢的你會發現,想再去做正確的選擇時,會無能為力。
你再也打不過那個精英怪了,你成為了自己的心魔。
王陽明說過:“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
當你每每想做點什么的時候,心里就會說:算了,別費這勁了。你也就真不費這勁了。
但此時也尚未病入膏肓,腦海也偶爾會閃過一些念頭,有個不錯的點子。
對于這種靈光一現,曾國藩有一專門學問叫做“研幾”,即細細研究腦海中的轉瞬即逝之念。
這些念頭有的可破局,有的關乎生死,是生命本能的提示,是老天僅存的善意,是最后的救贖之道。
當你掐滅它之后,也就意味著對自己進行了完整的精神閹割,人,就這么定型了。
寫在最后
人生的命運囿于每一個小小的選擇,它們不僅影響現實,更塑造人格,你在做出這些決定的同時,也在創造你自己。
人生下來如白紙一張,不為任何意義而來,沒有人能為嬰兒定性,說這是個怎么樣的人,人僅僅存在在這世界罷了。
而后通過一次次選擇決定了自己的未來,也決定了自己的人格,這兩者互為表里,相互影響。
最后你成為了這樣的一個人,完成了這樣一番事業,也就此尋找到了人生的意義。
所以,來都來了,不妨凡事多多遵從自己原本的意志,積累自己的能量,勇敢的同這個荒誕的世界相抗爭。
原標題:《《鼠疫》:一個人真正的覺醒,從活在當下開始》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